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1162-2016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pdf8.2.2连续提升开始,应对环境
1提升过程中,应对提升通道进行连续观测。当提升通道出 现障碍物时应停止提升,采取措施清除障碍物后方可继续提升。 2提升过程中,应使用测量仪器对被提升结构进行高度和高 差的监测,并应根据验算设定值进行控制。当各提升点的荷载或 高差出现超差时,应实时进行调整或停止提升,查清并排除故障后 方可恢复提升。
8.2.3用于保证支承结构稳定的缆风绳在提升过程中不得进行
1被提升结构到达设计高度后,应进行平面位置的核对和 校正; 2被提升结构就位后,应进行固定。当有多个部位需进行转 换时,可按顺序对关键部位先行转换; 3对结构转换涉及支承结构改动的,应按方案实施; 4结构转换过程中,应对液压提升系统和钢绞线作相应 防护。
8.3.1被提升结构在离地悬停时,宜进行提升点位移、结构关键 部位应力应变、结构变形、荷载、基础沉降、现场风速等检测。 8.3.2被提升结构就位之后【河南地标】12YD1 图形符号与技术资料,应对该结构和基础进行检查和 检测。
8.4提升支承结构的卸载和拆除
8.4.1对被提升结构提升到位,形成稳定结构固定牢固并完成相 关检测后,方可进行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拆除工作。 84. 2一提升支承系统的知裁 宫分址分级进行一知裁不同止效应
应事先进行结构验算分析,确定合理的卸载顺序。 8.4.36级及以上的大风和雨雪天不得进行整体提升支承结构 的拆除工作。 8.4.4当采用整体提升支承结构顶部的起重设备对门型支架进 行拆除时,应对支承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附录A提升支承结构基础验收要求
A.0.1整体提升支承结构基础的轴线、标高、地脚螺栓、锚板、埋
A.0.1整体提升支承结构基础的轴线、标高、地脚螺栓
A.0.1整体提升支承结构基础的轴线、标高、地脚螺栓、锚板、埋 件的规格、数量、锚固长度应验收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见表 A. 0. 1。
A. 0.1 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A.0.2整体提升支承结构桩基础的静压试验报告或高应变试验 报告、低应变检测报告、沉桩记录齐全,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 相应的规范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A.0.2整体提升支承结构桩基础的静压试验报告或高应变试验 报告、低应变检测报告、沉桩记录齐全,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 相应的规范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的规定执行。 A.0.3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钢筋应进行隐蔽工程验 收,结构基础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有相应的强度试验 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的规定执行
附录B提升支承结构门型支架安装
附录B提升支承结构门型支架安装 验收要求
B.0.3提升支承结构门型支架整体垂直度偏差(双向偏差量
B.0.5单节提升支承结构门型支架柱、提升梁的中心线及标高 基准线等标记应齐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B.0.6门型支架的提升横梁起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拉钢丝,钢尺测量。
附录 C 液压提升系统元、部件质量检测 和系统调试要求
附录C液压提升系统元、部件质量检测 和系统调试要求
C.0.1液压提升系统在进场安装之前检测,应填写工厂检查提 升系统调试记录,并应符合表C.0.1的要求。
表C.0.1工厂检查提升系统调试记录
续表 C. 0. 1
C.0.2液压提升系统在进场安装之前检测,应填写正式提升前 提升系统现场调试记录,并应符合表C.0.2的要求。
0.2液压提升系统在进场安装之前检测,应填写正式提升前 升系统现场调试记录,并应符合表C.0.2的要求。
D.2正式提升前提升系统现场调试记录
续表 C. 0. 2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高算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船用液压泵站技术条件》GB/T3754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3766 《液压油缸试验方法》GB/T156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高算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船用液压泵站技术条件》GB/T3754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3766 《液压油缸试验方法》GB/T156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则 41) 3 基本规定 (42) 荷载与作用 (45) 4.1 荷载与作用选择 (45) 4.2重力荷载 (45) 4.3风荷载 (46) 4.4其他荷载与作用· (46) 5 重型结构整体提升的结构系统 (48) 5.1 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分析及调整·: (48) 5.2提升支承系统的验算与设计 (49) 5.3被提升结构的安装和验收 (49) 6重型设备(门式起重机)整体提升的结构系统 (50) 6.1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及连接设计: (50) 6.2提升支承结构设计 (50) 6.3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设计 (52) 6.4提升支承结构液压顶升系统设计: (52) 6.5提升支承结构制造及安装质量验收· (52) 7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 (54) 7.1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设计与配置 (54) 7.2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54) 8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 (55) 8.2提升施工 (55) 8.3提升检测 (55) 8.4提升支承结构的卸载和拆除 (56)
1.0.2本规范目前仅针对大型建筑结构的液压整体提升和大型 门式起重机的液压整体提升。两类工程也是目前整体提升中所占 比例最高的,其他如大型化工容器的提升、桥梁的提升、旋转等,与 本规范阐述的施工方法既有基本共同点,也有特殊点
3.0.1整体提升工程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方案不同,提升支 承结构亦不同。提升支承结构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3.0.2大型建筑结构和大型门式起重机的液压整体提升施工的 特点是受力大而加速度小,也没有疲劳动力作用,与一般建筑结构 受力特点基本类似。故本规范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 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定。此条中的“结构”包括提升 结构和被提升结构
键。而工程的环境荷载(风)与工程的延续时间有关。工程延续日 间越长,可能发生的环境荷载(风)变异越大。所以在确定荷载 前,首先要求控制工期,避开特殊不利气候
理的。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工程当工期有特殊要求,在超常规 条件下施工时不符合本规范第3.0.3条要求的应按实际条件及相 应国家标准确定荷载与作用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工程当工期有特殊要求,在超常规 条件下施工时不符合本规范第3.0.3条要求的应按实际条件及相 应国家标准确定荷载与作用。 3.0.5由于整体提升支承结构体系常用弹性支承刚架与柔性索 合一的混合体系,其结构效应不适用线性迭加原理,故与《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50009不同,采用荷载效应函数S(·)的表达式。 对于被提升物的重力标准值QGk的荷载分项系数,按二级应为 y二1.4,若按短期作用可乘0.9,但提升又有不均匀性,此公式中 不均匀性不计,故仍用1.4。对于不均匀性的限制在本规范各章 中体现。式(3.0.5)中风荷载标准值k已将荷载分项系数1.4与 组合值系数0.7相乘,近似于1.0,故直接写wk。k为提升时各 阶段的风荷载标准值,仅用于本规范,与荷载规范中wk不同。式 (3.0.5)中0.7QLk代表平台活荷载与最大风及最大吊重的组合 值系数0.5与活荷载分项系数1.4的乘积。Q:包括提升不均匀等 作用,提升不均匀按控制的限值计取。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对象包括结构体系、构件和连接,验算 的内容包括强度和稳定。强度包括正应力、剪应力、局部承压、复 合应力及其他规范规定的验算项目,稳定包括结构整体稳定、杆件 整体稳定及局部稳定。 3.0.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整体提升结构验算要对提升过程进 行强度和稳定全过程分析。此处“全过程分析”不同于“时程分 析”。因其加速度非常小,可以忽略。重点是全过程中有代表性的 控制性的状态(如被提升结构作折叠展开时会经历瞬变机构阶段: 从而造成工程事故)。对这些控制性状态的强度和稳定都要确保
3.0.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整体提升结构验算要对提升过程进
行强度和稳定全过程分析。此处“全过程分析”不同于“时程分 析”。因其加速度非常小,可以忽略。重点是全过程中有代表性的 控制性的状态(如被提升结构作折叠展开时会经历瞬变机构阶段 从而造成工程事故)。对这些控制性状态的强度和稳定都要确保 安全
3.0.7由于整体提升支承结构体系常用弹性支承刚架与柔性索
合一的混合体系,其结构变形不适用线性迭加原理,故与《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50009不同,采用结构效应函数S.(·)的表达式
1安装阶段:支承结构处于形成过程中,结构状态与支承结 构最终状态不同,受力亦不同。如大型门式起重机提升支承结构: 般为自顶升,其顶部不能张拉缆风,支承结构自身属地面固定的 悬臂柱结构。此时仅承受结构自重和风。若承受8级以内大风 结构应能抵抗。 2提升阶段:支承结构架设完毕,顶部缆风也安装完成,形成 完整的结构体系,这时开始提升,重力荷载为结构自重和被提升物 重,当受到8级以内大风时,结构应能抵抗。若工程实施地有资料 确保工作阶段不会发生7级以上大风,可按7级风计算。 3加固阶段:提升时突然遭受10年一遇天风,此时被提升结 构来不及按永久状态就位或回放到地面,则应按预案在短时间对 结构做临时加固,使结构可承受这种偶然荷载。 4拆除阶段:在安装工作结束后,提升支架往往不能按原安装 顺序倒退拆除,故要重新确定施工方案并做验算。当拆除周期超过 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计算风压,一般可用8级风验算。 6级风的风速为10.8m/s~13.8m/s,8级风的风速为 17.2m/s~20.7m/s。 4.1.2对于采用多点提升的结构,不同步提升高差可能引起各提升
对象随被吊物体运动,荷载分项系数取1.4。平台活荷载仅包括 操作人员和小型工具。油泵、千斤顶、钢绞线等重量另计
4.3.1对于整体提升结构,风荷载的作用主要是水平作用,故 不用“垂直于结构物表面的风压表达”。。在计算中的作用相 当于基本风压,但概念不同,它是不同阶段基本风压代表值。风 振系数β取1.5或1.3是按一定计算统计的结果。整体提升结 构一般有缆风或其他侧向固定措施。由于风的作用相对较小, 可按榄杆(由弹性柱和缆风构成)结构简化计算。参考现行国家 标准《高算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取值。建筑结构整体提升 一般依托原有结构,风振更小,简化取1.3,为多次工程实践证 实是安全的。 4.3.2本条与4.1.1条对应,给出具体风压值。8级风按其平均 风速换算成0.22kN/m风压。 4.3.3此类结构一般不在山区,故不考虑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的山坡修正系数。 4.3.4本条将常用的整体提升结构的体型系数列在表中供选用: 可满足一般结构的要求。若情况较特殊则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执行
4.4.3温度(日照)效应对整体提升有两种影响:一是日照引起门 型支架两侧柱出现温差,门型支架产生弯曲变形,进而产生P一△ 效应;二是昼夜温差导致缆风绳预拉力松弛或增大,对结构整体刚 度、稳定产生影响。
4.4.4若被提升结构和支承结构组合而成的支承结构体系为起
加应力,要加以计算。但这些附加不均匀变形的组合值不宜天于 0.0051,此值取自现行国家标准《高算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 2006高结构中不同部分之间的沉降差控制要求
5重型结构整体提升的结构系统
5.1.1由于重型结构在整体提升时,被提升结构的结构体
和调整的范围,因此建议被提开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受力宜与最终 使用状态相接近,尽可能选择与原有结构支承点的相应位置作为 提升吊点
从而影响到结构和施工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卸载)不 步效应因被提升结构本身的刚度和所处的状态不同而异。当结构 刚度较小或当结构为静定时,提升(卸载)点不同步对提升反力的 影响较小;反之,当结构刚度较大且结构为超静定时,提升(卸载) 点不同步对提升反力的分布和大小影响显著。提升不同步效应可 按液压提升系统的控制性不同步限值计取。在计算该效应时,应 特别注意构件受力特性的改变对结构的影响,例如由拉杆转变为 压杆等。分步卸载的效应,则应根据不同卸载顺序及卸载效应进 行分析计算。实际工程中也有取不同步载荷系数为1.2进行施工 阶段的结构验算,但对较为复杂的提升工况,宜假定可能出现提升 (卸载)不同步的最不利工况组合进行被提升结构和提升支承结构 的整体建模计算,
5.1.4提升吊点为特别重要的受力点和易发生应力集中的部位
算这类节点时,抗力应除以1.2。
是不同的,不同连接节点的不同连接顺序对最终结构可能产生较 大影响,同时对提升支承结构可能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结构 体系转换应进行结构分析
5.1.6验算提升过程的倾覆时,有利的重力作用分项系数取
0.9,不利的荷载与作用分项系数取1.4,抗倾覆力矩应不小于倾 覆力矩的1.2倍。高重心结构一般指采用整体提升安装的榄杆结 沟,也包括重心高于提升点且可能引起倾覆的被提升结构 5.1.7被提升结构提升点的确定、结构的调整和支承连接构造 等原则上应由原结构设计单位确认
5.1.7被提升结构提升点的确定、结构的调整和支承连接
5.2提升支承系统的验算与设计
5.2.1利用原有结构的竖向承载系统作为提升支承系统时,其所 受荷载及边界约束条件同结构使用状态有较大的区别。如:使用 状态时结构柱一般为排架柱或框架柱,但结构整体提升时,柱子常 为悬臂状态。为保证支承系统在提升过程中的安全可靠,进行施 工阶段的结构验算和分析时对结构的边界条件必须正确设定。 5.2.3在对基础进行设计时,往往还要遵循有关地方标准。此处
5.2.1利用原有结构的竖向承载系统作为提升支承系统时,其所
5.3被提升结构的安装和验收
5.3.1对被提升结构平面位置的控制要求主要为防止被提升结 构在脱离胎架时有过大的晃动及保证被提升结构提升到位后提升 油缸锚具的正常工作。对于提升过程中的变幅、转动等情况,应按 实际情况计算各工况的结构效应
5.3.1对被提升结构平面位置的控制要求主要为防止被提升结
5.3.3提升工艺有特殊需要时,可按特殊标准进行驳
准原则上不应低于国家相关标准。
6.1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及连接设计
6.1.1门式起重机大梁提升点的选择对支承塔架受力分配、天梁 的受力和变形,液压提升系统受力等具有综合影响,所以“选点”十 分重要。所谓合理即充分而均衡地使用结构资源,达到安全、高效 提升。 6.1.2这里的不同阶段指的是安装阶段、提升阶段、加固阶段、拆 除阶段。 6.1.3连接点的受力集中,也较复杂,可能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故 将抗力除以分项系数12
6.2提升支承结构设计
6.2.1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设计是一种相当特殊的结构工程设 计,除应选择具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外,对设计内容也有特殊的 规定。
6.2.2由于大型门式起重机支承结构高度都很大,缆风长度
6.2.4原则上支承结构包括支架缆风绳和基础,但支架是可以反
复使用的,缆风是每次都可能改变的,基础则可以是一次性的。本 条所述支承结构是以支架为出发点,界定在不同高度、跨度时支架 的起重能力,当然要形成完整的结构还要配以缆风和基础。主梁 跨度指支承主梁的两门型支架中心距
此外,缆风绳的方位、倾角、预拉力选择以及基础设计均对结 构体系的安全有重要影响。
6.2.5在整体提升结构计算时,不同于一般安装工程中仅根
一般现场状况很复杂,故缆风绳的设置不可能完全对称,故仅提出 这些相对合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预拉应力取强度设计值的 1/3,同时也满足垂度不大于长度1/150的要求。1/150挠度或以 下时缆索外观较直。缆风绳需具有一定的面积和预拉力,目的是 保证结构的稳定。
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很小,但塔架并非理想轴心压杆,所以按施工 验收规范的限制条件规定一个初弯曲,若在建模时未考虑初弯曲, 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规定方法考虑 一个附加剪力,这样比较真实地模拟了这类提升用塔架的结构稳 85235 其中A为单个门架柱所有柱肢横截面积之和,f为钢材强度设计 值,f,为钢材屈服强度。
双梁,中间设干斤顶及吊索,可在适当部位以适当方式将双梁连成
螺栓液压张拉器,般适用于张拉段螺杆长度大于其直径4倍以 上的高强螺栓。超张拉比例为:P/P。二1.15十2/(Lk/d)²,实现 锁紧螺母后恢复到预拉力设计值。此时与高强螺栓的扭矩系数无 关。螺栓仅受单向拉力,非拉、剪复合应力,因此原则上抗力强度 可提高20%。按此方法重复使用高强螺栓后,每次均应按国家标 准对螺栓强度重新抽样检查,检查合格即可重复使用
6.3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设计
6.3.1考虑到提升支承结构基础使用的短期性,将其抗力除以附 加抗力分项系数0. 9。
4提升支承结构液压顶升系统设
6.4.1插销油缸额定压力不宜大于10MPa,初始顶升负载试验 宜在100mm范围内。 3使用关节轴承主要是为了防止活塞杆在外伸工况时产生 不正常的弯曲。 4顶升油缸一般用大腔承受顶升荷载。
6.5提升支承结构制造及安装质量验收
6.5.7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地脚螺栓和锚板是整体提升支承结 构的关键组件,其材质、尺寸、加工工艺和施工阶段的临时固定方 法是整体提升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6.5.8加载之后,对支承结构因累积受压而导致的法兰连接螺栓 松动做二次拧紧。 6.5.1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钢绞线的使用次数是整体提升中牵 涉安全和经济的关键问题。许多建设方提出钢绞线只能用一次 影响提升的经济性。
6.5.1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钢绞线的使用次数是整体提升中
液压提升系统利用钢绞线承重,锚夹具与钢绞线之间的啮合 作用会导致钢绞线表面产生啮合损伤(一般为平痕损伤),但平痕
损伤对钢绞线的破断拉力影响不大。经过重复夹紧及拉伸作用后 的钢绞线能否重复使用,关键是控制其是否出现“松股破环”。 试验表明:重复夹紧125次以内时,钢绞线表面仅为轻微损 伤,仍可使用;重复夹紧125~275次时,钢绞线表面为中等损伤 仍可使用;重复夹紧达300次时,钢绞线会产生松股现象,无法 使用。 同时试验还表明:重复夹紧50次以内时,钢绞线的最小破断 拉力基本无变化;重复夹紧达100次时,钢绞线的最小破断拉力仅 下降1.9%;重复夹紧达200次时,钢绞线的最小破断拉力仅下 降 2. 4% 。
7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
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设计与
7.1.22吊点提升能力指的是吊点液压提升油缸的额定荷载。 4提升油缸额定荷载是指油缸在额定压力下的承载能力 建议对明确的静定受力体系取低值,对超复杂的静定受力体系和 不同步敏感体系取高值。此取值范围受锚片与钢绞线在低应力下 自锁作用的限制
7.1.3同一规格的提升油缸是指行程与额定荷载相同。
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安装
7.2.1液压提升系统应在安装前在厂内进行充分试验。 7.2.3本条是关于提升油缸及钢绞线安装的规定 5一般每根钢绞线的预紧力小于15kN,当预紧力大于 15kN时,应分级预紧。
7.2.1液压提升系统应在安装前在内进行充分试验。
7.2.8本条是液压提升系统完成空载试车后的验收的规定:
DB13(J)/T 263-2018标准下载6技术资料应包括:电气控制电路图、主要电气设备文件(包 括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安装图纸等)、安装和调试记录(包 括传感器标定、比例阀标定记录等)
8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
8.2.1试提升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被提升结构和提升支承结构的 安全性,以及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1提升加载一般按照20%、40%、60%、70%、80%、90% 95%、100%的荷载比例分级加载。试提升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并 故好记录: (1)按要求进行分级加载,使油缸受力达到预定值; (2)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3)数据汇交现场施工设计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 差异; (4)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应认真分析,并决策下一步操作 3.2.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提升结构一般为高结构,对于这类 结构,一般采用在塔架顶部加缆风绳的方式保证其侧向稳定。缆 风绳需施加一定的预拉力,在各个方向应该是平衡的体系。对缆 风绳进行转换的过程中,缆风体系将失去平衡,其余未被转换的缆 风将给塔架顶部一个较大的不平衡力,引起塔架倒塌。历史上曾 发生过因转换缆风绳体系导致提升体系倒塌的重大事故,造成了 惨重后果。 一
8.2.4当被提升结构到达预定位置后,应按照专项方案
转换固定顺序和方法,对被提升结构进行固定12-快速城市化地区中小城市发展(江阴城市规划).pdf,对提升支承结构进 行卸载。
8.4提升支承结构的卸载和拆除
8.4.1当门型支架采用临时缆风加固时,临时缆风绳的架设应在 被提升结构拆除工作之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