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1G901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第一分册)pdf

L21G901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第一分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255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L21G901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第一分册)pdf

图集号:L21G901

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DB14/T 1850-2019标准下载图集号:L21G901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建筑基坑支护 结构构造(第一分册)》《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构造》的公告

由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第一分册)》 (L21G901)和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构造》(L21G306),经审 查,达到标准设计编制深度和质量要求,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首2022年2月1日起施 行。现予以公告。 该标准设计由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中心负责管理,具体技术内容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 2021年12月23日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第一分册)

五、其他 1.本图集尺寸除注明者外均以毫米(mm)为单位。 2.本图集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有新版本时,选用时应按有 效版本对相关做法进行调整。 3.本图集未尽事宜,应按国家和山东省现行相关规范、标 准和有关技术法规文件执行。 4.本图集仅供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及相关管理 部门使用。

于30。 2.钢筋网宜采用HPB300钢筋,钢筋直径宜取6~10,钢筋间 距宜取200~300;钢筋网间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0。成品 网主要有钢板网和钢丝网片,常用规格丝径1~4,网孔50 ~200;成品网间的搭接长度应大于1个网孔间距。 3.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下列要求: (1)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不大于20的级配砾石: (3)水泥与砂石的重量比宜取1:4~1:4.5,砂率宜取45%~55% 水灰比宜取0.4~0.45; (4)使用速凝剂等外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掺量。 4.喷射混凝土面层钢筋、混合料配合比等其他要求应符合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5.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1.5m~2m,长度不小于1.0m 6.放坡开挖基坑周边降水井宜布置在坡顶。 7.基坑边坡位于软弱土层时,坡脚宜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型 钢、木桩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加固。 8.放坡开挖基坑应做好坡顶挡水与坡脚排水措施,面层上翻 宽度1m~2m,并做好面层外地面的硬化。 9.坡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外倾泄水孔。 四、施工要求 1.放坡开挖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区分步有序进行,且须满足设 计坡度要求

土质基坑放坡开挖坡率允许值参考表

岩质基坑放坡开挖坡率允许值参考表

、一般规定 1.土钉墙由土钉、钢筋混凝土面层、原位土体及必要的防排 水系统组成。 2.土钉墙宜采用机械或洛阳铲人工成孔的成孔注浆型钢筋土 钉。对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的砂土、稍密的粉土、填土, 或易缩径的软土宜采用击入式钢管土钉。 3.土钉墙的土钉排数、间距、长度、直径等,应根据基坑开 挖的各工况整体稳定性及土钉承载力计算综合确定,各参 数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二,选用原则 1.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具有一定临时 自稳能力土体的基坑支护。不适用于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 基坑支护。 2.淤泥质土、淤泥等软土以及膨胀土等特殊土,其造用性尚 应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三、设计及构造要求 1.土钉墙坡面坡率不宜大于1:0.2;当基坑较深、土的抗剪 强度较低时,宜取较小坡率。 2.土钉水平间距和竖向间距宜为1m~2m;当基坑较深、抗剪 强度较低时,土钉间距应取小值,土钉倾角宜为5°~20° 根据土性和施工条件确定。 3.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成孔直径宜取110~130

(2)土钉钢筋宜选用HRB400钢筋,钢筋直径宜取16~28; (3)沿土钉全长设置对中定位支架,其间距宜取1.5m~2.5m 土钉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 (4)土钉孔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 于20MPa 4.击入式钢管土钉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钢管的外径不宜小于48,壁厚不宜小于3;钢管的注浆孔 应设置在钢管末端1/2~2/3管长范围内;每个注浆截面的 注浆孔宜取2个,且应对称布置,注浆孔的孔径宜取5~8, 注浆孔外应设置保护倒刺; (2)钢管的连接采用焊接时,接头强度不应低于钢管强度;钢 管焊接可采用数量不少于3根、直径不小于16的钢筋沿截 面均勾分布拼焊,双面焊接时钢筋长度不应小于钢管直径 的2倍。 5.喷射混凝土面层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面层厚度宜取80~100;土钉墙顶部地面应做一定宽度的 混凝土护面; (2)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3)喷射混凝土面层中应配置钢筋网和通长的水平加强筋,钢 筋网宜采用HPB300钢筋,钢筋直径宜取6~10,钢筋间距 宜取150~250;钢筋网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0;加强筋宜 采用2根直径14~20的HRB400钢筋,当充分利用土钉杆体 的抗拉强度时,加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土钉杆体裁

面面积的1/2; (4)土钉与加强筋的连接可通过绑条焊、L筋和螺栓垫板等方 式焊接连接,其连接应满足土钉拉力的要求;当土钉拉力 作用下的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局部抗冲切承载力不足时,应 采用设置承压钢板等加强措施。 6.防排水的设计及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基坑坡顶地面应在一定范围内硬化,防止地表水下渗;坑 底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排水系统,加强排水; (2)土钉墙应在坡面上设置泄水管,泄水管间距宜为1.5m~ 2.5m,坡面渗水处应适当加密; (3)泄水管可采用直径40~100、壁厚5~10的塑料管制作,插 入土体内长度不宜小于300,管身应设置透水孔,孔径宜 为10~20,开孔率宜为10%~20%,宜外裹1层~2层土工布 并扎牢。 四、施工要求 1.土钉墙的施工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的有关规定。 2.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分段进行,严禁 超前超深开挖。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地下水控制措 措,降至坑底以下500。 3.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 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和土钉施工。下层土方开挖严禁碰 撞上层土钉墙结构 4.钢筋土钉的成孔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土性选用螺旋钻、冲击钻、地质钻等成孔设备和成

孔方法,所采用的成孔方法应能保证孔壁的稳定性、减小 对孔壁的扰动; (2)成孔后应及时插入土钉杆体,遇塌孔、缩径时,应在处理 后再插入土钉杆体,或采取跟管钻进工艺。 5.钢筋土钉杆体的制作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钢筋使用前,应调直并清除污锈; (2)当钢筋需要连接时,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连接要求应 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3)对中支架的截面尺寸应满足对土钉杆体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可选用直径6~8的钢筋焊制。 6.钢筋土钉的注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注浆材料可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取 0.5~0.55;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宜取0.4~0.45,灰砂比宜 取0. 5 ~ 1. 0; (2)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的虚土清除干净: (3)注浆应采用注浆管插至孔底,由孔底注浆的方式。应在新 鲜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停止注浆后,当浆液液面 下降时,应进行补浆。 7.击入式钢管土钉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钢管端部应制成尖锥状;钢管顶部宜设置防止施打变形的 加强构造;管口设置止浆塞; (2)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灰比宜取0.5~0.6;注浆压力不 宜小于0.6MPa,注浆至钢管周围出现返浆后停止注浆;当 未出现返浆时,可采用间歇方式注浆。 8.喷射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不大于20的级配砾石; (3)水泥与砂石的重量比宜取1:4~1:4.5;砂率宜取45%~55%: 水灰比宜取0.4~0.45。 9.土钉墙施工质量偏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国 (1)土钉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为100; (2)土钉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3)土钉杆体长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 (4)钢筋网间距的允许偏差应为±30。 10.土钉墙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GB50202的有关规定。

成孔注浆钢筋土钉杆体大样图

、一般规定 1.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微型桩、截水惟幕中的一种或一种 以上进行组合,形成复合土钉墙支护 2.复合土钉墙支护方策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环境条件、施工条件以及使用条件等因素,通过工程类 比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复合土钉墙用于对变形控制有严格要求的基坑工程时,应 根据工程经验采用工程类比法,结合数值法进行变形分析 预测。 二、选用原则 1.复合土钉墙支护适用于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 土、全风化及强风化岩等地层,夹有局部淤泥质土的地层 中也可采用。 2.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或选用具有截 水惟幕的复合土钉墙支护。坑底存在软弱土地层时,应采 取地基加固或其他加强措施。 三、设计及构造要求 1.预应力锚杆的设计及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预应力锚杆杆体可采用HRB400钢筋、钢绞线或无缝钢管等 本章节主要以钢筋锚杆为例编制; (2)竖向布置上预应力锚杆宜布设在基坑的中上部,锚杆间距 不宜小于1.5m;钻孔直径宜为110~150,锚杆倾角宜为10 25°,锚杆自由段长度宜为4m~6m;锚固段长度,对土

层不宜小于6.m,对中等风化、微风化的岩层不宜小于 3.0m;成孔注浆型锚杆沿长度方向每隔1.5m~2.0m设一组 定位支架; (3)锚杆杆体外露长度应满足锚杆张拉锁定的需要,锚具型号 及尺寸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的规定,垫板截面刚度应满足预应力值稳定的 要求; (4)锚孔注浆宜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注浆体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20MPa; (5)钢筋锚杆采用螺栓紧固的方法进行锁定时,螺栓与杆体钢 筋的连接,螺母的规格应满足锚杆承载力的要求。 2.锚杆腰梁的设计及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锚杆腰梁可选用型钢、型钢组合梁或混凝土梁;锚杆腰梁 应按受弯构件设计;型钢组合腰染应符合《钢结构设计标 准》GB50017的规定;混凝土冠梁、腰梁的正截面、斜截 面承载力计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 2)型钢腰宜选用双槽钢或双工字钢,应通长、连续设置。 槽钢之间和工字钢之间应采用缴板焊接为整体构件,焊缝 连接应采用贴角焊。双槽钢或双工字钢之间的净间距应满 足锚杆杆体平直穿过要求; 3)腰梁应与面层可靠、紧密连接,之间不得留有空隙。 3.微型桩的设计及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微型桩宜采用钢管或型钢等,直径或等效直径宜取100~ 300 (2)微型桩框间距宜为0.5m~1.0m,嵌固深度不宜小于2m。框 预上宜设置通长冠梁;采用型钢冠梁时,宜在微型桩两侧 设置,槽钢型号不宜小于[18; (3)微型桩填充胶结物抗压强度不宜低于20MPa。 4.土钉、面层及防排水的设计及构造要求详见本册图集中土 钉墙支护章节相关内容。 5.截水惟幕的设计及构造要求详见本册图集中地下水控制章 节相关内容, 四、施工要求 1.复合土钉墙施工应符合《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标准》 DB37/T5145的有关规定。 2.预应力锚杆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锚杆成孔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岩土层性状、地下水条件及锚 杆承载力的设计要求,成孔应保证孔壁的稳定性; (2)锚固段注浆宜采用两次注浆法。一次注浆宜采用水泥浆低 压注浆或重力注浆,二次注浆应采用压力注浆,浆液采用 水灰比0.5~0.55的水泥浆;二次压力注浆应在一次水泥 浆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终止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 (3)注浆管应与锚杆杆体一起插入孔底,管底距离孔底宜为10 ~200; (4)当锚杆锚固体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 行锚杆的张拉锁定;锁定时锚杆拉力可取锁定值的1.1倍 1.15倍

3.微型桩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微型桩的施工应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 有关规定; 2)插入前应检查微型桩接头的焊缝质量;桩的接头承载力不 应小于母材承载力; 3)对于可回收钢管或型钢,插入前应先对钢管或型钢除锈 并在其表面涂刷减摩材料: 4)成孔类微型桩孔内应充填密实,灌注过程中应防止钢管上 浮; (5)桩位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0,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剖面图

一、排桩 (一)一般规定 排桩的桩径、桩间距、嵌固深度等参数应按《建筑基坑 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规定执行,并根据场地土层性 质、基坑开挖深度等条件,通过计算综合确定。 (二)选用原则 1.以排桩作为围护墙,结合设置锚杆等组合而成的支护体 系,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基坑开挖较深、施工场地狭 窄或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工程。 2.排桩支护结构的适用条件除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根据基坑深度、环境 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确定。 (三)设计及构造要求 1.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及沿受拉区和受压区周边局部 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排桩,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照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可用矩形截面代替圆形截面后,按照《混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进行计算。 2.悬臂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不宜小于600;锚拉式排框支护 桩的桩径不宜小于400;预制排桩的桩径不宜小于500, 宜取100的模数 3.当排桩采用分离式布置时,相邻桩间净距不宜小于150 且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2.0倍;预制排桩净距宜为

300~900,砂性土或软黏土中宜采用较小的桩间距。 4. 排桩的嵌固深度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悬臂式结构尚不 宜小于0.8h;单支点排桩尚不宜小于0.3h;多支点排框 尚不宜小于0.2h;其中h为基坑深度。 5.排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 定: (1)灌注桩桩身及冠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5: 预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吊装、运输及使用阶 段的受力要求,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5;预制桩 顶部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且不低于C30 (2)排桩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钢筋,单桩的 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8根,其净间距不应小于60;纵向 受力钢筋的连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 的相关规定 (3)排桩箍筋可采用螺旋式箍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 力钢筋最大直径的1/4,且不应小于6;沿桩身配置的加 强箍筋应满足钢筋笼起吊安装要求,宜选用HRB400钢筋 (4)排桩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采用水下 灌注混凝土工艺时,不应小于50, . 预制排框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和混凝土保 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的有关规定

JGJ/T406及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 7.支护椎顶部应设置混凝土冠梁。冠梁的宽度不宣小于桩 径,高度不宜小于桩径的0.6倍,冠梁钢筋应符合《混爆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梁的构造配筋规定,冠梁 用作锚杆的传力构件或按空间结构设计时,尚应按受力 构件进行截面设计。排桩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冠梁 时,纵向钢筋伸入冠梁的长度宜取冠梁厚度;冠梁按结 构受力构件设置时,桩身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冠梁的锚固 长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钢筋锚 固的有关规定。 8.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桩间土防护措施宜采用内 置钢筋网或钢丝网的喷射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面层 的厚度不宜小于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 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 (四)施工要求 1.排桩的施工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对相应 桩型的有关规定。 2.当排桩施工影响范围内存在对地基变形敏感、结构性能 差的既有建筑物、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时,应根据其 位置、类型、材料特性、使用状况等采取相应控制地基 变形的防护措施,且不应采用挤土效应严重、易塌孔、 易缩径或有较大振动的桩型和施工工艺。 3.当排桩桩位邻近的既有建筑物、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 对地基变形敏感时,应根据其位置、类型、材料特性、 使用状况等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

关规定采取相应控制地基变形的防护措施。 , 排桩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内力较大处。同一 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接头面积 百分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梁类 构件的规定。 5.除有特殊要求外,排框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 (2)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0.5%: (3)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为20: (4)桩的其他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的规定。 6.冠梁施工时,应将桩顶浮浆、低强度混凝土及破碎部分 清除;冠梁混凝土浇筑采用土模时,土面应修理整平。 7.排桩及冠梁混凝土的施工尚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8.预制框用于基坑支护设计前应评价施工挤土效应对周边 环境的影响,需根据土层及周边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沉 桩方式和施工顺序,其施工要求尚应相关技术标准及规 的有关规定。 二、锚杆 一)一般规定 1.本册图集中锚杆包括钢筋锚杆(详见复合土钉墙支护章 节)、钢绞线预应力锚杆、高压旋喷锚索、可回收锚索 2.锚杆锚固段及自由段长度、杆体材料、成孔直径、注浆 材料、腰梁及锚头等参数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

程》JGJ120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场地岩土层性质、基坑 开挖深度等条件,通过计算综合确定。 3.高压旋喷锚索应符合《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 JGJ/T282的有关规定。 (二)选用原则 1.锚杆的适用条件除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根据基坑深度、环境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确定。 2.承载力要求较高时,锚拉结构宜采用钢绞线锚杆;承载 力要求较低时,也可采用钢筋锚杆。 3.当不允许在支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在地 内时,应采用可回收锚索。 4.锚杆锚固段不宜设置在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 土及松散填土层内, 5.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锚杆的适用性 (三)设计及构造要求 1.锚杆设计应包括杆体和锚固体截面、锚固段长度、自由 段长度、锚固结构稳定性等计算或验算等内容平昌县佛楼镇梁平村供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2.锚杆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锚杆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对多层锚杆,其竖向间 距不宜小于2.0m;当锚杆的间距小于1.5m时,应根据群 锚效应对锚杆抗拨承载力进行折减或通过改变相邻锚杆 的倾角,以消除群锚效应; (2)锚杆的锚固段宜设置在强度较高的岩土层内;

程》JGJ120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场地岩土层性质、基坑 开挖深度等条件,通过计算综合确定。 3.高压旋喷锚索应符合《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 JGJ/T282的有关规定。 (二)选用原则 1.锚杆的适用条件除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根据基坑深度、环境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确定。 2.承载力要求较高时,锚拉结构宜采用钢绞线锚杆;承载 力要求较低时,也可采用钢筋锚杆。 3.当不允许在支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在地 内时,应采用可回收锚索。 4.锚杆锚固段不宜设置在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 土及松散填土层内, 5.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锚杆的适用性 三)设计及构造要求 1.锚杆设计应包括杆体和锚固体截面、锚固段长度、自由 段长度、锚固结构稳定性等计算或验算等内容,应符合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2.锚杆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锚杆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对多层锚杆,其竖向间 距不宜小于2.0m;当锚杆的间距小于1.5m时,应根据群 锚效应对锚杆抗拨承载力进行折减或通过改变相邻锚杆 的倾角,以消除群锚效应; (2)锚杆的锚固段宜设置在强度较高的岩土层内:

(3)当锚杆上方存在天然地基的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时,宜避 开易塌孔、变形的土层 3.锚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成孔直径宜取100~150;旋喷锚索锚固体直径宜取 300~500,锚固体端部可通过复搅、增大浆液喷射压力等 措施形成“扩大体”; (2)锚杆自由段的长度不应小于5m,且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进 入稳定土层不小于1.5m;钢绞线、钢筋杆体在自由段应设 宜隔离会管: (3)锚杆杆体的外露长度应满足腰梁、合座尺寸及张拉锁定的 要求,并应沿锚杆杆体全长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应能 使相邻定位支架中点处锚杆杆体的注浆固结体保护层厚度 不小于10,定位支架应能使各根钢绞线相互分离; (4)钢筋锚杆的杆体宜选用HRB400、HRB500钢筋; (5)钢绞线预应力锚杆杆体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的有关规定; (6)锚杆注浆应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注浆固结体强度不宜 低于20MPa。 锚杆腰梁可采用型钢组合梁或钢筋混凝土梁;锚杆腰梁应 按受弯构件设计。锚杆腰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对 混凝土腰梁,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对型钢组合腰梁,应符合《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7的规定。当锚杆锚固在混凝土冠梁上时,冠梁应 按受弯构件设计。 , 型钢组合腰梁可选用双槽钢或双工学钢,宜取Q235钢或

Q355钢,槽钢之间或工字钢之间应用级板焊接为整体构件 焊终连接应采用贴角焊。双槽钢或双工字钢之间的净间距 应满足锚杆杆体平直穿过的要求。 6.混凝土腰梁、冠梁宜采用斜面与锚杆轴线垂直的梯形裁面 腰梁、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采用梯形截 面时,截面的上边水平尺寸不宜小于250。 7.锚杆锚具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的规定。 (四)施工要求 1.锚杆的施工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 有关规定。 2.当错杆穿过的地层附近存在既有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时 应在调查或探明其位置、尺寸、走向、类型、使用状况等 情况后再进行锚杆施工, 3.锚杆成孔工艺应满足孔壁稳定性要求,需根据土层性状和 地下水条件选择套管护壁、干成孔或泥浆护壁成孔工艺; 对松散和稍密的砂土、粉土、碎石土、填土、有机质土、 高液性指数的饱和黏性土宜采用套管护壁成孔工艺, 4.锚杆的锚固段注浆应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二次压力注 浆液宜采用水灰比0.5~0.55的水泥浆;二次压力注浆应 在水泥浆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终止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 1. 5MPa。 5.锚杆的施工充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 (2)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3)杆体长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 (4)自由段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 6.组合型钢腰梁、钢合座的施工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混凝土腰梁、混凝土 台座的施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4的有关规定。 7.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后,方 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可取锁定值的 1. 1倍~1. 15倍, 8,铺杆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抗拨承载力检测,铺杆检测数量不 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错杆检测数量不应 少于3根;检测试验应在锚固段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5MPa 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锚杆检测其余要求按照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执行。 9.高压旋喷锚索注浆要求: (1)高压旋喷锚索采用喷射注浆工艺形成锚固体: (2)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宣取0.7 1.0,水泥掺量宜取土的天然质量的20%~30% 0.高压旋喷锚索的施工尚应符合《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 规程》IGI/T2.82及相关报蓝的有关规定

一、一般规定 双排桩中前、后排桩的桩径、桩间距、排距、嵌固深度 图 等参数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规定扰 行,并根据场地土层性质、基坑开挖深度等条件,通过 计算综合确定。 二、选用原则 1.双排桩适用于开挖深度较深,放坡空间繁张,锚杆施工 会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损害的基坑。 2.当普通双排桩位移变形及内力较大时,可考虑采用倾斜 双排桩组合支护体系或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也可增设 大角度锚索进行变形及内力控制。 3.双排桩支护结构的适用条件除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 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根据基坑深度、环 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确定。 三、设计及构造要求 1.双排桩应按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截面承载力计 算,连梁应根据其跨高比按普通受弯构件或深受弯构件 进行截面承载力计算。双排桩结构的截面承载力和构造 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2.前、后排桩桩顶应分别设置冠梁,前、后排桩冠梁之间 通过连梁或连板连接。冠梁与连梁、连板均应采用现浇 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梁宜与后排桩对应连续设置。 3.双排桩排距宜取2d5d(d为双排桩桩径)。冠梁、连深

的宽度不应小于d,高度不宜小于0.8d且不宜小于400, 连梁高度与双排桩排距的比值宜取1/6~1/3。 4.前、后排桩桩顶冠梁之间采用混凝土板连接时豪华高层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板厚不 应小于200,且不应少于冠梁高度的1/3,也不应小于前 后冠梁间净距的1/20 5.双排桩结构的嵌固深度,在淤泥质土中不宜小于1.0h( 为双排桩桩长):在淤泥中不宜小于1.2h:在一般黏性 土、砂土中不宜小于0.6h。 6.双排桩与桩连梁节点处,桩与连梁钢筋受拉的搭接长度 不应小于1.51a(1a为钢筋受拉的锚固长度)。其节点构 造尚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框架顶 层端节点的有关规定, 7.当双排桩需考虑设置截水惟幕时,截水惟幕可设置于后 排桩外侧,也可设置于双排桩之间,桩间高压旋喷桩截 水惟幕可设置于前排桩之间。 8.双排桩的其他设计及构造要求详见“桩错支护章节”。 四、施工要求 1.前排桩桩端宜处于桩端阻力较高的土层。采用泥浆护壁 灌注桩施工时的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0,或应采用框 底后注浆加固沉渣;后排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200 2.其余施工要点详见“桩锚支护”章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