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7-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T-7-201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pdf10.1.1规定了温度测量法的适用范围。 10.1.2温度测量法主要包括用于建筑物外墙饰面质量检测的红 外热像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测温及用于岩土、地热和工业热力 管道等热源体探测的地温测量法。 10.1.3接触式测温方式有热电阻、热偶电阻温度传感器及膨胀 式温度计等,非接触式测温方式有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仪、光 纤测温仪等。
10.2.1建筑物外墙饰面材料如马赛克、瓷砖、水刷石等,因施 工不当或年久失修,容易出现空鼓、脱落等缺陷,外墙饰面材料 之间或与主体结构材料之间就会形成很薄的空气层,而空气层具 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饰面材料空鼓部分与结构材料之间的热传导 很少,因此,存在空鼓的外墙在日照或外气温发生变化时,比正 常墙面的温度变化大。例如照时外墙表面温度升高,由于空鼓 部位的热量未及时传导到饰面基底,所以空鼓缺陷部位的温度比 正常部位温度低。红外热像是基于外墙表面温度变化来判断饰面 工程的质量。 10.2.2由于红外热像法是非接触式测温,要求墙面与仪器之间 无障碍;墙面强光反射和明水对温度影响较大。 10.2.3、10.2.4规定红外热像仪的精度指标和计量要求。 10.2.5夏李最佳检测时间为:东立面8:00~9:00、南立面 11:00~13:00、西立面15:00~16:00、北立面11:00~ 13:00;最佳检测时间段的选取,目的是为了突出外墙饰面层空
鼓部位与正常部位的温差,一般是选择立面受日照射量较大的时 刻。低风速一般指风力3级以下。 10.2.6检测前收集相关资料的自的是最大限度地掌握现场情 况,避免误判,根据红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到有的放 天,为进一步维修提供重要依据。收集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物的基本状况,含结构形式、饰面情况、建设与竣 工时间、改建状况、历史沿革、产权单位等: 2建筑物的相关竣工图纸、沉降及倾斜监测资料、维修记 录等; 3考察建筑物外墙有无渗漏、开裂、脱落、空鼓、发霉等 外观状况和损坏情况,调查建筑物周边曾发生过基坑、打桩等影 桐房屋质量的施工情况; 4调查建筑物方位、外墙附属物、立面朝向、日照情况 周边遮挡情况等; 5调查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如冷热水管、通风管道、燃气 炉灶、空调及采暖设备使用等对外墙表面温度的影响状况; 6调查给、排水管道走向,查看防水构造图,推测可能产 生渗漏的水源等: 7调查建筑物外墙、屋面、外飘窗、「门窗洞口、阳台板等 保温构造情况,必要时收集保温材料的热工计算书。 10.2.7规定现场检测时的具体要求: 1确定红外热像仪的最佳拍摄位置,仰角和水平角过大, 影响检测精度或易造误判: 2报告附图中相同部位应同时提供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照 片,便于判断缺陷位置、性质;通过缺陷部位的热像图对比,减 少误判率; 3、4一般来说,检测空鼓所需要的红外热像仪最小分辨温 差应在0.1℃以内,墙面能分辨的最小测点直径宜为50mm。红 外热像仪的瞬时视域一般为1mrad(毫弧度),望远镜镜头为 0.5mrad;为了分辨最小测点,瞬时视域为1mrad的红外热像仪
应在50m以内。当检测墙面裂缝等小缺陷时,则需要更近距离 拍摄,最好在视距20m左右进行拍摄。检测时应对各立面进行 分区分块拍摄,并注意必要的重合,目的是避免遗漏部分区块。 10.2.8敲击法是用锤子等工.具敲击外墙饰面层,根据起壳之处 发出声音与正常部位声音的变化,对起壳部位和程度进行评价。 敲击调查必须是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此外敲击调香 还用于对红外热像无法测量的遮挡区域的检测。拉拔试验是用拉 拨仪对外墙饰面粘接强度进行的定量检测。本条是用多种方法进 ·步检测缺陷性质和程度,以减少误判。 10.2.9红外热像图上往往混杂着不同颜色的部分,如空调、晾 衣物等,为了便分析结果史直观,需去除与空鼓无关的温度分 布颜色:对空鼓部位与正常部位的边界进行修正,尽可能准确计 算空鼓面积;对图像上倾斜的被检测对象要进行视角修正,以保 持正面状态。 10.2.10为了反映外墙饰面层空鼓等缺陷的范围、程度,需对 每个立的外墙空鼓率及单块空鼓部位的面积进行计算。 10.2.11建筑物渗漏红外热像检测时采用多种方法.对检测结 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漏水水源。 10.2.12、10.2.13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热丁缺陷检测是在同一拍 摄位置和角度,对同一部位的外墙面拍摄最佳检测时间段和无日 照时的红外热像图,将两个时刻的红外热像图相减处理,这样就 去除了非热工缺陷弓起的十扰因素,提高了判定的精度。必要时 采取内窥镜、取样等方法进一步确定热工缺陷性质,分析缺陷 原因。
应在50m以内。当检测墙面裂缝等小缺陷时,则需要更近距离 拍摄DB15/T 2197-2021 大数据应用 数据安全管理责任指南.pdf,最好在视距20m左右进行拍摄。检测时应对各立面进行 分区分块拍摄,并注意必要的重合,目的是避免遗漏部分区块
10.2.8敲击法是用锤子等工.具敲击外墙饰面层,根
10.3.1地温测量主要应用于水域、土壤表层及地下工业 道等热源体温度检测与监测,自的是进行热源渗漏检测、 查等。
10.3.2本条规定了测温仪器设备的要求。
10.3.4本条规定仪器的校验要求。一般校验方法和
1校验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用精度为0.1℃的水银温 度计测量校验。 2仪器测量的温度值与标准值之差小于0.5℃。 3在每个测区开工前、后对仪器进行校验。仪器维修后还 要进行校验。 10.3.5根据探测目标体的走向、现场条件及探测自的等综合因 素,确定地温测量的测线布置方式。 10.3.6主要基于士壤或水域表层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较大,当 深度在1m以下日变衰减非常小。当探测热力管道时,根据其埋 深布置测点深度。 10.3.7~10.3.9对数据采集要求作了规定。 10.3.10第四系松散层对太阳辐射热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岩石 的比热和地层所处的构造不同,岩性对1m深地温的影响还是存 在的。地貌对地面温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地温测量 要注意地形、地层岩性、地表状况的复杂程度,尽可能消除其 影响。 地表气温改正量△T可按式(16)计算
式中:1一一一地表气温变化幅度() T一一周期,其值取年; Tmax、Tmin一分别为年周期内地表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 值(℃)。 10.3.11资料解释首先是定性解释,在定性解释基础上进行定 量解释,最终进行综合解释,综合解释成果图是对温度测量结果 的综合解释,也是成果报告的主要图件。 10.3.12本条所列地温测量图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作必要 简化,
1实际材料图。实际材料图的内容包括:测区位置及范围; 测网及编号;部面位置及编号;基线网位置;测点布置剖面 图等。 2地温测量部面图。绘制以横坐标为剖面线、纵坐标为地 温测量值的二维曲线图,反映剖面上的地温变化情况。 3地温测量平面等温线图。以测点的平面位置、y为基 点,各点地温测量值为之,按一定地温间距绘制地温平面等值 线图。 4地温测量典型剖面上的综合部面图。以地形、地质及相 关地质工程平面图为背景,以相同比例尺绘制各典型部面的地温 则量值,进行解释、推断成果及提出验证工程位置的综合部 面图。 5地温一时间曲线图。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地温测量异 常点或特征点随某时间段变化的曲线图
10.4大体积混凝士测温法
享度较大,所产生的压力相应
10. 4.3 测点基于以下因素布置:
0. 4.3 测点基于以下因素布量
10.4.3测点基于以下因素布置: 1由于混凝主底板的平面面积较大,整体布置测点数量较 多,为了简化测点布置,采用对称轴线布置方式,以半条轴线代 表整条轴线的温度监测值: 2当平面形态复杂时,温度场的分布难以把握,蓝监测到最 不利点的温度变化,就能够控制好整个项自; 3变深点、边缘、角部、中部及积水坑、电梯井等部位都 是温度变化最不利点; 4当混凝土厚度大于3m时,竖向最好布置5个测点; 5表层测点一般以混凝士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准,但不太 深,否则没有代表性: 6防止传感器损坏或失准,所以布置2个~3个: 7减少冷却水管对测点的影响。 10.4.4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保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中的 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底板施工过程中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等 厂序极易损坏温度传感器,因此温度传感器安装一般在钢筋绑机 完成后进行:传感器导线用PVC管集中穿行,并加强现场着护 防止振动棒浇捣时折断导线,万一发生导线折断及时进行补救 一且混凝土浇捣完成时就无法弥补损坏的传感器。 10.4.5为广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差应力裂缝的产生·根据现行 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程》GB50496的规定要求.大 本积混凝土的人模温度冬天不低于5℃,夏天不高于30℃,一般 昆凝士入模后3天左右,温度达到峰值,维持1天~2天,开始 缓慢降温,而初期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为了能够测量到入模温 度及混凝土的升温、降温过程,因此第一周的监测频率要高 些;一周后处于降温过程,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 10.4.6降温速率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 程》GB50496第3.0.4条规定;表里温差是根据标准和测温经 验给出的,
10.4.7当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25℃时, 且降温速率小于2℃/d,里表温差符合规定要求时,即可停止 测温。 10.4.8监测速报包括各监测点的温度测试值、各平面监测点的 里表温差、降温速率、报警及建议。成果报告包括:工程概况; 测区技术要求;测点布置、仪器设备及现场监测;监测成果;结 论与建议
11.1.1本标准所指振动测试法包括基础强迫振动测试法、场地 微振动测试法、振动衰减测试法,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工程需要选 择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儿种方法。 11.1.2在测试工作中,按规定对测试使月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且有效。 11.1.3本条对振动测试法所用的速度型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作 了规定。 11.1.4本条规定了振动测试时应该收集的资料。 11.1.5本条对测试场地选择及测点的布设的一般原卿作了规 定。本条还规定了在现场.作期间,对测试仪器设备采取相应的 倪护拱施要求
,本条还规定广在现场工作期间,对测试仪器设备采取相应 护措施要求。
11.2基础强迫振动测试法
11.2.1本方法适用子强迫振动测试大然地基和人.1地基的块体 基础的动力特性。中于天然地基和人汇地基的测试方法,使用的 设备和仪器,现场准备I作,数据处理等都完全相同。 地基动力参数是计算动机器基础振动的关键数据,数据的 选先用与实际符含情况:首接影响到基础设计的效果,耐测试方法 不同,则由测试资料计算的地基动力参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测 试方法的选择,要与设计基础的振动类型相符合,如设计周期性 振动的机器基研,需要在现场进行强迫振动测试。
数,埋置基础的测试目的是为了获得埋置后对动力参数的提高效 果。因为所有的机器基础都有一定的埋深有了这两者的动力参
数,就可进行机器基础的设计。因此测试基础应分别做明置和理 置两种情况的振动测试。基础四周回填土夯实与否,直接影响理 置作用对动力参数的提高效果,在作理置基础的振动测试时,四 周的回填士一定要分层夯实,本次修订,规定回填土的压实系数 不小于0.9,压实系数为各层回填士平均十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 求得填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的最大王密度的比值
置两种情况的振动测试。基础四周回填土夯实与否,直接影响理 置作用对动力参数的提高效果,在作理置基础的振动测试时,四 周的回填土一定要分层夯实,本次修订,规定回填土的压实系数 不小于0.9,压实系数为各层回填土平均干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 求得填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的最大十密度的比值。 11.2.4模型基础除尺寸外,其他条件应尽可能模拟实际基础的 情况。因此,了解这些设计内容,对于测试点的布设是非常重要 的。测试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实际基础的标高和位置附近。 11.2.5机械式激振设备的扰力可分为儿档,测试时其扰力一般 皆能满足要求。于块体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的固有频率及在 软弱地基土的竖向振动固有频率一般均较低,因此要求激振设备 的最低频率尽可能低,最好能在3Hz就可测得振动波形,至高 不能超过5Hz,这样测出的完整的幅频响应共振曲线才能较好地 满足数据处理的需要,而桩基础的竖向振动固有频率高,要求激 派设备的最高工作频率尽可能的高,最好能达到60Hz以上,以 便能测出桩基础的共振峰。电磁式激振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很 苋,只是扰力太小时对桩基础的竖向振动激不起来,因此规定扰 力不宜小于2000N
11.2.4模型基础除尺寸外,其他条件应尽可能模拟实际
情况。因此,广解这些设计内容,对于测试点的布设是非 的。测试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实际基础的标高和位置附近。
基础强迫振动测试的参数计
1由A,f幅频响应曲线计算的地基竖问动力参数,其计算 首与选取的点有关,在曲线上选不同的点,计算所得的参数不 司。为了统一,除选取共振峰点外,尚应在曲线上选取二点,计 算平均阻尼比,及相应的K,和m,这样计算的结果,差别不 会太大。对这种计算方法,要把共振峰峰点测准;0.85f以上 的点不取,是因为这种计算方法对试验数据的精度要求较高,略 有误差,就会使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差异;另外,低频段的频率也 不官取得太低,频率太低时,振幅很小,受七扰波的影响,量波 的误差较大,使计算的误差大。在实测的共振曲线上,有时会出 现小“鼓包”,取用“鼓包”上的数据、则会使计算结果产生较
大的误差,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测曲线,合理地采集数据。根据 过去大量测试资料数据处理的经验,按下列原则采集数据: 1)对出现“鼓包”的共振曲线,“鼓包”上的数据不取; 2)0.85fm 有的试验基础(如桩基),因 固有频率高,而机械式激振器的 扰频低于试验基础的固有频率而 无法测出共振峰值时,可采用低 领区段求刚度的方法计算。但这 种计算方法应要测出扰力与位移 之间的相位角,其计算方法为 (图 8): 的设计。 4)基础四周的填土能提高地基的阻尼比,并随基础理深 比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应将试验基础的理深比换算 至设计基础的理深比,进行修正后的阻尼比,才能用 于设计有埋置的动力机器基础。 5)基础振动时地基土参振质量值,与基础底面积的大小 有关,因此,由试验块体基础和桩基础在明置时实测 隔频响应册线计算的地基参振质量:要换算为设计基 础的底面积后才能应用于设计。 比外,本条还规定了测试结果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各种参数 以表格的形式整理计算和提供设计应用,既能一自了然:又便 今后积累资料。 11.3.1场地微振动是由气象变化、潮汐、海浪等自然力和交 云输、动力机器等人为扰力引起的波动,经地层多重反射和折 射,由四面八方传播到测试点的多维波群随机集合而成。随时间 作不规则的随机振动:其振幅小于儿微来。它具有平稳随机过程 的特性:其振动信号的频率特性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有明显的不 同:它主要反映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的动力特征。因此,它可以用 随机过程样本函数集合的平均值来描述,如富氏频谱、功率谁 等。本条规定了场地微振动测试法的适用范围。 1.3.2建筑场地布置微振动测试点和进行微振动测试的基本要 求。测点数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建筑重要性、地基复杂程度确 定。当同一建筑场地有不同的地质地貌单元,其地康结构不商 场地微振动的频谱特征也有差异:此时可适当增加测点数量。关 于建筑重要性及地基复杂程度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察规 范》GB50021的规分类。 11.3.3不同土工构筑物的基础理深和形式不司:要根 3不同土工构筑物的基础理深和形式不司:要根据实际工 时,交通运输等人为干扰24h不断,地面振动于扰大,但它随深 变衰减很快,一般也需要一定深度的钻孔内进行测试, 通常远处震源的微振动信号是通过基岩传播反射到地层表面 的,通过地面与地下微振动的测试,不仅可以了解场地微振动频 谱的性状,还可了解场地微振动信号竖向分布情况和场地土层对 微振动信号的放大和吸收作用, 11.3.4场地微振动的周期为0.1s~10.0s(分为长周期和短周 期),振幅一般在微采级,因此要求场地微振动测试系统灵敏度 高、低频特征好、工作稳定可靠;信号分析系统应具有低通滤 波、加窗函数以及常用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软件。 11.3.5用地基动力参数测试中常用的电动式速度传感器进行场 地微振动测试虽然经济方便,但在钻孔内进行场地微振动测试 时,这种速度型传感器固有频率很难做到1.0H,而直体积较 大,不得不放宽要求。近儿年来已经逐步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来进 行场地微振动测试,它的工作频率带问满足0.1Hz~60.0Hz 本积小,容易密封,可以登接测到场地微振动的速度、加速度。 11.3.7测点选择的结果,直接影响场地微振动的精确程度。如 果测点选择不好:微弱的振动信号有可能淹没于周围环境的扰 信号之中,给场地微振动信号的数据处理带来困难。 建筑场地钻孔波速测试和场地微振动测试,虽然目的和方法 有别,伯它都与地层覆盖层的厚度及地层的十性有关,其地层 的剪切波速V与场地的卓越周期1必然有内在的联系。场地微 振动点布置于波速孔附近,正是为了积累资料、探索其内在的 联系。 测点三个传感器的布置是因为到有些场地地层具有方向性 如第四系冲洪积地层不同的方向有差异;基层的构造断裂也具有 方向性。因此,要求东西、南北、竖向三个方向布置传感器 11.3.4场地微振动的周期为U.1S~T0.0s(分为长周期本 期),振幅一般在微来级,因此要求场地微振动测试系统 高、低频特征好、工作稳定可靠;信号分析系统应具有们 波、加窗函数以及常用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软件。 11.3.5用地基动力参数测试中常用的电动式速度传感器 11.4. 1本条规定了振动衰减测试法的适用范围。 11.4.1本条规定了振动衰减测试法的适用范 11.4振动衰减测试法 11.4.2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在一个车间内同时设置有低转速 和高转速的动力机器基础。一般低转速机器的扰力较大,基础振 幅也较大,而高转速基础的振幅控制很严,因此设计中需要计算 低转速机器基础的振动对高转速机器基础的影响,计算值与实际 差异大小,还与这个车间的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α有关,因此 事先应在现场做基础强迫振动试验,实测振动波在地基中的衰 减,以便根据振幅随距离的衰减,计算α值,提供设计应用。设 计人员应按设计基础间的距离,选用α值,以计算低转速机器基 础振动对高转速机器基础的影响。 振动能影响精密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地影响精密设备的 加工精度。如果其周围有振源,应测定其影响大小,当其影响超 过允许值时,一定要对设计的精密仪器、仪表、设备等采取隔振 或其他有效措施。 环境振动(工程施工、爆破、地基处理等)应进行科学的监 测,以评价震害等级,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及时消除居民的惧怕 心理。 11.4.3利用已投产的锻锤、落锤、冲压机、压缩机基础的振 动,作为振源进行衰减测定,是最符合设计基础的实际情况的 因振源在地基士中的衰减与很多因素有关,不仅与地基士的种 类和物理状态有关,而且与基础的面积、理置深度、基底应力 等有关,与振源是周期性还是冲击性、是高频还是低频等多种 因素有关,前设计基础与上述这些因素比较接近,用这些实测 资料计算的α值,反过来再用于设计基础,与实际就比较符合 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利用既有投产的动力机器基础 进行测定,只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才现浇一个基础,采用机 械式激振设备作为振源。如果设计的基础受非动力机器振动的 影响,也可利用现场附近的其他振源,如公路交通、铁路等的 振动。 11.4.4由于振波的衰减,与基础的明置和埋置有关,一般明 础,按实测振波衰减计算的α值小,衰减慢。特别是水平回转 耦合振动,明置基础底面的水平振幅比顶面水平振幅小很多, 这是由于明置基础的回转振动较大所致。明置基础的振波是通 过基底振动大小向周围传播,衰减快,如果均用测试基础顶面 的振幅计算α值时,明置基础的α值则要大得多,用此α值计 算设计基础的振动衰减时偏于不安全。因设计基础均有埋置。 故应在测试基础有埋置时测定, 11.4.5对仪器设备的规定。加速度传感器选用剪切 对仪器设备的规定。加速度传感器选用剪切结构的三向 11.4.7由于传感器放在浮砂地、草地和松软的地层上时,影响 11.4.7由于传感器放在浮砂地、草地和松软的地层上时,影响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布在这些地方。如无法避开:需要 除草救平、将松散土昆态实 由于地基振动衰减的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地基为弹性半空间无 限体这一假定山的,而实际情况不完全如此。振源的方向不同, 测的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在实测试验基础的振动,在地基中的 衰减时,传感器置于测试基础的方向,与设计基础所需测的方向 相同。 由于近距离衰减快.远距离衰减慢,一般在离振源距离10m 以内的范围,地面振幅随离振源距离增加而减小得快.因此,传 感器的布点密一些。如在5m以内.每隔lm布置1个传感器· m~15m范围内.每隔2m布置1个传感器.15m以外:每隔 m布置1个传感器 11.+.8关于各种不同振源处的振幅测试、传感器测点的 ..8大于种不可振源处的振痛测试,传感器测点的布直位 置:备不单位在测试时都不相同,由于测点位置不同。测试结果 也不同。本条对各种不同振源规定了传感器放的测点位置,其目 的是统一规定。 11.4.9由于振动沿地面的衰减与振源机器的扰力频率有关, 一 般高频衰减快,低频衰减慢,因此,测试基础的激振频率选择与 设计基础的机器扰力频率相一致。 各个单位在测试时都不相同,由于测点位置不同。测试结 不同。本条对各种不同振源规定了传感器放的测点位置,其 是统一规定。 1对同一种土、同一个振源计算的α值随距离的变化,从 图9中可以看出,α不是一个定值。由于近振源处(约2倍~3 基础边长),振动衰减很快,计算的α值很大,到一定距离后 图9中为15m以后),α值比较稳定,趋向一个变化不大的值 不管用哪个公式计算都是这个规律。因此,如果用一个平均的 直计算不同距离的振幅,则得出在近距离内的计算振幅比实际振 幅大,而在远距离的计算振幅比实际的小,这样计算的结果都不 舒合实际。试验中应按实测资料计算出α随r的变化曲线,提供 给设计应用,由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基础离振源的距离选用α值, 在计算α值前,应先将各种激振频率作用下测试的地面振幅随离 振源距离远近而变化的关系绘制成各种曲线图。由曲线图即可发 现测试的资料的规律性,一般在近距离范围内,振幅衰减快,远 距离振幅衰减慢。无量纲系数。与地基士的性质和振动基础的 民面积大小有关,其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 范》GB50040的有关规定采用 2 场地振动地震烈度可参照表2、表3确定: 图9α随r的变化曲线 表2地烈度和质点振动最大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表 3地意烈度和质点振动最大速度值的对应关系表(C.B.麦德维捷夫 12.1.1水域探测法泛指在水上采用各种地球物理手段进行探 测,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包括声纳测深法、侧扫声纳法、浅地 层部面法、地震、直流电法、磁法等,由于探地雷达、大地电磁 法等电磁类方法在水上应用不是很产,故暂未列入其币。本条规 定广适用范围。 12.1.2钻孔资料可以辅助计算波速、进行时深转换、标定探测 结果,是水域声波、地震探测中的重要依据资料。 12.1.3走航式测量过程中,采用动态差分GNSS可以随时监 控船只的航行轨迹,并根据航行轨迹与预设航线之间的差异来实 时调整航迹。固定测线一般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前方交会法对测 线进行定位布置,确定测线的位置并采取抛锚等方式固定。利册 GNSS测量前,宜进行控制测量并建立GNSS控制网,参考站与 移动站之间的距离宜小于5km。 12.1.5水域作业需要实时测量与其配合,现场进行原始数据的 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节约成本和工期,提 高工作效率。 水域施工作业前,需事先与水文、航运、港监等部门取得联 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得到相关部门许后方可作业 由缆漏由是重大安全隐串,同时也会对成果质最造成影响在水 、1.5水域作业需要实时测量与其配合,现场进行原始数据 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节约成本和工期, 工作效率, 12.1.5水域作业需要实时测量与其配合,现场进行原始 水域施工作业前,需事先与水文、航运、港监等部门取得联 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得到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作业。 电缆漏电是重大安全隐惠,同时地会对成果质量造成影响。在水 或进行爆破作业前,应按标准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书,报请单位 安全管理责任人批准,施工过程中现场安全工程师按计划书及操 作规程监督执行。 12.2. 1 本条规定了声纳测深法的适用范围。 .2.1本条规定了声纳测深法的适用范围。 12.2.2多波束测深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像精度 12.2.6江河水位及海洋潮水位均可能在短时间内 12.2.7本条中的深度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12.3.1本条说明了侧扫声纳法的适用范围。 12.3.2本条说明了侧扫声纳法的应用条件。 12.3.3本条规定了侧扫声纳法仪器设备的要求。 12.3.1本条说明了侧扫声纳法的适用范围。 侧扫声纳法采用走航式测量方式,需要GNSS提供 置信息,故应配有相应的通信接口。 在不同的拖电方式时,拖鱼与GNSS接收机的相对位置会 存在一定的差异,压力传感器及方向传感器可以提供拖鱼在水中 的深度及瓷杰,为后期数据处理中进行校正提供重要依据 12.3.4侧扫声纳法每条测线形成一个声纳条幅图,相邻条幅图 之间应存在重叠区域,避免造成漏测。测线间距应根据条 度确定。 12.3.5侧扫声纳的测幅宽度及探测精度与声纳频率、拖 离等参数有关,故应在正式工作开始前进行试验,确定在 深度水域的测量参数。 中电缆、管线、沉船等障碍物进行定位,描绘其形态,并且可以 根据位置信息对异常区的形态、规模进行测算。 ,对不同的条幅图进行拼接处理可以较为直观展示水底的全 貌,与地形图镶嵌有利于综合解释。 12.4.1本条说明了水域地震法在水域中的适用范围。 标志标线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2.4.2本条说明了水域地震法在水域中的应用条件 水深小于2.0m时,水底反射波与直达波存在交叉混淆,难 以明确区分,影响到探测效果和质量。 水域折射波法常采用炮检互换法,即水域设置炮点激发,陆 域设置检波器接收的方式 12.4.3水域地震法中便用的数据采集仪器设备与陆地基本 12.4.6在正式开始作业前,应在测区内典型水域进行试验,选 择最佳的震源激发方式、接收传感器类型、偏移距及仪器采集道 数、米样间隔等参数。 震源激发深度应进行精确测量,在走航式地震探测中震源激 12.4.6在正式开始作业前,应在测区内典型水域进行订 震源激发深度应进行精确测量,在走航式地震探测中震源激 发深度应保持一致。在采用多道接收时,接收检波器间距及没人 水下深度保持一致。为了保证探测精度,保持船速很重要。 .5.1浅层剖面法是利用声波的反射原理,发射探头 发射声波脉冲,接收探头接收来自水底和地层分界面的凡 ,当测船航行时可获得连续的地层部面记录,根据该记录可 水底地形并进行水底地层分层 12.5.2在水库或河道探测淤积层时CECS299-2011 乡村建筑屋面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当淤积物主要为淤泥黏 土类物质,对水声探比较有利且不易产生二次波,探测深度较 深,分辨辩率也高。 如果水底存在砂层或存在零星分布的卵砾石,由于反射系数 较大,会产生二次或一次波,探测深度会受到影响。如果卵砾石 粒径大于20mm或存在卵砾石层,则会产生散射现象不易得到 下部地层的记录。 12.5.5船的载重量主要与船航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关;同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