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213-2010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pdf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
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W020160119425081517671标准下载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年3月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现浇混凝土 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的公告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现浇混凝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7月23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 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 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 见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施 、检查与验收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河海大学负责具体 支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河海大 岩土工程研究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邮编: 10098)。 本规程主编单位:河海大学 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湖南大学 同济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刘汉龙钱力航丁选明顾湘生 胡明亮吴万平张留俊马晓辉 李文孙宏林杨成斌温学钧 赵明华高广运! 师永生陈育民 赵慧君秦波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梦恕张炜吴连海周国钧 杨挺李健缪俊发葛兴杰 孙俊康廖红建唐建华
1.0.1为了在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中 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技术先进,制 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桩径 1000mm~1250mm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综合分析地基王 层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 和施工技术等因素,并应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优化布桩, 节约资源
1.0.4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
验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天然地基的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后形成的由增强体和 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ubgrade
bearingcapacity
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 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指设置于基础和复合地基之间用以调整桩土应力比、减小柚 土不均匀沉降的传力层
S—复合地基沉降; Si—加固层沉降; 下卧层沉降。 S2
e 孔隙比; Ei 基础底面下第i层天然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fak 基础底面下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k 处理后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fspk 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Ypk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Isik 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uk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B 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 ys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火 桩工作条件系数; 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E 桩间土应力折减系数,
3.1.1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可适用于处理黏性土、 粉土、淤泥质土、松散或稍密砂土及素填土等地基,现浇混凝土 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度不宜大于25m。对于十字板抗剪强 度小于10kPa的软土以及斜坡上软土地基,应根据地区经验或 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3.1.1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可适用于处理黏性土、
3.1.2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具备下列基本
1)工程场地的现状平面图,应包括交通设施、高压架空 线、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 2)相邻建筑物安全等级、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 3)水、电及有关建筑材料的供应条件; 4)周围建筑物的防振、防噪声的要求。
1)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工程基础平面图和剖面图; 3)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变形控制值; 4)对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基底压力和对应于荷载 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底压力。 4施工条件资料 1)施工机械设备条件; 2)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场地施工条件。 3.1.3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设计应进行下列计算和 验算: 1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3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和沉降验算; 4桩身强度验算。 3.1.4特殊条件下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原则应符合下 列规定: 1软土中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 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软土中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时,应采取技术措施 减小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和基坑 边坡等产生的不利影响; 3对建于坡地岸边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不 得将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支承于边坡潜在的滑动体上;桩端进
人潜在滑裂面以下稳定土层内的深度应能保证桩基的稳定; 4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与边坡应保持一定的水 平距离;建筑场地内的边坡必须是完全稳定的边坡,当有崩塌、 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 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进行整治,确保其稳定性; 5新建坡地、岸边建筑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工 程应与建筑边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合理确定施工顺序; 6对建于坡地岸边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应 验算其在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整体稳定性和水平承载力。
3.2.1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15。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5mm。 3.2.2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桩顶褥垫层宜采用无机结合料稳 定材料、级配砂石等材料,级配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加筋材料可选用土工格栅、土工编织物等,其抗拉强度不宜小于 50kN/m,延伸率应小于10%。 3.2.3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桩顶封口材料应采用与桩身强度 等级相同的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
3.3.1现况混凝工人直径官桩外个径和壁序应付告下列规定: 1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的外径宜为1000mm、1250mm, 并且不应小于1000mm; 2对于外径为1000mm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壁厚不 宜小于120mm;对于外径为1250mm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 壁厚不宜小于150mm。
3.3.2桩顶和基础之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的厚度
顶荷载、桩距及桩间土的承载力性质综合确定,宜取300mm 500mm,当桩距较大时褥垫层厚度宜取高值。褥垫层应铺设加
筋材料1~2层。当褥垫层厚度为低值时取1层,为高值时取2 层,且宜按每200mm铺设一层加筋材料
3.4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3.4.1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宜在复合地基加固场地边线内布 桩,也可在加固场地外设置护桩。加固场地边线到加固区边桩轴 线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倍桩径。 3.4.2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的间距应根据地基土性质、复合 地基承载力、上部结构构造要求及施工工艺等确定,宜取2.5~ 4倍桩径,桩径大时宜取小值。 3.4.3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 过现场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列公式 仕签
3.4.3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特
过现场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列公式 估算:
式中:fspk一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Pa); m一一桩土面积置换率; d一桩身外直径(m);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 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时,d。可按1.05D取值;按正 方形布桩时,d。可按1.13D取值;按矩形布桩 时,d.可按1.13√DD2取值;D、D、D2分别 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和横向桩间距(m); Ra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一一包括桩芯土在内的桩横截面面积(m²);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 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高时 宜取大值; fsk一一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
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宾馆、办公、商业、住宅及附属设施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方案,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
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有单桩静载荷试验值时,应按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 50%取值; 2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对于初步设计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Quk一—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K一安全系数,取K=2。
K一安全系数,取K=2。 3.4.5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 可按下式计算:
Quk = u Qsikl; +pQpkAp
式中:f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a),按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取值; %一—桩工作条件系数,取0.6~0.8; A500kV变电所出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一桩管壁横截面面积(m²)。 3.4.7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
3.4.7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应按 公式计算:
S=S1十S2 Po (zja ES i=1 = ∑A; E 二 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