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511-202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

DB51T 1511-202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51T 1511-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60322
下载资源

DB51T 1511-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T 1511-202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

建设项自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 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影响评价组织和工作流程 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 影响评价成果编制 附录A(规范性) 影响评价工程流程 附录B(规范性) 建设项目影响评价区范围. 附录C(规范性) 单因素影响分类依据及标准.. 13 附录D(规范性) 外业调查内容和方法. 14 附录E(规范性) 影响预测指标体系 16 附录F(规范性) 影响综合评价评分标准和赋分体系, 22 附录G(规范性) 影响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及附表式样 25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70页PDF.pdf页自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 响评价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以下简称 “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及成果编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水利、电力、交通、旅游、能源输送等法律法规非禁止性建设项目对四川省内森林生 态系统、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 遗迹、古生物遗迹等类型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世界自然遗 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等自然保护地的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LY/T168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 项目建设区 Kconstructionarea 建设项目永久和临时占用的区域, 3.2 永久占地 permanentoccupationarea 建设项目永久性占用的土地。 3.3 临时占地temporaryoccupationarea 建设项目临时性工程占用的土地。该类土地在建设项目使用结束后可进行生境恢复。 3.4 评价区assessmentarea 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区域。该区域包含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 3.5 重要栖息地importanthabitat 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名录内所列的栖息地 3.6 生态影响ecologicalimpact 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3.7 生态影响评价ecologicalimpactassessment 识别、量化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或其组分的直接和潜在影响,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和改 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的过程。 3.8

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riskassessment 应用定量、定性的方法,评估、预测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造成风险的可能性、发生几率及接受 的程度。

1.1预测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 影响。 1.2评估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的生态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针对性的不利影响消减 建议。

依据生态学和自然保护的基本原理,独立、客观地开展评价活动。科学确定评价区域和评价内容, 采用科学的调查、预测和评价方法,选用科学的评价指标,科学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 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并科学制订不利影响消减措施。

4. 2. 2 针对性

根据建设项目类别及其施工、运营特征和自然保护区类型及其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主要保护 对象特点,针对关键物种、生态系统或自然遗迹,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评价, 提出针对性的不利影响消减措施

影响评价时限包含建设项自施工期和运营期;影响评价范围包含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和可能影响 范围;影响评价对象包含评价区内的全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因素涵 项目可能对影响对象产生影响的全部因素。

4.2.4定量评价为主

以种类、数量(或多度)和比例等量化指标描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 况,并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的影响方式、过程和程度。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或因其他原因无法 量方法时,可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2.5实地调查为主

在查阅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应根据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 特点,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影响对象类型及特征,系统地开展实地调查和评估

4. 2. 6 可操作性

评价区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各阶段全部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所及的区域。直接影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产生破坏或不利影响的地域;间接影响区是除直接影响区外的由项 活动或其直接影响所诱发产生生态不利影响的地域。其范围应按附录B的规定确定。在实际评价 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主要保护对象特性、地理单元特殊性等因素,适度扩大评价区范围。

包括建设项目施工期和

包括土地、水、动物、植物、风景等自然资源。其中,动物资源应包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 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植物资源应包含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风景资源应包含地文、水文 生物、人文、天象等五大类型。

4. 5. 2 生态系统

4.5.3主要保护对象

力物、植物、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

4.7影响评价指标确定

4.7.1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4.7.2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4.7.3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及四川省技术标准规定,

4.7.1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4.7.1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4.7.2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4.7.3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及四川省技术标准规定。

一般情况下,影响评价人员应由覆盖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植物分类、生态、土壤 景园林、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70%以上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比例 不低于评价组人员总数的20%,中级职称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评价人员总数的40%,并需在页或正文中 出评价人员的专业技术背景、职称等信息。原则上,影响评价人员均需参与实地调查。在下列情况下, 响评价组应根据自然保护区和建设项目类型增加相应专业技术人员: 涉及水利水电项目或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鱼类等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应有水文 水生生物、水生生态系统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 涉及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等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应有地质、古生物等专业的技术人员 参加; 分布有四川省特有或稀有物种的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应有相应物种研究专业的技术人员参 加; 一输电线路项目影响评价应有电磁辐射、森林草原防火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

影响评价工作流程按附录A执行。

6.1.1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6.1.2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等文本资料以及相关图件。 6.1.3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6.1.4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矢量图层、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总体规划、管理计划、生态旅游规划、 科研成果、监测数据等。 6.1.5评价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调查时间为基准,2年内拍摄、空间分辨率精度高于2m)或CGCS2000 坐标系地形图。

6.1.6 6.1.7 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6.1.8国内外类似项目影响评价和科学研究相关文献资料。 6.1.9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划。 6.1.10自然保护区内和周边其他相关项目资料

6. 2. 1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为建设项目调查、自然保护区调查和评价区调查。建设项目调查主要调查项目所处地理 立置、建设依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及规模、占地规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与自然保护区的区位关 系、保护区内占用林地的保护等级、施工组织及工艺、施工辅助设施设备规模及布局、运营方案、环境 保护措施等。自然保护区调查包括管理调查、社会经济调查和生态背景调查,其中管理调查包括保护区 立置、面积、范围、主地利用现状、性质、级别、主要保护对象、建立时间、管理机构名称、行政级别 呆护管理人员数量和结构、保护区功能区划等调查,社会经济调查包括县域经济调查和周边社区调查, 主态背景调查包括自然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威胁因子等调查。评价区调查包括 非生物因子、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威胁因子等调查。各类调查内容按附录D的规定。

6. 2. 2 调查方法

6.2.2.1建设项目调查

采用资料检索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建设项目整体情况主要通过查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施工方案设计等获得相关信息。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区 位关系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建设内容、规模、占地范围等通过现地调查确定。

2.2.2自然保护区调查

采用资料检索法进行调查。

6. 2. 2. 3评价区调查

a)非生物因子调查。一般采用资料检索法进行调查。在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得准确信息时,可通 过现地观测获得需要参数。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和电磁辐射等相关参数观测方法分别执 行GB 3095、GB 3838、GB 3096、HJ/T61规定。 b 土地资源调查。采用资料检索、现地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采用资料检索法时,应利用最新 的国土变更调查年度更新数据或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执行 GB/T26424相关规定。 水资源调查。米用资料检索法, d 野生动物调查。以实地调查法或红外相机调查法为主,辅以资料检索法。实地调查时,大中型 兽类采用实体和痕迹样线调查法、红外相机调查法,啮齿类等小型兽类采用陷阱法或侠日法; 鸟类采用实体和声音样线调查法,稚类等地栖鸟类可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两栖类、爬行类采 用样线陷阱或直接捕捉法;鱼类采用渔获物法。 e 野生植物调查。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时,样线密度不低于1km/km²,且穿 越评价区所有植被类型(群系):每种植被群系内至少设置1个植物样方。样方大小按建群种 类型确定:乔木按不小于20m×20m设置,其内按品字形设置不小于5m×5m的灌木样方3个、

6.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说明建设项目名称、类型、规模、布局、投资及效益,分析建设的必要性、建设项目政策法规符合 性分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等;说明施工期施工人员 数量、施工时间、施工工艺、施工辅助设施及机械设备数量及布局、施工营地规模及布置等;说明运营 期保护区内运营人员的数量、滞留时间以及工作和生活的范围及方式。

6.3.2与自然保护区区位关系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不同建设方案在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及其不可避让性、与功能区的关系、建设内容及规 模、建设布局等,比选并选择综合评估的最优方案

已规划的生态保护措施分

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等规划设计的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科学 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6.3.4替代方案分析

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建设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措施提出替代方案建

某城市大厦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6.4.1影响识别范围

6.4.1.1全部单项工程

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等相关工程

5.4.1.2全部影响过程

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

6. 4. 1. 3 全部影响方式

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长期影响、短期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 累积影响、非累积影响等。

GTCC-037-2018 交流传动机车异步牵引电动机6.4.2影响对象识别

6.4.2.1受影响的自然资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