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190-2020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规程.pdf

DB62/T 3190-2020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2/T 3190-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29718
下载资源

DB62/T 3190-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3190-2020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规程.pdf

4.4.6褥垫层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过5%,性能应稳定并满足腐蚀性和放射性安全的要求

4.5.1钻机就位前,钻头阀门应处于封闭状态。钻机就位时 压支腿应落在实处,松软处可用枕木等垫塞,确保钻机垂直稳 钻杆垂直度应采用双向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

钻杆垂直度应采用双向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 4.5.2钻机就位后应检查钻头对中误差,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 大于20mm,符合要求后方可开钻。钻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钻 杆,防止发生桩位偏移。 4.5.3钻机钻进时应先慢后快,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 杂填土、黏性土、砂卵石层钻进速度宜为0.2m/min~0.5m/min,素填 土、粉土、砂土层宜为1.0m/min~1.5m/min。钻进过程中若遇到卡 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并采 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当需停钻时间较长时,应将钻杆提 至地表。 4.5.4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中钻进时,钻杆底部活门应有防 止进水的措施。 4.5.5钻孔深度应根据设计桩长及施工面标高确定。深度量测 可依钻机塔身或钻杆的相对位置作为参照标尺,并应每天采用测 量仪器进行控制性复核。 4.5.6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实际钻孔土 层与勘察报告的一致性。当遇到异常情况时应中止钻进,及时通 知相关单位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4.5.7钻至设计深度后,应检查桩端土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 不符合,应查明情况并会同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4.5.8钻孔过程中应配备专人清除钻杆螺旋叶片间的泥土,并将 桩孔周围残土清理干净。 4.5.9当有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钻机

4.5.2钻机就位后应检查钻头对中误差通风空调施工组织设计(投标),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

大于20mm,符合要求后方可开钻。钻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 杆,防止发生桩位偏移。

4.5.3钻机钻进时应先慢后快,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

杂填土、黏性土、砂卵石层钻进速度宜为0.2m/min~0.5m/min,素填 土、粉土、砂土层宜为1.0m/min~1.5m/min。钻进过程中若遇到卡 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并采 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当需停钻时间较长时,应将钻杆提

4.5.4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层中钻进时,钻杆底部活门应有防 止进水的措施。 4.5.5钻孔深度应根据设计桩长及施工面标高确定。深度量测 可依钻机塔身或钻杆的相对位置作为参照标尺,并应每天采用测 量仪器进行控制性复核。

4.5.9当有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之间的距离不宜/

4.5.10成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头、钻杆螺旋叶片的磨损情况, 当磨损严重影响成孔直径时,应及时更换。 4.5.11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人监测成孔质量,及时、准确地填 写施工记录。

4.6.1钻孔到设计标高后应先停钻10s~20s,然后泵送压灌混凝 土,边压灌混凝土边提升钻杆,严禁先提升钻杆后泵送混凝土。钻 籽提升与混凝土泵压应按试桩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钻杆的提升 速度宜控制在1.5m/min~3.5m/min,混凝土泵的工作压力宜控制在 4.0MPa~6.0MPa。 4.6.2成桩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在饱和砂生或饱和粉土层内停 泵待料。钻杆提升时应始终保证钻头理在混凝王面以下不小于 1m、混凝士泵的料斗内混凝土高度不得低于400mm,防止断桩。 4.6.3提拔钻杆应慢速均匀,保持桩孔混凝土具有一定压力。混 疑土压灌过程应保持钻具排气孔畅通,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宜 过长,避免造成混凝土泵管堵塞。 4.6.4钻杆拔出孔口前应先关闭混凝土泵,钻杆内混凝土量应满 足桩顶超灌混凝土高度的需求 4.6.5混凝土压灌应设专人指挥,泵送混凝土和提升钻杆应配合 默契,以确保成桩质量。 4.6.6钻杆在压灌混凝土过程中不得回转,在含水砂层内应适当 放慢提钻速度,以防流砂造成塌孔、断桩现象。 4.6.7每根桩的混凝土实际灌注量不得小于设计灌注量,桩的混 疑土充盈系数宜为1.0~1.2,不得小于1.0。

4.6.8混凝土压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珊落度、骨料粒径

取相应措施,防止堵管、断桩。 4.6.9泵管宜选择最短距离布置方式,尽量减少弯头数量,混 上泵与钻机的距离不宜大于60m,避免泵送压力损失。 4.6.10冬期施工时应对泵管采取保温措施,成桩后应对桩头的 混凝土采取防冻措施,可在桩顶覆盖保温材料或在桩顶铺设厚度 不小于1m的覆土。 4.6.11成桩过程中,应抽样制作混凝土试块,每台机械、每个台 班不应少于1组,每组为3个试块。 4.6.12首次泵送混凝土前,应采用清水将混凝土泵的料斗及 输送管路湿润,再泵送一定量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并将砂浆泵 出管外。

4.6.13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除混凝土泵、钻杆及泵管内残留混

4.6.13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除混凝土泵、钻杆及泵管内残留混凝

土。长时间停滞时,应采用清水将钻杆、泵管、混凝土泵清洗干净

4.7.1 钢筋笼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X1钢筋笼制作平台的各支撑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支撑点间 距不宜大于2m,确保钢筋笼整体顺直: 2钢筋笼制作充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的有关规定; 3主筋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07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 程》JGJ18的规定; 4钢筋笼宜整体制作,底部应制成锥状,且应设置加强钢筋: 5加强箍筋应设置在主筋内侧并与主筋点焊连接,螺旋箍筋 与主筋应全数绑扎连接: 6钢筋笼制作时,宜在主筋上设置保护层垫块或在钢筋笼上 设置对中支架

4.7.2钢筋笼存放、运输、吊装时,应采取防止变形的措施

4.7.3钢筋笼植入施工应符合下

1混凝土压灌至设计标高并清理桩孔周围的弃土后,应立即 将钢筋笼对准桩孔中心,进行植入施工; 2钢筋笼植入可依靠钢筋笼的自重与振动植入装置缓慢植入: 3当依靠自重不能继续植入时,可开启振动装置激振,使钢 筋笼下沉到设计标高; 4钢筋笼植入达到设计标高后,断升振动装置与钢筋笼的连 接,缓慢连续振动并拔出导入管: 5钢筋笼应连续下放.不宜停顿,并应在桩身混凝土初凝前 完成钢筋笼植入工作。 4.7.4钢筋笼植入时,钢筋笼顶部标高宜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4.7.5钢筋笼植人过程中,钢筋笼中心应始终对准桩位中心,应 根据现场务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钢筋签的垂直底和保护层厚底

4.7.5钢筋笼植人过程中,钢筋笼中心应始终对准桩位

4.8.1褥垫层施工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1清除桩间土,破除设计桩顶标高以上的虚桩头; 2将基层浮土、淤泥、杂物等清除干净,原有地基土应进行平 整处理,局部高差不得大于50mm; 3根据工程特点、碾压设备、褥垫层材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夯 填度或压实系数等进行现场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虚铺厚度、每层夯实或碾压遍数、机械碾压速度等参数,并根据现 场条件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

4.8.2褥垫层施工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匀,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2褥垫层的施工含水率应控制在±2%的范围内,最优含

水率WoP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3褥垫层施工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当基础底桩间土含水量较 氏时可采用动力夯实法,夯填度不得大于0.9; 4褥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底土层 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各分层搭接位置宜错开0.5m~1.0m的距 离,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褥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5褥垫层施工时应避免扰动基底士层,严禁软弱土层被践 踏、受冻或受水浸泡; 6褥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碾压,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每层虚铺 厚度、含水率、压实系数和夯填度,每层虚铺厚度可用控制桩控制; 7褥垫层施工时,应采取地面排水措施,当阻碍原地表水畅 通排泄时,应修建截水沟或设置其他排水设施。 4.8.3褥垫层碾压完毕后,严禁车辆在垫层上面行走,并应及时

4.8.3褥垫层碾压完毕后,严禁车辆在垫层上面行走,

4.9.1施工前应确定钻孔机械、清土设备、混凝土输送设备的行 走路线,严禁施工设备直接碾压已施工完成的桩体。 4.9.2施工时钻孔弃土宜及时清运。桩间土开挖、清运过程中 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严禁机械设备碰撞成品桩。 4.9.3采用隔桩施工时,应对成品桩进行保护。成品桩保护可采 用覆盖土层的保护方法,覆盖土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0mm。 4.9.4褥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避免机械 碾压扰动、阳光照射、雨水浸泡。

10施工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4.10.1施工安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IGI 59 的有关规定。

4.10.2操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后进场,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合 开安全工作会议,并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4.10.3施工机械的使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 全技术规程》JGJ33的规定。 4.10.4施工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4.10.5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应采取以下安全 技术措施: 1施工区域采取封闭式管理,钻机安拆应划定警示区域,由 专业人员按程序拆装; 2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严禁带故障作业: 3应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行走路线,现场设专 人指挥、调度,机械作业应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安全施工; 4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5一机械设备应有专人操作,并应遵守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 员必须持证上岗; ×6钻孔时如卡钻,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下钻,未查明原因 前,不得强行启动: )7钻孔时,若遇机架摇晃、移动、偏斜或钻头内发出有异常 的响声时,应立即停钻,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8钻孔时,严禁用手清除螺旋片中的泥土,发现紧固螺栓松 动应立即停机,重新紧固后方可继续施工。 4.10.6环境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设工 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的有关规定: 2施工现场项目部应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落实环境保护责 任制,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 3在居民区施工时应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设备或工,合

理安排作业时间,遵守当地噪声管控的有关规定; 4现场的施工道路应设专人清、洒水,材料堆放应有防尘 普施,并应遵守当地防尘的有关规定; 5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设冲洗设备,对驶出车辆进行清洗 防止车辆带泥土外出污染市政道路,运料车辆应覆盖防止遗撒; 6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轻拿轻放: 7夜间施工应办理相关手续,并应采取措施减少声、光对周 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5.1.1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应对复合地基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桩身强度、桩长、桩径、桩位、桩顶标高 庄垂直度、钢筋笼质量、混凝土落度、混凝土充盈系数、褥垫层厚 及夯填度进行检验,并填写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 5.1.2用于施工质量检验的仪表、器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5.2.1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前应检查验收以 下内容: 1现场拌制混凝土前,应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石等原 材料进行检验,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原材料含水率、混凝土配合 比、原材料投料量、混凝土毋落度等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图 纸与本规程4.4的规定: 2商品混凝土应对搅拌站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资 料进行核查: 3对钢筋笼制作尺寸偏差、钢筋与焊条的规格、焊缝长度、焊 逢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钢筋笼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 示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与现行行 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的规定;

5.2.3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结束后

5.2.3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结束后,应对桩 数、桩位偏差、桩体质量、桩顶标高、褥垫层夯填度、复合地基承载 力、单桩承载力、混凝土充盈系数等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表 5.2.2的规定。

5.3.1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宜在施工

结束28d后进行,其桩身强度应满足试验载荷条件。 5.3.2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必须满足设 计要求,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 直的2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 且每个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有单桩承载力或桩身强度检验要 求时,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每个单位工程不应少 于3根。桩体完整性应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验数量应由设计 单位根据工程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检验数量不低 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当地质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 量可靠性低时,可适当增加各项目检测数量。 5.3.3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应采 用原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扩大抽检,扩大抽检的数 量宜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检测点数加倍确定。 5.3.4复合地基的验收,当采用一种检验方法检测结果存在不确 定性时,应结合其他检验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5.3.5复合地基检验的抽检位置应按下列要求综合确定: 1 抽检点宜随机、均匀、有代表性分布: 2设计人员认为的重要部位: 3局部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部位; 4 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5.3.4复合地基的验收,当采用一种检验方法检测结果存在

抽检点宜随机、均匀、有代表性分布; 2 设计人员认为的重要部位; 局部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部位; ? 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5 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应根据前一种方法的

检测结果确定后一种方法的检测位置。 5.3.6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与现场施工情况,对每根 桩进行质量验收。 5.3.7基槽开挖后,应检查桩位、桩径、桩数、桩顶密实度及槽底 土质情况。如发现漏桩、桩位偏差过大、桩头及槽底土质松软等质 量问题,应采取补救措施 5.3.8基础施工前应对褥垫层的厚度表面平整度及夯填度进行 检测。 5.3.9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建筑地 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50783、《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I340、《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JGJ79的规定。 5.3.10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验收应具备下列资 料: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复合地基施工图与竣工图、图纸会审 纪要、设计变更单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2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单; 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桩位放线复核签证单; 4 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5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 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7 褥垫层夯填度记录; 8 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9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

检测结果确定后一种方法的检测位置 5.3.6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与现场施工情况,对每根 桩进行质量验收。 5.3.7基槽开挖后,应检查桩位、桩径、桩数、桩顶密实度及槽底 土质情况。如发现漏桩、桩位偏差过大、桩头及槽底土质松软等质 量问题,应采取补救措施 5.3.8基础施工前应对褥垫层的厚度、表面平整度及夯填度进行 检测。

量问题,应采取补救措施 5.3.8基础施工前应对褥垫层的厚度表面平整度及夯填度进行 检测。 5.3.9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建筑地 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50783、《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I340、《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JGJ79的规定。 5.3.10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验收应具备下列瓷

5.3.9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建筑

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50783、《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I340、《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JGJ79的规定。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复合地基施工图与竣工图、图纸会审 纪要、设计变更单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2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单: 3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桩位放线复核签证单: 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5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 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褥垫层夯填度记录; 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9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 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 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8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9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 10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 12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1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1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I46 1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1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I59 18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1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1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22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C 23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标准》JGJ/T419

1.0.1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利用住建部颁布的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中长螺旋钻孔压灌桩作为竖向增 强体的复合地基,该桩的施工方法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 标高,利用混凝土泵将超流态混凝士从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土 边提升钻头直至成桩,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标高后,再借助钢筋笼自 重或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混凝土桩体至设计标 高,形成钢筋混凝士灌注桩。采用该技术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已在兰州、天 水、平凉、庆阳、陇南等地区得到大量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例如天水市秦州区某项目,地基处理采用长螺旋钻孔压 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褥垫层采用300mm厚的碎石,复合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为320kPa,地层自上往下分别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圆 烁泥岩,桩要穿越圆砾层后进人泥岩层,圆砾层厚度为2m~5m 施工完成后经检测效果较好。 1.0.2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不仅限于建筑工程与 市工程领域使用,近年来,该技术在公路、电力等其他行业也多有 应用,对其他行业所涉及的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 施工质是检 供作用

1.0.2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不仪限于建筑工程与 市工程领域使用,近年来,该技术在公路、电力等其他行业也多有 应用,对其他行业所涉及的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 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也可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3.0.1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的工艺特点,决定了该桩型适用 于所有长螺旋可以成孔的地层,且在地下水位以下也可以成孔灌 主而无须泥浆护壁,解决了砂层塌孔淤泥质土缩径等问题,无泥 浆污染,适用的土层范围较大。但多年的施工经验表明,当穿越坚 硬的碎石类土、粒径大且厚的卵石层时,钻进困难;当穿越水位以 下的淤泥、淤泥质土时,存在易串桩、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低、稳 定性差等缺点;当穿越高塑限黏土时,常出现钻进困难、施工速度 曼等问题。因此,当存在以上土层时,应进行现场可行性试验,试 验内容可包括成桩工艺性试验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等。对特别 复杂的情况,应进行专门论证。对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人工填土, 不宜采用本规程规定的复合地基工艺。本规程所述的卵石粒径较 大或卵石层较厚是指粒径大于60mm厚度大于3m的卵石层(卵石 含量大于30%)。 3.0.2由于新近沉积土、液化土的受力、变形情况较为复杂,在复 合地基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故本条给予特别强调。 3.0.3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十桩施工桩长受钻机塔架高度与设 备施工能力的制约,其桩长不宜超过30m。作为复合地基,桩径一 般为350mm~600mm。桩径过小,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断 桩或缩颈:桩径过大,单桩承载力过高,需要加大褥垫层厚度,才能 保证桩土共同作用。 3.0.4由于工程类型、场地条件、岩土性质、地下水位、环境条件 等均影响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的成桩质量与复合地基的承载 力及抗变形能力因此 要工程应针对不同情况在施

等均影响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的成桩质量与复合地基的承载 力及抗变形能力,因此对于大型和重要工 工程应针对不同情况,在施

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钻进速度、钻进压力、钻杆提升速度、 昆凝土落度、泵送速度、钢筋笼沉放等工艺参数,同时应对其设 计参数和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进行验证。试桩施工前应制定试桩方 案,各参建方同意后再进行施工,试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存在 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 当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地基要求比较高时,长螺旋钻孔压 藿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的桩身可适当设置钢筋。复合地基在勘察 和设计中应评价及处理场地中地下水、主质、腐蚀介质等对所用钢 材、混凝土等的腐蚀性,并及时采取措施,增强复合地基的耐久性。

4.1.2同一根桩的混凝十压灌应连续进行,间断灌注会埋下质量 隐患。因待料中断施工,可在混凝七输送泵内留存一定量的混凝 土,间隔10min~15min开动一次混凝土输送泵,以增加混凝土的 流动性。若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应考虑放弃成桩。施 工过程中应及时、准确记录成桩施工时的一切情况,以备待查。

4.1.3复合地基中的桩间距均较小,当在软弱的土层内成孔时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压力作用而容易使桩孔窜连,使已成桩但尚未 凝结的混凝土快速下沉流入正在成孔的邻孔之中,造成桩体破 环、钢筋笼位置失控、桩身夹泥等缺陷。要避免桩孔窜连应合理 调整成桩顺序,宜采取隔桩跳打的方式。 4.1.4施工期间应做好成品保护,严禁施工机械对已施工完成的 桩体进行扰动,造成桩身断裂,影响复合地基质量。 4.1.5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冬期施工时,应保证混 凝土浇筑质量,做好防冻保温措施,防止桩头混凝土未达到抗冻 临界强度而破坏。同时应对施工完成的褥垫层采取保温措施,防 正褥垫层发生冻胀,影响褥垫层质量。 4.1.6在桩体混凝土压灌过程中,混凝土从下往上顶升,首灌的 混凝土始终处在最上层,最终在桩顶凝固成浮浆、泥渣等混杂层, 导致桩体顶部强度较低。对于较长的桩体,还应考虑混凝在浇 筑后的自然下沉量。如成孔作业面标高不满足混凝土超灌的要

4.1.3复合地基中的桩间距均较小,当在软弱的土层内成孔时

的混凝土层应予以凿除

4.2.1施工前应先探明现场及周围地下水电管线、旧建筑物及设 备基础的位置与深度,在施工现场作出标识,做好记录,必要时采 取清除与保护措施。对施工现场内道路进行规划,满足正常生产 要求,保证车辆和设备的运转安全。

线、旧建巩物及设 备基础的位置与深度,在施工现场作出标识,做好记录,必要时采 取清除与保护措施。对施工现场内道路进行规划,满足正常生产 要求,保证车辆和设备的运转安全。 4.2.5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同时进行质 量、环保、安全、技术交底,目的是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相关要求。 4.2.6现场的轴线控制桩、水准点桩是保证建筑物设计位置的定 位基准点,在施工中要反复使用,应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复测周 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2.8长螺旋钻机拆装除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指导外,还应有

4.2.8长螺旋钻机拆装除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指导夕

4.3施工机具及设备仪器

4.3.2混凝土输送泵宜选用45m/h~60m²/h规格的泵。通常情况

4.3.2混凝土输送泵宜选用45m/h~60m/h规格的泵。通常情况 下,连接混凝土输送泵与钻机的钢管高强柔性管的内径不宜小于 150mm。

4.4.1~4.4.6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主要材料有水 泥、砂、石、粉煤灰、矿渣、外加剂、钢筋、级配砂石石灰等,所用原 材料的材质、品种、规格除应满足设计与现行相关标准要求外,还 应充分考虑当地供货情况和工艺特性等因素,应做到因地制宜。 有复试要求的原材料主要有:钢筋、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 剂,取样及送检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4.5.1长螺旋钻钻孔时,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满足施工要求。 钻机就位后应对钻头阀门灵活度进行检查,钻机应控制两个方向 的垂直度,通过调平钻机来调整钻杆的垂直度必要时利用经纬仪 或全站仪实时监测。对于松软地基应对长螺旋钻机液压支腿的支 撑枕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钻机在钻孔过程中摇晃或倾覆。

或全站仪实时监测。对于松软地基应对长螺旋钻机液压支腿的支 撑枕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钻机在钻孔过程中摇晃或倾覆。 4.5.2桩位偏差是指桩中心偏离设计位置的距离。造成偏差的 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及地下障碍物的影响。施工中机 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 要求进行,并做好验收工作。钻机应根据地基土的情况选择,在钻 孔过程中应对桩位点互相校正,以免发生偏差。 4.5.3钻孔时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刚接触地面时,下钻速度应 缓慢。如遇到难以钻进的土层或孤石时,应降低钻进速度,缓慢钻

4.5.2桩位偏差是指桩中心偏离设计位置的距离。造成偏差的

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及地下障碍物的影响。施工中机 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 要求进行,并做好验收工作。钻机应根据地基土的情况选择,在钻 孔过程中应对桩位点互相校正,以免发生偏差。

4.5.3钻孔时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刚接触地面时,下钻速度反

缓慢。如遇到难以钻进的土层或孤石时,应降低钻进速度,缓慢钻 进或采取其他措施,比如更换钻头、更换大功率钻机等。在难以钻 进的情况下如果强行钻进,会导致桩位偏差、桩身倾斜(产生斜 孔).甚至造成钻杆拧断。斜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长螺旋钻杆的垂 直度不满足要求,或者在软弱土层向较硬土层过渡时,若接触层面 起伏较大.钻进过程中压力过大.钻头易沿软弱层面倾斜造成斜 孔。为了防止斜孔的发生,在对准桩位时应使钻杆保持垂直,在钻

进过程中可进行微调并应保持匀速钻进,不允许猛加压力钻进。 在软硬土层交替部位,应采取钻进一提钻一钻进的施工工艺。对 已发生的倾斜孔可往复扫孔纠正,若纠正无效,可在原孔内回填黏 性土后重新钻进。 4.5.4在有地下水的砂土层钻进时,钻杆底部活门应有防止进水 的措施,防止进水后改变混凝土配合比而影响桩体混凝土强度。 4.5.5施工前应测定施工作业面的标高,根据作业面标高和设计 桩顶标高确定钻孔深度。若施工过程中作业面重新平整应及时

进过程中可进行微调并应保持匀速钻进,不充许猛加压力钻进。 在软硬土层交替部位,应采取钻进一提钻一钻进的施工工艺。对 已发生的倾斜孔可往复扫孔纠正,若纠正无效,可在原孔内回填黏 性土后重新钻进。

4.5.5施工前应测定施工作业面的标高,根据作业面标高和讠

桩顶标高确定钻孔深度。若施工过程中作业面重新平整,应及时 复核施工作业面标高。

4.6.1 ~ 4.6.2

洞、夹泥、桩尖沉渣厚度过大等问题,从而影响桩身质量和承载 力。因此,混凝士压灌严禁先提钻再泵送混凝土,是该工艺控制的 要点,应严格执行。但当桩端处有粒径较大的卵石时,停钻后容易 发生卡钻现象,允许在转动条件下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压灌过程 应连续进行,直至桩体混凝土泵送至设计标高,避免供料不足而停 机待料,防止产生桩身质量问题,如断桩、缩径、桩身混凝土不密实 等质量缺陷。提钻速度还应考虑混凝土泵送量,保证管内有一定 量混凝士,避免造成断桩。

4.6.3混凝土压灌过程中,应保持钻具排气孔畅通,确保混凝土

压灌顺畅,防止混凝土泵送管路中发生堵管。堵管在施工中经常 出现,它既浪费材料文影响施工效率有时可爆裂软管危及前台工 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主要原因为:(1)混凝土输送管内有空气: 泵送混凝土时管内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受压产生阻力而堵管;(2 材料品质低,如粗骨料中碎石粒径过大,细骨料中砾石含量过多, 混凝土珊落度低等;(3)混凝土泵送压力不足,管道漏气等。堵管的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长螺旋钻机上设置排气孔以

解决管内或钻进过程中的气阻问题,下钻时应及时检查钻头阀门 的灵活度;(2)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品质,粗骨料粒径以5mm~ 20mm为宜,细骨料以中砂为宜,砂率宜控制在40%~50%,混凝土 中添加适量的泵送剂或减水剂,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使混凝土在泵 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3)在高温环境下,管道应覆盖隔热材料: 4)根据泵送能力确定合埋的提钻速度。 4.6.7桩的混凝土充盈系数是指实际混凝王压灌量与理论计算 量之比,是判定成桩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若充盈系数小于1.0 则说明实际压灌混凝土量小于理论计算量,桩身质量存在缺陷。 4.6.9混凝土输送泵的安放位置应与钻机的施工顺序相配合,混 凝土输送泵管尽可能保持水平,长距离泵送时泵管下面应用垫木 垫实。

4.7钢筋笼制作及植入

4.7.1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是施工控制的重要指标,应通过安设 保护层垫块,焊接对中支架、控制钻杆垂直度与钢筋笼吊装垂直 度、控制钢筋笼植入速度等措施来实现。 4.7.2钢筋笼运输应保证钢筋笼平直不扭曲变形,长度大于6m 的钢筋笼吊装时宜采用多点起吊。施工现场主要采取钢筋笼内穿 导人管的方式,这是保证较长钢筋笼顺利植入桩体的重要措施 采用穿导人管的措施,一般是将两端带活动“U”形扣的钢丝绳挂 在起重机主钩上,并扣好起重机主钩的安全扣。钢丝绳一端与导 管的振动锤头连接,另一端与钢筋笼上端加强箍筋连接,并沿钢 筋笼长度方向均匀垂直铺设数根短钢管或其他形式的滚筒,以 利于钢筋笼与导人管之间沿长方向的滑动。然后起重机缓慢收回 主钩,通过钢丝绳拉力将导入管穿入钢筋笼内。导入管穿入完成 后,拆下钢丝绳,再用钢丝绳连接起重机辅钩和钢筋笼中部,主钩 连接振动锤,另用一根钢丝绳连接主钩和钢筋笼上部箍筋。利用

另外,振动电机压在钢筋笼顶部使钢筋笼受压,易使其产生弯曲变 形。以上这些因素均对沉笼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使沉笼施工达 不到预想的效果。主要控制方法有:(1)尽量减小钢筋笼端阻面积, 在中低频率前提下适度增加振动贯人能量,改进振动设备性能,优 化设备技术参数;(2)控制混凝土人泵落度的最低值不宜小于 180mm,做到一次泵人,立即植笼,减少珊落度的损失是改善振动 沉入效果的有效工艺措施;(3)改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粗骨料的 粒径小于20mm,级配满足要求,遇渗水性较大的土层时,应选择合 适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4)吊放钢筋笼时保证垂直和对 位准确

植入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成桩质量的要求,而且也是钢筋笼 能否植人到位的关键所在,两者任何一方面出现偏差时,都可能造 成钢筋笼不能顺利植入到位。

4.8.1褥垫层的施工参数应根据施工条件、褥垫层填料种类、碾 压设备及设计要求等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以求得最佳密实效果, 对于存在软弱下卧层的褥垫层,应针对不同施工机械设备的重量 碾压强度、振动力等因素,确定垫层底层的铺填厚度,既达到较好 的压实效果,又不扰动下卧层地基土

4.8.1褥垫层的施工参数应根据施工条件、褥垫层填料种类、碾 压设备及设计要求等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以求得最佳密实效果。 对于存在软弱下卧层的褥垫层,应针对不同施工机械设备的重量 碾压强度、振动力等因素,确定垫层底层的铺填厚度,既达到较好 的压实效果,文不扰动下卧层地基土。 4.8.2为取得最佳压实效果,宜采用最优含水率作为施工控制含 水率,施工含水率偏差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土2%的范围内。现场 实际含水率检测应采用烘十法,最优含水率应现场取样后在实验 室通过击实试验检测确定。 褥垫层下卧层为软弱土层或桩间土含水率较大时,应避免用 动士太实注一原坐士目左一宝的均说座一口平用动士太实注

4.8.2为取得最佳压实效果,宜采用最优含水率作为施

水率,施工含水率偏差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土2%的范围内。现场 实际含水率检测应采用烘十法热力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最优含水率应现场取样后在实验 室通过击实试验检测确定。 褥垫层下卧层为软弱土层或桩间土含水率较大时,应避免用 动力夯实法。原状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一旦采用动力夯实法, 将会使原状土受到扰动,造成地基土强度大大降低,变形大量增

褥垫层下卧层为软弱土层或桩间土含水率较大时,应避免用 动力夯实法。原状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一旦采用动力实法, 将会使原状土受到扰动,造成地基土强度大大降低,变形大量增

加,将影响到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褥垫层施工质量与碾压程度有较大关系,为保证碾压效果,在 每层褥垫层铺设碾压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取样检测压实系数或测 量夯填度,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4.9.2弃土堆放应远离成品桩,且堆放不应过高。弃土及桩间土 4.10施工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4.10.1本条规定是为了科学地评价施工安全生产情况,提高安 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职 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检查评价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4.10.3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 病运转等情况时,使用者应立即停用并向设备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立即组织维修。 4.10.6本条对施工环保措施做了规定。环境保护责任制,机械 呆养、限额领料等制度应健全,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究;施工期间 应严格控制噪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冲洗设施、污 水池和排水沟,应由专人对驶出车辆进行清洗保洁;在材料的运 输、过筛、拌和及铺填过程中TCBDA 40-2020 展览陈列工程技术规程.pdf,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尘土飞扬、沿途 洒落或流溢,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5.2.1目前,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大部分来用 商品混凝土,但也有少数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当采用现场搅拌 混凝土时,应对入场的水泥、粉煤灰、砂、石及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 检验: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对厂家提供的混凝土质量证明资料 和混凝土落度进行检查。 5.2.3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引用了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中的相应规定。

5.3.2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 音,是地基处理工程承载力设计的最小安全度要求。 针对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成桩工艺及桩型特点,桩身完整性 测方法首选快速、经济的低应变法。 5.3.5检验的抽检点宜随机分布,是对地基处理工程整体处理效 果评价的要求。设计人员认为重要部位、局部岩十特性复杂可能 影响施工质量的部位、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的检验,是对地基 处理工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补充检验,两者应结合,缺一不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