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MEA 14-2020 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技术标准.pdf6.1.5地基与基础及工作井结构应按一个工作井范围作为一个 检验批,成型管廊应按每100节管节作为1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填写。
6.1.5地基与基础及工作并结构应按一个工作井范围作为一个 检验批,成型管廊应按每100节管节作为1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填写。
6.2管节现场质量验收
JCT2410-2017 复合型密封垫片材料6.2管节现场质量验收
6.2.1管节进场时的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等结构性能参数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抗渗等级等性能实验报 告、管节结构性能、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6.2.2管节外观质量应无严重缺陷,质量缺陷应符合本标准附 录B的规定。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仪器检测。
6.2.1管节进场时的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等结构性能参数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抗渗等级等性能实验报 告、管节结构性能、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6.2.2管节外观质量应无严重缺陷,质量缺陷应符合本标准附 录B的规定。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仪器检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2.4管节外观不宜有一般缺陷,缺陷情况的描述应符合本标 准附录B的规定。存在一般缺陷的管节数量不应大于同期生产 管节总数量的10%,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按技术要求处理后 重新验收。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6.2.5管节端面混凝土应平整、光洁、密实;承插口的工作面 应光洁;防水钢环应无焊瘤、毛刺、锈斑等现象,防腐涂装应 完整。
6.2.7管节的预理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和预留孔洞的规格、 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
6.2.8管节尺寸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
.2.8管节尺寸的充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 表6.2.8的规定。
表6.2.8管节尺寸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
6.3.1工作并施工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产品质量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座工作井。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 报告。
2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应满
检查数量:每根钻孔灌柱桩、每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为1个 验收批,抗压强度、抗渗试块应各留置1组;沉井及其他现浇结 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工作班且每浇筑100m为1个验收批, 抗压强度试块留置不应少于1组:每浇筑500m"混凝土抗渗试块 留置不应少于1组。 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浇筑记录,检查试块的抗压强度、抗 渗试验报告。
6.3.3结构应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
3.3结构应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
结构应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 检查数量:每座工作井。
查方法:按表6.3.3的规定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表6.3.3渗漏水缺陷及标识符号
续表6.3.3缺陷缺陷描述标识符号悬挂在结构内壁的水珠、内壁渗漏水用细短棒引流并悬挂在其底部的水珠,其滴落间隔时间超过1min;渗漏水珠水用干棉纱能够拭干,但短时间内可观察到擦拭部位从湿润至水渗出的变化悬挂在结构内壁的水珠、内壁渗漏水用细短棒引流并悬挂在其底部的水珠,具滴落速度每分钟至少1滴;渗漏滴漏水用干棉纱不易擦拭干,且短时间内可明显观察到擦拭V部位有水渗出和集聚的变化线流渗漏水呈线流、流尚或喷水状态6.3.4矩形顶管顶进工作井的反力墙应坚实、平整;后座与井壁反力墙联系应紧密。检查数量:每座工作。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相关施工记录。6.3.5工作并施工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6.3.5的规定。表6.3.5工作井施工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项目检查方法(mm)范围点数每侧长度、符合设计井尺寸矩形每座2点挂中线用尺量测宽度要求中心位置20垂直、水平各1点用经纬仪测量预留洞口每个宽度、高度垂直方向±20用钢尺量测1点井底板高程±30每座4点用水准仪测量44
注:H,为反力墙的高度(mm);B,为反力墙的宽度(mm)
6.4始发与接收质量验
6.4.1始发与接收洞口段地层加固或止水处理的范围应符合设 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加固段检查4点。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加固范围内钻孔取样抽检。 6.4.2始发与接收洞口段,地层加固范围内加固体强度和渗透 系数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加固段检查4点。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加固范围内钻孔取样抽检。 6.4.3导轨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导轨与基座连接 应牢固可靠,导轨安装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应符合 表6.4.3的规定。
表6.4.3导轨安装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及检查方法
6.4.4始发与接收洞口止水密封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密封件应与井壁密贴,在注浆压力下不得外翻、漏水。检查数量:每个洞口。检验方法:观察。一般项目6.4.55矩形顶管机与止水帘板压板的间隙应为10mm~20mm,与洞口四周之间的间隙应大于50mm。检查数量:每个洞口。检查方法:钢尺量测。6.4.6矩形顶管机前后端中心的平、纵偏差和相对高差误差不应超过5mm,中心偏离洞口止水装置中心不应大于10mm。检查数量:每个洞口。检查方法:经纬仪测量、水准仪测量、钢尺量测。6.5矩形顶管顶推质量验收主控项目6.5.1矩形顶管顶推轴线的充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6.5.1的规定。表6.5.1矩形顶管顶推轴线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顶推长度L(m)检查项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 100100≤L≤200>200高程(mm)±40± 60±60平面(mm)± 60±80±120每节全站仪、断面仪测量管节旋转±60±60±60(mm)注:管节旋转是指截面底板顶面中线高程与单侧角点底板顶面高程之差。46
6.5.2管节及其接口应无破损、无裂缝,结构应无水珠、滴漏、 线流。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6.5.3矩形顶管的隧道应无明显渗水
5.3矩形顶管的隧道应无明显渗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 检查方法:观察
6.5.4管节承插口部位缓冲材料应平整、牢固,安装位置应 准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6.5.5接口橡胶圈安装位置应正确,应无位移、脱落现象。
6.5.6矩形顶管施工接口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应 符合表6.5.6的规定。
6.6成型管廊质量验收
6.6.1成型管廊应无破损、顶裂现象,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 求,且应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严禁出现滴漏和线流现象。
6.6.1成型管廊应无破损、顶裂现象,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6.6.2成型管廊与工作井始发、接收洞口连接应牢固、无渗漏,洞口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钢尺量测。6.6.3成型管廊轴线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6.6.3的规定。表6.6.3成型管廊轴线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顶推长度L(m)检查项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100100≤L≤200> 200高程(mm)± 50± 80±80平面(mm)±80±100±150每20m测量全站仪、断一个断面面仪测量管节旋转±80(mm)±80±806.6.4现浇内隔墙结构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应符合表6.6.4的规定。表6.6.4现浇内隔墙结构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项目尺寸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轴线位置墙8尺量同一检验层高≤6m10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批内应随垂直度机选取施层高>6m12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工段抽查10%,且标高层高±10水准仪或拉线、尺量不应少于3段截面尺寸墙±10, 5尺量48
6.6.5装配式内隔墙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检查 数量应符合表6.6.5的规定。
6.6.5装配式内隔墙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检查 数量应符合表6.6.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检验,检查顶推施工记录、测量记录。 6.6.7管节接口密封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有关规定。 检查方法: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材料产品质量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 进场复试报告。
6.6.8接缝防水构造应满足设计要求。
6.6.9管节接口密 完成后: 面位平整 宽度应均匀 密封胶质量要求、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6.6.9的规定
表6.6.9密封胶质量要求、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
6.6.10管节注浆孔应封堵密实
6.6.10管节注浆孔应封堵密实。
注:粘结剥离有效面积比是指密封胶从槽中拉起时,两侧胶面断裂面积加混 凝土剥离附着面积之和与两侧总面积之比
凝土剥离附着面 积之和与两侧总面积之比
检查方法: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检验。 .6.11成型管廊管节错台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应符
合表6.6.11的规定。
注:H为管节高度(mm)B为管节宽度(mm)
附录A质量验收记录A.0.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工长等进行验收,并应按表A.0.1记录。表A.0.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检验批容量分包单位分包单位检验批部位项目负责人设计要监理(建设)验收项目求及规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范规定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合格率合格率52
A.0.2分项工程质量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项目专业技 术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并应按 表A.0.2记录
A.0.2分项工程质量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项目专业技 术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并应按 表A.0.2记录
表A.0.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数项目技术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分包单位项目分包技术分包单位负责人负责人序检验批检验批容量部位/区段施工单位检查监理(建设)单号名称评定结果位验收结论12345678101112施工单位检查结果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54
A.0.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 立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有关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进行 验收,并应按表A.0.3记录。
表A.0.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A.0.4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应填写顶管施工记录,并应按表A.0.4记录。表A.0.4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施工记录表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施工记录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位置(桩号)管材管节规格顶推设备规格顶推推力顶推措施接管形式土质水文状况中线位管底高累计移偏差程偏差发生意日期相邻管对顶管进尺最大(mm)(mm)外情况(月/日班次进尺间错口节错口顶力(m)及采取(m)偏偏(mm)(mm)(t)(+)()的措施左右备注: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量人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56
附录B管节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汽
表B管节外观质量缺陷评定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团体标准
廊矩形顶管 T/CMEA 14—2020 条文说明
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技术标 T/CMEA14—2020 条文说明
《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技术标准》经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于2020 年12月10日以2020年第012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对国内综合管廊项目进行了广泛 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综合管廊项目的先进实践经验,同时参 考了国内外综合管廊以及各类市政管线的先进技术法规、技术 标准。 为便于产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技术 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 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 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总则· 64 术语和符号 .65 2.1术语· ..65 基本规定 工程设计 4.1 一般规定· .7. 4.2 总体设计: ..67 4.3 管节结构设计 顶力估算· .69. 4.5 防水防腐设计 .9. 4.6 工作井设计 .70. 工程施工 5.1 一般规定· 5.3 矩形顶管机选型与配置 .72. 5.4 管节制作、运输和安装, ..73. 5.5 始发与接收· ..73 5.6 顶推施工 5.8 施工测量与监测 ...75 工程验收 ·76 6.1 般规定
1.0.2矩形顶管技术是在大直径圆形顶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 来,相比于圆形管道,矩形顶管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其有效使用 面积较圆形增大20%以上。因此,当综合管廊拟建线路需要穿 越高速公路、城市干道、铁路、轨道交通、高架桥、河流、重要 管线等不易采用明挖施工的区域时,矩形顶管技术比传统施工技 术具有更大的优势。随着矩形顶管设备的研发、施工技术的提 高,矩形顶管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综合管廊的开发建设中。目 前,矩形顶管机主要包括土压平衡式顶管机与泥水平衡式顶管 机,综合管廊一般采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机
2.1.6本标准中涉及的管节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由矩形顶 管机顶推后安装形成综合管廊。
3.0.1矩形顶管与周边环境之间存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关 系,所以应查明周边环境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0.4综合管廊矩形顶管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综合管 廊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 3.0.5综合管廊矩形顶管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与综合管廊的 抗震设防类别一致。 3.0.6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一2001 第1.0.8条规定,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 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 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综合管廊顶管结构内容纳的管线为电 力、给水等城市生命线,破坏后产生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 较严重,故确定综合管廊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3.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第3.3.3~3.3.4 条将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一2008第4.1.6条明确规定,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且不得贯通 3.0.8矩形顶管机选型所考虑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主要包括 地层粒径、渗透系数和地下水压力,并根据开挖尺寸、开挖面稳 定性、埋深、成本、工期、场地大小、地层是否采取降水处理等 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而定。矩形顶管机选型应针对工程特点 确保设备满足掌子面压力平衡控制要求、矩形掌子面开挖、土仓 渣土顺利排出、管节顺利顶推完成同步衬砌、顶推姿态可控的总 体目标。 3.0.10监测观测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和易 于保护的地方。
表1综合管廊矩形顶管周边影响分区表
注:1H矩形顶管法施工管廊底板埋深; 2本表适用于埋深小于3H(H为矩形顶管高度)的管廊,大于3H时可 参照接近度概念; 3表中的数值指标为参考值。
注:1H一一矩形顶管法施工管廊底板理深:
3表中的数值指标为参考值
4.1.4洞口周边采取止水措施是为防止矩形顶管机始发时水土 涌入工作井内和顶推施工时压入的触变泥浆从洞口流失。 4.1.6在矩形顶管工程中,顶推设备的中继间作为安全储备, 般情况下第一道中继间宜在机头后方0m~30m位置设置,第 二道中继间位置应通过顶推力大小、管节允许承载力和反力墙反 力计算后确定
4.2.1多排顶推是指多个顶管并排顶推,多向顶推是指多个顶
4.2.1多排顶推是指多个顶管并排顶推,多向顶推是指多个顶 管往不同方向项推。 4.2.2从综合管廊的使用功能、矩形顶管施工工艺等因素考虑, 不建议采用较大的纵坡。
4.2.3本标准定义的矩形顶管是指土压平衡矩形顶管,其适用 地层受到一些现状条件限制。 4.2.4规定综合管廊矩形顶管上覆土厚度主要是为了减少地面 沉降或隆起。另外,也有管廊和施工安全方面考虑。本标准明确 了:(1)矩形顶管穿越河道应布设河流冲刷线和规划河底以下; (2)穿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堤防时,矩形顶管与建 (构)筑物的距离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堤防的安 全规定。 4.2.5当建(构)筑物桩基础在顶管顶推范围内时,宜考虑在 基底土体加固或基础托换措施。建(构)筑物的监测包括沉降、 水平位移、倾斜和裂缝观测,沉降监测可采用水准测量、连通管 量测、电子水平尺等方法。地层变形监测包括土体分层沉降和水 平位移。矩形顶管顶推参数应根据地层和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数据分析后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综合管廊宜与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公路、堤防或其他重要设施平行布置,如需穿越时,宣垂 直穿越,条件受限时,为减少交叉距离,交叉角不宜小于60°, 如图1所示。
综合管廊最小交叉角示意图 1一道路红线:2一综合管廊中心线
4.2.7最小间距的规定是防止矩形顶管施工时因泥土挤压而影 响管道及地下构筑物的安全并防止地面隆起和下沉。 4.2.10综合管廊断面净高应考虑佩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在综合 管廊内作业或巡视工作所需要的高度,并应考虑通风、照明、监 控因素。 4.2.12管节的尺寸及重量不应过大。在构件设计阶段应考虑到 管节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受到的车辆、设备、安全、交通等因素 的限制,并根据限制条件综合确定。
4.3.1作用在综合管廊矩形管节结构上的荷载须考虑施工阶段 以及使用过程中荷载的变化,选择使结构应力最大、工作状态最 为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地面的车辆荷载一般简化为与结构 理深有关的均布荷载,但覆土较浅时应按实际情况计算。管廊属 于狭长形结构,当地质条件复杂时,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对管廊 结构产生内力,应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4.3.7综合管廊矩形顶管的抗震验算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地 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 4.3.8在有可能发生液化的地层中,应注意检验其抗浮稳定性 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加固地基,以防地震时结构周围的场地发生 液化。
4.4.3总顶推力估算与实际施工顶推力有一定的误差,与土层 情况和施工技术水平等有关。本节提供的顶推力计算公式简单易 懂,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比较吻合。
4.5.1管节接缝、注浆孔和洞口等部位是管廊的薄弱部位,应
4.5.1管节接缝、注浆孔和洞口等部位是管廊的薄弱部位,应 适当加强防水措施,
.5.2混凝土的自防水性能主要受原材料和配合比的影响,适 当的掺合料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外加剂的使用不仅能 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密实度,且能够降低水胶比、提高混 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生产、浇 筑和养护条件相比试验室的条件要差,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 制,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 4.5.4管节接头防水是防水的重点,应着重考虑: 1F形钢承口对顶管高程、中线能起到修正作用,因而此 类接口形式有利于密封防水,适用于大断面顶管,故作为主要施 工方式; 2在霉菌侵蚀严重的地层橡胶圈的防霉等级,既可由橡胶 本身来满足,也可加防霉剂来满足; 3密封垫是衬砌防水的首要防线,应对其技术性能指标做 出规定。
4.5.2混凝土的自防水性能主要受原材料和配合比的影响,适 当的掺合料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外加剂的使用不仅能 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密实度,且能够降低水胶比、提高混 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生产、浇 筑和养护条件相比试验室的条件要差,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 制,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
4.5.2混凝土的自防水性能主要受原材料和配合比的影响,适
1F形钢承口对顶管高程、中线能起到修正作用,因而此 类接口形式有利于密封防水,适用于大断面顶管,故作为主要施 工方式; 2在霉菌侵蚀严重的地层橡胶圈的防霉等级,既可由橡胶 本身来满足,也可加防霉剂来满足; 3密封垫是衬砌防水的首要防线,应对其技术性能指标做 出规定。
4.6.1工作井围护结构可采用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灌 注桩排桩、地下连续墙、逆作法井或沉井等结构形式,可按表2 选用。
表2工作并围护结构形式
4.6.3反力墙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避免产生偏心受压,或在承受 较大的后坐力时,造成反力墙材料压缩不均匀,从而导致顶推力 损失或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4.6.5本条所列井壁预留洞口的尺寸是最小尺寸,设计时需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4.6.6洞口土体加固对矩形顶管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作用: 1洞口土体采取加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开洞口时土体 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土体塌涌入井内: 2确保开洞口时土体具有一定的抗渗透性,防止地下水通 过土体涌入井内;始发与接收洞口土体加固的范围宜为离洞口正 前方6m,上下各3m~4m,左右各3m~4m; 3始发与接收前土体加固应确认其加固质量,可采用打观 察孔的方式,查看是否有孔洞及渗漏水,必要时可采取钻孔取样 检验,确认其是否有孔洞并可检测加固体强度;在洞口处打不少 于5个(上、下、中、左、右)观察孔,样洞呈“米”字分布, 观察土体变形、均匀性等状况,以掌握加固土体的实际情况;若 采用降水方式降低承压水水头时,其降水水位应降低至底板以 下0.5m
5.1.1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应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的规定。
5.1.1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应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5.3.5顶推液压系统所能提供的总顶推力乘以安全系数(一般 为0.8~0.95)应不小于最长顶管段推进阻力的总和:油缸的行 程应大于环形顶铁长度、过渡顶铁长度和单节管节长度的总和, 并考虑管节吊装的富余空间
5.3矩形顶管机选型与配置
5.3矩形顶管机选型与配置
1矩形项管机壳体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壳体表面应平整 无残留焊疤、凹坑及变形,壳体绞接装置应完好,矩形顶管机内 管路无渗漏油现象。 2刀盘连接用的高强度螺栓按矩形顶管机制造厂家的设计 要求配置,使用扭力扳手检查达到设计扭矩值,采用焊接形式时 符合设计要求。刀盘空载运行各档正向、反向各15min,各减速 机及传运部分无异常响声。集中润滑系统进行流量和压力测试 各润滑部件涂油情况应达到设计要求。刀具装配牢固,不得出现 松动,刀具硬质合金焊接可靠坚固,且不得有裂纹。 3刀盘驱动系统的驱动功率、转速、转矩、电机的电流等 应符合设计要求,运转状况正常,不应有卡死或异常响声。 4液压系统的管路配管应布置合理,泵组工作声音正常 无异常振动;各系统的调定压力符合设计要求,空载压力正常; 系统工作的泄油压力正常;各传感器、压力开关、压力表等工作 正常:系统经耐压试验,无泄漏: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油箱温
度正常;最大推进力及推进速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螺旋出土机的功率、转速、油压应符合设计要求,螺旋 出土机闸门可正常开启和关闭,驱动部分负载运转平稳,不应有 卡死或异常响声。 6渣土改良系统的注浆泵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运转状况正 常,管路布置合理,连接牢靠。 7注浆管路布置合理,注浆管路清洗方便;注浆泵无漏油、 导响;注浆系统的调定压力符合设计要求;各传感器、压力开关、 玉力表等工作正常;注浆阀门应工作正常。 8各操作屏的屏显应显示正常;操作盘按钮应能正常使用; 警报系统能正常运转:电器接地符合设计要求;电器和电缆绝缘 电阻符合安全标准。
5.4管节制作、运输和安装
5.4.1如现场具备管节制作的条件,可选择现场进行预制加 工;如不具备现场加工条件,可选择工厂进行预制加工,但需充 分考虑到现场的运输线路条件。
5.5.3当矩形顶管覆土厚度超过10m、地层为透水层时,宜采 用双层止水帘布橡胶。 5.5.10矩形顶管始发时应将顶管机与后面3节~5节管节刚性 连接,以防止因顶管机自重往下偏移。刚性连接的管节数量应根 据地层情况确定:当地层稳定时,宜选择3节管节刚性连接;当 地层较稳定时,宜选择4节管节刚性连接;当处于软弱地层并富 含地下水时,宜选择5节管节刚性连接。顶管始发时应均匀增加 油缸推力,以减小对洞口土体的扰动。
SY/T 6163-2018标准下载5.6.7本条指补浆量的控制和注浆压力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是
5.6.7本条指补浆量的控制和注浆压力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是
人狂永压力为控 塞,要使得管外壁形成完整的触变泥浆润滑套,防止单侧有泥 浆,形成制动效应。 5.6.8矩形顶管机遇到不良土体时,由于土体流动性差,给出 土造成很大困难,应通过注浆对土体进行改良,以便控制开挖量 与出土量的平衡,加快顶推速度。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土体改良 注浆孔布置在矩形顶管机刀盘或土仓壁上,在顶推过程中,通过 管路将土体改良剂送至掌子面或土仓,改良土体。 5.6.9中继间作为安全储备,一般宜将第一道中继间设置在机 头后方,第二道、第三道中继间的设置位置通过顶推力大小、管 节允许承载力和后背反力计算后综合确定。 5.6.11中继间安装前应做好防腐处理。矩形顶管施工完成后, 中继间外壳作为管廊的初支结构留在地下,中继间内部构件拆 除并运出通道,应按设计要求将施工内部衬砌结构作为永久性 结构。 5.6.12 固结浆液间隔压注顺序宜根据地层情况确定。当地层渗 透系数较小时,宣按管节顺序不间隔依次压注;当地层渗透系数 较大时,宜按管节顺序间隔压注。固结注浆材料宜根据地层情 况确定,对于一般黏性土层,可选用1:1水泥浆;对于砂类土, 可选用1:0.8水玻璃双液浆。浆液材料配比及性能指标通常采 用如表3所示
表3浆液材料配比及性能指标一览表
5.8.3贯通误差测量是在接收井的贯通面设置贯通相遇点,利 用接收井传递下来的地下控制点和指导贯通的地下控制点分别测 定贯通相遇点三维坐标,贯通误差归化到线路纵向、横向和高程 的方向上。
5.8.3贯通误差测量是在接收井的贯通面设置贯通相遇点某水库左坝肩上坝公路边坡滑坡治理施工方案,利
6.1.3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 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商检报告及证明文件等, 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1.3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 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商检报告及证明文件等, 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