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532-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2532-2022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ICS93.080.01 CCS P 66
DB45/T 2532202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oro
丰润区曙光道污水管线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chnicalspecifications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orous asphalt paveme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T25322022
前 ,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结构组合设计 5路面排水设计 6材料 7配合比设计, 8排水沥青路面施工 9质量管理与验收 附录A(规范性)高黏度改性沥青的室内制备方法 附录B(规范性) 连通空隙率试验方法,
DB45/T 2532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广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 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文、廉向东、刘奕、彩雷洲、范勇军、何兆益、刘宇、陈强、刘佳、王灿 升、施权君、韩玉、吴国荣、赵立东、黄志勇、秦志、张云霞、梁裔举、黄东、梁洋德、李修磊、杜 荣耀、曹帆、吴飞富、倪应谦
DB45/T25322022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本文件界定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排水沥青路面的结构 计、路面排水设计、材料、配合比设计、排水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DB45/T25322022
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主要成分,以提高沥青动力黏度、增强沥青与集料间黏结强度为 过一定工艺合成并制备成为均匀颗粒状的添加剂。
高黏度改性沥青highviscosityasphalt 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掺加至沥青中制备,具有较高动力黏度,满足排水沥青混合料强度、 抗水损害等性能要求的复合改性沥青,
湿法工艺thewetprocesstechnology 将预混好的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加入沥青搅拌站拌和锅内,与集料、矿粉等进行拌和形成均匀排 水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
干法工艺thedryprocesstechnology 将高黏度添加剂直接加入到沥青搅拌站的拌合锅内,按一定温度和顺序与集料、沥青、矿粉等进 行拌和形成均勾排水混合料的生产工艺
4.1.1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验算及模量和强度等设计参数的确定应 050的规定。
DB45/T25322022
4.1.3旧沥青路面与旧水泥路面采用排水沥青路面, 下承层应分别符合ITG5410、JTI073.1的规定。
4.2.1排水沥青路面按排水功能层可分为超薄、单层、双层路面结构形式,应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条 件、交通等级、工程特点等因素选定。 4.2.2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层宜由排水功能层、防水黏结层和下承层组成。下承层强度与稳定性符合相 应公路等级对路面结构的要求。
表1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和厚度要求
特殊结构形式、厚度应经试验研究及技术论证确定
图1排水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形式示意图
4.3.1排水功能层与下承层之间应设置防水黏结层,防水黏结层具有优良的防水、封水和较好的层间 粘结性能。 4.3.2防水黏结层宜采用改性热沥青碎石类材料。 4.3.3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上、下排水功能层之间应设置粘层,粘层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不阻碍 双层排水通道
DB45/T 25322022
4.3.4粘层宜采用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类或其他经论证性能满足要求的材料。
5.2排水功能层排水设计
5.2.1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效率应与降雨特点相匹配,同时满足路面设计使用寿命要求。 5.2.2排水沥青路面应进行路面排水设计,宜验算饱和入渗强度、临界水膜厚度及轮迹带水膜厚度, 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排水功能层空隙率与厚度等设计因素。排水沥青路面饱和入渗强度、临界水膜厚度 及轮迹带水膜厚度按公式(1)、(2)、(3)进行验算。
2+流 h轮=1.3589 (3+)/4 (2 h临=1000 [(V21)pwV2,1/2
中: W地 路面饱和入渗强度,(mm/min); h轮 轮迹带水膜厚度,单位为毫米(mm); h临 临界水膜厚度,单位为毫米(mm); K 排水功能层横向渗透系数(cm/s),宜实测; h 排水功能层厚度,单位为厘米(cm); i 纵坡坡度,无量纲; 横坡坡度,无量纲; L 单幅路面宽度,单位为米(m); 最外侧行车道右轮迹带距离路面左边缘距离,单位为米(m); W 设计降雨强度(cm/s); n 粗糙系数,为经验常数,可在0.02~0.04之间取值,排水沥青路面取0.03 G 车重,以单轴单轮重量计,单位为牛(N); 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W 车胎宽度,单位为米(m); V 车速,单位为米每秒(m/s); T 轮胎半径,单位为米(m)。
W 路面饱和入渗强度,(mm/min); h轮 轮迹带水膜厚度,单位为毫米(mm); h临 临界水膜厚度,单位为毫米(mm); K 排水功能层横向渗透系数(cm/s),宜实测; h 排水功能层厚度,单位为厘米(cm); i 纵坡坡度,无量纲; 横坡坡度,无量纲; 单幅路面宽度,单位为米(m); 1 最外侧行车道右轮迹带距离路面左边缘距离,单位为米(m); W 设计降雨强度(cm/s): n 粗糙系数,为经验常数,可在0.02~0.04之间取值,排水沥青路面取0.03: G 车重,以单轴单轮重量计,单位为牛(N); 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W 车胎宽度,单位为米(m); V 车速,单位为米每秒(m/s); 轮胎半径,单位为米(m)。
5.3路面边缘排水设计
DB45/T25322022
图2设置快速排水通道的预制盖板
5.4.4采用缝隙式集水沟,宜将集水沟做下沉式设计或相邻集水沟之间预留施工间隙,以便于雨水快 速排出。
5.5多车道及易积水路段排水设计
5.5.1六车道及以上的多车道排水沥青路面应按5.2的规定进行水膜厚度计算,根据验算结果调整路 面设计方案。 5.5.2多车道缓和曲线零坡点等易积水路段,宜在铺设排水沥青路面前,在下承层顶面设置路面多拱 形式或埋设横向排水沟等快速排水形式。 5.5.3横向排水沟设置在排水功能层的下部,填充与排水功能层相同的沥青混合料,垂直于道路纵向 或与道路纵向成一定角度。排水沟宜设置渐变厚度,横坡低测设置排水通道,以便于雨水快速排出。
DB45/T 25322022
玄武岩纤维,应符合JT/T533的规定。
6.2.1排水沥青路面应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6.2.2高黏度改性沥青由高黏度添加剂与沥青复合改性而成,复配沥青可采用基质沥青、SBS改性沥 青或橡胶改性沥青。 6.2.3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时,可采用直接投入高黏度添加剂的干法工艺、或工厂预混好的成品高黏 度改性沥青的湿法工艺。 6.2.4采用干法工艺拌和排水沥青混合料时,应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高黏度改性沥青样品的室内制备 6.2.5高黏度添加剂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2高黏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注1:中等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质量要求至不小于200000Pa·s 注2:重载及以上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质量要求至不小于300000Pa·S; 注3:粘韧性为非强制性指标,视情况选择性使用: 注4:贮存稳定性离析指标仅适用于湿法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对干法工艺不做要求
表3高黏度添加剂技术要求
DB45/T25322022
表3高黏度添加剂技术要求(续)
6.2.6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7.1.1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排水功能和力学性能的平衡。 7.1.2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 阶段。 定。
表5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城市天然气中压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B45/T 25322022
表5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续)
注1:重载及以上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背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质量要求至不小于13%、浸水背塔堡飞散试验 的混合料损失质量要求至不小于18%; 注2:重载及以上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质量要求至不小于6000次/mm。
表6排水沥青混合料典型矿料级配范围
7.3配合比设计与验证
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空隙率和路用性
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B45/T25322022
7.3.5在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排水沥青混合料试验段铺筑工作,试验段长 300m。应根据试验段质量检测结果,确定后续施工的混合料施工级配、拌和、摊铺和碾压 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