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8394-2020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标准.pdf2.1.1高延性混凝土(highductileconcrete,简称HDC),是一 冲具有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新型结构材料。传 统的混凝士和纤维混凝士都具有明显的脆性,开裂后很快达到最 大拉应力,一般仅出现一条主裂缝和少量微裂缝,表现出应变软 化特征;高延性混凝土开裂后,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应变能维持 较长时间的发展,在拉伸和剪切荷载下表现出良好的多裂缝开展 和应变硬化特征(图1)。本标准对高延性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和 韧性指标均有明确规定。为达到其韧性指标要求,目前制备高延 生混凝土都需要掺加短纤维作为增韧材料
图1高延性混凝土单轴拉伸曲线比较
一普通混凝土:2一纤维混凝土;3一高延性混凝土
3.0.1考虑到高温下可能导致高延性混凝王的延性降低,本条给 出高延性混凝土适用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90°C。 本编制组前期对高延性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做了相应的试验 研究,其在高温下的强度变化与普通混凝土或普通砂浆等水泥基 材料的强度变化情况相似。混凝土在高温下有可能产生爆裂,但 由于高延性混凝土中含有纤维,在高温作用下纤维会溶解形成水 蒸气的迁移通道,使构件中蒸汽压得到释放,避免了基体的爆裂 高延性混凝土耐高温试验结果显示,在125°C时,高延性混 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不受影响,本标准保守起见将其使用环 境温度规定为不宜超过90°C。 另外,采用高延性混凝土的工程遇火灾后,应通过检测鉴定 评定其安全性是否仍满足要求,当有问题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或 修复处理措施。 3.0.2本条规定砌体房屋加固前对其安全、抗震性能进行鉴定评 估,评估的结果是进行加固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评估结果 可以确定房屋目前存在哪些和安全、抗震有关的问题,这样在处 理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的确定加固处理方案。 3.0.3本条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一、二层砌体房屋的加固和其他码 体房屋加固的不同之处,除了其采用构造加固之外,其加固后的 抗震设防自标也不同于常规砌体结构的加固,本条主要是参照《镇
DB35/ 1869-2019标准下载3.0.2本条规定砌体房屋加固前对其安全、抗震性能进行鉴
古,评估的结果是进行加固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评估结果 可以确定房屋目前存在哪些和安全、抗震有关的问题,这样在处 理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的确定加固处理方案。
体房屋加固的不同之处,除了其采用构造加固之外,其加适 抗震设防目标也不同于常规砌体结构的加固,本条主要是参 (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161的有关规定执行,此设 标不同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三
目标,而是要求“小震不坏、中震主体结构不致严重破坏”,这 主要是综合考虑了农房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影响,满足了农村砌体 房屋抗震加固的经济合理、简单易行、有效的原则,在可接受的 造价范围内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农村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 3.0.4被加固的结构、构件,其加固前的服役时间各不相同,其 加固后的结构使用功能又可能有所改变,因此不能直接沿用原设 计的安全等级使用年限作为加固后的安全等级使用年限,而应根 据业主方对该结构下一目标使用期的要求,以及该房屋加固后的 用途和重要性重新进行定位,故必须由业主方与设计单位共同商 定。 结构的加固设计,应以业主方提供的结构用途、使用条件和 使用环境为依据进行的,尚若加固后任意改变其用途、使用条件 或使用环境,将显著影响结构加固部分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因此 改变前必须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否则其后果将很严重。
4.1.2为了保证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 空制材料配比,不得随意添加任何其他材料,由于水量的多少对 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要严格控制用水量。
4.2.1纤维的耐碱性能用来衡量合成纤维在碱性介质内纤维强度 的稳定性,而极限拉力保持率是评价耐碱性能的主要参数。极限 拉力保持率是指合成纤维在氢氧化钠碱溶液中,以规定的温度、 浓度和时间浸泡处理,然后测试其断裂强度,与原试样的断裂强 度之比的百分率,
4.2.2控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以更好地保证其施工
4.2.2控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以更好地保证其施工 噪作的方便,同时合适的稠度更有利于压抹施工的密实程度和施 工质量。
4.2.3本条给出了高延性混凝土四个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作为
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的重要依据。其中等效弯曲韧性和等效 弯曲强度为韧性评价指标,抗折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为强度评 价指标。 配制高延性混凝土时,采用了大量的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 因此高延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较慢,但是超过28d以后的强 度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表中以60d龄期作为高延性混凝士
最终的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随着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其脆性增大,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能 有效避免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充分发挥其韧性和强度的优势,具 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标准规定高延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不应小于50N/mm:但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较低 时,考虑到经济性,也可以使用立方体抗压强度低于50N/mm2 的高延性混凝土,但其力学性能指标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以满 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4.2.4高延性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本
了其主要的耐久性能指标,当设计中对其耐久性能有要求时,可 参照本条规定其具体耐久性指标,设计中相应的耐久性指标要求 不应低于本条的规定。
4.3.1配制高延性混凝土时,采用了大量的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 熟料。由于矿物掺合料的活性较低,使得高延性混凝土的早期强 度增长较慢,当超过28d以后的强度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 本条规定高延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 制作养护边长为100m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 龄期60d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高延性混凝土的 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4.3.2高延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可按下式计算
fa = 0.88 ×αa fank
式中:0.88 考虑到结构中混凝土强度与试件混凝土强度之 间的差异而采取的修正系数:
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可耳 0.88; fau.k一一高延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a50的高 延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取50N/mm。 上式(1)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对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取值依据。由于高延性混 凝土轴心受压破坏时表现出良好的抗压韧性和耐损伤能力,与传 统混凝的脆性破环有明显区别,因此不再考虑高延性混凝土的 脆性折减系数。且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纤维桥联作用对高延性混 凝土单轴受压提供的横向约束作用,使高延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 强度明显高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根据大量试验数据分 析结果,高延性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 αa为0.88~0.95,可偏于安全取0.88。 根据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并参照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计算方法确定Ca50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为 27.6N/mm?; 高延性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且基本 都能达到同等级混凝土抗拉强度的2倍以上,本条根据大量试验 数据,并结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计算方法确定Cc50高延性混凝土轴 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为3.8N/mm²。 4.3.3高延性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弹性模量与其立方体抗压强度 有关,但由于高延性混凝土基体内不含粗骨料,其弹性模量取值
4.3.3高延性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弹性模量与其立方体
有关,但由于高延性混凝土基体内不含粗骨料,其弹性模量取值 与普通混凝土明显不同,本条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大量试验结果以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的检验结果,高延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相当于同等强度 普通混凝土的2/3左右,本条给出Ca50高延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2.20×104N/mm²。当有可靠试验依据时,弹性模量可根据实 测数据确定。
伙安佰用定 4.3.4高延性混凝土纵向受压时,其横向变形受到纤维桥联应力 的约束,使其横向变形减小。因此,高延性混凝土泊松比明显小 料韧性指标均有一定
4.3.4高延性混凝土纵向受压时,其横向变形受到纤维桥联应力
的约束,使其横向变形减小。因此,高延性混凝土泊松比明显小 于普通混凝土,由于泊松比与纤维掺量和材料韧性指标均有一定 关系,本条强调在必要时可根据试验确定
人员可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要求选用高延性混凝土的纤维体积 率,且最终确定采用的纤维体积率应经过试验验证。
4.4.4在控制最大水胶比条件下,表中水泥最小用量是满足
生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掺加矿物掺合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胶 凝材料用量下限。
4.4.5高延性混凝土水胶比变化对强度影响比普通混凝土敏感,
因此在试配的强度试验中,三个不同配合比的水胶比间距为0.05 比较合理。
4.4.6因为高延性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用于结构的重
4.4.7实验室配制的高延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仅应达到
等级值,尚应满足95%的保证率要求。大量试验表明,高延性混
凝土的离散性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公式中高延性混凝土抗压强 度的标准差小于普通混凝土,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可靠试验依 据时,可偏于安全取0.08fauk(N/mm²)。 4.4.8高延性混凝土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两个强度指标,还 包括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两个韧性指标。配制高延性混 凝土时,其抗压强度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同时还应当符合设计 要求。
5.11高延性混凝工加回砌体结构及构件是通过面层的约束作用 和优良的材料性能来达到加固目的,其设计计算原则与现行国家 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相一致,抗 震加固时尚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 规定相匹配,这样在规程应用过程中保持了和其他相关标准、规 范的协调统一。 5.1.2因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与砌体之间具有很好的共同工作能 力,且经过试验验证,单面加固效果明显。对于建筑物外立面需 要保留或某一面原有装饰面层难以清理时,可以在墙体另一面采 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加固,从而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加固成本, 并减少了原有装饰面层清理过程中对原墙体的损伤。 5.1.3对于空旷房屋、横墙较少房屋、层数或高度超限等一些对 抗震或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时应选用韧性指 标较高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
和优良的材料性能来达到加固目的,其设计计算原则与现行国家 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相一致,抗 震加固时尚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 规定相匹配,这样在规程应用过程中保持了和其他相关标准、规 范的协调统一。
5.1.2因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与砌体之间具有很好的共
5.1.2因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与砌体之间具有很好的共同工作能
力,且经过试验验证,单面加固效果明显。对于建筑物外立面需 要保留或某一面原有装饰面层难以清理时,可以在墙体另一面采 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加固,从而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加固成本, 并减少了原有装饰面层清理过程中对原墙体的损伤。 5.1.3对于空旷房屋、横墙较少房屋、层数或高度超限等一些对 抗震或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时应选用韧性指 标较高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
5.2.1、5.2.2对受压构件加固,在满足构造要求情况下,外加高 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后的结构可看成砌体与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的 组合砌体结构。因此,可利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中组合砌体构件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出加固后结构轴
5.3.1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或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对砌体墙 的抗剪加固,可简化为原砌体的抗剪承载力加上高延性混凝土加 固面层的承载力贡献。
5.3.2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后,墙体提高的受剪承
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中钢筋混凝土 面层加固砌体墙提高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形式基本保持 致,部分参数取值根据试验结果有所调整
5.4.2因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与砌体墙具有很好的共同工作能 力,且经过试验验证,单面加固效果明显。对于建筑物外立面需 要保留或某一面原有装饰面层难以清理时,可以在墙体另一面采 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加固,从而简化施工和加固成本,并减少了 原有装饰面层清理过程中对原墙体的损伤。 5.4.3本公式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取用。高延性混凝土的贡献,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在截面抗震验算中所建立的概念,可以简单地认为其抗震
5.4.2因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与砌体墙具有很好的共同工
力,且经过试验验证,单面加固效果明显。对于建筑物外立 要保留或某一面原有装饰面层难以清理时,可以在墙体另 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加固,从而简化施工和加固成本,并减 原有装饰面层清理过程中对原墙体的损伤
5.4.3本公式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5.4.3本公式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用。高延性混凝土的贡献,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在截面抗震验算中所建立的概念,可以简单地认为其抗震 承载力与非抗震下的抗剪承载力相同,仅需将后者除以承载力抗 震调整系数即可。
5.5.1抗震加固和抗震鉴定一样,可采用加固后的综合抗震能力 指数作为衡量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指标,也可按设计规范的 方法对加固后的墙段用截面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与鉴定不同的 是,要按不同的加固方法考虑相应的加固增强系数,并按加固后 的情况取体系影响系数业,和局部影响系数2° 伍工机
5.5.1抗震加固和抗震鉴定一样,可采用加固后的综合
5.5.3为便于设计人员使用方便,本节按现行行业标准
基准增强系数和面层加固时墙体侧向刚度的基准提高系数,便于 设计人员在设计计算时直接选用。
6.1.1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一般不需要在面层中配置钢 筋,当墙体承载量相差较大或损伤严重时,适当增加面层厚度, 但面层厚度较厚时为了充分发挥高延性混凝土的性能优势,可以 在面层中配置钢筋,形成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更大程度提高 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 6.1.3~6.1.5砂浆强度较低时,为了更好地提高高延性混凝土面 层与原墙体的共同工作能力,建议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与墙体之 间采用局部嵌缝等方式进行处理。对面层端部应采取嵌固措施防 正面层剥离。遇到窗洞口时,应将面层延伸至洞口侧边锚固 提高加固的整体性
6.2.1高延性混凝土抗压加固时,加固面层适当增加,且宜采用 双面加固,当原砌筑砂浆强度很低或为偏心受压时,为保证加固 的整体性,不应采用单面加固。 6.2.3当面层较厚时,宜采用拉结筋增强面层与墙体的可靠拉结 提高对面层的横向约,防止砌体构件受压时面层横向变形剥离
6.2.3当面层较厚时,宜采用拉结筋增强面层与墙体的可靠拉结 提高对面层的横向约束,防止砌体构件受压时面层横向变形剥离
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控制,只在某一层进行,不需要自上而下延 申至基础。但在底层的外墙,为提高耐久性,面层在室外地面以 下宜加厚并向下延伸200mm或伸至地圈梁顶面。
6.5砌体构件局部加固
6.5.1墙体上出现的裂缝,应根据其开裂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 处理措施,裂缝不明显时可仅对裂缝进行灌缝等方法处理:开裂 较重时应配合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处理。
6.5.1墙体上出现的裂缝,应根据其开裂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
较严重时应配合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处理。 6.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表明,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后的 砖砌体构件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因此,在门窗洞口过 梁损伤不明显的情况下仅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过梁即能起 到很好的加固效果。对王已经出现明显损伤的砖过梁或钢筋砖过
6.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表明,采用高延性混凝士加
砖砌体构件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因此,在门窗洞口过 梁损伤不明显的情况下仅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过梁即能起 到很好的加固效果。对于已经出现明显损伤的砖过梁或钢筋砖过 梁,可以在梁底部位增设钢筋,进一步提高过梁的抗弯能力。
7.1.1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一般不需要配置钢筋,施 工工序少,施工方法主要为人工压抹,施工方法简单。但高延性 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主要是利用高延性混凝土的性能优势提高砌 本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固面的清理 要干净,并要养护到位,保证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可靠 7.1.4实际工程中,对于抗压加固的结构构件,当其上部竖向荷 载需要恢复或按照设计要求要增加荷载时,应等到同条件养护的 高延性混凝土试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若需要提前恢复或 曾加荷载,则应根据当时龄期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对结构进 行复核计算,满足承载力要求时方可恢复或增加荷载
7.2.3施工单位要认真熟悉图纸,参加相关单位组织的设计
7.2.3施工单位要认真熟悉图纸,参加相关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 并结合施工情况给出合理建议。加固专项施工方案很重要,在正 式施工前,需针对该加固技术的特点和施工条件,认真做好专项 施工方案的编制,并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7.2.6为了确保不同的施工人员对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 术施工操作认知的一致性,保证不同人员施工操作规范准确,宜 在现场大面积施工之前制作施工样板,便于参照、比对和技术交 底。
7.2.3施工单位要认真熟悉图纸,参加相关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 并结合施工情况给出合理建议。加固专项施工方案很重要,在正 式施工前,需针对该加固技术的特点和施工条件,认真做好专项 拖工方案的编制,并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术施工操作认知的一致性,保证不同人员施工操作规范准确,宜 在现场大面积施工之前制作施工样板,便于参照、比对和技术交 底。
7.2.7高延性混凝土的质量对于相应的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重 要影响,使用前应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复验合格后 方可用于实际工程施工。
7.3.1~7.3.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中关于冬期 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 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 连续5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
8.1.2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检验目的是为了初步确定材料
8.1.2高延性混凝主材料进场检验自的是为了初步确定材料是否 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为施工前的第一步检验;通过标准养护试 件检验来评定材料最终的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及设计要求; 通过同条件养护试件来评定现场已施工完的结构实体中高延性混 凝土材料是否满足要求
8.1.3本条规定了检验批的抽样要求。随机抽取,是指检验
的每个样本都具有相同的被抽取到的几率:分布均匀,是指被抽 取的样本在总体样本中的分布应大致均匀;具有代表性,是指被 抽取的样本质量能够代表大多数样本的总体质量状况。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规定,明显不合格的个体可不纳入检验批,但应进行处理并重新 验收。检验批中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个体通常可通过目测观察或简 单的测试确定,这些个体的检验指标往往与其他个体存在较大差 异,纳入检验批后会增大验收结果的离散性,影响整体质量水平 的客观评价。 8.1.9进场检验以成品王混料和纤维共10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8.1.9进场检验以成品干混料和纤维共100t为一个检验批,
100t也按一个检验批计,且应该是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批次。最 终材料性能检验和施工质量检验,应该在施工过程中抽检,以50 个自然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30m²为一间)为一个抽检的检 验批次,不足50户时仍按一个检验批计。
8.1.10本条主要给出了高延性混凝土主要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及标准试件尺寸。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高延性混凝土基体内 不含粗骨料,且材料匀质性较好,当采用不同尺寸的立方体试件 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得到的尺寸效应换算系数很小,与普通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的特点有明显区别。因 为其不含粗骨料且为便于现场制作试件,本条规定统一采用边长 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进行高延性混凝土的立方 体抗压强度评定,不考虑尺寸换算系数折减。
及标准试件尺寸。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高延性混凝土基体内 不含粗骨料,且材料匀质性较好,当采用不同尺寸的立方体试件 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得到的尺寸效应换算系数很小,与普通混 疑土的抗压强度随着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的特点有明显区别。因 为其不含粗骨料且为便于现场制作试件,本条规定统一采用边长 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进行高延性混凝土的立方 本抗压强度评定,不考虑尺寸换算系数折减。 8.2.4高延性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测试方法应按现行压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 定执行,但由于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以标准养护60d 的强度作为指标依据,因此同条件养护时的等效养护龄期规定为 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1200℃·d时所对应的龄期,日平均温度 为0℃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也可按同条件养护试件 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60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理、 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
8.2.4高延性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测试方法应按现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 定执行,但由于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以标准养护60d 的强度作为指标依据,因此同条件养护时的等效养护龄期规定为 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1200℃·d时所对应的龄期,日平均温度 为0℃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也可按同条件养护试件 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60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理、 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
8.2.1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主要是利用高延性混凝土的性 能优势以及加固面层与原构件之间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来提高码 体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固面的清理 要干净,保证高延性混凝土与原构件之间的共同工作性能。
8.2.2本条给出了进场检验的一些具体规定,材料性能的进
采用快速检验方法(蒸汽养护),这样可以快速的确定高延性
混凝土材料性能指标,提高进场复检效率,为进场使用提供必要 的依据。
抽样留取试块进行标准养护测试高延性混凝土60d龄期的主 学性能,以此来评判施工现场的材料最终性能是都满足要求
抽样留取试块进行标准养护测试高延性混凝土60d龄期
8.2.5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应注意调配拌合物的和易性,并使其 不离析、泌水,还应当注意纤维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性,保证纤 维不聚团。
8.2.5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应注意调配拌合物的和易性,并使其
8.3.1为了保证纤维均匀分散在高延性混凝土基体中,宜采用纤 维后掺法,将不含纤维的母料(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加 水搅拌均匀以后,再加入纤维搅拌,使纤维完全分散均匀无结块 且搅拌机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应较普通混凝长, 搅拌机转速应适当调高。
8.3.2控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以更好地保证其
操作的方便,同时合适的稠度更有利于压抹施工的密实程度和施 工质量。
8.3.5~8.3.10
主要包括面层外观质量、高延性混凝土的粘结质量、面层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面层表面平整度等。同时,对于本标准没有具 体规定的其他加固项目,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及其他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9.1.1本条所指的加固主要为房屋上部砌体结构构件的整体性构 造加固,对本章未涉及到的加固内容应参照国家和河北省现行相 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加固处理。
9.1.2本条规定农房加固前对其安全、抗震性能进行评
的结果是进行加固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确定 房屋目前存在哪些和安全、抗震有关的问题,这样在处理的时候 才能更有针对性的确定加固处理方案。
很好地改善房屋上部结构的整体性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但对 地基基础、木屋架等本标准未涉及到的加固内容,尚应符合国家 及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确保地基基础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再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9.2.2在加固中应注重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7、8度时, 对于竖向承重构件采用不同材料的混合承重结构体系,有条件时 应予以替换,否则应在加固时着重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和构件之间 的拉接。
采取措施提高结构整体性。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对房屋进行加固处 理时,首先对构件的损伤部位进行加固或修复处理,再采用高延 性混凝土面层或条带对房屋进行整体性构造加固
9.3农村砌体房屋整体性加固
9.3.1高延性混凝土竖向和水平条带同时设置可使墙体受到双向 约束,增强墙体整体性,且将条带设置在墙体外侧,可以在不影 响住户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对房屋进行加固,避免了房屋内部家具 搬运和施工阶段的过渡安置费用。在墙体拐角处及水平和竖向条 带相交处留施工冷缝会严重削弱相邻条带之间的共同工作能力, 降低整体性加固效果,施工时应严格禁止
带相交处留施工冷缝会严重削弱相邻条带之间的共同工作能力 降低整体性加固效果,施工时应严格禁止。 9.3.2随着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厚度和宽度的增加,其加固效果也 相应提高。本标准中,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高延性混凝条带 厚度和宽度也相应增加。对不同设防烈度规定不同的条带宽度和 厚度,有利于节约成本。 9.3.3加固前对墙面采用嵌缝处理,可以使高延性混凝土条带与 墙体之间的粘结更可靠,提高加固层与原墙体的协同工作能力, 取的更好的加固效果。 9.3.4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在遇到门窗洞口时,应将高延性混
应提高。本标准中,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高延性混凝土条带 享度和宽度也相应增加。对不同设防烈度规定不同的条带宽度和 享度,有利于节约成本。
9.3.3加固前对墙面采用嵌缝处理,可以使高延性混凝
墙体之间的粘结更可靠,提高加固层与原墙体的协同工作能力, 取的更好的加固效果。
凝土包至洞口边缘,保证高延性混凝土在洞口边的锚固,同时可 以提高竖向条带对洞口侧面墙体的约束作用。 一字墙端部由于缺少垂直方向墙体的约束作用,地震作用下 端部容易产生平面外破坏,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一字型墙体 时,宜在墙体端部双面设置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
墙段长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竖向条带数量来减小相邻竖向 条带之间的距离DL/T 1035.3-2018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 第3部分:锅炉烟风系统检修,从而保证竖向条带对墙体的可靠约束。 9.3.5外墙墙顶及楼(屋)盖处设置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可 以起到类似于圈梁的构造作用,水平条带闭合设置时才能更好地
墙段长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竖向条带数量来减小相邻竖向 条带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竖向条带对墙体的可靠约束。
9.3.5外墙墙顶及楼(屋)盖处设置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可 以起到类似于圈梁的构造作用,水平条带闭合设置时才能更好地 发挥整体性加固效果,
9.3.7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与竖向条带相交部位需设置加腋,
可有效减少条带交接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拐角处高延性混凝士 开裂。但在加腋部位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连续施工,严禁在此部 立留施工冷缝
差、墙体块材及砌筑砂浆已出现明显松散脱落现象时,应该对整 墙体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加固,提高墙体整体性。外纵 墙开洞率是指洞口水平截面积与墙面水平毛截面积之比,相邻洞 口之间净宽小于500mm的墙段视为洞口。当开洞率大于50%时, 墙体整体性削弱较明显,此时应对整片墙体采用面层加固,
9.5.15本条中抹压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是指面层厚度 仅充许出现正偏差,不应出现负偏差。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或条带 的厚度检测,可采用局部凿开法,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厚度也可由 条带边缘直接测量。
装饰工程及古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附录A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延性混凝土研究课题组, 针对高延性混凝土的弯曲韧性问题的专门提出的试验方法。目前 国际上对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较多,现行行业标 准《纤维混凝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和协会标准《纤维混凝 土试验方法标准》CECS13均给出了纤维混凝土等效弯曲强度、 初裂强度和弯曲韧性的试验方法。按以上方法计算试件的等效弯 曲强度时,需要计算试件跨中挠度为L/150的荷载一挠度曲线下 的面积。对高延性混凝土,跨中挠度为L/150时尚未达到试件的 峰值荷载。因此,采用以上方法不能反映出高延性混凝土良好的 弯曲韧性。 本标准提出的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法,给出了标准 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 按本标准方法对试件进行四点弯曲试验,测得其荷载一挠度 曲线,计算出高延性混凝土的等效弯曲强度,再考虑试件挠曲变 形对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计算试件的等效弯曲韧性, 其物理意义为试件塑性变形区域耗散的能量,与弯曲韧性的定义 吻合,能更好地反映高延性混凝土的弯曲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