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市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规定(试用版)(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3月).pdf

成都市市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规定(试用版)(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3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支术规定(试用版)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4673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成都市市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规定(试用版)(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3月).pdf

成都市市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设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编单位: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恒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城投城建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吴小冬 苏锋 胡江龙 丛磊 张文时 陈攀杰 徐军 孙 斌 郭灏 邓红军 曾琦 娄佳灌 傅吉麟 董联杰 陈刻 唐克强 王艳刚 王红胜 赵帆 季如艳 杨志勇 聂贤 邹永红 钱治杭 冯国益 李敏 王昊天 徐雷 主要审查人员:章沛蓉 张吕伟 敖翔 汪军 邓翔

1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辽2015S203 排水工程, 3.1一般规定. 3.2信息安全... 3.3数据交付.. 基础设置. S 4.1 应用环境. 4.2坐标规定.. 4.3单位规定. .5 4.4命名规则... 4.5协同及管理 5 应用内容和要求. .8 5.1一般规定.... 5.2应用内容.. 8 5.3应用要求. 9 n 模型精细度. .11 6.1 一般规定. .11 6.2 现状基础模型精细度 11 6.3各专业模型精细度. 11 T 成果交付. ...18 7.1 一般规定. 18 7.2交付内容.. 7.3交付方式.. 7.4 变更和版本控制. ..20 7.5 建筑信息模型审查. 20 本技术规定用词说明 21

1.0.1为加快我市市政工程设计行业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进程,逐步建立基于建筑信 息模型的施工图审查体系,提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市政 工程项目运用的综合效益,促进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助力建设智慧城市,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成都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市政工程在设计阶段信息模型的创建 应用和交付。 1.0.3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应用和交付,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 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0.2几何信息GeometricInformation

表示建筑物或构件除儿何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如材质信息、功能信息及各种专业参数 信息等

2.0.4工程对象EngineeringObjec

0.8 协同 Collaborati

2.0.12 轻量化模型 Lichtweight Model

2.0.13空间占位OccupancySize

建筑物或构配件在三维空间的指定位置上,于各方向上所占用的代表性空间尺寸。 2.0.14正向设计ForwardDesign

2.0.15成都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平台ChengduBiMTechnologyApplication Platform 用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提交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审查和监管,并提交审查和 监管意见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2.0.15成都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平台ChengduBiMTechnologyApplication Platform 用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提交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审查和监管,并提交审查和 监管意见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3.1.1建筑信息模型包含市政工程项目设计各阶段(方案、初设、施工图)的各专业模型 包含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水处理工程、综合管廊工程和市政管线工程等各专业 模型。 3.1.2各阶段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应满足建筑信息模型全过程应用要求,下一阶段模型的构 建,应充分利用上一阶段模型成果。 3.1.3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协同工作方式创建各专业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各专业、各阶段信息 的有效传递。

3.2.1建筑信息模型创建、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3.2.2设计企业在数据使用过程中,应建立数据访问权限机制,确保相关参与方数据访问的 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3.3.1交付的轻量化模型应采用CDM数据格式。 3.3.2交付的轻量化模型的数据宜遵循《成都市市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数据标准》中对 数据格式构成的要求,满足建筑信息模型数据表达和交换标准。 3.3.3数据交付格式应采用相同格式或兼容格式,同时保证格式转换过程中数据的正确性 完整性和一致性

3.3.1交付的轻量化模型应采用CDM数据格式。 3.3.2交付的轻量化模型的数据宜遵循《成都市市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数据标准》中对 数据格式构成的要求,满足建筑信息模型数据表达和交换标准。 3.3.3数据交付格式应采用相同格式或兼容格式,同时保证格式转换过程中数据的正确性、 完整性和一致性

4,十,土项自可根据程特点和设切 一种或者多种建筑信息模型软件。 4.1.2建筑信息模型软件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软件的易用性和适用性,确保不同建筑信息模型 软件间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和交换, 4.1.3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应符合设计快捷、协作便利和信息传递快速的条件 4.1.4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宜具备兼容性和二次开发的开放性

4.2.1建筑信息模型均应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成都币范围内的币市政工程项目,平面坐标系 统应采用基于CGCS2000坐标系统下的成都市独立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年黄 海高程系统。 4.2.2建筑信息模型宜采用正交绘制,并按照真实的项目方向进行正北的设定。 4.2.3项目基点应根据项目坐标确定,单体坐标应以项目基点的相对位置确定。 4.2.4各专业建筑信息模型之间的项目基点应统一,各专业建筑信息模型应能整合成完整的 项目模型

4.3.2建筑信息模型均应使用统一的公制单位,常用各度量单位具体要求如下:

1)长度单位为毫米(mm),精确至个位或米(m),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2)标高单位为米(m),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3)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 4)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5)角度单位为度(°),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 6)质量单位为千克(kg),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 7)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 8)力单位为牛顿(N),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

4.4.1建筑信息模型及其交付物的命名应简明且易于辨识。 4.4.2表达相同工程对象的模型单元命名应具有一致性。 4.4.3项目名称应与规划条件书里的项目名称一致。 4.4.4交付的建筑信息模型文件及CDM数据格式的轻量化模型文件名称应由工程代码、专

4.5.1项目实施团队应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宜建立相应的协同管理制度与保障措 施。 4.5.2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应用的实施流程应符合项目的技术特征、实施节点和任务流转等要 求。 4.5.3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宜采用企业级或项目级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平台。 4.5.4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平台宜便于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存储和传递、权限的可控及信息的 共享

4.5.1项目实施团队应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宜建立相应的协同管理制度与保障措 施。 4.5.2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应用的实施流程应符合项目的技术特征、实施节点和任务流转等要 求。 4.5.3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宜采用企业级或项目级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平台。 4.5.4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平台宜便于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存储和传递、权限的可控及信息的 享

5.1.1建设单位宜在项目实施前明确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内容,由设计单位编制《设 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清单》。 5.1.2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应包含表5.2.1中BIM实施基础应用点,鼓励实施表 5.2.2中BIM实施推荐应用点。 5.1.3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应合理考虑设计阶段与规划阶段的对接,满足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 的移交,并考虑竣工验收和运维阶段应用的基础需求

5.2.1设计阶段应实施的基础应用点如表5.2.1内容所示。

设计阶段推荐实施的应用点如表5.2.2内容所

表5.2.2建筑信息模型实施推荐应用点

5.3.1《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清单》的内容宜包括项目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实施的 目标、软硬件环境、应用点、模型精细度要求、进度计划、交付成果、协同方法等。 5.3.2建筑信息模型创建的基本设置及精度要求应符合本规定第4章和第6章的相关要求Q320903-YSQ006-201标准下载, 5.3.3图纸输出应符合以下要求: 1)企业在设计阶段应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辅助设计图纸制作,满足施工图智能审查要求 2)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图纸应与建筑信息模型保持一致。 5.3.4场地仿真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设备与建筑信息模型相关的构件相关联。 5.3.6交通仿真模拟宜根据各项目方案建立相应仿真建筑信息模型(宜包括项目方案的车辆 站台、场站、交叉口等完整设计信息),创建周边环境模型并与方案模型进行整合。 5.3.7设计方案比选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采用参数化手段进行多方案建筑信息模型快速创建。 2)重要比选方案宜整合到建筑信息模型中以备后期调整时使用, 5.3.8企业在设计阶段宜根据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各类性能分析,如淹没分析、风环境分析、 火灾烟器模拟、声光坏境分析等性能分析;通过分析报告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满足各项标准 要求。 5.3.9企业在设计阶段宜利用模拟软件进行设备安装检修路径检查,生成大型设备运输路径 检查报告。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的成果宜包括运输路径检查模型、运输路径模拟视频 5.3.10企业在设计阶段宜根据道路翻交方案及前期图纸等资料,构建道路现状信息模型与 各阶段道路翻交信息模型进行管线迁改与道路翻交模拟。模型应能准确体现各阶段道路布局 变化及周边环境的相应变化。 5.3.11企业在设计阶段宜基于设计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专业内、专业间的综合分析,解决各 专业错、漏、碰、缺间题,最终形成建筑信息模型综合分析报告。 5.3.12工程量统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计阶段工程量统计数据宜直接从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 2)设计阶段工程量统计宜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结合专业算量软件进行。 5.3.13预留预埋核对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计建筑信息模型中应建立主要预留洞口(孔洞尺寸大于200mm)及主要预埋件, 并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形成预留预埋清单。 2)在专业综合分析过程中应对各专业预留预埋清单进行比照核对,及时修改错漏碰缺 的情况。 5.3.14企业在设计阶段宜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对重点空间区域进行净距分析,形成净距分析 优化报告。 5.3.15虚拟漫游仿真应符合以下要求: 1)漫游模拟宜采用视频方式进行输出,确保成果可读性。 2)漫游模拟应按照项目逻辑进行路径规划设计。 E

5.3.13预留预埋核对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计建筑信息模型中应建立主要预留洞口(孔洞尺寸天于200mm)及主要预理件 并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形成预留预埋清单。 2)在专业综合分析过程中应对各专业预留预埋清单进行比照核对,及时修改错漏碰缺 的情况。 5.3.14企业在设计阶段宜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对重点空间区域进行净距分析,形成净距分析 优化报告

贵州某阀门生产车间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5.3.15虚拟漫游仿真应符合以下要求:

7.1.1提交交付物时,应确保交付成果的有效性、准确性。 7.1.2交付的建筑信息模型需清理穴余的构件、信息、图纸、视口、明细表、图纸等内容 7.1.3设计图纸应与交付的建筑信息模型信息一致。 7.1.4设计交付物命名方式应符合本规定第4章要求

7.3.1设计阶段应提交的交付物应上传至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设计阶段宜提 交的扩展类交付物应由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共同商议交付方式。 7.3.2设计阶段应提交的交付物应以电子文档形式交付,提交内容、类型应满足本规定7.2 节的要求。 7.3.3设计交付物应以约定的数据格式或通用的数据格式交付,保证建筑信息模型的几何信 息和非几何信息有效传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