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775-2021 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规程.pdf1.0.1随着国家海绵城市规划的提出,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有了更大的市场需 求,本标准所述多孔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 本规程的修订新增了预拌再生骨料多孔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等内容,细化了多孔混凝土制备 和铺装的相关要求,对进一步提高多孔混凝土铺装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完善和统一验收 际准和检测方法,服务于北京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和低碳绿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0.2本条表述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我国目前还没有实施申等交通和重交通透水混凝土路面 本规程不涉及这两种路面铺装的设计和施工。植生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为现场浇筑摊铺,不包括植 生混凝土预制铺装砌块, .0.3多孔混凝土及其铺装虽有其特殊性,但一些试验和检测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的其他相关标准 乃有密切的关联,因此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与相关标准的协调,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的规定
1.0.1随着国家海绵城市规划的提出,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有了更大的市场需 求,本标准所述多孔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 本规程的修订新增了预拌再生骨料多孔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等内容,细化了多孔混凝土制备 和铺装的相关要求,对进一步提高多孔混凝土铺装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完善和统一验收 际准和检测方法,服务于北京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和低碳绿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0.2本条表述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我国目前还没有实施中等交通和重交通透水混凝土路面 本规程不涉及这两种路面铺装的设计和施工。植生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为现场浇筑摊铺,不包括植 生混凝土预制铺装砌块。 1.0.3多孔混凝土及其铺装虽有其特殊性,但一些试验和检测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的其他相关标准 仍有密切的关联,因此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与相关标准的协调,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的规定
2.0.1~2.0.3本条是关于多孔混凝土的定义,这里指的是多孔水泥混凝土,在本规程中简称多孔 昆凝土,它是将粗骨料堆积状态的空隙以胶结材浆体不完全填充,留下以连通孔隙为主的孔隙网 洛作为降水通过路径的多孔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前者孔隙率和孔 径较小,而后者孔隙率要给植物根系留下生长空间,因此设计的孔隙率和孔径较大。 2.0.4在透水混凝土完成振动整平之后GB∕T 32400-2015标准下载,在表面喷涂清洗剂,由于其缓凝作用,表面浆体在一定 时间内不发生凝结硬化,期间以机械喷水方法冲洗掉表面浆体,面层骨料显露出石材本色且颗粒 嵌固牢固,称为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装。 2.0.5透水面层是指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表面层,一般用较小粒径的石子作为骨料,孔隙率低 于其下面的结构层,除承受荷载外,还要满足耐久性和景观要求等。 2.0.6透水结构层是介于透水面层与透水基层之间的主要承载层,其孔隙率大于面层,便于将透 过面层的降水传递到基层。 2.0.7透水基层是透水路面的底层结构,有承载、滞水和传递降水到土基层的功能 2.0.8由于透水混凝土铺装的透水性,雨水可直接通过其内部的连通孔隙向土基层渗透,土基遇 水后的稳定性满足承载要求,且路面滞水能力满足北京地区2年一遇暴雨强度时,可采用全透水 路面结构。 2.0.9土基不稳定(如湿陷性黄土等)时,为保证道路的耐久性要求,应在透水结构层和土基之 间设置不透水结构层,使雨水进行导向性流动,以保证土基层的稳定性。 不透水结构层应考虑适当的坡度,便于将雨水导向两侧的植被、河流、排水管网等处。另外 半透水路面结构也适用于在既有水泥路面上加铺透水混凝土面层的情况。 2.0.10基遇水后的稳定性满足承载要求,但由于工程环境的实际情况,透水路面的滞水和基 层渗水能力无法满足北京地区2年一遇暴雨强度时,可采用增渗型路面结构,将滞留于透水基层 之上的部分降水通过管道、坡度等被定向收集或排入其他雨水利用设施中。 2.0.11透水混凝土混合料摊铺的高度要高于设计标高,然后通过振动整平至设计标高,以保证 颗粒之间充分接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用松铺系数来表示多铺出的高度大小。 2.0.12~2.0.13再生混凝土骨料多孔混凝土是指采用以废旧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混凝土骨料代 替天然骨料制备的多孔混凝土,可用于承载要求不太高的透水性铺装;再生砖瓦骨料多孔混凝土 是以旧砖瓦经破碎、分级做成的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成的多孔混凝土,由于其强度较低,不宜用 作为有荷载要求的铺装,但吸水、保水性好,利于植物生长,宜作为植生混凝土的骨料
3.1.1~3.1.5海绵城市的设计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降雨量、蒸发量、地形地貌、土壤的渗 透系数以及地表水的水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透水混凝土路面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应与当 地海绵城市规划相协调,其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水利学设计,断面结构分为基层、结构层和面层 生活小区的透水性铺装,应遵循海绵城市的理念,从环境生态的角度进行设计,实现渗、 带、蓄、净、用、排的功能。图1是示意图
图1海绵城市生态小区设计示意图
土路面。 目前在我国透水混凝土路面还没有用于中等交通以上的承载路面,所以一般不进行承载力 计算,结构层和面层根据经验设计,厚度的确定参考本规程的表3.4.3。 透水基层、结构层和面层的总的容水体积要满足北京2年一遇暴雨连续1h降雨不产生径流 的要求,否则应设置排水管。 3.1.6~3.1.9主要是说明设计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道路的人性化功能,全透水路面、半 透水路面和增渗型透水路面都应避免引起环境和安全问题,必要时与相邻路面之间设置隔离层, 3.2铺装断面结构 3.2.1~3.2.5主要说明了全透水路面、半透水路面和增渗型路面的断面结构和各层的功能。全透 水路面让降水直接渗透到地下,补充水资源;半透水路面把透过透水层的降水分散到道路两侧的 地面上(一般是地表植被),再渗入土壤中;增渗型路面结构是在透水基层埋设多孔管排水管网 当降水超过路面滞水能力时,将过多滞留的降水排走,可以排入湿地、河流和地表植被 半透水路面结构多用于既有普通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改造,加铺透水层的情况(既有道路可 只加铺透水混凝土面层,路面结构见图2),或是土基层为湿陷性黄土、冻胀土的稳定性较差的 区域的透水性铺装,确定透水性铺装的类型,除了考虑土基层的性质,还要符合所在区域海绵城 市建设规划的要求。
图2既有道路加铺透水混凝土层路面结构图
面层除了透水功能和承受荷载作用外,还有耐磨和抗环境劣化的功能,对施工质量的要求 较其他层高,从面层到结构层,再到透水基层,孔隙率依次增大。 透水性铺装的设计应与当地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除正文条款述及的类型外,还可 有以下多种形式(如图3~图5所示)。
图3增渗型路面与湿地的结合(明排)
图4全透水路面与湿地的结合(暗排)
图5全透水路面与河流的结合
实的土坡基层上直接摊铺植生混凝土,其孔隙率和孔径较透水混凝土大,以便容纳植物根系的生 长。
3.3透水混凝土面层 3.3.1~3.3.5规定了透水混凝土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耐久性指标,由于透水混凝土 是颗粒点接触的多孔结构,一般抗压强度在15~30MPa之间,抗折强度2~3MPa之间,规定面层透 水混凝土强度为C25,是来自于对多年施工现场实测数据的总结;孔隙率最低为10%,一般为15% 左右。随着技术的进步,面层透水混凝土强度由C20提升至C25,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薄透水混凝 土路面的厚度,但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当面层透水混凝土强度达到C30时,其贯通孔隙率约为 4%~8%,混凝土内部孔隙容易被堵塞,在后期运维过程中,很难实现其透水系数满足设计使用年 限的要求。 由于面层还受冻融作用和车轮的磨损作用,所以规定了耐磨性指标和抗冻等级,耐磨性指标 按《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能试验方法》(GB/T12988)规定的方法检验,抗冻性指标按《普通混凝 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规定的方法检验。 3.3.6~3.3.8规定了面层最小厚度,有车辆行驶或停放的场所,最小厚度为40mm,人行路最小 享度为30mm,虽然结构层和面层的摊铺间隔时间尽可能短,一般不应超过2h,以便使两层在接 触面完全融为一体,而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间隔时间较长的情况,如面层低于最小厚度,两 层之间很可能出现空鼓。 当在既有不透水路面加铺透水面层时,易发生空鼓现象,因此要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满足耐 久性要求,表3.4.3规定了相应的厚度。 如遇透水路面的渗水有可能影响到不同路面相邻路基或下方的地下构筑物以及相邻结构 物,应在局部土基上进行隔离防护,可采用土工布或防水材料加以防护,如图6、图7所示
图6对与透水性铺装相邻路面的防护
图7对位于透水性铺装下面地下室的防护
3.4透水混凝土结构层
3.4透水混凝土结构层
3.4.1~3.4.3本节规定了透水结构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厚度确定的依据,结构层的主要作用 是承载和传递降水,也有滞水作用,结构层的孔隙率宜比面层大10%以上,厚度的确定除考虑荷 载外还应考虑滞水的需要。 3.4.4经试验验证,再生混凝主骨料和再生砖瓦骨料可以以30%以上或全部替代大然石材骨料制 备多孔混凝土,用于植生混凝土或透水混凝土结构层与透水基层。 3.5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 3.5.1~3.5.7对于全透水路面,透水基层可根据路面荷载的大小,分别选择大孔混凝土、水泥稳 定石或级配石(包括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再生砖瓦骨料)透水基层,本节明确了对其性能指标的要 求。 透水基层是透水、滞水结构的组成部分,其厚度和孔隙率要考虑当地降雨情况和土壤的渗透
3.4.1~3.4.3本节规定了透水结构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厚度确定的依据,结构层的主要作用 是承载和传递降水,也有滞水作用,结构层的孔隙率宜比面层大10%以上,厚度的确定除考虑荷 载外还应考虑滞水的需要。 3.4.4经试验验证,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再生砖瓦骨料可以以30%以上或全部替代天然石材骨料制 备多孔混凝土,用于植生混凝土或透水混凝土结构层与透水基层。
3.5.1~3.5.7对于全透水路面,透水基层可根据路面荷载的大小,分别选择大孔混凝土、水泥稳 定石或级配石(包括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再生砖瓦骨料)透水基层,本节明确了对其性能指标的要 求。 透水基层是透水、滞水结构的组成部分,其厚度和孔隙率要考虑当地降雨情况和土壤的渗透 情况来确定,设计孔隙率和厚度根据式(3.5.6)计算,必要时基层内铺设多孔管辅助排水,
4.0.1~4.0.7施工前要做好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和机具设备准备,除此外,还有现场施工条件准 备和上一工序施工质量的确认。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方、监理方进行沟通、协商,如需设计变更, 应有书面文件。 预拌多孔混凝土(包括再生骨料多孔混凝土)应结合施工条件(运距、气候条件和整平方式) 确定对工作性的指标要求,并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配,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始施工
5原材料要求与配合比设计
5.1.1~5.1.4表还了用于透水混凝的水泥的技术要求和租骨料的技不要求。透水混凝主不宜选 择硬化慢的水泥品种,如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等;骨料的压碎指标、粒径和级配对透水混凝 土的性能有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其重要性远远大于在普通混凝土中的情况。 透水混凝土含泥量、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都比普通混凝土严格,因为影响到基材与骨料的粘 结和混合料的工作性。 5.1.5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孔径比透水混凝土更大,骨料应剔除更多的细粒级,宜选 20~31.5mm粒径范围的骨料。 再生混凝土骨料表面较天然石材骨料粗糙,表面吸水量较大,影响混合料的工作性,较使用 天然骨料胶结材宜增加5~10%,用水量宜增加15~20%,对于具体工程宜经过试验验证获得更细节 的参数。 5.1.6透水混凝土可使用少量细骨料,应选用干净的粗砂。 5.1.7~5.1.10本节表述了对矿物掺合料、化学外加剂、拌和用水以及其他材料的质量要求,基 本同王普通湿凝土伯更应注音避免使用全引起麦面“派織”的外加剂
5.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2.1~5.2.3配合比设计采用体积法,通过目标孔隙率的选择,确定各组分的用量。根据粗骨料 的空隙率、水胶比、砂率以及混凝土的目标孔隙率计算出各材料的用量,
y ms ma L+V=1 P.P.Pf Pw Ps Pa
式中: mg、me、mt、mw、ms、ma一分别为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水、细骨料、 外加剂的用量,kg/m; Pg、Pc、P、Pw、Ps、Pa一分别为粗集料、水泥、矿物掺合料、水、细骨料、外加剂的 表观密度,kg/m; V一目标孔隙率,%。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合料的工作性、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耐久 性的要求,原理是胶结材填充粗骨料堆积部分空隙,留下一部分形成贯通孔隙网,同时满足强度 和透水要求,而强度和透水性是反相关,对于具体工程施工要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找
到两者的契合点,因此本节建议了胶结材用量。 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水胶比没有很确定的对应关系,但是与孔隙率有比较明确的相关性,因 此主要是根据目标孔隙率来设计,此外,考虑的强度影响因素有骨料的压碎指标、粒径和级配等。 5.2.4~5.2.6透水混凝土的水胶比不是根据强度要求,而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可变 化的范围不大,通常在0.28~0.35之间;有时可采用少量细骨料,但按砂率计算不宜超过10%;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所铺设层厚的1/3,否则会有颗粒之间粘结点减少和孔径较大的 端 5.2.7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制备多孔混凝土时,由于骨料的吸水性较大,如果采用和天然石材骨 料同样的配合比,混合料较为干涩,工作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可通过增加胶结材和拌合水用量 来调整工作性和强度性能指标 5.2.8~5.2.11植生混凝土要具有比透水混凝土更大的孔隙率和孔径,由于孔隙率较大,其抗压 强度不高,多在16MPa以下,但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护坡要求。 为满足孔隙率和孔径要求,植生混凝土采用的骨料粒径较大,一般粒径范围为20~31.5mm。 本节建议了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制备方法和混合料的性能要求。 5.3预拌透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5.3.1~5.3.5能否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透水混凝土混合料,骨料是很重要的环节,应重点从骨料的 粒径、级配、含泥量和石粉含量等指标把关。碎石骨料表面粗糙,与浆体的粘结性好,宜优先选 择;如选卵石骨料,为保证浆体与骨料的粘结,可添加少量增粘剂。 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不宜低于普通预拌混凝土的要求,特别是加水量要控制准确,搅拌时间 也较普通混凝土稍长,以保证浆体均匀包裹骨料和混合料的可塑性。 5.3.6~5.3.9透水混凝土混合料基本上属于干硬性混凝土,而且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失水和工作 性损失快,所以应防止出料到摊铺施工的间隔时间过长,同时在运输和放置时,应注意保湿,低 温天气要有保温措施。 如用罐车运输,应注意防止混合料在罐内放置时间过长而发生固结于罐内的现象;当用翻 斗卡车运输时,应注意运输途中对混合料的保湿,尽量减少工作性损失 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应注意不同颜色混合料的分隔和施工工序的协调,避免不 同颜色拌合物和路面的沈而影响外弧质量
5.3预拌透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6.1.1~6.1.2不透水基层一般为普通混凝土基层,如遇旧沥青路面改造需加销 应将表层的沥青混凝土剔除后再摊铺透水面层。 透水基层施工前,应确认土基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石和级配石透水基层的 施工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中的有关规定,
已符合设计要求。 大孔混凝土施工一次摊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用平板振动器随铺随着振捣,避免在刚摊铺 好的基层上行走或重复碾压,如透水基层厚度超过20cm,需分层摊铺,但应以坡面的形式推进 避免后面的运输车碾压前面已摊铺好的基层。 级配石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基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碎石或砾石的级配和碾压次数 应对已施工完的基层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重车的反复碾压。接缝施工应注意以下要点: 1避免纵向接缝,如应分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碾压。 2两次作业段衔接横缝处,应搭接碾压。 3第一段摊铺后,留5~8m不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整平后 进行碾压。
碎石、砂砾基层的级配范围
错台、胀模和失稳等现象。 7.2模板材料的要求
用;木模板宜选用质地坚实、不吸水、不易变形的材质;模板的高度应保证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厚 度满足设计要求;对模板的选择,还应考虑铺装的几何外形等因素,对外边缘非顺直的铺装宜选 用木模板,以适应支设时对不同变形的要求。 7.3模板的支设与检验方法 7.3.1~7.3.3钢筋支护间距和嵌入基层深度根据基层种类和施工机械而定,基层压实度较低、使 用振动碾压辊施工等情况宜减小支护间距、增加嵌入深度来保证模板的稳固。为保证模板支护的 稳固,对较软的基层,支护筋的嵌入深度可超过基层厚度,嵌入其下面的夯实土基层。 对于木胶板,可采用在背后加背楞的方法增加模板刚度,使其能够承受施工机械的冲击而 不变形。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支设方法: 1槽钢支设直路模板的方法 外侧钢筋不得高出槽钢的上表面,内侧钢筋高出槽钢的上表面,钢筋分布采用等距分布,如 图8所示
7.3模板的支设与检验方法
图8槽钢支设直路模板图
木胶板支设直路模板的方
2木胶板支设直路模板的方法
木胶板背后应加背楞,内侧钢筋高出模板上表面,外侧钢筋不得高于模板上表面,钢筋分布 宜等距分布,如图9所示。
图9木胶板支设直路模板图
3木胶板支设弯路模板的方法 木胶板背后加背楞,在木胶板和背楞之间用木楔进行填充加固,木楔的间距和背楞的长度根 据曲率的大小而定,如图10和图11所示。
图10木胶板支设弯路模板图(剖面图)
图11木胶板支设弯路模板图(俯视图)
7.3.4在设计有路缘石的情况下,可以在铺设路缘石之后摊铺路面,以路缘石代替侧模
9.1.1~9.1.3面层的外观尺寸、扎径、扎隙率应较结构层严格,耐久性要求也高于结构层,施工 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透水面层和结构层之间浇筑间隔应尽可能缩短,以保证两层间的粘结,如遇 间隔超过规定时间,应对已施工的结构层加以覆盖保护,不仅保湿还要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在 不透水基层上面浇筑面层时,基层表面应清洁,以保证两层的粘结良好。 9.1.4雨大、高温和大风大气均不宜进行透水面层的施工,因透水混凝土混合料基本上属于浆体 包裹骨料的干硬性混凝土,经雨水冲淋很可能使浆体与骨料分离;而高温和大风天气都会使水分 较快散失,混凝土混合料变得干硬,无法施工,因此上述天气均不适合进行透水混凝土的铺装施 工。
9.2.1~9.2.3透水面层混凝土混合料不仅要工作性良好,易于整平,而且还要颗粒均匀,才能使 面达到满足路用性能和外观质量的双重效果,因此对混合料要求较结构层高。应从儿个方面控 制好混合料的质量,首先是骨料的粒径和级配的选择,再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以满足预拌透 水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时间要求,最后通过搅拌过程保证浆体良好的包裹状态,以及粘聚 生和可塑性。松散干涩的混合料不能保证颗粒之间的粘结;拌合物加水过多,浆体流动性大,会 发生离析现象。适宜的混合料状态如图12所示。
9.3施工工艺与方法
9.3施工工艺与方法
9.3.1~9.3.10面层摊铺刮平后用抹平机抹平,也可采用液压整平辊整平,如图13、图14所示
10.0.1本条规定了植生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与透水混凝主路面铺装相比,增加了贯通扎 碱环境改造,草籽灌播和生长基料填充工序 0.0.2本条规定了植生混凝土铺装的土基层压实系数,因植物根系穿过植生混凝土扎根于土基 层,本标准规定压实系数最低值为90%。 10.0.3~10.0.5建议了机械化和人工施工的方法,以及相关生产、运输、铺装、施工缝留置等规 定,植生混凝土是大孔混凝土,容易发生结构均匀性较差和强度较离散的情况,施工时应予注意 10.0.6对于植生混凝土表层覆有生长土(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与肥料的混合物)的铺装,植物 种子可事先与生长土混合,再覆盖于植生混凝土表面,厚度一般为50~100mm;对于表面无生长 土的植生混凝土铺装,要将植物肥料、水、保水组分、低碱性粉煤灰和植物种子混合成浆体,灌 入混凝土孔隙内,并在完成后的1周内洒水养护,以保证植物生长必要的湿度。 0.0.7建议了植生混凝主扎隙内土壤的pH值。土壤的pH值对其中所含客离子的有效性有明显 影响,氮在pH值6~8时有效性高,磷在pH值6.5~7.5时有效性高,其他元素的有效性也与pH 值密切关联,大多数植物在pH值6~8范围能够较好地生长,碱的溶出按本附录E规定的试验方 去进行测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植生混凝土孔隙常有降水流过,其pH值要比试验室测得数值 稍低。 影响植生混凝土中土壤的碱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混凝土本身的碱性。硅酸盐水泥的碱性较高,而火山灰质掺合料能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碱 生,在混凝土配比中应采用足够的掺量,以利于植物生长。 2、土壤自身的酸碱性。土壤偏酸性或土壤具有较强的酸碱缓冲性可以平衡混凝土的碱性。 3、混凝土中碱性离子的溶出速度, 4、植生混凝土内部水分的滞流时间。 其中因素1和因素2是混凝土和土壤自身的属性。而因素3和因素4相互影响。当水流过植 生混凝土内部孔隙较快时,可以不考虑混凝土中碱性离子的溶出速度;当水流过植生混凝土内部 孔隙较慢而混凝土中碱性离子的溶出速度也很慢时,混凝土的碱性也不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当水流过植生混凝土内部孔隙较慢而混凝土中碱性离子的溶出速度较快时,易对植物的生长产生 负面影响(见图17)。 本标准改进现有方法形成了附录E的混凝土中碱性离子的检测方法,并总结实验结果,规定 了混凝土浸泡液的pH值为6~10。但是还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植生混凝土孔隙土壤的pH值,
而是在试验室采用自来水浸泡混凝土试块的条件下总结出的pH限值,一般情况下较实际工程的 植生湿凝士的值高一些
图17不同植生混凝土中孔隙水碱性的变化
再生旧砖瓦骨料具有较大的吸水性,并且能保持较长时间,作为植生混凝土的骨料,更利 干满足植物根系对水分的需求 10.0.8~10.0.9植生混凝土一般用于护坡、堤岸等,为保证植被成活率,应注意播种季节,另外 植物长出后的洒水频率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即可
11路面的养护与模板拆除
11.0.1~11.0.3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失水快,因此应及时且连续洒水保湿养护,为加快模板 周转,在混凝土早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及时拆除模板,拆除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路面边角等易损 部位,也避免损坏模板;不同龄期路段的模板拆除,宜按龄期先后依次进行;模板组件的拆解, 应按后支者先拆解的顺序进行,避免不经过松解,直接撬动模板。在拆除模板后,未达养护龄期 和后续工序完成之前不应开放交通,还要防正后续工序的有关环节(如绿化、搬运、遗撒等)对 路面的淤堵或损坏
12缩缝、胀缝和施工缝的留置
2.2.1~12.2.3缩缝的设置是防正收缩应力拉断路面,顺直和宽度无变化的路面,缩缝的间距按 本节条款执行,路面宽度变化或非顺直的部位易形成应力集中,应适当缩小间距。当面层厚度 不小于50mm,且新铺路面可塑性合适的情况下,可考虑早期及时切缝,即在混合料已完成面层 铺装但尚未终凝时,利用专用工具(切割辊)立即切缝(如图18所示),否则选择后切缝,即右 硬化后以电动切割锯切割。另外,对于采用玻璃、不锈钢等材料作为分隔条的装饰性路面铺装 当现场条件允许时,可将装饰分隔条代替缩缝,缩缝间距不宜超过6m,
图18路面硬化前的切缝
12.3.1~12.3.3设置胀缝是为吸收路面受热膨胀产生的膨胀量,防止路面发生膨胀隆起破环,透 水混凝土的胀缩系数比普通混凝土小,因此设置的胀缝间距较普通混凝土大。此外,在相邻的其 它固定构造物或与其它道路相交处也应设置胀缝;胀缝要贯通面层和结构层,在既有不透水结构 层加铺透水面层时TB/T 3275-2018标准下载,上下两层缝的位置应重合。用于胀缝内部填充的胀缝板宜选用塑胶板、橡胶 (泡沫)板和沥青纤维板,填缝材料宜选用聚氨酯类常温施工填缝料和硅酮类常温施工填缝料。 胀缝板和填缝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G之30的规定
逢设置,本节规定 工缝的留 和构造。由于透水混凝土为干硬性混合料,容易失水变得不易施工,如不能很好地设置施 临时中断施工,会使再接续施工时不能紧密接而影响路面质量
12.4.1~12.4.3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方 逢设置,本节规定 缝逢的留置方法 和构造。由于透水混凝土为干硬性混合料,容易失水变得不易施工,如不能很好地设置施工缝就 临时中断施工,会使再接续施工时不能紧密接茬而影响路面质量
3.1.1~13.1.3由于多孔混凝土铺装的暴露面积大,热损失快,更易遭受冻害,应比普通路面的 冬季施工防护措施更为严密。如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表面冲洗的水滞留在混凝土内部,更易发生冻 害,因此要选择白天温度较高的时段冲洗,并及时排掉冲洗水,
13.2.1~13.2.2当现场温度低于0℃时,对原材料进行保温防护是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的重要环 节,遮挡、覆盖等防护措施简便易行、成本低,被广泛采用。要防止处于间歇中的机械设备内的 盾环水的冻害,对输水管、水箱等要视环境温度加以防护;非施工时间段内,应放掉运料车、动 力设备等的冷却水,以防冻坏设备。
13.3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13.3.1~13.3.6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应注意:1)尽量缩短混凝土加水搅拌至全摊铺完毕之间的时 间间隔;2)对路面的基层应事先覆盖保温;3)拌合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4)尽量缩 小浇筑面层与先浇筑的结构层之间的温差。 对于露骨料透水混凝土GBT34892-2017标准下载,应对浇筑和冲洗时间统一计划。浇筑的时间决定了冲洗的时间段 施工时应防止水在下渗过程中冻结。冲洗后地路面应做好保温防护
4.2.1~14.2.3在验收中一些不容易量化的指标,可以通过事先制作样板,由建设、监理和施工 三方确认后,封样作为验收参照标准,样板大小由三方商定。样板制作宜在施工现场进行,采用 原材料与实际工程的相同。 14.2.4透水混凝土现场取芯后,按照附录B,透水面层部分芯体在芯样加工时会被切除,对于透 水混凝主,宜将面层部分芯体用于取芯孔洞的修补以减少色差。另外,本条规定了用于修补钻芯 孔洞用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粘结层砂浆的强度和厚度。 4.2.5~14.2.6本条规定了透水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修补方法和补打混凝士 的强度。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应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 推进绿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