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401-202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DBJ50/T-401-202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50/T-401-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3762
下载资源

DBJ50/T-401-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401-202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5.2.3节点运行水平以平均行程延误D进行评价,按下列步

计算节点各进口道平均行程车速V,;

水电施工预埋、装修阶段要点解析,80页可下载.pdf计算节点各进口道平均行程车速V:;

中:V,进口道i的平均行程车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 h); t;—第i辆车在进口道i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l;——第i辆车通过进口道i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 (km) ; n 观测的车次数。 2计算节点平均行程延误D

式中:V; 进口道j的平均行程车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 h); Vj——进口道i的自由流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 L;一一第i个进口道的节点划定范围数值,按表4.2.1取 值,单位为公里(km); m一一节点进口道数量。

5.2.4节点运行水平等级由平均行程延误确定,等级划分应符 合表6.2.4的规定

表6.2.4节点运行水平等级划分

6.2.5路段运行水平指车辆通过路段过程中出行效率受影响的 程度。 6.2.6路段运行水平用于反映路段、道路的交通运行状态,用于 路段运行水平或道路运行水平评价 6.2.7路段运行水平以平均行程速度V进行评价,按下列计算 公式确定:

6.2.5路段运行水平指车辆通过路段过程中出行效率受影响的

式中:V 路段(或道路)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 (km/ h); 第i辆车在路段(或道路)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 (km); 第i辆车在路段(或道路)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 (h); n 观测的车次数。

6. 2. 8 的规定

表6.2.8路段运行水平等级划分标准

6.2.9路网运行水平指城市 体或区域道路网总体拥堵程度的 相对数,也称路网运行指数 6.2.10路网运行水平用于反映城市整体路网、区域(片区)路网 或等级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 6.2.11路网运行水平以路网运行指数TPI进行评价,按下列步 骤和计算公式确定 1计算路网行程时间比 RT

式中:T 路网实际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 自由流状态下路网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L 第i辆车在路段j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km); 第i辆车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V 第辆车所在路段i上的自由流速度,单位为公里 每小时(km/h): n 观测的车次数; m 路网中路段总数。 2计算路网运行指数TPI:

6.2.12路网运行水平分为5个等级,路网运行指数TPI、拥堵 等级及路网行程时间比的转换关系应符合表6.2.12的规定,

表6.2.12 路网运行指数等级划分

6.3.1拥堵时长指一定统计周期内,路段或路网交通运行处于 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累计时长。 6.3.2拥堵时长用于从时间的角度反映路网拥堵变化趋势和道 路运行效率,

6.3.3拥堵时长按下列步骤和计算公

1计算各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 2根据路段运行水平分级或路网运行指数分级,确定各路 段或路网是否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 3统计路段或路网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时长累 计T。

式中:T 路段或路网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第k个 时间片长,单位为小时(h);

拥堵里程指一定统计周期内,道路或路网交通运行处于 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路段的累计里程。 6.3.5拥堵里程用于从空间的角度反映路网拥堵变化趋势和道 路运行效率,

6.3.6拥堵里程按下列步骤和计算公式确定:

或严重拥堵等级; 3统计道路或路网中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路段的 累计里程L。

式中:l一统计周期内,第k个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 的累计时长,与统计周期总时长比值达到0.6的路段里程, 单位为公里(km); 统计范围内路段数量。

6.3.7常发拥堵路段指一定统计周期内,以一定频率出现中度 拥堵或严重拥堵的路段,可分为周常发拥堵路段、月常发拥堵路 段和年常发拥堵路段

拥堵或产重拥堵的路段 段和年常发拥堵路段。 6.3.8常发拥堵路段用于反映拥堵的频率,可反映交通拥堵发 生的聚集性、潮汐性

6.3.8常发拥堵路段用于反映拥堵的频率,可反映交通折

6.3.8常发拥堵路段用于反映拥堵的频率,可反映交通拥堵发 生的聚集性、潮汐性。

1计算各路段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累计时长; 2判断日拥堵路段: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累计 时长与该日统计周期总时长的比值达到0.6的路段; 3判断周常发拥堵路段:即一周5个工作日,大于或等于4 个工作日为日常发拥堵路段的路段; 4判断月常发拥堵路段:即一月4个周内,大于或等于3个 周(15个工作日)为周常发拥堵路段的路段; 5判断年常发拥堵路段:即一年12个月内,大于或等于6 个月(130个工作日)为月常发拥堵路段的路段

IV常发拥堵里程比例

友拥堵 路段总里程与道路总里程的比值 6.3.11常发拥堵里程比例用于从空间上反映路网整体拥堵程 度和变化情况。 6.3.12常发拥堵里程比例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式中:R 各类常发拥堵路段长度之和占统计路网道路总长的 比值; 第k条常发拥堵路段长度,单位为公里(km); m 路网中所含路段总数量; L 统计路网中路段总长度,单位为公里(km)。

6.3.13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指95%概率条件下通过某道路实 际行程时间较平均行程时间差值,与自由流状态下行程时间的 比值。 6.3.14 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反映道路网交通运行的波动性,值 越大越不可靠 6.3.15 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TRI, = t(0.95,j)

(6. 3. 15)

式中:TRI 路段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 t(0.95,j) 路段i行程时间的95%分位数,即95%概率条 件下通过路段i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一 路段i的平均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均一一自由流速度下路段j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VI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

VI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

6.3.16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指某一时间片内,通过路段的实际 行程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行程时间之差,与路段长度的比值。 6.3.17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用于直观比较同等道路条件下的 路段的拥堵程度。 6.3.18 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6. 3. 18)

式中:UDI 单位长度延迟度: T 实际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f 自由流状态下的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L 路段总长度,单位为公里(km)

7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标准

7. 1 评价指标选取

7.1.1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核心指标为地面公交运行水平。 7.1.2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扩展指标包括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 数、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

7.1.1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核心指标为地面公交运行水平。

表7.1.1评价指标选取

7.2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7.2.1地面公交运行水平指地面公交车辆在城市道路 率受影响的程度,

7.2.1地面公交运行水平指地面公交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运行效 率受影响的程度。 7.2.2地面公交运行水平用于反映城市道路上地面公交线路或 线网的相对交通运行状态。

7.2.2地面公交运行水平用于反映城市道路上地面公交线路或 线网的相对交通运行状态,

7.2.3地面公交运行水平按下列步骤和计算公式确定

计算路网中地面公交行程时间比R

地面公交运行指数分为5个等级,拥堵等级、公交运行指 面公交行程时间比的转换关系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7.2.4地面公交运行指数分为5个等级,拥堵等级、公

表7.2.4公交运行指数等级划分

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

7.3.1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指一定统计周期内,城市地面

3.1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指一定统计周期内,城市地面 交线路或线网行程车速波动率。

公交线路或线网行程车速波动率

7.3.2 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用于反映城市地面公交线网的

7.3.2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用于反映城市地面公交线网的

3.2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用于反映城市地面公交线网的 程车速稳定程度,该值越小,城市地面公交运行越稳定。 3.3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式中:β 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 V 第k辆地面公交车辆行程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 (km / h) ; V 地面公交线路或线网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公里 每小时(km/h); n 地面公交车次数。

.3.4 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指一定统计周期内,同期同线路小 汽车行程速度与地面公交行程速度的相对比值。 7.3.5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用于反映公交运行效率与城市道路 交通运行效率的相对水平。

7.3.6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V./V! V./VI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 执行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

总则 27 术语和符号 28 2.1术语 28 基本规定 30 评价对象和范围 31 4.1 评价对象 31 4. 2 评价划定范围 31 4. 3 评价时间范围 32 数据采集标准 33 5. 1 基础属性数据标准 33 5. 2 交通运行数据标准 33 道路运行评价标准 35 6.1 评价指标选取 35 6.2 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6.3扩展指标 37 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标准 39 7. 1 评价指标选取 7.2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39 7. 3扩展指标 39

1.0.1本条说明了编制本标准的意义和目的。本标准旨在通过 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的内容、计算方法等,实现重庆 市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利用本标准可实现 对单个或多个节点、路段、区域路网及整体路网交通运行进行全 面系统评价,进而支撑如城市道路建设计划编制、常发堵点升级 改造、缓堵措施实施效果评估、大型通道方案比选、交通组织实施 效果评价、交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等交通管理评估与决策 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可作为重庆市中心 城区整体道路网或区域道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的基础依据,对 于远郊区县等非中心城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本标准中部分 指标如节点运行水平、路段运行水平、路网运行水平、拥堵时长、 拥堵里程、常发拥堵路段等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 1.0.3本标准是参考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评价等相关标准 制定的。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符合现行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本条 文明确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本条说明了编制本标准的意义和目的。本标准旨在通过 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的内容、计算方法等,实现重庆 市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利用本标准可实现 对单个或多个节点、路段、区域路网及整体路网交通运行进行全 面系统评价,进而支撑如城市道路建设计划编制、常发堵点升级 改造、缓堵措施实施效果评估、大型通道方案比选、交通组织实施 效果评价、交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等交通管理评估与决策,

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可作为重

城区整体道路网或区域道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的基础依 于远郊区县等非中心城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本标准中 指标如节点运行水平、路段运行水平、路网运行水平、拥堵日 拥堵里程、常发拥堵路段等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

2.1.1交通运行状态用以描述或反映节点、路段或路网的通畅

或拥堵情况,分为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严重拥 堵5个等级,本标准中交通运行状态分为道路运行状态和地面公 交运行状态,在实际统计分析中,可分类进行交通运行状态描述。

与行驶时间相比,综合考虑了等候红绿灯、公交站上下客等 时间,更能反映道路真实运行情况。当以出租车GPS数据 程时间时,为提高计算精度,宜剔除非载客行驶数据。

.1.10自由流行程时间是以自由流速度通过某一路段的行利 寸间,计算路段自由流行程时间时,首先根据本标准第5.2.3多 十算出自由流速度,当因数据限制无法计算出自由流速度时,可 参考条文说明第4.2.1条根据道路等级初步确定自由流速度

2.1.15地面公交运行指数是反映地面公交线路或线网送

态的无量纲数值,由地面公交行程时间比标定,分为畅通、基本 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严重拥堵5个等级,由于实际城市交 运行中,地面公交和小汽车在行程车速、上下客、加减速等方面

在较大差异,因此地面公交运行指数和路网运行指数存在不同的 等级划分。

在较大差异,因此地面公交运行指数和路网运行指数存在 等级划分。

为道路运行评价与地面公交运行评价两部分,由于当前相关标准 规范中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涉及较少,因此本标准在道路运行基础 上增加地面公交运行评价,并增加相应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指标。 道路运行评价可采用道路运行评价标准,地面公交运行评价可采 用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在指标 筛选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国家标准及北京、深圳等城市经验,在浮 动车数据等交通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背景下,以指标的针对性 实用性、精准性为原则,结合小汽车和地面公交运行差异,分为道 路运行与地面公交运行两类评价指标

用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在指标 筛选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国家标准及北京、深圳等城市经验,在浮 动车数据等交通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背景下,以指标的针对性、 实用性、精准性为原则,结合小汽车和地面公交运行差异,分为道 路运行与地面公交运行两类评价指标。 3.0.2本条明确了评价指标的选取,分为核心指标和扩展指标 其中核心指标为基础性评价指标,扩展指标为辅助性或衍生性指 标,实际进行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时,可灵活选取单个或多个相关 指标。核心指标包括节点运行水平、路段运行水平、路网运行水 平、公交运行水平。扩展指标包括拥堵时长、拥堵里程、常发拥堵 路段、常发拥堵里程比例、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路段单位长度延 迟度、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本标准 对每个指标的定义、适用性、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进行了规定。 3.0.3本条明确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步骤,首先按照第4 章确定所需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并根据第5章要求收集所需数 据,按照第6章选择合适的道路运行评价指标或按照第7章选择 合适的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指标进行交通运行状态评价

其中核心指标为基础性评价指标,扩展指标为辅助性或衍生性指 标,实际进行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时,可灵活选取单个或多个相关 指标。核心指标包括节点运行水平、路段运行水平、路网运行水 平、公交运行水平。扩展指标包括拥堵时长、拥堵里程、常发拥堵 路段、常发拥堵里程比例、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路段单位长度延 迟度、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本标准 对每个指标的定义、适用性、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进行了规定。 3.0.3本条明确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步骤,首先按照第 4

章确定所需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并根据第5章要求收集所 据,按照第6章选择合适的道路运行评价指标或按照第7章 合适的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指标进行交通运行状态评价。

4.1.1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节点、 路段、道路、等级道路网、区域道路网、城市整体道路网的部分或 全部作为评价对象。 4.1.2地面公交运行状态评价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单条地面公 交线路、多条地面公交线路、区域地面公交线网和整体地面公交 线网作为评价对象

4.2.1节点划分范围由节点各进口道评价划定范围确定,节点 各进口道评价范围由进口道道路等级确定,在参考《城市道路交 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进口道为高 速公路时,评价范围起点距离节点中心点900米;进口道为快速 路时,评价范围起点距离节点中心点700米;进口道为主干路时, 评价范围起点距离节点中心点500米;进口道为次干路和支路 时,评价范围起点距离节点中心点300米。对于无法计算自由流 速度时,可根据道路等级参考表4.2.1取值

4.2.1道路等级与自由流速度对比

4.2.2快速路路段以出入口为端点进行分段,根据实际情况,路 段长度过长时宜再分段,路段长度过短时宜合并。主干路、次干 路、支路路段以停止线为端点进行划分,即上游停止线到下游停

止线为一个路段,根据实际情况,路段长度过长时宜再分段,路段 长度过短时宜合并。桥梁在桥台位置分段,将桥梁段分成上桥 段、桥面段、下桥段,上桥段起点为最近的出入口或停止线,终点 为桥台;桥面段的起终点均为桥台;下桥段起点为桥台,终点为最 近的出入口或停止线。隧道在洞口位置分段,将隧道段分成进口 段、隧道段、出口段,进口段起点为最近的出入口或停止线,终点 为洞口;隧道段的起终点均为洞口;出口段起点为洞口,终点为最 近的出入口或停止线。

道路网进行划分,如按行政区、街道、小区、河流、槽谷等划分。城 市整体道路网应按照城市建成区划定,城市路网运行状态评价宜 包括道城市建成区内所有路段

10分钟(min)30分钟(min)和1小时(h)等

5.1基础属性数据标准

5.1.1节点属性数据应包含节点编号、节点位置、节点名称、进 出口道路等级等,其中节点编号应为唯一编码,节点位置为节点 经纬度坐标,节点名称为该平面交叉口或立体交叉口名称,进口 道道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进口 道道路等级是确定节点划分范围的依据

5.1.1节点属性数据应包含节点编号、节点位直、节点名称、进 出口道路等级等,其中节点编号应为唯一编码,节点位置为节点 经纬度坐标,节点名称为该平面交叉口或立体交叉口名称,进口 道道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进口 道道路等级是确定节点划分范围的依据。 5.1.2路段属性数据应包含路段编号、所属道路名称、所属道路 等级等信息,路段编号应为唯一编码,所属道路名称为该路段所 属道路的实际名称,对于同一道路有多个路段的,路段所属道路 名称应保持一致,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路段,可单独增加路段名称 所属道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道 路等级可作为自由流速度的初定参考。 5.1.3道路属性数据应包含道路编号、道路名称等信息,道路编 号应为唯一编码,道路名称为该道路实际名称。 5.1.4地面公交线路数据中车辆配置应符合《公共汽车类型划 分及等级评定》JT/T888的要求。 5.1.5区域路网或地面公交线网数据应包含区域编号、区域名 称等,区域编号应为唯一编码,区域名称宜为上位规划中组团名 称或子片区名称。

5.1.2路段属性数据应包含路段编号、所属道路名称、所

5.2交通运行数据标准

5.2.1交通运行数据应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里程、行程时间、样 本编号、车次数等,车辆位置为车辆经纬度坐标,车辆行驶里程为

5.2.1交通运行数据应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里程、行程时间、样

车辆在统计周期内行驶里程,车辆样本编号应为唯一编码,车次 数为该路段统计周期内通过的车辆次数 5.2.2交通运行数据的准确度、道路覆盖率等可参照《道路交通 信息服务数据服务质量规范》GB/T29101的要求,当交通运行数 据不具备覆盖道路网所有路段的条件时,为保证计算精度,至少 满足表5.2.2的要求

车辆在统计周期内行驶里程,车辆样本编号应为唯一编 数为该路段统计周期内通过的车辆次数

表5.2.2各等级道路最小覆盖比例

5.2.3 计算路段自由流速度时,为充分保障计算精度,统计样本 天数应不少于30天(d),建议为半年或全年,对于因特殊原因统 计天数达不到统计最低样本天数时,可参考条文说明第4.2.1条 根据路段道路等级初步确定路段自由流速度。

6.1.1当评价对象为某一道路时,可采用路段运行水平进行评价。 5.1.2评价对象为道路网时,宜选择拥堵时长、拥堵里程、常发 拥堵路段、常发拥堵里程比例等扩展指标。评价对象为路段(或 道路)时,宜选择拥堵时长、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路段单位长度 延迟度等扩展指标。

6. 2 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6.2.1节点运行水平适用于对单个或多个节点进行评价

评价,路段运行水平和道路运行水平算法一致且评价标准一致。

6.2.7进行道路运行水平评价时,按本标准第5.2.3条计算路 段的自由流速度,对于无法计算自由流速度的路段,可根据路段 所属道路等级参考条文说明第4.2.1条初步确定路段自由流速 度。平均行程速度是该路段上所有观测车辆行驶里程数值之和 与总行程时间的比值,对于该时段内无观测车辆数据时,可采用 历史平均行程速度标定

6.2.8路段运行水平评价标准充分借鉴了《城市交通运

评价规范》GB/T33171等标准经验,利用重庆市中心城区浮动车 数据对不同道路等级下自由流速度进行标定和反复验算,基于不 司道路交通运行特征、车辆行程车速时空分布特征、驾驶员与乘 客乘坐体验等多种因素,充分征求交通主管部门、交通专家及市 民意见,将路段拥堵程度分为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 堵和严重拥堵5个等级,实现对道路运行状态的量化表征,

在进行路网运行水平评价时,所选区域路网为区域内所有等级道 路,含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可结合需要选择纳入高速 公路。

时,路网运行指数TPI数值为10。 5.2.12路网运行水平由路网运行指数TPI标定,路网运行指 数TPI由路网行程时间比确定,路网运行指数TPI按数值分为 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严重拥堵5个等级

6.2.12路网运行水平由路网运行指数TPI标定,路网运行指

数TPI由路网行程时间比确定,路网运行指数TPI按数值分 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严重拥堵5个等级

6.3.1拥堵时长适用于从时间维度对路段或路网拥堵严重程度

6.3.1拥堵时长适用于从时间维度对路段或路网拥堵严重程度 进行评价,可统计早高峰小时、晚高峰小时、早高峰、晚高峰或全 天拥堵时长

6.3.3拥堵时长为统计路段、道路及路网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 拥堵等级的累计时长。计算拥堵时长时,道路拥堵等级的累计时 长宜按照道路运行水平等级划分进行统计,区域路网拥堵等级的 累计时长宜按照路网运行指数等级划分进行统计

6.3.4拥堵里程适用于从空间维度对路段或路网拥堵严重

进行评价,可统计早高峰小时、晚高峰小时、早高峰、晚高峰或全 天拥堵里程

程,多条路段的拥堵里程之和即为道路或路网拥堵里程。计算拥 者里程时,首先确定路段的自由流速度,根据本标准第6.2.8条 计算出路段平均行程车速并确定路段运行水平,进而统计出处于 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路段的累计里程。

6.3.8常发拥堵路段用于识别路网中常态化拥堵路段,可为城

6.3.9常发拥堵路段按统计周期分为周常发拥堵路目

时、早高峰、晚高峰或全天。

6.3.12计算常发拥堵里程比例时,首先根据本标准第6.3.9条 确定常发拥堵路段,进而计算出路网中常发拥堵路段长度数 量和。

5.3.13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适用于路段或路网运行波动性、 靠度评价。

6.3.13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适用于路段或路网运行波动

6.3.15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是指95%概率条件

实际行程时间与平均行程时间差值,与自由流状态下的行程时间 的比值,数值越大,表明路段运行可靠性越低。计算行程时间可 靠性指数时,首先确定路段的总长度,并根据路段自由流速度计 算出自由流状态下路段的行程时间,进而计算出行程时间可靠性 指数数值。

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越高,路段越拥堵。计算路段单位长度延迟 度时,首先确定路段的总长度,并根据路段自由流速度计算出自 由流状态下路网的总行程时间,进而计算出单位长度延迟度 数值。

7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标准

7.1.1开展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时,宜对地面公交运行水平、地面

.1.1开展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时,宜对地面公交运行水平、地面 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进行综合评价。

7.2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7.2.1地面公交运行水平适用于城市地面公交单条线路、多条 线路或地面公交线网评价 7.2.3进行地面公交运行水平评价时,首先确定地面公交所在 路段的地面公交自由流速度,地面公交自由流速度为在低交通 量、低密度、车辆相互无干扰情况下,即道路完全畅通下地面公交 车辆通过路段或道路的行程速度,结合实际监测数据,重庆市中 心城区地面公交自由流速度可取22km/h至25km/h。 7.2.4地面公交运行水平由地面公交运行指数或地面公交行程 时间比标定,按数值分为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严 重拥堵5个等级,地面公交运行等级划分充分考虑了地面公交实 际运营情况。

7.2.1地面公交运行水平适用于城市地面公交单条线路、多条 线路或地面公交线网评价

路段的地面公交自由流速度,地面公交自由流速度为在 量、低密度、车辆相互无干扰情况下,即道路完全畅通下地 车辆通过路段或道路的行程速度,结合实际监测数据,重 心城区地面公交自由流速度可取22km/h至25km/h。

7.2.4地面公交运行水平由地面公交运行指数或地面公交行程

7.3.1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适用于对地面公交线路

7.3.3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反映

行程可靠性时,首先确定地面公交线路或线网的平均行程速度, 进而计算该地面公交线路或线网的出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 数值。

7.3.4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用于反映地面公交运行效率

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的相对水平,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数值越大, 地面公交运行效率与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差异越大,地面公交 相对车速比数值越小JT/T 1240-2019标准下载,地面公交运行水平越接近于城市道路交通 运行水平。

个等级,反映了地面公交运行效率与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相对水 平,即地面公交的整体吸引力,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等级划分可 参照表7.3.6。当评价等级处于良或优时,表明地面公交整体吸 引力较高;当评价等级处于较差或差等级时,表明地面公交整体 吸引力偏低,宜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及开展公交专用信号灯优化 等,提升公共交通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

3.6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等级划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目录

GB/T 20674.2-2020 塑料管材和管件 聚乙烯系统熔接设备 第2部分:电熔连接.pdf.pdf注:标准图集的修订及废止情况见建委文件。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图集目录

注:标准图集的修订及废止情况见建委文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