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96-2021 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标准(风机气压法).pdf

DB37/T 5196-2021 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标准(风机气压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942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196-2021 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标准(风机气压法).pdf

附录 C建筑参数的计算示例

C.0.1内部体积和围护结构面积的计算范围应根据建筑物围护 结构气密层确定,气密层围合的建筑物内部范围即是建筑参数的 计算范围(见图 C. 0. 1)。

图C.0.1计算范围示意图 (虚线标识为气密层独栋别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填充房间为非计算范围)

C.0.2被测建筑物或者其中部分空间没有明确的气密层,计算 范围宜符合下列规定: 1有供暖、空气调节的主要、辅助和交通使用空间全部 计入; 2无供暖、空气调节的交通使用空间不计入,如门廊等; 3无供暖、空气调节的辅助使用空间不计入,如阁楼、地 下室等; 4楼梯下部空间通常是按没有楼梯简化处理,然而如果楼 梯下部空间是实体就不计人:

5突出外窗等所形成空间的体积通常不计入。 C.0.3建筑参数的计算应采用被测建筑物或者其中部分空间的 整体内部尺寸,不应采用外部尺寸和内部尺寸,见图C.0.3。

(1一外部尺寸,2一整体内部尺寸,3一内部尺寸)

一外部尺寸,2一整体内部尺寸,3一内部尺寸

C.0.4按照计算示例图C.0.4,该建筑物的建筑参数计算

.4按照计算示例图C.0.4,该建筑物的建筑参数计算如下:

图C.0.4计算示例图

内部体积的计算; 1)不包含坡屋顶的体积:V,=W×L×H; 2)坡屋顶的体积:V²=(1/2)×W×L×Hz; 3)总内部体积:V=Vi+V2。 2围护结构面积计算: 1)地面的面积:Ael=W×L; 2)外墙的面积:A²=2×(W+L)×H,+W×Hz; 3)屋顶的面积:Ae3=2×L×R; 4)总围护结构面积:Ae=AE1+AE2+AE3。

1内部体积的计算; 1)不包含坡屋顶的体积:V,=W×L×H; 2)坡屋顶的体积:V²=(1/2)×W×L×Hz; 3)总内部体积:V=V,+V2。 2围护结构面积计算: 1)地面的面积:Ael=W×L; 2)外墙的面积:A²=2×(W+L)×H+W×H²; 3)屋顶的面积:Ae3=2×L×R; 4)总围护结构面积:A=Al+Ar2+Ae3

D.0.1空气渗漏位置的查找有利于评估建筑物围护结构气密性 能设计和施工的薄弱环节,有利于采取修补措施以减少围护结构 的空气渗漏量。宜采用下列检查方法进行围护结构空气渗漏位置 的查找: 1红外热成像法;在测试过程中(最好是负压差测试), 只要室内外温度存在一定温差,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就可以定位空 气渗漏位置。使用红外热成像法时,应注意区分冷热桥与渗透部 立,宜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确认。 2发烟法: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发烟装置,通过烟气的流动 方向和流动速率可以定位空气渗漏位置。使用发烟装置时,应根 据空气渗漏情况调节发烟速率,以便发现明显的烟气流动方尚和 流动速率。 3风速仪法:在测试过程中,使用热力风速仪放置在潜在 的空气渗漏区域,通过热力风速仪显示的风速判断空气渗漏 位置。

附录 E不确定度的推荐计算方法

E.0.1本标准在估算所测建筑空间或建筑部分空间的空气渗透 性时,涉及多个导出量。 E.0.2所有导出量都取决于公式5.2.5~公式5.2.7有关空气 渗透系数C和渗透指数n的估算,宜采用下列方法: 1将变量O和Ap:做对数变换得到C和n,N为测试读数 总量:

x;=In(Ap:) yi= ln(V) i = l..N

Sm(c) = . (≥x/ n)

(αx) = sn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标准(风机气压法)

Standard for airtightness test of buildings

0B37/T51962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958—2021 条文说明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标准(风机气压 法)》DB37/T5196一2021,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8月10以第33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 定,《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标准(风机气压法)》编制组按章、节 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 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 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 定的参考。

总则 术语· 39 测试装置 40 4 测试程序, 41 4. 1 测试条件 41 4. 2 测试准备 42 4.3 测试过程与方法 44 结果表达 45 5. 2 空气渗漏量 5.3 测试结果 45 5. 4 分级 46 不确定底 17

总则 术语· 39 测试装置 40 测试程序, 41 4. 1 测试条件 41 4.2 测试准备 42 4.3 测试过程与方法 结果表达 45 5. 2 空气渗漏量 5.3 测试结果 45 5. 4 分级 46 不确

1.0.1建筑气密性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 影响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严寒地区和寒冷 地区,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冷风渗透造成的热量损失十分明 显。相关国外研究表明,空气渗透引起的热量损失占到建筑供暖 能耗的25%~50%。 另外,国外研究还提出由于建筑气密性差造成的不可控制的 自然空气渗透,一是在影响建筑物能耗的同时,进而加天暖通空 调设备的选择,造成初投资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二是会在空气 渗透部位附近产生严重的冷风或者热风吹风感,影响使用人员的 舒适度;三是有可能使受污染的空气渗透到建筑内部,影响室内 空气质量。国内研究得出不同类型建筑室内30%~75%的PM2.5 来自室外,PM,5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包括围护结构缝隙穿透 自然通风等,建议建筑物采取较高气密性外窗、加强墙体预留孔 的密封等被动式控制措施。 因此,自前许多欧洲国家对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提 出了技术要求,特别是英国、法国、葡萄牙、丹麦等国家都将建 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测试作为了强制性要求。在美国, 2012版本《国际节能规范》(InternationalEnergyConservation Code,ICECC)也提出了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技术指 标,并要求强制性检测。 1.0.2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的检

测试不同建筑压差下的空气渗漏量和气密性能,示踪气体法只能 测试自然状态下的气密性能。通过实验对比得出,风机气压法测 试转换计算出的常压下数据与示踪气体法的测试数据结果存在 差异。 风机气压法虽然在低建筑压差区域(小于5Pa)测试结果存 在较大不确定度,但是可以测试特定压差下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整 本气密性能,测试结果能够按照国际上提出的技术要求表达,即 50Pa下换气率n5o和50Pa下围护结构面积空气渗漏率qE50。因 此,本标准采用与国内外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标准 中一致的方法,即风机气压法。 1.0.3虽然本标准的检测方法可以测试民用建筑中部分空间的 围护结构气密性能,但是根据建筑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测试自的 和意义,其中被测部分空间的围护结构应有独立完整的气密层 设计。

方法,建筑物单一构件的测试应在实验室进行。

2.0.1本条术语引用《建筑节能基本术语标准》GB/T51140第 3.1.12条。 2.0.4空气渗漏量包括流经建筑物围护结构拼接、裂缝和气孔 部位,由本标准采用的空气输送设备驱动产生的空气流量。 如,5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 即表示为Q50。 2.0.5例如,50Pa标准压差下,单位时间内由通过建筑物围护 结构的空气渗漏产生的室内空气更换次数,即表示为n50 2.0.6例如,5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单位建筑物围护结构面积 的空气渗漏量,即表示为q50 2.0.7例如,1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当量渗 漏面积,即表示为A10 2.0.8例如,1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当量渗

2.0.1本条术语弓用《建筑节能基本术语标准》GB/T 3. 1. 12 条。

2.0.1本条术语弓1用《建筑节能基本术语

3位,由本标准采用的空气输送设备驱动产生的空气流量。例 口,5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 和表示为Q50。

2.0.5例如,50Pa标准压差下,单位时间内由通过建筑物围护 结构的空气渗漏产生的室内空气更换次数,即表示为n50 2.0.6例如,5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单位建筑物围护结构面积 的空气渗漏量,即表示为q50 2.0.7例如,1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当量渗 漏面积,即表示为A10。 2.0.8例如,10Pa标准压差下,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当量渗 漏面积与围护结构面积的比值,即表示为10

3.0.1建筑物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测试中使用的装置和设备 议器大同小异,其测量原理是一致的,只是在空气输送设备上有 差异。

其中部分空间内部产生一系列测试正压差和测试负压差的装置 空气输送设备应能在每个测试压差值下维持稳定的空气流量以便 于读取该压差下一定时间内的空气流量。但是,在国内工程测试 过程中应用HVAC系统或防排烟系统中的风机作为空气输送设备 有一定难度,一是多为定速风机,不具有连续调节风量的功能 二是风机风量稳定性较差,对风量测量造成较大误差;三是多为 离心式风机,风机风压对室内压力测量产生影响;四是多为分散 的多系统,达到较高测试压差时需要多风机并联运行,不利于空 气流量的测量;五是根据HVAC系统或防排烟系统不同,可能只 能使用正压测试或负压测试其中的1种测试模式。 因此,建议国内首先使用鼓风门设备进行测试。对于特大型 建筑物,受鼓风门数量限制时,可采用HVAC或防排烟风机来作 为建筑物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测试的空气输送设备

4.1.1正压模式是指建筑物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负压模式 是指建筑物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压力。一般情况下,无论采用哪种 测试模式,其测量结果和准确度基本一致。虽然在Thermalper formance of buildingsDetermination of airpermeability of buildings FanpressurizationmethodIS09972(2006版本)和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物气密性测定方法风扇压力表》GB/T34010中均提到负 玉模式的测量结果会大于正压模式的测量结果,这可能与外窗的 内开开启方式、风阀顺气流关闭等有一定关系。但是目前通过测 试经验来看,良好的外窗和风阀等气密层施工已经基本杜绝了这 种影响。如果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发现两种测试模式的测量结果 不一致,反而说明上述部位的气密性有一定的问题,

FanpressurizationmethodISO9972(2006版本)和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物气密性测定方法风扇压力表》GB/T34010中均提到负 压模式的测量结果会大于正压模式的测量结果,这可能与外窗的 内开开启方式、风阀顺气流关闭等有一定关系。但是目前通过测 试经验来看,良好的外窗和风阀等气密层施工已经基本杜绝了这 种影响。如果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发现两种测试模式的测量结果 不一致,反而说明上述部位的气密性有一定的问题。 4.1.2环境条件的测量是测试条件的重要内容,建筑物围护结 构外表面具有较大风压,或者建筑内部具有较大热压时,将会造 成建筑零流量压差大于测试标准及文件的规定值,严重影响建筑 外围护结构空气渗漏量的稳定性,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很差。如果 不能满足上述测试环境条件,则间接造成测试程序不可能满足本 示准第4.3.3条零流量压差的要求。 如果测试环境条件不满足大气环境条件和建筑零流量压差 时,可以进行测试,但是应在测试报告注明。

构外表面具有较大风压,或者建筑内部具有较大热压时,将会造 成建筑零流量压差大于测试标准及文件的规定值,严重影响建筑 外围护结构空气渗漏量的稳定性,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很差。如果 不能满足上述测试环境条件,则间接造成测试程序不可能满足本 标准第4.3.3条零流量压差的要求。 如果测试环境条件不满足大气环境条件和建筑零流量压差 时,可以进行测试,但是应在测试报告注明。

别测试,如住宅、公寓建筑,每户(房间)可单独测试,但在 测试结果的表达中应包括渗漏到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空气渗漏量。 建筑物气密性测试抽样原则如下: (1)如果建筑物只有其中部分空间(例如每户)具有独立 气密层,应按照总户数的20%抽测,且不少于3户,抽取的被测 空间的外围护结构应包括部分地面、屋顶和4个外墙。在对建筑 物部分空间测试时,宜在相的阁楼或者地下室或者其他与外界 环境具有良好空气流通的区域设置测试装置,同时与被测部分空 间相邻的空间应与外界环境具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2)如果建筑物既有整体气密层(例如单元或整栋),其中 部分空间(例如每户)又具有独立气密层,每栋应抽取不少于1 个单元或整栋,且不少于3户,抽取的被测空间的外围护结构应 包括部分地面、屋顶和4个外墙。 (3)如果建筑物只有整体气密层(例如单元或整栋),每栋 应抽取不少于1个单元或整栋。 在测试建筑物气密性能时,不应因测试设备额定流量的限制 在测试范围内人为分割测试区域进行测试,人为分隔测试区域的 测试数据原则上没有评判整个建筑气密性优劣的作用。 4.1.4一般情况下,应在建筑物或者其中部分空间围护结构气 密层毛坏施工完成后进行建筑物气密性初期测试,以便于围护结 构气密层渗漏缺陷的及时修补:应在建筑物或者其中部分空间装 修等施工全部完成后进行建筑物气密性二次测试,以便于检验装 修等后期施工是否破坏围护结构气密层

的准备工作和测试装置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选择的方法和实施 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空气渗漏量的测量数据,如果在准备工作不 清和实施不合理的情况下,测量得到的空气渗漏量数据是没有意 义的,既不能真实反映建筑物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文不能与 相关标准和其他建筑的气 指标进行判定和对比

4.2.3采用围护结构的方法1进行准备时,除本标准中规定的

工作,不应采取进一步的临时措施来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气密 生。如,关团外围护结构可开启部分后再对缝隙密封处理,关团 自然通风系统风阀后再对风口密封处理,密封机械通风、空气调 节系统风口后再对室外管道缝隙密封处理等,如有其他临时封堵 部位应在报告中注明。比如自前国内工程测试过程中发现通风空 调中使用的风阀气密性很差,比如防烟楼梯间采用直灌式机械防 烟系统,在加压送风机或加压送风口处没有安装风阀或防火阀 如确需密封处理,报告中应注明。 密封机械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进风口、排风口,密封位置 可选择下列之一:1)建筑物内部主管道的风机与进风口、排风 1之间。2)所有末端设备风口处。3)建筑物外部主管道进风 口、排风口处。

4.2.4当被测区域为建筑其中部分空间时,为保证测试空间围

护结构外四周压力一致,应打开测试空间的相邻空间与外界(大 气环境)连通的外门、外窗等。

4.2.5应谨慎选择空气输送设备的安装位置,

筑物潜在的主要空气渗漏位置;二是对于内部体积大于4000m 的建筑物,避免选择走廊和房间的外门或外窗或风口,以免造成 建筑内部各区域压力响应不均衡,出现内部各区域压力差超

4.2.6对于内部空间较大的建筑,应校核内部空间压力均勾性

在空气输送设备近端与远端分别设置室内压力测量装置,并计算 二者相对误差,误差宜在10%之内,否则应重新选择空气输送 设备的安装位置,使室内空气流动通畅

4.3.2本条测量数据一是用于计算测试环境参数是否满足4.1.2 条的规定,不满足则测试无效。二是用于计算修正流经空气输送 设备空气流量的空气密度(见第3.0.4条和附录A)。 4.3.2风速测点应布置在建筑周围空旷处有困难时,可布置在

设备空气流量的空气密度(见第3.0.4条和附录A)。 4.3.2风速测点应布置在建筑周围空旷处有困难时,可布置在 建筑顶部无遮挡处。

4.3.3零流量压差测量过程中,基准压力是室外大气压力。

CJJ-82-2012-标准下载4.3.4在较高测试压差值下的测量数据的准确度要高于较低

试压差值下的测量数据。因此,应特别注意低测试压差值下的测 量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测试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每个测试过程 中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情况,确保密封位置的密封性,以及关闭的 外门和外窗等可开启位置没有因较高的测试压差而打开。

5.2.2具体计算公式应由空气流量测量仪器制造商或校准机 提供。

提供。 5.2.5在空气渗漏量的计算过程中,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空 流量指数n和相关系数r,可以反映出测量数据是否有效和误 差程度。当n不在0.5~1之间或r<0.96时测量结果是无效的 说明测试装置准确度有问题、测试条件不符合或者建筑围护结构 渗透部位发生较大改变。因此应检查校准仪器设备、复核天气环 境条件、检查空气输送设备与围护结构周边和建筑物围护结构的 准备工作等,进行重新测试。 同时几还可以反映空气通过围护结构渗透路径时的流态,当 空气通过较大的开口时,其流态为瑞流,n的取值为0.5;当空 气通过狭小的孔隙时,其流态为层流,n的取值为1.0。在实际 清况中,空气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中孔隙时流态介于流与层流之 间,因此,n的取值介于0.5与1.0之间

5.3.6建筑围护结构在风压与热压叠加作用下的压力在5Pa以 下时,不能直接使用公式5.2.8计算,因为该公式在低压下的计 算数值准确度低。如果某一地区某一工程的风压或热压计算值较 大,超过5Pa以上时,可以采用公式5.2.8直接计算空气渗透

5.3.6建筑围护结构在风压与热压叠加作用下的压力

量,进而计算得出自然压力下的空气渗透换气次数。 通过对不同类型渗漏点在不同室内外工况下的模拟计算表 明:n50/I的比值随着室内外自然压差的增大而减小。在7200个 工况的计算结果中,95%的计算结果ns0/I的平均值为20。按照 计算结果回归得到的公式计算,当室内外温差小于3K、室外风 速小于3m/s时,ns0/I的最小值18、最大值24、平均值为21。 因此,本标准中近似取n50/1间的换算系数为21,但须满足压差 法测试时室内外温差小于3K的条件

0.1附录E是通过C与n估算不确定度的简化方法DB21/T 3068-2018标准下载,该不确 度不是测量不确定度。 .0.3在无风条件下,总不确定度不应大于±10%。在有风条 牛下,总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