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防排烟标准执行中一些问题的理解与探讨.pdf排烟标准执行中一必问题的理解与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NGHAINSTITUTEOF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CO,I
1、《标准》中多次提到“建筑高度”的概念 该标准中各处的“建筑高度”含义: 3.1节(3.1.2、3.1.3、3.1.5、)中的“建筑高度”用于建筑的定性,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致。指室外地坪到屋面的高度。 3.3节“机械加压送风设施”、4.4节“机械排烟设施”中的“建筑高度” 看所指对象桩基(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用于对系统分段控制时,指的是“系统服务高度” 3.2.1中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 积不小于2.0m2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是指靠外墙 楼梯间高度。
、《标准》中多次提到“建筑高度”的概念 该标准中各处的“建筑高度”含义: 3.1节(3.1.2、3.1.3、3.1.5、)中的“建筑高度”用于建筑的定性,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致。指室外地坪到屋面的高度。 3.3节“机械加压送风设施”、4.4节“机械排烟设施”中的“建筑高度” 看所指对象,用于对系统分段控制时,指的是“系统服务高度” 3.2.1中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 积不小于2.0m2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是指靠外墙 楼梯间高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NGHAINSTITUTEOE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CO
4、对3.1.5的两个强制性条文的理解 2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 设置。 问题:是否其中的楼梯间或前室就不能采用自然通风防烟方式了呢? 意3.1.5条
3.1.6与3.2.1条内容的理解
3.1.6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 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的可 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3.2.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 1.0m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 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问题:是否可这么理解为:3.2.1中,当楼梯间高度不大于10m时,封闭 或防烟楼梯间的要求(最高部位开1.0m2)比3.1.6地下室(开1.2m2) 的要求还低? 这两条的适用条件不一样: 3.1.6条只适用于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的情况:仅适 用于地下一层是为了满足《建规》6.4.1疏散楼梯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 风的要求。但这里没有对地下室的使用功能进行要求。 3.2.1是仅适用于具有自然通风条件的楼梯间,如有部分楼梯间是在地下 的,该楼梯间也要求是靠外墙设置(靠在类似下沉式厂场的部位的楼梯 间)。只是当此楼梯间高度超过10m时,还应执行开窗的分布的要求。
关于楼梯间共用的问题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NGHAINSTITUTEOF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CO,L
6、计算加压送风量楼梯间N1的取值:
3.4.6中关于N1的说明: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 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蔬散门开 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 N1=3:当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
3.4.6中关于N1的说明: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 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蔬散门开 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 V1=3:当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
地下室楼梯间N1取值:视地下室使用功能确定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NGHAINSTITUTEOF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CO,
/4.3.6关于可开启外窗手动开后
1)设手动开启装置; 2)高位外窗应在距地面高度为1.3m~1.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4.3.6条文说明....手动开启一般是通过操作机械装置实现排烟窗的开启,为便 于人员操作和保护装置本条规定厂开启装置的设置高度。 手动开后启装置理解 通过手动操作装置(拉杆、按钮等),联动电动、气动等驱动装置开启高位
铁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NGHAINSTITUTEOE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CO
8、关于走廊宽度大于2.5m时,防烟分区的考虑
问题:部分走廊宽度大于2.5m时,怎么办?
9、工业建筑的自然排烟距离
4.3.2防烟分区内自然排烟窗(口)的面积、数量、位置应按本规范第4.6.3条规定经计算确定,且防烟 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时,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2.8倍;当公共建筑空间净高大于等于6m,且具有自然对 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7.5m。 问题:如当工业厂房净高5m时,是否自然排烟口只能控制在14m内距离? 理解:30m排烟距离的特性具有普遍性。 实施: 防烟分区内任一点到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0m的要求,对于通常的 排烟场合都适用。 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净高大于10.7m时,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 间净高的2.8倍。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NGHAINSTITUTEOE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CO
10、对于高大空间与汽车库防烟分区划分
由于烟气射流会受环境条件影响,建议: 高于9m大空间的防烟分区不宜过大,防止烟气流程过长而下沉。采 用逻辑(虚拟)防烟分区的方法。 汽车库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长边长度不宜大于60m,当具有自然对流 条件时GTCC-049-2018标准下载,不宜大于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