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199-2021 淤地坝设计标准.pdf.pdf

DB62T 3199-2021 淤地坝设计标准.pdf.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677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3199-2021 淤地坝设计标准.pdf.pdf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T/CWAN 0007-2018 焊接术语-焊接材料甘建公告[2021]109号

甘建公告[2021]109号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组 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发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评价标准》等6 项标准(见附件)为甘肃省地方标准。 附件: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信息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6月4日

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信息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0年甘肃省工 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制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甘建标 2020]218号)的要求,标准*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 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坝址、坝型与工程布置: 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5.水文计算;6.坝体设计;7.泄洪建筑物设 计;8.放水建筑物设计;9.坝基及岸坡处理;10.附属设施设计;11.安 全监测设计。 本标准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甘肃省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请寄送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 岗东路1371号8楼,****:730000)。

主*单位:甘肃省水利厅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杨世君靳峰田晋华冯德宝王彦武 李泽霞高金芳张煜孙浩峰陈爱华 董彦丽马涛金彦兆段志勇张峰 杨靖文李晓乔郑安王淑娟王 莉 主要审查人:周波刘胜胡斌东常自昌 张富 刘金鹏祁长雍

总则 术语 2 3 坝址、坝型与工程布置 4 3.1坝址选择 4 3.2坝型选择 5 3.3工程布置 6 4 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 12 4.1 筑坝材料 12 4.2填筑标准 13 5 水文计算 16 5.1一般规定 16 5.2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16 5.3 设计洪水总量计算 21 5.4 设计洪水过程线推算 23 5.5 输沙量计算 24 5.6 调洪演算 25 6 坝体设计 27 6.1 工程等别划分及建筑物级别 27 6.2库容与坝高 28 6.3坝顶构造 29 6.4坝坡 30 6.5防渗体 32

6.6反滤层及过渡层 + + + * + + + ++ + 36 6.7坝体排水 38 6.8护坡 44 6.9坝面排水 45 6.10坝坡稳定与沉降计算 45 ? 泄洪建筑物设计 49 7.1溢洪道设计 49 7.2泄洪洞 52 7.3消能设施 53 8 放水建筑物设计 58 8.1卧管 58 8.2竖井 61 8.3 涵洞(管) 61 一 坝基及岸坡处理 65 9.1 坝基处理 65 9.2 岸坡处理 66 9.3 坝体与坝基、岸坡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 66 10 附属设施设计 68 11 安全监测设计 69 本标准用词说明 71 引用标准名录 72

10附属设施设计 68 11 安全监测设计 69 本标准用词说明 71 引引用标准名录 72

1.0.1为规范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的设计,保障工程 安全和质量,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淤地坝周边生态环境,制定本 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的设计。 1.0.3淤地现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安全可靠,施工及运行方便,经 济合理,整体协调和外形美观

1.0.2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的设计。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淤地坝checkdamforfarmlandforming

在多泥沙沟道修建的以控制沟道侵蚀、拦泥淤地、减少洪水和 泥沙灾害为主要目的的沟道治理工程设施

用水力冲击土体,使之成为较高浓度的流态泥浆,输入筑有人 工碾压边的坝面冲填内,经自重脱水固结而成的土坝

用同一种防渗土料筑成的土坝,如黏性土料等,坝体断面不分 防渗体和坝壳

现体断面由土质防渗体及若十透水性不同的土石料分区构 成,可分为直心墙坝、斜心墙坝、斜墙坝以及其他不同形式的土质 防渗体分区坝

分层将土填人静水中,土的团粒结构被水崩解,在运土及填土 自重作用下得到压实的坝

totalstorage capacity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库容,由拦泥库容和滞洪库容组成

修筑在坝体上游坡面的浆砌石或混凝土放水管。 2.0.9涵洞culvert

埋设在坝下用于向坝体下游输水的建筑物。

2.0.10溢洪道spillway

为宣泄超过淤地坝调蓄能力的洪水或降低库容水位,保证坝 体安全的泄水建筑物

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坡面的同时美化生态环境的 技术

3坝址、坝型与工程布置

3.1.1坝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建筑材料、社会经济、两 岸交通、工程枢纽布置及上、下游淹没损失情况等,从安全、合理 经济等方面经方案比较后确定

1坝址宜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的岩基、厚度不大的砂砾石地 基或密实的土基上,不宜选在软基上; 2坝址应避开较大弯道、跌水、泉眼、断层、滑坡体、洞穴、文物 等地区,坝肩无较大冲沟、洞穴等,如不能避开,应采取处理措施; 3坝址宜选择在便于就近挖取和有足够的土、石料,有水源 条件,便于施工、运输、防护管理和便于群众交通出行的位置; 4坝址地形宜选择坝轴线短,沟道横断面较小,工程量小,沟 道比降平缓,坝上游开阔,可淤地面积大,便于布置放水建筑物和 泄洪建筑物的位置: 5选择坝址时,应考虑库区蓄水后,淹没损失较小,不会在库 区产生大规模坍塌、滑坡,并避免浸没耕地或林地的面积过大; 6现址宜选择在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有利于改善 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地区。 3.1.3坝址区的地震动参数应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的规定确定;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及VI度以上的地区,应根 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51247的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 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3.2.1甘肃省淤地现坝体多采用土坝,根据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 防渗措施不同,可分为均质土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包括黏土斜 墙坝和黏土心墙坝)和多种土质坝等。土坝根据不同施工方法文 可以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和水坠坝。在具体选择现型时,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坝址区建坝土料丰富地区,水源缺乏的情况下,宜采用碾 压式土坝;坝址区土料丰富、土质适宜,水源有保证,适宜水坠施工 时可采用水坠坝; 2若当地砂石料较多时也可采用多种土质坝;土料缺乏而石 料丰富地区,且石料相对容易来集时,可采用浆砌石坝或者混凝土 坝; 3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现址地形地质条件、建 筑材料情况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坝型。 3.2.2碾压式土石坝可采用均质土坝、碾压与水中填土结合坝 土质材料防渗体分区坝、非土质材料防渗体坝等型式。坝型选择 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坝址区河谷地形、坝址基岩性质、覆盖层特征及地震烈度 等条件; 2筑坝材料的种类、性质、数量、位置、开采运输和填筑条件: 3工程的总体布置及现体与泄洪、输水建筑物的合理布设; 4坝基与岸坡处理方式; 5施工导流方式、填筑强度、气象条件、施工场地、交通条件 和初期度汛等施工条件; 6淤地坝工程的总工程量、总工期和总造价。 3.2.3水坠坝坝型选择应根据土料类别、数量、物理力学指标和 工程运行等要求确定:

3.2.1甘肃省淤地坝坝体多采用土坝,根据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 防渗措施不同,可分为均质土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包括黏土斜 墙坝和黏土心墙坝)和多种土质坝等。土坝根据不同施工方法文 可以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和水坠坝。在具体选择现型时,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坝址区建坝土料丰富地区,水源缺乏的情况下,宜采用碾 压式土坝;坝址区土料丰富、土质适宜,水源有保证,适宜水坠施工 时可采用水坠坝; 2若当地砂石料较多时也可采用多种土质坝;土料缺乏而石 料丰富地区,且石料相对容易来集时,可采用浆砌石坝或者混凝土 坝; 3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现址地形地质条件、建 筑材料情况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型。

上质材科防诊体分达项、非工质材科防诊体项等型式 项至匹科 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坝址区河谷地形、坝址基岩性质、覆盖层特征及地震烈度 等条件; 2筑坝材料的种类、性质、数量、位置、开采运输和填筑条件: 3工程的总体布置及现体与泄洪、输水建筑物的合理布设; 4坝基与岸坡处理方式; 5施工导流方式、填筑强度、气象条件、施工场地、交通条件 和初期度汛等施工条件; 6淤地坝工程的总工程量、总工期和总造价。 3.2.3水坠坝现型选择应根据土料类别、数量、物理力学指标和 工程运行等要求确定:

1坝址附近土料性质适宜、数量足够时,宜选用均质坝;均质 坝应采用非分选冲填的方法施工,适用于砂土、砂壤土、壤土及花 岗岩和砂岩风化残积土筑坝; 2坝址附近土料为花岗岩、砂岩风化残积土,且工程有防渗 要求时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与常见问题的处理,应选用非均质坝;非均质坝应采用全断面分选冲填的方法 施工。 3.2.4根据地质、地形及料场的具体条件,土石坝可分段采用不 司坝型,但在坝型变化处应设置渐变段

3.2.4根据地质、地形及料场的具体条件,土石坝可分

坝系工程布设应遵循下列

1坝系工程布设应重点对工程总体布局、工程规模、行洪安 全、综合效益、运行管理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坝系工程的数量、规模 及配置,应从滞洪、拦沙、淤地、便于群众生产生活、投资效益等方 面进行方案比选综合确定; 2坝系建设应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 原则,坝系工程应与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相结合,宜 与生态修复、生态移民和改善民生等生态保护与治理措施相协调: 3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型淤地坝作为控制节点,合理布设中 小型淤地坝.科学利用水沙资源,发挥坝系减蚀、滞洪、拦泥、淤地 等综合效益; 4同一坝系中,中、小型淤地坝宜布设在大型淤地坝控制范 围内,并协调干支沟、上下游、左右岸生产生活和洪水关系,沟道工 程相互配合,联合运用,滞洪缓洪,调洪削峰,确保坝系安全运行和 防洪保收; 5同一坝系中,在大型淤地坝控制区域外的中型坝,应提高 工程运行期防御暴雨洪水的安全性,并按照大型淤地坝标准设计: 6坝系工程的建设顺序,应按照保证行洪安全、合理利用水

合理确定,宜根据流域面积、洪水泥沙等选择下列方式: 1)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坝系工程建设基础较差的流域,宜 采用先支毛沟后干沟,先上游后下游的建设顺序; 2)流域面积较小、水土流失较轻、坡面治理较好,有一定 的坝系工程建设基础的流域,宜采用先干沟后支毛沟 先下游后上游的建设顺序; 3)流域面积较大、水土流失较轻、坡面治理较好,宜采用 以干沟分段,按支毛沟分片,段片分治的建设顺序。 7对已达到设计淤积高程的淤地坝及坝系工程,应及时配套 建设坝体泄洪设施及坝地排洪渠。 3.3.2淤地坝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大型淤地坝单坝控制面积应与流域水土流失强度相适应 侵蚀模数为5000t/(km²·a)及以上地区,单坝控制面积以3km² 8km为宜;较大流域内如沟床比降小,地形条件有利且经济、生态 效益大时,侵蚀模数小于5000t/(km²·a)的地区也可布设淤地坝,单 坝控制面积可提高到10km²; 2在下游影响范围内有居民点、学校、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 的沟道内不应布设淤地坝;下游的影响范围可通过溃坝流量及洪 水过程线估算确定; 3大、中型淤地坝应由坝体、放水建筑物和泄洪建筑物组成; 小型淤地坝宜由坝体、放水建筑物和泄洪建筑物组成: 4在大、中型淤地坝控制区域内的小型淤地坝可由坝体、放 水建筑物或坝体、泄洪建筑物组成; 5在大型淤地坝控制区域内的中、小型淤地坝,按照快速淤 地造田、延长大型淤地坝淤积年限,控制沟道下切的目标配置; 6淤地坝工程布设应力求紧凑,满足功能要求,节省工程量 方便施工和运行管理

3.3.3坝轴线和坝型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工程总体布置等 因素确定,并应遵循现轴线短的原则,宜采用直线型布置方式,如 需转折,在转折处宜布置成曲线;坝轴线两端的岸坡要有足够的高 度和厚度,两岸坝肩宜选择较缓岸坡,

1 放水工程包括卧管(竖井)、涵洞、涵洞后输水渠(管); 2卧管(竖井)布置应根据坝址地形条件、运行管护方式和坝 体加高要求等因素布置;卧管应选择岸坡稳定、开挖量小的位置 卧管应向坝坡方向倾斜布设,卧管与涵洞(涵管)连接处应设消力 池,并设卧管工作道路;竖井应布置在基础稳定坚实的位置,竖井 与涵洞(涵管)连接处设消力井,并设工作桥: 3拟定并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卧管(竖井)和涵洞纵坡、孔径尺 寸及底高程满足过水能力和预定流态的要求,进口高程应根据地 质、地形、施工、淤积运用情况等要求确定; 4涵洞轴线布设宜采用直线型;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需 转弯时,弯道曲率半径应大于洞径的5倍;涵洞(涵管)的进、出口 均应伸出坝体以外;涵洞(涵管)出口水流应采取妥善的消能措施 并应使消能后的水流与尾水渠或下游沟道衔接; 5涵洞(涵管)应布设在岩基或稳定坚实的原状土基上,原状 土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适当处理措施使其达到DB45/T 1957-2019标准下载,不得布置 在坝体填筑体上; 6涵洞有灌溉任务时,应布置在靠近灌区的一侧,出口高程 应能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如考虑今后坝地排洪渠的布置,宜选择 在排洪渠和溢洪道的同侧; 7涵洞后输水渠(管)布设应考虑地形、水流特点及排水等多 方面因素,尽量符合涵洞水流方向,顺沟设置,保证水流畅通,并注 意做好引水及防护工程。涵洞后输水渠(管)受地形限制需转弯联 接时应设消力池,尾水末端应采取妥善的消能措施,并做好消能措

施与下游沟道的顺畅衔接,防止冲

3.3.5坝下埋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