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IAT 0034-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CIAT 0034-202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附表B.0.2 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 监测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天气: 监测单位: 本次监测时间: 年月日时 上次监测时间:年月日时
附表B.0.2 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 监测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附表 B. 0. 2
监测工程名称: 监测单位: 本次监测时间 年月
GB/T 51335-2018 声屏障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B.0.3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 报表编号:
本次监测时间: 年月日时 上次监测时间: 年月日时
轴力监测日报表 报表编号:
附表 B. 0. 4
本次监测时间: 年月日时 上次监测时间:年月日时
附表B.0.5 应力、压力监测日报表 侧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应力、压力监测日报表 报表编号:
B. 0. 6 收敛监测日报表 报表编号:
附表 B. 0. 6
监测工程名称: 监测单位: rantn
附表 B. 0. 7
附表B.0.7 倾斜度监测日报表 测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监测工程名称: 监测单位:
本次监测时间:年月日时 上次监测时间:年月日时
附表B.0.8 裂缝宽度监测日报表 监测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监测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监测单位: 本次监测时间: 年月日时 上次监测时间: 年
附表B.0.9 地下水位监测日报表 测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天气: 测单位: 次监测时间: 年月日时 上次监测时间: 年月日时
附表 B. 0. 9
附表B.0.9 地下水位监测日报表 则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附表 C.0.2 暗挖法施工现场巡查报表
附表C.0.2 暗挖法施工现场巡查报表 报表编号:
续表 C. 0. 2
附表C.0.3盾构法施工现场巡查报表
附表C.0.3盾构法施工现场巡查报表 报表编号
附表C.0.4顶管法施工现场巡查报表 报表编号,
附表 C.0.4顶管法施工现场巡查报表
续表 C. 0. 4
附表C.0.5运营期间巡查报表 报表编号
附表C.0.5运营期间巡查报表 报表编号
续表 C. 0. 5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 2《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 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4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GB/T23716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6 《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10《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GB 50493 1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 12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 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 14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15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 1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17 《环境振动监测技术规范》HJ918 18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 19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 20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
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 2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 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4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GB/T23716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10《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B 50493 1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 12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 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 14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15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 1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17 《环境振动监测技术规范》HJ918 18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 19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本规程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测技 术需求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监测技术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 准,通过试验取得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测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测 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 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 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8.12岩土压力监测 108 8.13 锚杆、锚索和土钉拉力监测 108 8.15管廊内部环境监测 108 8.17视频监控 109 8.18管廊监测监控平台 109 监测频率 110 9.1一般规定 110 监测项目控制值和预警值 . 111 10.1一般规定 1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 112
1.0.1自前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综 合管廊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比较多的问题。城市综合管 郎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复 杂、工程风险高等特点,而且我国管廊工程建设的设计水平、施 工能力及管理经验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速度、规模不相匹 配,又加上缺少相应的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加以指导,管廊 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城市综合管廊一般所处环境复杂,涉及人口密集、交通繁 忙,加之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群以及道路、桥(涵)、隧道、既 有铁路、高速铁路等纵横交错: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规模大、周期 长,同时各种施工工法及工艺应运而生。因此众多复杂因素给城 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者、建设者及管理者带来诸多难题和巨大挑 战。为了确保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土建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及安 全、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确保工程建设如期开展、保障人民群 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进一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除了精心设 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以外,还应进行精心监测工作,以服 务、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做到安全可控,经济合理,节约投 资,管理有序,有效地保证城市综合管廊的安全性和使用性,保 障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达到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 的促进我国城市综合管廊的行业发展
1.0.2适用范围包括如下内容
1综合管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施工期间 城市综合管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 支护结构垮塌、周围岩土体塌及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 周边环境对象的过大变形或破坏等安全风险事故。地下管廊施工
阶段,因施工距离长,受施工段不同的气象条件、工程地形地质 条件及施工工艺影响,将有可能发生渗水、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状态及时预警,更加准确 地指导施工全过程,有效降低城市综合管廊施工的安全风险,减 少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避免线路结构过大变形影响线路运营 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管廊运营期间 内部影响:综合管廊建成运营后,因其理藏在地下且距离较 长,对于运营过程中管廊的结构状态,如:变形、缝隙、沉降、 结构应力及结构稳定性的变化,缺少准确、及时的判断依据。监 测数据的采集与反馈对于运营阶段综合管廊起到显著的预警作 用,对于运营期间的安全维护意义重大。 外部影响:外部施工或周边工程会对管廊造成一定影响,需 要进行监测。
3.0.1对于综合管廊工程的支护结构和周围岩主体、管廊结构、 环境等对象的安全状态的监测,是控制综合管廊工程安全的关键 所在。 综合管廊在运营期间也需要建立监测系统,且需要监测的对 象和关键部位与施工期间的监测有重叠之处,因此,从监测的延 续性以及经济性方面出发,施工期间的监测方案宜统筹考虑运营 期间的监测对象及监测项目参数。 3.0.2仪器监测和现场巡查是综合管廊监测的常规手段。通过 布设传感器、安放监测仪器、设置观测点等,采用测量仪器设备 或读数仪等进行相关监测项目参数的监测,获取监测对象的状态 变化数据,分析监测对象的安全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 措施。 仪器监测点布设位置及布设点针对监测对象的特点和部位数 量有限,现场巡查是最有效的补充手段。通过现场巡查监测对象 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和安全隐患,以及监测设备系统是否正常工 作,为综合管廊全过程的安全状态的综合判断提供必不可少的技 术支撑。 视频监控相对于现场巡查而言具有可以远程、实时、便捷的 特点,对于掌握现场各种状态、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施工期间的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结合现场检测的结果 以及施工工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变形控制、施工风险控 制等工程控制相结合综合考虑。 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功能的监测系统,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可 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用于运营期间的监测可减少大量的人力成 本,提高监测效率。
工作程序按照图1进行。
工作程序按照图1进行。
图1安全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
3.0.6监测干扰源分析主要针对影响区内对监测系统造成干扰 的相关因素,包括施工过程的振动、电磁干扰、施工工艺可能对 监测系统造成的干扰等,以及周边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 风、雨、雪等的影响。针对相关因素可能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产 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补偿或修正措施。 3.0.7监测安全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所设置的监测系统在监 测过程中,对施工工艺、现场环境、监测对象等可能产生的风险 进行风险源和风险点的识别,并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变化是否会 对监测人员造成危害或对监测系统造成重大影响等风险进行汇总 分析评估,确保监测工作的安全和有效实施。 3.0.9对于监测过程有可能对于监测工作安全或监测工作准确 性有重大影响,或对于监测工作有特殊要求,或监测的对象有重 大风险,以及开展监测工作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情况时,需
要进行专门的技术论证,以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0.10监测实施流程按照图2进行。
3.0.13监测的目的就是要预防工程事故发生,确保综合管廊在 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可靠,而其所处的状态 是正常、异常还是危险,就必须通过监测取得的数据由所设置的 预警值来综合判断。 监测预警值在施工期间或运营期间不同的阶段根据监测对象 的安全和运营控制的要求,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监测对象 所处的阶段以及周边环境的状况,通过计算分析结合现场检测的 结果综合确定,并根据现场巡查的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3.0.14不同阶段的现场监测的范围和项目不尽相同,现场条件 各异,可根据监测项目的需求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有条件的情 况下设置专用的监控室,有利于监测设备的稳定和监测数据的准 确。监测期间为确保监测系统稳定的运营,应对监测系统的有效 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0.17有防爆需求的舱室的运维期间监测设备应考虑防煤
3.0.17有防爆需求的舱室的运维期间监测设备应考虑防爆 性能。
4.1.1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以及其他隧道养护、既有轨道交通维修等规范、规程确定了支护 结构与周围岩土体监测、管廊结构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等对象的仪 器监测项目。 除设计文件要求或其他规定明确要求必须进行施工期间监测 的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的结构应进行施工期间监测: 1周边20m范围内有新建工程施工的城市综合管廊结构; 2处于富水、软土和湿陷性黄土场地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 3对变形和沉降要求严格的城市综合管廊结构; 4处于老城区环境复杂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由于盾构法与顶管法是较为特殊的暗挖法,故单独列出进行 说明,本规程中的暗挖法特指除盾构法与顶管法以外的其他暗挖 施工工法。 目前各类城市综合管廊入廊管线因管廊内部环境恶化所导致 的大量主体管线锈蚀,附属设备损坏的弊端逐渐显现。本规程依 据城市综合管廊主体布置、结构特点、分舱原则、通风形式等特 点,综合考虑各入廊管线的运营特点、安全隐患及相互影响,从 兼顾保护巡检人员及管线安全需求出发,对包括但不局限温度、 水位、火灾危险、有毒有害气体等管廊内部环境的安全隐患进行 有效监测。
4.1.3重要地段是指周边环境对变形敏感的
道交通地面线、高铁、受保护古建筑等。对自动化监测结果应进 行人工检核。
4.2.2仪器监测项目一般分为应测和宜测项目,应测项目是指 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和周围岩土体的稳定 以及施工安全应进行日常监测的项目;宜测项目是为了设计、施 工和研究的特殊需要在局部地段或部位开展的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具体说明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的相关说明,
工和研究的特殊需要在局部地段或部位开展的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具体说明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的相关说明。 4.2.3本条文所列的3种情况是指基坑或隧道处于特殊的地质 条件、不良的地质作用或复杂的周边环境中,周围岩土体的位移 或变形直接反映工程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状态,所以 在此情况下将岩土体的一些监测项目规定为应测。 4.2.4综合管廊结构监测项目包括应测项目和宜测项目。应测 项目是指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包括洞 内外观察、拱项下沉、周边收敛、地表沉降:宜测项目是指城市 综合管廊工程满足设计施工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包括 围岩内部位移、支护及衬砌裂缝、围岩压力、围岩与支护接触压 力、钢支撑内力等。差异沉降非直接监测数据,是根据垂直变形
2.3本条文所列的3种情况是指基坑或隧道处于特殊的地质 件、不良的地质作用或复杂的周边环境中,周围岩土体的位移 成变形直接反映工程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状态,所以 主此情况下将岩土体的一些监测项目规定为应测
项目是指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包括洞 内外观察、拱项下沉、周边收敛、地表沉降:宜测项目是指城市 综合管廊工程满足设计施工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自,包括 围岩内部位移、支护及衬砌裂缝、围岩压力、围岩与支护接触压 力、钢支撑内力等。差异沉降非直接监测数据,是根据垂直变形 监测数据分析计算得到。 管廊结构的局部变形监测是指对局部关键断面、关键构件和关 键部位的变形进行的量测工作。本规程局部变形监测项目指净空收 敛、接缝变形和裂缝指标监测。局部变形较大会导致结构剥落、风 化,影响管廊的耐久性,应重视局部变形监测。接缝变形监测是指 结构的变形缝、预制构件接缝的变形监测。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 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中8.6.1规定,综合管廊结构应在 纵向设置变形缝。接缝过度张开或挤压将损坏接缝处止水带,进而 导致结构渗漏水,甚至导致混凝土结构损伤,详见本规程6.3章节。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受力随着结构施工进行、后期运营生产而 不断发生变化,其受力大小与结构安全稳定性存在密切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检验设计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的符合性,方便进行整 体施工过程以及运营期间结构分析。 4.2.5周边环境的监测项目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 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 CJJ99以及其他道路养护等规范、规程确定了建(构)筑物、地 下管线、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等环境对象的仪器监测项目。 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据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对周围岩土体扰动 和周边环境影响的程度及范围划分,可分为主要、次要和可能 个工程影响分区,基坑工程影响分区宜按表1的规定进行划分,
表1基坑工程影响分区
表2土质隧道工程影响分区
注:i隧道地表沉降曲线Peck计算公式中的沉降槽宽度系数(m)。
对施工影响区域内的管线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监测工作,特别 是对管材差、抗变形能力弱或有压的管线更应进行监测。由于直 接在地下管线上埋设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点难度大、成本 高,因此本条规定当管线处于主要影响区时其为应测项目,处于 非主要影响区时其为可选测项目。当支护结构发生较大变形或土 体出现、地面出现裂缝时,管线易发生侧向水平变形,在此 情况下应对管线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对既有综合管廊监测对象主要为管廊结构,其变形过大会影 响综合管廊内管线的运营安全,除位于次要影响区内既有管廊结 构的水平位移、裂缝外,所有监测项目均规定为应测项目。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环境噪声监测,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 地不同,施工阶段产生的作业噪声监测方法和限值参照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综合管廊空间和管线事故会使正常环境发生变化,使空气中 氧含量下降、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或地区土层中自然含有的危险气 体渗入等,电力电缆、热力管道及其泄漏等会产生热量使得综合 管廊温度升高,因此综合管廊一般舱室应监测温度、湿度、氧气 含量:同时,给水管、中水管、热力管道等有压管道爆裂、雨污 水管等重力流管道泄漏、管廊结构渗漏水等及其他原因会使综合 管廊产生危险水位,综合管廊一般舱室应监测水位。 对于污水舱,污水管道连接处、阀门安装处由于易滴漏产生 硫化氢、甲烷气体,应监测H,S气体和CH4气体含量;对于天 然气舱,天然气管道连接处、阀门安装处易泄漏甲烷气体,应监 测CH气体含量;CO气体主要产生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营时 一般不会产生,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CO气体的舱室 进行监测,其他需监测的气体类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综合管廊中电力电缆的火灾概率最大,因此在含有电力电缆 的舱室需设置火灾危险探测系统。热力管线的保温材料若采用可 燃材料,热力舱照明灯具、线路不能做到本质安全时,舱室具有 定的火灾危险,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3.2 本条文给出了不同施工工艺对应的施工巡查内
现场施工巡查工作中应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增加。
4.3.3管廊现场巡查可采用人工巡查、智能机器人巡查、视频
4.3.3管廊现场巡查可采用人工巡查、智能机器人巡查、视频 监控巡查等方式,具体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择。预制管节的纵 向接头拼缝处的变形过大会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因 此应加强对这些部位的变形监测,可以采用位移计进行监测。
4.4.2本条文所列内容是重要的风险部位,对这些部位进行视 频监控有利于进一步的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4.4.2本条文所列内容是重要的风险部位,对这些部位进行视
5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设
周围岩土体监测技术及要求,监测时,除应遵守本规程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目的是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 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 依据,确定管廊结构的施作时间。同时,积累量测数据,为综合 管廊工程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6.1.1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划分为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和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本规程规定的结构监测的项目、内容和 方法基本涵盖了自前主流的工程应用对象。结构监测周期分为施 工期间监测和运营期间监测。施工期间监测主要是针对结构施工 成型过程中的安全状态进行,保障施工安全,控制结构施工过程, 优化施工工艺及为实现结构设计要求提供技术支持。运营期间监 测则从结构主体完成开始进行监测,应为结构在使用期间的安全 使用性、结构设计验证、结构模型校验与修正、结构损伤识别、 结构养护与维修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6.1.2为了保证城市综合管廊结构监测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在布置监测点时,宜对结构的应力分布、变形和动力特性等作全 面的分析,选择结构静动力响应及变形较大的部位,并结合现场 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点位置:监测点的数量既要考虑到监测系统的 可靠性,又要考虑经济性。 1城市综人 齿测断面的纵向分布应
6.1.3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工程监测时,监测断面的纵向
6.2.1整体水平变形能反映城市综合管廊结构部位之间的水平 方向相对位移,该监测指标过大会对管廊内部设备、管线安装及 防水都有较大影响。本条文的规定基本考虑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给出了长期实时监测的要求,从宏观上有助于掌握线性结 构的整体变形特征。
6.2.2管廊结构的整体垂直变形产生原因有很多,如地下水变 化、附近地下工程施工、下部新建隧道穿越等。整体垂直变形能 反映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构件的部位之间的竖向相对位移。本条文 的规定基本考虑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给出了长期实时监测 的要求,从宏观上有助于掌握线性结构的整体变形特征。对于矩 形断面可在四角位置设置传感器,其他如圆形截面、马蹄形截面 对称布置不少于4个监测传感器。特殊部位是指管廊与通道、变 电室和监控中心构筑物的连接处。
6.2.3当同一区域需要同时进行水平变形和垂直变形监
宜在同一部位同时布置水平变形和垂直位移监测点,便于传感器 中和线路规划管理,同时也便于各监测项目变形值的相互 化较。
6.2.4综合管廊结构的沉降或差异沉降可导致结构内部应力的
变化,当结构出现应力集中而超过其应力限值时,会导致结构开 裂或破坏、管廊伸缩缝错台、密封垫失效,从而发生渗漏水、内 部设备腐蚀等不良后果,应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进行预警。
6.2.5一般地,综合管廊平面中心线宜与道路、铁路、轨道交 通、公路中心线平行,但当出现具有一定高度变化或曲率变化 时,布置监测点要考虑监测点数据的有效传递,在满足测量精度 的基础上合理优化监测点的布置。
6.3.1局部变形监测项目应包括净空收敛、接缝变形和裂缝指 标监测。局部变形较大会导致结构剥落、风化,影响管廊的耐久 性,应重视局部变形监测。净空收敛一般采用收敛计、全站仪或 红外激光测距仪等仪器进行监测,当进行实时监测时建议采用全 站仪、位移计进行监测。接缝变形监测是指结构的变形缝、预制 构件接缝的变形监测。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 范》CB50838中8.6.1规定,综合管廊结构应在纵向设置变形 缝。接缝过度张开或挤压将损坏接缝处止水带,进而导致结构渗
漏水,甚至导致混凝土结构损伤。关键构件一般指对结构承重影 响较大的构件。变形监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位 置或监测断面上。本条文所规定的位置设置基本符合变形监测点 的要求。
会给结构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加强对这些部位的变 形监测。
裂缝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监测。当受工程施工影响出 现新的裂缝时,应分析、判断新裂缝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选 择影响性较大、裂纹扩展较快的裂缝增设监测点。当存在“Y” 或“下”形等异形裂缝时,在裂缝交口处可以增加1组监测点 监测占连线一般垂直王主要刻缝
含有电缆、燃气管等特殊管线,若舱室内渗水严重可能会造成电 缆短路的事故,甚至当渗漏水中含有腐蚀介质,还有可能造成燃 气管道破裂的事故,严重影响生产及人身安全,因此,此类舱室 内部应加密布设局部变形监测点。
周边环境等因素,布设在结构出现弯矩极值等特征点的部位。由 于综合管廊通常长度较长,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设置伸缩
缝、沉降缝,同时预制拼装管廊结构的拼接处通常为薄弱位置, 在环境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开裂、不均匀沉降、水平错 动等诸多问题,因此也应重点对这些部位的受力进行监测
赣粤高速公路某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6.4.5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的预应力筋连接有多个接头时
6.4.6在进行结构体系受力分析时,如果结构本身具有对
为,要利用对称性优化监测点布置,这是从经济性和科学性角度 合出的原则。在监测数据和理论分析数据进行比较时,可以利月 寸称性判别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6.4.7在进行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应力分析时,对于某些区段或
区域确实存在应力分布均匀的情况沧州某酒店夜景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此时可以根据对称性、区域 重要性进行监测点的布置,同时要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和实际受力 特点及变形等其他指标统一进行监测点的优化布置。但对于应力 集中的工况,应进行可靠的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监测 点布置。
检相结合,对于过程检查发现的病害,要实时调整监测点布置, 这是从实际出发的必须手段,避免了监测点布置在理论上的 不足。
7.2.1为了能够反映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的变化特征和便于 监测结果的分析,监测点的布设应考虑其基础形式、结构类型 修建年代、重要程度及其与综合管廊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等因 素。本节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并结合各地综合管廊监测经验制定。 高层、高建(构)筑物的倾斜监测,可采用基础两点间 的差异沉降推算倾斜变形,其监测点应符合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 设要求。 建(构)筑物的裂缝宽度监测,在开展之前应调查已有的 裂缝,根据裂缝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监测。当受工程 施工影响出现新的裂缝时,应判断分析新裂缝对建筑结构安全的 影响,选择影响性较大、发展变化较快的裂缝增设监测点。当存 在“Y”或“下”形等异形裂缝时,在裂缝交口处可以增加1组 监测点,监测点连线一般垂直于主要裂缝。 7.2.2地下管线与工程的邻近距离不同,受施工的影响程度不 同,扰动程度越大地下管线的破坏风险越高,监测点的布设密度 应相应增大。因此,主要影响区监测点的布设密度应大于次要影 响区。隧道工程下穿地下管线时,监测点间距应取本条款规定间 距的小值。 地下管线的节点、转角点、结构软弱部位(金属管线受腐蚀 较大部位)、与工程较为邻近可能出现较大变形部位容易发生管 线开裂或断裂,是地下管线监测的重点部位。由于地下管线的特 殊性,难于调查获得上述部位时,可根据管线特点,利用窖井、 阀门、抽气孔以及检查井等易于调查获得的管线设备作为监 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