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832-2021 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pdf验验方法观察检香和检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0穿墙管防水构造应满足设计要求。
CJT388-2012标准下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1穿墙管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和密封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 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6.7.12嵌填密封胶的变形缝应在缝上设置隔离层和加强层,再 大面积粘贴防水卷材或涂刷涂料。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2嵌填密封胶的变形缝应在缝上设置隔离层和加强层,再
6.7.13墙体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满足
6.7.14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 度不应小于1.2MPa。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5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 然后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 涂料,再铺30mm~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垂直施工缝浇筑 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 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6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胶)等埋设位置应满足 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7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膨胀性能;止水条与施工缝基 面应密贴,中间不应有空鼓、脱离等现象,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宽 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8遇水膨胀止水胶应采用专用注胶器挤出粘结在施工缝表 面,并做到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挤出宽度及厚度应满 足设计要求;止水胶挤出成形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止水胶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19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部位应采取保
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8d。
6.7.22套管式穿墙管的套管与止水环及翼环应连续满焊,并做 好防腐处理;套管内表面应清理干净,穿墙管与套管之间应用密封 材料和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并采用法兰盘及螺栓进行固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7.22套管式穿墙管的套管与止水环及翼环应连续满焊,并做
7.0.1工程竣工投人使用一年后,应对地下工程防水情况进行全 面检查,以后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7.0.2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应对排水沟、集水井进行经常性清 理,对变形缝进行经常性维护。 7.0.3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渗漏水情况,应记录发现日期、渗漏部 位、渗漏变化情况并留存相应的影像资料。 7.0.4渗漏水治理前应收集下列资料并做好现场调查工作: 1 原防水、排水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资料; 2 渗漏水现状、水源及影响范围; 3 结构损伤程度、沉降情况及监测资料; 4 历次渗漏水治理的技术资料; 工程所在周围的环境; 6 使用条件、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7 现场作业条件。 7.0.5渗漏治理的方案设计与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下工 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的有关规定。 7.0.6渗漏水治理前应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和收集到的技术资料 从设计、材料、施工和使用等方面综合分析渗漏的原因,并应提出 书面报告。渗漏治理应选用无毒、低污染的材料。 7.0.7渗漏治理前应结合现场调查的书面报告进行治理方案设 计。根据工程使用要求、防水等级,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局部 维修或整体翻新措施,并制订渗漏治理方案,方案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因结构损伤造成的渗漏水,应先进行结构修复:
2不得采取有害结构安全的施工工艺及材料; 3背水面渗漏治理时宜采取多道防水措施; 4 渗漏治理应统筹考虑建筑相关构造层次及防水的要求; 5 化学注浆或切割剔凿混凝土时,应避免损坏预理埋管线; 6 结构仍在变形、未稳定的裂缝,应待结构稳定后再进行处 理。 7.0.8在有水环境施工时,有降水或排水条件的工程,治理前宜 先采取降水或排水措施。 7.0.9渗漏治理施工时应按顶板、侧墙、底板的顺序进行,宜少破 坏原结构和防水层。 7.0.10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应根据现场预制接缝位置进 行分区,按分区划分确定板间注浆位置。 7.0.11工程结构注浆宜选用水泥类浆液,有补强要求时可选用 改性环氧树脂注浆材料;裂缝堵水注浆宜选用聚氨酯或丙烯酸盐 等化学浆液。 7.0.12渗漏治理所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满足设计 要求,并由相关各方协商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抽样复验。 7.0.13渗漏治理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治理效果,并应做好隐蔽施 工记录。当现场条件与设计方案有差异时,应暂停施工。当需要 变更设计方案时,应做好工程洽商及记录。
7.0.14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
1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资料应包括施工技术总结报告、所用材料的技术资 料、施工图纸等。
附录A防水材料耐水性试验方法
附录 A防水材料耐水性试验方
A.0.1防水涂膜耐水性应通过测定试件在23℃土2℃的水中浸 泡168h士2h前后,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与基层粘结强度 的变化。
A.0.2每项指标浸水前后试件个数均不应小于6个。
A.0.3试件制备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水涂料试
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A.0.5试件应全部浸人水中,并应定期搅拌容器中的水,试验用 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A.0.6浸水结束后,应取出试件,用湿抹布擦干表面明水,立即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规定的方 法分别检测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与基层粘结强度,试验结果取 所有试件的算术平均值。
结果乘以100%的数值,并应精确到个位。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2部分:密度的测定》GB/T 13477.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 料挤出性的方法》GB/T13477.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4部分: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 出性的测定》GB/T13477.4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表十时间的测定》GB/T 13477.5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GB/T 13477.6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GB/T 13477.8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0部分:定伸粘结性的测定》GB/T 13477.10
《混凝土接缝用建筑密封胶》JC/T881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984 《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C1066 《沥青基防水卷材用基层处理剂》JC/T1069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2428 《遇水膨胀止水胶》JG/T312 《自粘工基橡胶钢板止水带》T/CECS10015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1.0.1在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的实践中,构件内部及连接 节点为整体现浇,结构整体性好、质量安全可控,体系工业化程度 高,应用范围广,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为适应该结构体系在 地下工程的建设需要,使地下工程不仅能合理正常地使用,还能充 分发挥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规程 对其防水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维护与渗漏治理等内容做出相应 规定。 1.0.4为提高装配式建筑品质,实现预制构件的高效、精准设计, 自动化生产,规范化施工,采用数字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数 字化手段管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建立统一协同工作平台,采用统一编码和规则、共享模 型数据; (2)建筑信息模型的存储和维护宜满足各专业和不同软件间 的数据交互要求,且宜保证模型数据能有效传递和交换; (3)信息模型的信息应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所包含的信息模 型、文档、图纸、加工数据和BOM清单应保持一致; (4)信息模型的格式应保障兼容性,满足其在设计、生产、施 工、运维全生命期全过程传递应用的要求; (5)信息模型数据宜满足生产设备识别要求,并应包含整体模 型及生产数据、图纸文件、儿何信息、位置信息、材料信息等。 1.0.5由于防水材料是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的关键,因此,应优先 采用经国家权威检测部门检验合格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应用效 里较好的产品
1.0.1在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的实践中,构件内部及连接 节点为整体现浇,结构整体性好、质量安全可控,体系工业化程度 高,应用范围广,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为适应该结构体系在 地下工程的建设需要,使地下工程不仅能合理正常地使用,还能充 分发挥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规程 对其防水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维护与渗漏治理等内容做出相应 规定。
1.0.4为提高装配式建筑品质,实现预制构件的高效、精准
字化手段管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建立统一协同工作平台,采用统一编码和规则、共享模 型数据; (2)建筑信息模型的存储和维护宜满足各专业和不同软件间 的数据交互要求,且宜保证模型数据能有效传递和交换; (3)信息模型的信息应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所包含的信息模 型、文档、图纸、加工数据和BOM清单应保持一致; (4)信息模型的格式应保障兼容性,满足其在设计、生产、施 工、运维全生命期全过程传递应用的要求; (5)信息模型数据宜满足生产设备识别要求,并应包含整体模 型及生产数据、图纸文件、几何信息、位置信息、材料信息等。 1.0.5由于防水材料是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的关键,因此,应优先 产生立和主田剂
采用经国家权威检测部门检验合格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应用效 果较好的产品。
2.0.3预制空腔墙构件示意如图1所示。
2.0.3预制空腔墙构件示意如图1所示。
(a)预制空腔墙构件三维图
图1预制空腔墙构件 部分:2一空腔部分3一成型钢筋箔
3.1.1根据“适应就是最好的材科“理论,以徐卷结合配合相 容”“组合整体”“复合互补”的选材原则,对防水层材料提出基本要 求。不但要求防水层材料具有水密性,并应具有抵抗结构变形,适 应施工环境等全面要求。 3.1.3建筑防水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质量参差不齐,选择合 格的防水材料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影响较大,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是 建筑材料能否用于建设工程或在建设市场流通的合法通行证,也 是工程质量预控制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主要途径之一。
的防水材料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影响较大,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是 筑材料能否用于建设工程或在建设市场流通的合法通行证,也 工程质量预控制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主要途径之一。
3.2.6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是以水泥、细骨料为主要组分,以聚 合物乳液或可再分散乳胶粉等改性剂,添加适量助剂混合而成,产 品按物理性能分为I型(通用型)和Ⅱ型(柔韧性)。防水砂浆主要 用于结构主体的迎水面或背水面,由于防水砂浆对结构变形敏感 度大,结构略有变形即开裂,从而失去防水功能,因而选择抗裂性 能较好的Ⅱ型产品,同时应与其他防水层配合使用
3.3混凝土接缝用建筑密封胶
3.3.2地下工程混凝土接缝用密封胶,应经受得起长期的压缩和 拉伸,振动以及疲劳等作用。本条规定密封胶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粘结性、耐候性、防水性能,并对位移能力提出了要求。表3.3.2 给出的密封胶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主要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接缝用建筑密封胶》JC/T881提出,但有些项目性能指标
是根据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外墙接缝防水密封 的特殊性而定,例如,接缝结构安全性考虑,密封胶与基层面不能 有相抵触,能很好的相容,则确定了相容性指标,考虑到地下工程 接缝防水维修的难度,要求密封胶应有很好的耐老化,耐久性的要 求。例如,质量损失率的提高,限制了胶中小分子的加入量,防止 服役期内,因小分子游离挥发降低了密封胶的使用性能。 改性硅酮(ModifiedSilicone)建筑密封胶,也称MS密封胶 改性硅酮不是对硅酮进行改性,属于非硅酮类产品,主要成分为端 硅烷基聚醚,称为改性聚醚胶;在国内论文中,也有称为有机硅改 生聚醚(Siliconemodifiedpolyetherforbuildingsealant),端硅烷 聚醚。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683,本规程采用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这个名称。 3.3.3密封胶产品的储存环境对产品的使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影 响,储存温度宜为5℃~27℃,且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如忽视了储 存条件的要求,可能造成材料失效,造成质量问题。故本条予以明 确规定。
3.5.2试件制备、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水涂料试验 方法》GB/T16777的规定。浸水结束后,应取出试件,用湿抹布擦 干表面明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规定的方法检测粘结强度,以浸水后试验结果除以浸水前 试验结果乘以100%作为样品耐水性试验结果。
3.6.4清洁剂主要用于清理基层表面污渍和油污,为粘结提供洁 净的表面。其应无残留或残留较小,且不应对基材、底涂、背衬材 料及密封胶产生影响,以至于后期产生质量问题。
胶受力不良的三面粘结,为保证密封胶的厚度,背衬材料施工后不 应出现滑移,选用1.2倍~1.5倍的接缝宽度,填充较为方便且不 易出现滑移
3.6.6预制混凝土表面较难粘结,所选用的美纹纸胶带的粘合剂
应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应保证其不至于被风轻易吹落,又不至于 去除时存在残留,美纹纸胶带本身还应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其去除 时,特别是低温环境下不至于发生胶带断裂。
6.7密封胶需要底涂配套使用,应选择与密封胶相配套的底 确保底涂的有效性。
涂,确保底涂的有效性。
4.1.1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顶板与底板可采用 现浇构件或叠合构件,当采用叠合构件时,构件间拼缝应设置现浇 段,故本规程规定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顶板与底板防水做法 与现浇结构相同。叠合外墙的防水做法应结合装配式建筑安装 建造工艺,采用防水混凝土,外墙接缝密封与外设防水层的防水设 计。 4.1.2为了使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的设计文件 内容规范化、具体化,确保防水施工有据可依,本条参照现行国家 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 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规定,做了补充修改,并对设计文件应包 含的基本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4.1.4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结构为外设防水系 统的基础,与地下水接触的围护结构外墙混凝土包含预制混凝土、 空腔现浇混凝土及连接段现浇混凝土,均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在结 构设计和施工阶段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尽量减少渗漏水的通道, 再通过附着于混凝土结构之上的外设防水系统,进一步消除可能 的渗漏水风险,针对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的接缝应通过柔 性的密封胶进行封堵,以体现“刚柔结合”的防水原则
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规定,做了补充修改,并对设计文件应包 含的基本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4.1.4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结构为外设防水系 统的基础,与地下水接触的围护结构外墙混凝土包含预制混凝土、 空腔现浇混凝土及连接段现浇混凝土,均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在结 构设计和施工阶段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尽量减少渗漏水的通道, 再通过附着于混凝土结构之上的外设防水系统,进一步消除可能 的渗漏水风险,针对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的接缝应通过柔 性的密封胶进行封堵,以体现“刚柔结合”的防水原则
.1.4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结构为外设防水
4.1.5本条对防水混凝土做出了规定。
2本款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裂缝控制是地下结构耐久性重要安全 性指标,也是防水防渗漏的重点要求。具体规定应符合结构裂缝 计算的允许值。另外,在地下工程中宽度小于0.2mm的裂缝多
数可以自行愈合,所以规定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应贯通。 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确定,除应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 外,在耐久性方面还应有效地保护钢筋,使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 不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钢筋锈蚀的现象。本规程参照国内相 关标准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一是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是按照环境类别和构件类型 规定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二是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 性设计标准》GB/T50476,是严格按照较为详细的环境类别,根据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规定各类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从使 用年限和环境作用等级角度考虑保护层的厚度,已经被设计人员广 泛接受,故将两个标准的规定协调一致。在海水环境或其他侵蚀介 质环境中,可参照有关规范规定适当提高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4.1.6根据工程经验,预制空腔墙板尺寸主要受工厂生产模台尺 寸限制,受现场吊装能力影响不大。条件充许时,采用大尺寸构件 可以有效减少墙体接缝数量,提高生产、施工效率,减少防水薄弱 点。 4.1.8众所周知,外设柔性防水层具有适应基层形变、阻止水分 到达混凝土表面的优势,与防水混凝土的复合使用,充分体现了 “刚柔结合”的防水原则,是防水行业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应
.1.6根据工程经验,预制空腔墙板尺寸主要受工厂生产模台, 寸限制,受现场吊装能力影响不大。条件允许时,采用大尺寸构 可以有效减少墙体接缝数量,提高生产、施工效率,减少防水薄 点。
到达混凝土表面的优势,与防水混凝土的复合使用,充分体现了 “刚柔结合”的防水原则,是防水行业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应 予以坚持
4.2.2本条中第一道防水层,第二道防水层顺序按防水层施工顺
序进行命名,即在防水层施工时首先施工第一道防水层,再施工 二道防水层。如底板选用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与侧墙
图2高分子目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与侧墙卷材接槎示意图 1一砖砌永久保护墙;2单面丁基胶带盖口条;3一双面丁基胶带 4一侧墙卷材防水层;5一防水增强层
影响空腔内混凝土浇筑质量,为保证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质量,规 定后浇混凝土最小厚度要求
4.3.3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因材料本身性能原因不
于侧墙,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胎体增强材料宜选用聚酯无纺 布;地下工程叠合外墙接缝防水设计如采用错缝,错缝长度B值 结合构件生产、运输、安装及接缝防水效果综合考虑设置,宜为 300mm。
求。变形缝的防水措施除了在迎水面设置柔性卷材以外还应在缝 的位置设置密封材料、橡胶止水条等,根据位置不同,可分别设置 不同种类的止水带,提高该部位的防水、防渗性能
1本款规定的距离要求是为了便于防水施工和管道安装施 工操作; 2预埋套管外壁与混凝土交界处是防水薄弱环节,预埋套管 中部加上止水环可改变水的渗透路径,延长水的渗透路线,加遇水 膨胀橡胶则可堵塞渗水通道,从而达到防渗目的; 4由于套管与混凝土材质的差异,后期可能会出现收缩缝 隙,故宜在其迎水面套管端口处采用柔性密封材料进行封堵。 4.3.9刚性防水套管在工厂预制于叠合墙体内,可提高防水套管 安装质量,减少渗漏水隐患,为确保预制空腔墙构件质量,翼环边 所物油小
安装质量,减少渗漏水隐患,为确保预制空腔墙构件质量,翼环边 距构件边不小于100mm。
5.2.2预制空腔墙构件安装前,应检查安装面预留插筋的亻
量,宜采用定型钢模板或铝模板,模板加固螺栓位置应在构件深化 设计阶段提出,若螺栓需穿过预制构件,应当在生产构件时预置工 具式螺栓。
5.6.1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后, 应及时浇筑混凝土,若时间间隔过久,则不能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 合,仍会留下渗漏水的隐惠
5.6.2混凝土养护时间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尤为重要,混
脱水或养护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水分和温度,则抗渗性将大幅度降 低甚至完全消失,其影响远较强度敏感。因此,当混凝土进人终凝 以后即应开始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外露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2)检查数量可根据工程情况由各方商定。一般情况下,可以
6.2.2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缺陷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两类,
4.5 密封胶固化完成后,宜每300m割胶一次,检验密封胶
基材的粘结性,同时检查密封胶是否施工饱满、连续、均匀,内部是 否有气泡等,胶缝的宽度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4.10密封胶需要合适的宽深比才能有效的发挥密封胶的性 能,否则将导致密封防水处理的失效。接缝的宽度直接影响到密 封的效果,当接缝宽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调整。
基材的粘结性,同时检查密封胶是否施工饱满、连续、均匀,内部是 否有气泡等,胶缝的宽度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5.2墙板预留接缝、转角处、变形缝等属于地下防水工程中的 薄弱环节,为保证防水层的整体质量,应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6.6.2防水涂料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保证其防水功能和防水层的
6.6.2防水涂料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保证其防水功能和防水层的 耐久性,控制涂层厚度是控制防水质量的重要措施。
6.7.4补偿收缩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使混 凝土产生微膨胀,在有配筋的情况下,能够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提 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渗性。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 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和国 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且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均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补偿收缩混 凝土中膨胀剂的掺量宜为6%~12%,实际配合比中的掺量应根 据限制膨胀率的设定值经试验确定。 6.7.6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压强度和抗渗等 级均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应 根据设计的限制膨胀率要求,经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只有 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结构裂缝的效果。
.7.6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压强度和抗渗 极均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根据设计的限制膨胀率要求,经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只 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结构裂缝的效果。
.7.14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混
土强度应达到1.2MPa,确保再施工时不损坏先浇部分的混凝土。 5.7.21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城住宅标准做法--公区篇.pdf,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和抗渗性,如果后浇带施工留设施工缝,就会大大降低后浇带的抗 渗性,因此本条强调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
7.0.2工程使用过程中定期的巡检和维护,对于工程质量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早发现早维护能避免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大 的损失,每年定期对地下工程的渗漏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能及时 发现问题进行处置。
7.0.3渗漏水情况根据外部环境不同会发生相应变化,往往
多次踏勘才能了解渗漏的具体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寸记录外部环境和渗漏水情况,并留存影像资料,能为后期的渗 台理提供较大的帮助,
工记录以及验收资料,能对工程的原设计,施工情况做到心中有 数,可为渗漏治理带来有效的助力。现场调查是充分掌握工程现 场情况的必要步骤,充分的现场调查才有可能提出合理有效的治 理方案,具体到项目的现场调查,不限于条文列举的内容。 7.0.8除结构注浆外,大部分维修工艺不适合在有水环境下进行 施工,提前进行降排水,有利于保证维修施工的治理,且能更好地
7.0.10渗漏分区应结合柱网,顶板位置及拼缝位置进行划分,通 过现场判断渗漏水位置
.0.10渗漏分区应结合柱网GB5135.4-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4部分 干式报警阀,顶板位置及拼缝位置进行划分,
性较好的材料,推存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浆液。 7.0.13地下工程渗漏问题情况较为复杂,现场调查也不能完全 掌握渗漏情况,随着渗漏治理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与设计方案 有差异的情况,一旦发生需要调整设计方案的情况,应及时做好工 程洽商及相应记录,以备后期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