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400-2017 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2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 27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 28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 29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30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 3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 32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146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 34 《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224 35 《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JC/T88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JG/T400 2017,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4月11日以第1520号公告 批准、发布。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 结构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儿年我国装配式结构的实践经验,同 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法规、技术标准,并进行了结构性能、节点连 接的试验。 为便于产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 架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 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 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 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10kV电缆敷设施工组织设计7.3构件吊装 7. 4 安装施工 82 7.5安全控制 83 工程验收· 84 8.1 一般规定 84 8.2 预制构件 84 8.3安装与连接 85 8. 4 子分部工程验收
1.0.1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是由劲性柱、混合梁和混 凝土叠合楼板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框架结构(图1)。 劲性柱采用外包混凝土进行防腐、防火,柱内设置竖向加劲板来 提高梁柱节点处的受剪承载力,混合梁两端可埋置一定长度工字 形钢接头,也可采用型钢混凝土梁,劲性柱和混合梁通过工字形 钢接头进行连接,工字形钢接头的腹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翼 缘采用焊接连接。混合梁箍筋间隔伸出梁顶,并与叠合板板端预 留钢筋绑扎连接。 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是融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
1.0.2本规程编制组进行了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的拟
1.0.3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既属于装配式结机
义。在《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T50083和《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以及其他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 中已有表述的,基本不重复列出。 2.1.1劲性柱、混合梁和混凝土叠合楼板均为预制构件,劲性 柱是柱内设竖向加劲板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梁是两端埋置一定 长度工字形钢接头的钢筋混凝土梁。劲性柱和混合梁通过预留工 字形钢接头进行莲接,工字形钢接头的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 接,翼缘采用焊接连接
长度工字形钢接头的钢筋混凝土梁。劲性柱和混合梁通过预留工 字形钢接头进行莲接,工字形钢接头的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 接,翼缘采用焊接连接。 2.1.2本规程推荐用混合梁中间段为钢筋混凝土梁,两端设有 一定长度的工字形钢接头,梁纵向受力钢筋与工字形钢接头有效 焊接,设计者可根据结构受力、跨度以及施工条件改变混合梁中 间段的构造,框架梁也可采用型钢混凝土梁 2.1.4竖向加劲板延柱轴线方向设置,并与劲性柱钢管壁有效 焊接。此种加劲板可方便钢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并保证其纵向不中 断。可根据节点位置设置为“十”字形加劲板、“T”形加劲板、 “二”字形加劲板,与梁连接部位的竖向加劲板宜贯通设置,伸 出柱壁一定长度,作为劲性柱与混合梁连接的工字形钢接头的腹 板。劲性柱与混合梁不连接时也可不设置竖向加劲板
2.1.2本规程推荐用混合梁中间段为钢筋混凝土梁,两端设有
一定长度的工字形钢接头,梁纵向受力钢筋与工字形钢接头有效 焊接,设计者可根据结构受力、跨度以及施工条件改变混合梁中 间段的构造,框架梁也可采用型钢混凝土梁
4 竖向加劲板延柱轴线方向设置,并与劲性柱钢管壁有效
2.1.4竖向加劲板延柱轴线方向设置,并与劲性柱钢管
焊接。此种加劲板可方便钢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并保证其纵向不中 断。可根据节点位置设置为“十”字形加劲板、“T”形加劲板、 “二”字形加劲板,与梁连接部位的竖向加劲板宜贯通设置,伸 出柱壁一定长度,作为劲性柱与混合梁连接的工字形钢接头的腹 板。劲性柱与混合梁不连接时也可不设置竖向加劲板
2.1.5劲性柱钢管内混凝土为现场浇筑,并参与结构受力,
管外包混凝土为工厂预制,仅起防腐、防火作用。本规程推荐采 用钢管壁外焊接栓钉、挂钢丝网片并外包混凝土的方法进行防 火、防腐。主要是因为钢结构使用防火、防腐涂料后,需要不定 期地进行维护和保养,费用较高,且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外包
混凝土可与结构同寿命,无需不定期维护,防火及防腐性能 良好。
本规程中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7等现行国家标准相同的符号基本沿用,并增 加了本规程专用的符号。
3.1.1钢筋、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应严格控制,具体要求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3.1.2劲性柱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的有关规定确定。混合梁、叠 合板、楼梯及墙板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参照现行行业标准《装 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1的有关规定确定。
3.1.3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
无需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密实。自密实混凝土用于 预制构件的生产,可以消除预制构件振动成型时的噪声,降低模 具的损耗,同时可以解决异形构件混凝土浇筑困难的问题,本规 程劲性柱内设置有竖向加劲板,柱内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混凝 土,因此本规程增加了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规定。
3.1.4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的劲性柱所采用的钢管
3.1.4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的劲性柱所采用的钢管、 混合梁两端的工字形钢接头以及连接用钢材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2.1本规程推荐使用的梁柱接方式为高强度螺栓连接和焊 接连接两种连接方式的结合,连接用焊接材料及螺栓的性能应符 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接连接两种连接方式的结合,连接用焊接材料及螺栓的性能应符 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2.2劲性柱柱脚可采用锚栓与基础连接,锚栓性能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及《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钢》GB/T 1591 的有关规定。
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及《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钢》GB/T 1591的有关规定。
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及《低合金高强度结
端工字形钢接头与梁混凝土部分连接,本规程推荐钢管外壁、 合梁工字形钢接头翼缘焊接抗剪栓钉,栓钉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 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2.4水泥基灌浆材料可用于地脚螺栓锚固、柱脚底板的二次 藿浆以及预制混凝土结构预留孔洞的灌浆,灌浆材料的性能直接 影响构件连接以及结构受力性能,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的有关规定
3.2.6连接件是保证夹心外墙板内、外叶墙板可靠连接的重要
部件。目前工程应用较多为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件和不锈钢连接 件。保证夹心外墙板内外叶墙板连接件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必 要时应对连接件的受力性能进行试验检验。 我国有关预制夹心外墙板内外叶墙板连接件的建工行业产品 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待相关标准颁布后,应按相关标准 执行。
3.3.1、3.3.2本规程劲性柱和混合梁等钢混结构预制构件推荐 采用外包混凝土进行防腐、防火,在实际设计、制作及施工中, 设计、生产、施工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防腐、防火涂 科,防腐、防火涂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 规定。
胶止水条结合使用的方法,密封胶及橡胶止水条的性能应符合国 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1.2当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的结构类型为框架
4.1.3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不采用柱间支撑时,其缩
构房屋的最大高宽比与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1保持一致,当采用柱间支撑时,其房屋的最天适用高 觅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 进行确定,并适当降低
构的抗震等级与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1的规定保持一致。当采用柱间支撑时,丙类装配式劲性柱 混合梁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4.1.5构件及节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主要参照现行国家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GB50936确定。
4.1.6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
4.1.7本规程结构属于装配式结构,其平、立面的布置要义 亚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应优先选用规则的建筑;特别不规则的 筑,在地震作用下内力分布较复杂,不宜采用装配式结构
4.1.8对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4.1.8对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及其组合均 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4.1.9预制构件的施工验算应采用等效荷载标准值。预制构件 翻转、运输、吊运、安装时的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由构件自重乘 以动力系数得到。预制构件脱模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取构件 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之和,脱模吸附力是作用 在模具与构件接触表面的均布荷载,与构件表面和模具状况有 关,根据经验此荷载一般不小于1.5kN/m。
4.1.10叠合板施工验算时的施工活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
4.1.12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有弹性分析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 布的分析方法、弹塑性分析方法、塑性极限分析方法以及试验分 析方法等五种分析方法。其中弹性分析方法是最基本和最成熟的 结构分析方法,也是其他分析方法的基础和特例,此方法适用于 大部分混凝土结构,且简单易行、承载力偏于安全,装配式劲性 柱混合梁框架结构依然属于混凝土结构的范畴,因此本规程进行 承载力分析时宜采用弹性分析方法。 4.1.13带楼板节点和不带楼板节点的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有很 大区别:梁端受负弯矩作用,与梁筋平行的梁左右现浇板中一定 宽度的板筋会参与受拉;梁端受正弯矩作用,混凝土楼板在一定 范围内部分参与受压。混凝土楼板的这种有利作用在框架的中间 节点和端节点都是存在的,且其影响作用不同。装配式劲性柱框 架梁框架结构的梁板连接方式形成的梁刚度弱于现浇结构,因此 梁刚度增大系数小于现浇结构的梁刚度增大系数,本规程中间节 点的梁刚度增大系数取1.6~1.8,边节点梁刚度增大系数取 1.41.5
4.2.1劲性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其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4.2.2试验表明混合梁的开裂弯矩及极限弯矩与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值接近,混合梁两端工字 形钢接头对跨中截面承载力没有影响,混合梁的受弯破坏模式和 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非常类似,因此,混合梁的混凝土正截面受弯 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框架梁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时,其正截面的受 弯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 程》JGJ138的有关规定 4.2.3混合梁在斜裂缝形成前与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类似,但随
看荷载增大,端部钢接头的存在阻碍了支座处的开裂,斜裂缝倾 角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更陡峭,混合梁失效模式改变,试验结果 小于规范值,因而不能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计算混合梁的受剪承载力。 斜截面计算一般均在梁支座位置。但是,该区域设型钢段, 改变了混合梁剪切破坏模式,钢接头分担了其附近混凝土的大部 分应力,并使弯剪斜裂缝倾角更陡,箍筋屈服前混凝土先被压 溃。因此,假定:梁支座位置未发生斜截面破坏或梁支座位置发 生斜截面破坏后于钢筋混凝土梁部分发生斜截面破坏,忽略型钢 的作用,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如图2所示。本规程通过折减后的剪 跨比考虑了钢接头长度。箍筋折减系数最大值为1,是因为箍筋 屈服后受剪承载力不会再提高。
图2计算斜截面 工字形钢接头;2—纵向受力钢筋;3一箍筋
1一工字形钢接头:2一纵向受力钢筋:
框架梁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的 有关规定。 4.2.4~4.2.6支撑、叠合板及外墙板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国家 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3.1本规程采用等效面积的方法将正方形截面方钢管等效为
圆形截面钢管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钢管的环向拉应力t。 在轴压及梁端坚向益裁作用下、劲性柱节占核心区抗前受力
圆形截面钢管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钢管的环向拉应力
较为复杂,根据节点域剪力传递路径分析,除了正方形截面钢管 劲性柱腹板与钢管内混凝土提供剪力以外,其中平行于柱腹板的 竖向加劲板因穿过了柱翼缘而成为钢接头腹板,所以同时还要考 虑该方向竖向加劲板对受剪承载力的责献。从节点拟静力试验结 果可以得到:对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贡献最大的为劲性柱腹 板,其次为竖向加劲板,混凝土最小。 劲性柱节点内部只有竖向放置的竖向板,没有与钢管混凝土 柱壁形成钢板框架,因而不考虑斜压杆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可以 将混凝土抗剪模型简化为上升段和水平段式,考虑到混凝土受到 钢管的约束作用,认为其抗剪强度达到p后保持恒定值,取p = 0. 42 f℃.55。
定的增强作用,在节点梁端受弯时,本规程通过分析,主要考 虑叠合板钢筋受拉承载力及叠合板与柱钢管翼缘接触处的受压承 载力两个作用力。
考虑混凝土局部受压、栓钉受剪等因素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同 时加入混凝土楼板及楼板钢筋的贡献,提出了节点梁端受弯承载 力的计算公式。在正弯矩作用时,楼板钢筋参与作用较小,计算 时将其忽略。 不带楼板的节点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 术规程》JGJ138的有关规定进行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进行验算。
家现行相关标准进行验算。
5.1.1劲性柱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圆形截面钢管或正方形截面 钢管。限制圆形截面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正方形截面钢管截 面边长和壁厚之比是为保证管壁的局部稳定,具体要求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的有关 规定。 竖向加劲板与劲性柱工字形钢接头的腹板为整体受力构件, 劲性柱工字形钢接头的长度应满足施工要求,本条对劲性柱工字 形钢接头的长度提出最低要求。 劲性柱钢管外混凝土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外包混凝土的厚 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中 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在不同耐火等级下的厚度取值。外包混凝土厚 度不宜小于50mm;当外包混凝土厚度小于50mm时,混凝土与 钢管不易结合且施工难度大。 为了使外包混凝土更容易附着于钢管外壁,钢管外壁宜设置 定规格和数量的钢丝网片和栓钉。 5.1.2在地震作用下,与柱连接的梁在上、下两边中总会有一 边受拉,若在竖向加劲板的上、下方都设置内加强环,并与工字 形钢接头的上下翼缘连接,则梁柱节点连接更强,抗震性能会进 一步得到保障。原则上,应尽量设置内加强环,但内加强环式节 点涉及钢管内部的焊接,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当劲性柱管径较小 时焊接困难,而且将妨碍管内混凝土的浇灌和振捣,当劲性柱钢 管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且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时,可考虑在 劲性柱内增设内加强环
5.2.2当混合梁侧面设有纵向构造钢筋时,应在工字形钢接头
5.2.2当混合梁侧面设有纵向构造钢筋时,应在工字形钢接头 腹板上焊接一定长度的加劲板,混合梁纵向构造钢筋与加劲板焊 接连接。
5.3.1受材料长度、制作水平、吊装能力或运输能力的影响, 钢管需要在施工现场对接。相同截面钢管对接时,可按本条规定 执行。劲性柱接缝位置设置在叠合板叠合层平面位置处,有利于 结构美观,且方便斜撑安装。 5.3.2不同截面的正方形钢管拼接时,应根据上、下节柱外壁 间的差距选择合适的拼接方式。 5.3.3不同截面圆形钢管对接时,不能直接对接,需要设置变 径钢管过渡,由于过渡段钢管转折处存在较天的横向作用,因此 过渡段的坡度不宜过大,而且要在转折处设置环形隔板抵抗横向 作用,本条对变径钢管的壁厚及过渡段坡度的规定与国家标准
5.3.3不同截面圆形钢管对接时,不能直接对接,需要设置变 径钢管过渡,由于过渡段钢管转折处存在较大的横向作用,因此 过渡段的坡度不宜过大,而且要在转折处设置环形隔板抵抗横向 作用,本条对变径钢管的壁厚及过渡段坡度的规定与国家标准
5.3.4钢管柱拼接时,顶板及开孔隔板上应设透气孔和浇筑
本条规定了透气孔和浇筑孔的最小孔径,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 相应增加。
5.3.5内套圈有利于钢管的定位和对接焊缝的焊接,因此本规 程推荐使用内套圈
5.3.5内套圈有利于钢管的定位和对接焊缝的焊接,因此本规
5.3.6劲性柱和混合梁预留的工字形钢接头腹板采用两块连
根据试验结果,当混合梁达到最大承载力时,随看相邻劲性 柱钢管壁间的距离L的增加,劲性柱与混合梁的工字形钢接头 长度之和也随之增长,但Lo/L却维持在0.15~0.156之间,因 此建议工字形钢接头长度取为梁长的0.16倍。 根据试验结果,工字形钢接头高度对劲性柱与混合梁的工字 形钢接头长度之和的取值有一定影响,只是工字形钢接头高度变 化不大时,该影响也可以忽略。结合承载力和用钢量的角度来 看,工字形钢高度可以取梁高0.7~0.8倍,此时工字形钢接头 长度为1.3h。 工字形钢接头长度越大混合梁挠度越小,但是工字形钢接头 太长会超出现有规范对普通梁体度规定,所以接头长度不应大 于0.25L。 劲性柱与混合梁上的工字形钢接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后, 须对表面进行防火和防腐处理。但为美观和便于装饰装修,可在 带点外的工形钢接头外绑 闭饰舒和构浩钢箭并淡箔温
5.3.7、5.3.8国内外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次梁连接
有很多种,如主梁预留后浇槽口、次梁端设后浇段及搁置式主次 梁连接节点构造。本规程根据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混合 梁的特点给出一种主次梁刚性连接构造及一种铰接连接构造,主 要是为了减少构件样式,方便装配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如实
际需要设计其他类型节点,设计者也可按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I1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5.3.9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可通过设置柱间支撑来保
其他形式叠合楼板的应用与设计可参考行业现行相关规程。
向受力钢筋在板端应伸入支座。叠合板预制板板端预留钢筋与混合 梁顶间隔伸出的箍筋绑扎连接有利于提高结合面的受拉、受剪能力。
向受力钢筋在板端应伸入支座。叠合板预制板板端预留钢筋与
防火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装配式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的预制夹 心保温外墙板,质量稳定、精度高;内叶墙、保温层及外叶墙 次成型,通过可靠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无需再做外 墙保温;采用外墙装配式的方式进行施工,预埋线盒、线管以及 钢筋绑扎等复杂工序都在工厂内完成,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因 此本规程推荐使用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 外墙板尺度过长或过高,主体结构层间位移对外墙板内力影 响较大,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构件的P△效应。由于目前相关研究 工作较少,根据我国现阶段吊车的起重能力、汽车的运输能力、 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以及连接节点构造的成熟程度,目前还不宜 将构件做得过大,因此本规程规定外墙板宽度不宜大于一个柱距, 高度不宜天于一个层高,顶层为施工方便,可和女儿墙一起预制。
构的连接节点主要采用柔性连接的点支撑方式。一边固定的线支 撑方式在我国部分地区有所应用,但自前我国有关线支撑的科研 成果还偏少,柔性连接的点支撑方式在我国应用较为普遍。 本规程推荐外墙板与劲性柱通过预留连接件连接,外墙板与 劲性柱连接后,仅在上部预留槽钢内发泡水泥,下部连接点为自 由状态,劲性柱预留连接件与外墙板预留连接件之间有足够的孔 隙可以满足外墙板的上下左右运动。因此,本规程外墙板与主体 结构的连接属于两点支撑的柔性连接,上部为两个承重节点,下 部为两个非承重节点。劲性柱预留连接件与外墙板预留连接件的 大小及焊接钢板的厚度应考虑列外墙板自重、层间位移角等因素,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 定进行计算。
5.4.6夹心列外墙板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方法在日本
(a)夹心外墙板水平接缝构造
【a)夹心外墙板水平接缝构造
图3夹心外墙板接缝构造
交:2一发泡芯棒:3一橡胶气密条:4耐火折
5.4.7预制楼梯与主体结构两端采用固定支座时,楼板起到斜 支撑的作用,应进行抗震计算。当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 骨动简支座时,楼梯对结构刚度的贡献较小,可不参与抗震计 算。设计时,应保证铰支连接具有足够的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 图4为一种楼梯与梯梁连接构造
图4楼梯与梯梁连接构造
1一预制楼板;2梯梁;3—平台板;4聚苯板;5一插筋; 6一灌浆料:7一水泥砂浆:8一预留洞加强筋:9聚四氟乙烯板
6构件制作、存放与运输
6.1.1预制构件生产、制作用原材料的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相 关标准的规定。
6.1.2预制构件生产应以施工设计图纸为依据,生产单
据建筑、结构和设备等专业以及制作、运输和施工各环节的综合 要求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当需要修改设计图纸时,应 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6.1.3构件制作前,设计单位必须对生产单位进行技术交
以确保作业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构件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 方法与和安全生产措施
6.1.4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且每一道工 应进行之前都应右相应的技术方安和质是控制拱施
6.1.4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且每一道工
6.1.5隐蔽工程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6.1.6构件断面高宽比过大时容易失稳,为保证运输安全,应 做好固定措施,
6.2.1、6.2.2模其的精度是保证构件质量的关键,生产前应按 要求进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为了达到节约材料、方便施工、吊装可靠的自的,并避免外 露金属件的锈蚀,预制构件的吊装方式优先采用内理式螺母、内 理式吊杆或预留吊装孔。这些部件及配套的专用吊具等所采用的 材料,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选用。 6.2.3外墙板装饰层采用面砖饰面时,宜选用背面带燕尾槽的 面砖,燕尾槽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砖缝可采用发泡塑料条 或硅胶造型胶膜成型,考虑到面砖可能会出现脱落,建筑高度超 过100m时不宜采用面砖作为外装饰面,面砖抗拨检测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110的有 关规定;外墙板装饰层采用石材饰面时,应进行专项连接设计 一般采用不锈钢卡件与外叶混凝土固定。 6.2.4有保温要求的墙板可采用水平浇筑方式或竖直浇筑方式, 水平浇筑方式有利于保温材料在预制构件中的定位,如采用竖直 浇筑方式,成型保温材料可在浇筑前放置固定。 6.2.6劲性柱和混合梁上的焊接栓钉,是保证钢材与混凝土有 效结合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确保栓钉的焊接质量。 6.2.7本条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2015年版)第9.7.6条的规定保持一致,由于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将 HPB300钢筋的直径限于不大于14mm,因此当吊环直径小于等 于14mm时,可以采用HPB300钢筋;当吊环直径大于14mm 时,可采用Q235B圆钢,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 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
要求进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为了达到节约材料、方便施工、吊装可靠的目的,并避免外 露金属件的锈蚀,预制构件的吊装方式优先采用内埋式螺母、内 理式吊杆或预留吊装孔。这些部件及配套的专用吊具等所采用的 材料,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选用,
面砖,燕尾槽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砖缝可采用发泡塑料条 或硅胶造型胶膜成型,考虑到面砖可能会出现脱落,建筑高度超 过100m时不宜采用面砖作为外装饰面,面砖抗拨检测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110的有 关规定;外墙板装饰层采用石材饰面时,应进行专项连接设计 一般采用不锈钢卡件与外叶混凝土固定
6.2.4有保温要求的墙板可采用水平浇筑方式或竖直浇筑方式
2010(2015年版)第9.7.6条的规定保持一致,由于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将 HPB300钢筋的直径限于不大于14mm,因此当吊环直径小于等 于14mm时,可以采用HPB300钢筋;当吊环直径大于14mm 时,可采用Q235B圆钢,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 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
土宜在工厂浇筑。为避免柱钢管焊接热影响,上下层柱在连接处 应各留200mm高外包混凝土,在焊缝验收合格后水云间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进行该部位 外包混凝土的浇筑
土接触面的受剪承载力,实现可靠连接。粗糙面可采用拉毛或凿 毛处理方法,也可采用化学处理方法。
土接触面的受剪承载力,实现可靠连接。粗糙面可采用拉
6.2.11预制构件可根据生产条件采用洒水养护、覆盖养护及蒸
蒸汽养护可缩短养护时间,提高模具周转率,天大减少占用 场地。采用蒸汽养护时,宜在常温下静停2h~6h,升温、降温 速度不应超过20℃/h,最高的养护温度不宜超过70℃,预制构 件出池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25℃。 6.2.12预制构件脱模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工程实践 中三跨结构悬索桥施工组织设计,预先留设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与预制构件同条件养护,并用 该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的强度作为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控制的 依据。 6.2.13构件生产时,应按相关规定以生产线为批次留置标准条
蒸汽养护可缩短养护时间,提高模具周转率,天大减少占用 场地。采用蒸汽养护时,宜在常温下静停2h~6h,升温、降温 速度不应超过20℃/h,最高的养护温度不宜超过70℃,预制构 件出池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25℃
6.2.12预制构件脱模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工程实践 中,预先留设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与预制构件同条件养护,并用 该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的强度作为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控制的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