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113-2021 逆作法施工技术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可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DG/TJ08—2113—2021 J 12191—2021
DG/TJ08—2113—202
3.0.1逆作法是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最为紧密的设计、施 工方法。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是指在基坑施工期利用地 下结构外墙或地下结构的梁、板、柱兼作基坑支护体系,不设置或 又设置部分临时支护体系。 逆作法可分为全逆作法、部分逆作法和上下同步逆作法。全 逆作法即全部地下结构从地下室首层开始,由上至下逐层施工, 最终形成基础底板。部分逆作法包括平面上部分区域顺作、部分 区域逆作和竖向上部分楼层顺作、部分楼层逆作,工程实践中周 边逆作结合中心岛顺作、裙楼逆作结合塔楼顺作或者跃层逆作等 均为部分逆作法。上下同步逆作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逆作法,先 施工界面层,向下逆作地下结构的同时向上顺作施工地上结构 (图1)。逆作时,上部结构可施工的层数,则根据桩基的布置和承 载力、地下结构状况,上部建筑荷载等确定。 与常规的顺作法相比,逆作法方案具有诸多的优点:采用上 下同步逆作法可以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顺作与逆作对比如 图2~图4所示);水平梁板支撑刚度大、挡土安全性高、围护结构 和土体变形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采用封闭逆作施工,已完成的 首层板可充分利用,作为材料堆置场或施工作业场地;避免了采 临时支撑的浪费现象,工程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实现基坑工 程的可持续发展等
008陶瓷锦砖地面施工工艺)1一地下连续墙;2一立柱桩;3一立柱;4一地上二层梁板;5一地上一层梁板; 6一首层梁板;7一地下一层梁板;8一地下二层梁板
图1上下同步逆作法示意图
图4顺作、逆作施工工期对比图
此外,对于某些条件复杂或具有特别技术经济性要求的基 坑,单纯的顺作法或逆作法都难以同时满足经济、技术、工期及环 境保护等多方面要求。此时,通过采用部分逆作法,充分结合顺 作法与逆作法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往往可以顺利实现工程建设 目标。工程中常用的部分逆作方案主要有:①主楼先顺作、裙楼 后逆作;②裙楼先逆作、主楼后顺作;③中心顺作、周边逆作;④跌 层逆作等。 建筑工程逆作法中,施工工况和施工荷载直接影响工程结构 的受力状态;采用逆作法的设计,对施工的精度和质量控制提出 厂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方案确定前,尤其是方案和初步设 计阶段,需要对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讨论,确保 没计施工一体化,从而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确保安全和保护 环境的目的。 3.0.2由于逆作法施工中结构模板搭设的需要,各个工况下的实 标开挖深度低于结构楼板标高,因此各开挖工况下的基坑开挖深 度应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实际深度,
卸荷引起的立柱向上的回弹隆起;二是在已施工完成的水平结构 和施工荷载等竖向荷重的加载作用下支承桩的沉降。此外,基坑 开挖卸荷还会导致支承桩上部一定范围土体的侧压力减小,从而 降低支承桩的抗压承载力,特别是基坑开挖较深时,该影响因素 更为突出。因此,支承桩的变形计算除了应考虑施工阶段的竖向 荷载之外,尚应结合具体情况对基坑开挖卸荷因素进行综合 考虑。 3.0.6先期地下水平结构作为逆作施工期间的水平支撑系统,需 承受坑外水土压力等产生的侧向水平荷载,同时还需承受逆作施 工期间的施工机械、材料堆场等各类竖向施工荷载,处于水平向 和竖向双向受荷的状态。因此,应按照水平向和竖向联合受荷状 态进行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并应同时满足施工期和使用期两个阶 段的设计要求。 3.0.8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的界面层作为逆作阶段上下结构的 受力转换层,即把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和侧向作用力可靠地传速 给临时地下结构,故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0.9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地下水位、抽(排)水量、降(排)水设备 运行状态实行动态监测,其目的在于监控地下水控制效果、降 (排)水运行是否正常等。对于涉及承压水降水的逆作法工程,宜 对基坑内外的地下水进行水位自动监测和计算机全程监控,确保 有效控制承压水位,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 3.0.10逆作法施工主要是通过及时形成地下结构楼板作为基坑 的支撑体系,在结构楼板形成过程中,要做到平衡对称,使基坑及 时形成有效支撑。逆作基坑一般面积均较大,结构完成需要一定 的时间,结构流水施工分块的大小将直接决定整体逆作结构的形 成时间,分块大小要综合考虑结构流水及挖土的时间要求。
卸荷引起的立柱向上的回弹隆起;二是在已施工完成的水平结构 和施工荷载等竖向荷重的加载作用下支承桩的沉降。此外,基坑 开挖卸荷还会导致支承桩上部一定范围土体的侧压力减小,从而 降低支承桩的抗压承载力,特别是基坑开挖较深时,该影响因素 更为突出。因此,支承桩的变形计算除了应考虑施工阶段的竖向 荷载之外,尚应结合具体情况对基坑开挖卸荷因素进行综合 考虑。
承受坑外水土压力等产生的侧向水平荷载,同时还需承受逆作施 工期间的施工机械、材料堆场等各类竖向施工荷载,处于水平向 和竖向双向受荷的状态。因此,应按照水平向和竖向联合受荷状 态进行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并应同时满足施工期和使用期两个阶 段的设计要求
3.0.8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的界面层作为逆作阶段上下维
3.0.8 少速宏地 受力转换层,即把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和侧向作用力可靠地传递 给临时地下结构,故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运行状态实行动态监测,其目的在于监控地下水控制效 (排)水运行是否正常等。对于涉及承压水降水的作法工 对基坑内外的地下水进行水位自动监测和计算机全程监控 有效控制承压水位,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
的支撑体系,在结构楼板形成过程中,要做到平衡对称,使基 时形成有效支撑。逆作基坑一般面积均较大,结构完成需要 的时间,结构流水施工分块的大小将直接决定整体逆作结机 成时间,分块大小要综合考虑结构流水及挖土的时间要求
下结构受力状态变化与差异,决定了采用全过程信息化施工的必 要性。利用监测信息及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地上地下结构和周 边环境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趋势,对逆作法施工工况、施工进度和 施工荷载变化等进行及时的应对和调整,采取措施避免异常情况 的发生。同时积累监控资料,验证设计参数,完善设计理论,提高 设计水平。
设计水平。 3.0.12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多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作业,特 别是在大量机械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情况下,地下空气污染相对产 重,在自然通风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通风排气 来保证作业环境满足施工要求。逆作法工程废气的来源有施工 机械排出的废气、施工人员的呼吸换气、有机土壤与淤泥质土壤 释放出的沼气、焊接或热切割作业产生不利人体健康的烟气,以 及其他施工作业产生的粉尘、煤烟和废气等。逆作法工程通风排 气设计流程:计算地下室容积一→确定换气量→合并通风排气一→选
3.0.12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多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作
4.0.2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基 坑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沪住建规范【20194号)规定:对采用 逆作法、“两墙合一”和“桩墙合一”等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 的基坑工程,围护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应得到主体结构设计单位书 面同意,并应加盖主体结构设计人员的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 印章;利用主体结构墙板作为基坑临时支撑点或者在主体结构梁 板缺失部位设置临时支(换)撑结构的,应得到主体工程结构设计 单位的书面同意。 4.0.3逆作法对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 织设计时应根据逆作法施工工况,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考虑、精 心组织;对于逆作施工平台层的平面布置、行车路线、堆载要求和 取土口的留设等与施工组织和效率密切相关的问题,应与设计相 互配合;针对竖向支承桩柱的施工工艺和精度控制、先期施工结 构和后期施工结构的接缝处理等关键施工内容应进行重点控制
5.1.1逆作法工程中的基坑围护结构与常规的基坑围护结构型 式类似。地下连续墙受弯刚度较大,整体性好,“两墙合一”地下 连续墙作为逆作法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较为普遍,适用于开挖深 度较深、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工程。灌注桩排桩和咬合式排 桩在顺作法工程中多作为临时围护结构,但在逆作法工程中也可 以作为地下室外墙的一部分在永久使用阶段发挥作用,进一步 增强其经济性。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集围护结构和截水惟幕为一 体,由于H型钢造价较高,在基坑施工完成后拨出内插型钢进 行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多作为临时围护结构;但当内插型 钢不拔除时,也可以作为地下室外墙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的工 程情况和当地经验,也可通过设计计算采用其他可行的基坑围 护结构。
5.1.3当地质勘探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内存在不良地质时,施工前 应查验位置、深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测量基线与水准点是工程施工定位的依据,施工过程中产生
5.1.3当地质勘探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内存在不良地质时,施工前
测量基线与水准点是工程施工定位的依据,施工过程中产生 的土体位移、沉降会影响定位精度,应及时进行复测和保护。施 工进程中需要交接时,应按照交接手续进行,并按规定进行现场 复测。 场地内有承压水分布时,深入承压含水层的钻探孔、废桩孔 等均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封堵,避免开挖过程中出现承压 水突涌
5.1.4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中,可采取下列措施减少对环
1在粉性土或砂土地层中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宜采用减 小地下连续墙单幅槽段宽度、调整泥浆配比、槽壁预加固等措施。 2灌注桩排桩施工可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提高泥浆比重、加 长护筒、在搅拌桩中套打等措施提高灌注桩成孔质量以及控制孔 壁塌。 3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优化施工流程,并控制施工速度,减 少搅拌桩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贝乐下 较复杂的情况应采用非原位试成槽。通过试成槽选择适合场地 土质条件、满足设计要求的机械设备、工艺参数等。试成槽过程 中应定时检测护壁泥浆指标,记录成槽过程中的情况及成槽时间 等:成槽至设计标高后应按设计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槽壁垂直 度、槽底沉渣厚度的检测。非原位试成槽的槽段试成槽结束后应 及时回填,位于基坑内的试验槽段在基坑开挖面以下应采用混凝 土回填,基坑开挖面以上可采用土或中粗砂回填,必要时可采用 注浆法对回填区域进行加固。当试验槽段位于基坑外时,可采用 土或中粗砂回填。 5.2.3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宜根据加固深度要求采用双轴水泥土 缆拌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渠式切割水泥土搅拌墙或铣削深搅水 泥土搅拌墙,桩体或墙体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200。槽壁 加固深度一般低于基坑开挖面以下3m,桩体直径为650mm~
搅拌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渠式切割水泥土搅拌墙或铣削深搅水 泥土搅拌墙,桩体或墙体的垂直度充许偏差不应超过1/200。槽壁 加固深度一般低于基坑开挖面以下3m,桩体直径为650mm~ 850mm,槽壁加固与地下连续墙的间隙根据加固深度及施工能力 等综合确定,一般为50mm~100mm。特殊情况下,如工作面狭 小、限高等,无法满足搅拌桩设备施工需要,可考虑采用旋喷、摆喷 等加固形式。
5.2.5通过泥浆试配与现场检验确定是否修改泥浆的配比,检验 内容主要包括稳定性、形成泥皮性能、泥浆流动特性及泥浆比重 检验。遇有含盐或受化学污染的土层时,应配制专用泥浆,以免 泥浆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影响成槽质量。泥浆分离净化通常采 用机械、重力沉降和化学处理的方法。除砂器选择应根据砂的颗 粒大小及需处理的泥浆方量来确定。
5.2.8对于超深地下连续墙T/TAF 101.4-2021 冷链物流可信溯源服务技术要求 第4部分:冷链数据可信存证.pdf,在十字钢板、型钢等接头无法施工
5.2.12逆作法施工对预埋的插筋和接驳器标高要求高,成槽
5.3.1试成孔至设计标高并完成一清后,静置一段时间(一般根 据成孔到成桩的施工时间来估算或根据设计要求),从开始测得 初始值后,每3h~4h间隔测定一次孔径曲线(含孔深、桩身扩径 缩径)、垂直度、沉渣厚度等,以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施工设备、施
孔结束后应采用素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密实封填。 作为“桩墙合一”的排桩围护结构,垂直度控制是比较重要 孔机械一般选择钻架配重大、钻杆扭矩大的设备,如 15型以上的设备。另外,还需减少围护沉降,以减少与主体 的差异沉降,严格控制沉渣厚度,通过泥浆反循环的工艺可 控制沉渣厚度
5.3.4灌注桩排桩成孔施工可采取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1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提高泥浆黏度,可有效防止孔壁 方、缩径。 2先施工隔水惟幕,再施工灌注桩排桩,有利于保证隔水惟 幕和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也可避免先施工的灌注桩由于塌孔扩径 导致外侧隔水惟幕施工困难的不利情况。 3围护结构位置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预加固主要是控制灌注 桩成孔过程中孔壁的稳定不塌孔,预加固的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掺 量一般为 7%~8%
5.4.1咬合桩分为硬切割与软切割两种施工方法。硬切割是指 Ⅱ序桩在相邻I序桩混凝土终凝后对其切割成孔的施工方法, 具有在成孔过程中结合清障的技术特点,适用于硬质地下障碍 物密集的复杂地质条件。硬切割咬合桩应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 机配备双壁钢套管进行成孔施工。软切割是指Ⅱ序桩在相邻I 桩混凝土初凝前对其切割成孔的施工方法,相比硬切割工艺, 情障能力有所不足,但经济性显著,适用于普通软土地质条件下
夏季、雨季施工方案的咬合桩施工。软法咬合桩成孔设备宜采用全套管钻机或旋挖 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