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侧社区公园、地下污水处理厂及提升泵站PPP项目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方案.docx

北侧社区公园、地下污水处理厂及提升泵站PPP项目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方案.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9190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北侧社区公园、地下污水处理厂及提升泵站PPP项目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方案.docx

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3 根,多头搅拌不得少于3 组。

3、搅拌桩施工时,停浆面应高于桩顶标高500mm。在开挖基坑时,应将桩顶以上土层及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采用人工挖除。

4、搅拌桩的施工偏差应符合:桩位的允许偏差为50mm;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1/200。

[佛山]袋装砂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6.3.7 降水井施工要点

1、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井成孔直径700mm,选用外径为A500mm,内径为A400mm无砂滤水管,井管包裹80目双层滤水网,管外填中粗砂滤料。

2)本项目桩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为挤土桩,桩基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破坏管井的情况,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重新施工管井。

3)填充滤料后,应及时洗井,洗井应充分直至过滤器及滤料滤水畅通,疏干井施工完成后应抽水检验疏干井的滤水效果。

2、全部降水运行时,抽排水的含砂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粗砂含量应小于1/5万;

2)中砂含量应小于1/2万;

3)细砂含量应小于1/1万。

基坑支护成功的关键在于可靠的地下水控制系统。基坑开挖时,必须保证地下水位全面下降至基底0.5m以下,确保降水效果。

1)疏干井施工至设计深度后,置换泥浆后及时下管,并进行清水洗井,然后进行单井试验性抽水,单独调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降排水。

2)根据土方分层开挖过程,提前逐级下放抽水泵,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增加水泵下放深度。

3)成井后注意井口的保护,防止杂物掉入井内,并沿井口砌砖并设井盖,加强工作人员的巡视。

4)降水期间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降水期间随意停抽。

5)降水工程自始至终进行信息化施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降水方案。

6)降水施工期间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配备足够的发电机组,以防止突发停电,保证基坑降水的连续。

4、土方开挖阶段降水井维护

1)土方开挖过程中持续降水,在降水井周边1m范围内布置小彩旗,土方开挖至降水井附近时,安排专人指挥挖机施工,避免降水井井身破坏。

2)降水井井身随着挖深漏出后,及时进行无砂管拆除,保证降水井正常降水。

1、疏干井封井采用钢管+混凝土措施封闭,混凝土与钢管间设置止水环以确保底板防水效果。钢管为外径520mm、壁厚3mm钢焊管。

3、节点1与钢管间采用双面焊,焊缝高度5mm;节点2与钢管间采用单面焊,焊缝高度5mm。

4、钢管底至基础垫层以上50mm范围内钢管内、外壁均刷沥青防腐漆三遍。

5、疏干井封闭前基坑周边降水井不得停止降水。

1、支护桩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5根;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完整性为Ⅲ类或Ⅳ类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并应扩大低应变动测法检测的数量。

2、应对土钉的抗拔承载力进行检测,土钉检测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同一土层中的土钉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 根;检测土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检测试验应在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当检测的土钉不合格时,应扩大检测数量。土钉轴力检测值见各剖面支护详图。

3、锚索/锚杆抗拔承载力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锚索/锚杆验收试验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索/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索/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 根;检测试验应在锚固段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5MPa 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检测锚索/锚杆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锚索/锚杆轴力检测值见各剖面支护详图。

4、止水帷幕其质量可通过开挖后的截水效果判断。

5、面层喷射混凝土应进行现场试块强度试验,每500m2 喷射混凝土面积试验数量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应少于3 个。

6、应对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进行检测,每500m2喷射混凝土面积检测数量不应少于一组,每组的检测点不应少于3个;全部检测点的面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最小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和地下水位。仪器监测项目包括: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锚索轴力,地下水位变化。

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并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基坑回填为止。

基坑工程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应满足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可按下表确定监测频率: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① 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或连续3d 超过预警值的70%;

② 监测值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③ 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④ 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⑤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期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⑥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出设计限值;

⑦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⑧ 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⑨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或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巡视内容包括支护结构、邻近地面、道路的裂缝、沉陷发生和发展情况。巡视项目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面层有无开裂、脱落。

1)边坡、侧壁及周边地表的排水、节水措施是否到位,坑边或坑底有无积水;

2)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1)周边管线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2)围护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现象;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临近基坑施工变化情况。

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情况;

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基坑工程监测预警值应由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预警值和变化速率预警值共同控制。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预警值根据基坑设计安全等级、工程地质条件、设计计算结果及当地工程经验等因素确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通知有关各方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预警值(见预警值列表);

(2)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陷落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4)基坑周边建筑物的结构部分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5)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地下空洞、地面下陷等;

(6)基坑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7)出现基坑工程设计方提出的其他危险报警情况,或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它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预警值

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或当检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 3d 超过该值的 70%,应报警。

第七章 基坑工程验收要求

7.1 验收内容及标准

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复核各项施工参数,施工完成后养护完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喷面的平整度、面层厚度、试块强度锚杆的位置偏差、锚杆应力检测、基本试验等。

7.1.1 挖方边坡验收标准

7.1.2 土钉墙的质量验收标准

7.1.3 喷射混凝土验收标准

7.1.4 管井质量检验标准

本工程为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需按以下程序进行验收:组织专家论证论证→基坑周边监测点验收→开挖条件验收→监理单位对各工序验收→建设单位组织参建方对基坑和周边环境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巡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加强基坑工程开挖条件验收和施工关键环节的监督执法检查;

另项目按要求进行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识别,建立清单,施工过程中重点管理,编制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针对关键和特殊过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

项目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度:

自检:班组工序施工完成后自行组织自检,检查合格后班组长填写《自检记录》,报专业工程师。

互检: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上下工序交接前,由施工队伍技术负责人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班组长填写《互检记录》,报专业工程师。

交接检: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组织,质量总监、班组长、施工队伍目技术负责人等共同参加,验收合格后,专业工程师组织交接检,质量工程师填写《专检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下达质量整改通知单,由专业工程师组织整改。不同专业间的交接检由项目责任工程师(生产经理)组织,项目质量总监、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检查合格后由专业工程师组织填写《工序交接检查记录》;当地有规定的执行当地要求。

技术复核:由项目技术工程师或总工组织。检查发现的问题下达技术整改通知单,由专业工程师组织整改。当地有预检要求的,进行预检的工序不再进行技术复核。

(1)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

(2)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士、松土,条件良好的沟曹。

第八章 各项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

8.1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

1 资源利用管理目标

86.沉井下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 资源利用管理职责分工

4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表

8.2 进度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

1 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华北地区某混合结构多层住宅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3 质量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

8.3.1 质量控制目标分解

8.3.2 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