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明发世贸中心23-24#楼悬挑卸料平台方案.docx

淄博明发世贸中心23-24#楼悬挑卸料平台方案.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9201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淄博明发世贸中心23-24#楼悬挑卸料平台方案.docx

3.3.2 工程用大宗物资供应安排一览表

3.4 施工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悬挑卸料平台搭设进行施工段的划分,24#楼共两个单元,分为两个施工段,23#楼面积较小仅一个单元,为一个施工段。

陕2022TJ068 轻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构造图 集(EPS、STP、岩棉装饰一体板).pdf3.5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表4.1 模板工程进度计划统计表

5.1 劳动力配置计划

5.2 机具设备配置计划

5.3 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计划表

6.1 方案及技术参数

6.2 施工工艺流程

卸料平台地面加工→卸料平台起吊→钢丝绳固定→U型螺栓固定→验收。

6.3 悬挑卸料平台搭设控制要点

1、卸料平台加工支座完毕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吊装时,先挂好四角的吊钩,传发初次信号,但只能稍稍提升平台,放松斜拉钢丝绳,方可正式吊装,吊钩的四条引绳应等长,保证平台在起吊过程中的平稳。

2、吊装至预定位置后,先将平台工字钢与预埋件固定后,再将钢丝绳固定,紧固螺母及钢丝绳卡子,完毕后方可松塔吊吊钩,卸料平台安装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求提升一次验收一次。

3、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4、设置四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运平台时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吊环用φ20钢筋制作,吊环平行设置两道定位于外圈主梁上。

5、悬挑式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建立建材台帐,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6、卸料平台上显著地标明容许荷载值。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应配备专人加以监督。

6.4 卸料平台的使用

1、卸料平台上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重量)不得超过设计的规定值或施工设计值;材料堆放荷载(作业层上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标准值,每个卸料平台限重0.8吨(为增加安全系数,本工程按2kN/㎡进行验算);

2、卸料平台上人操作时不得超过2人,施工活动荷载按1.5kN/㎡。

3、在卸料平台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

4、作业人员在卸料平台上的最大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卸料平台的防护栏高度。

5、工人在卸料平台上作业中,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6、每班工人上卸料平台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许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在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6.5 卸料平台的拆除、移动

卸料平台的拆除、移动作业应按确定的程序进行,在拆除、移动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1、拆除防护栏杆:先拆除防护栏杆,并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顺序进行拆除,拆除下来的钢管及构件必须及时搬离卸料平台。

2、拆卸平台底板:平台底板拆卸用搭吊配合进行,防护栏杆拆除后,在平台上的四个吊环穿入钢丝绳,钢丝绳上端挂在塔吊吊勾上,缓缓升起塔吊,使吊勾上的钢丝绳受力后,松动卸料平台拉吊钢丝绳,在塔吊吊勾上的钢丝绳上完全受力后,将平台拉吊钢丝绳的上端(挂在上层边梁的吊环上)拆除下来。最后将主梁锚固段压点螺丝松开。卸料平台与建筑完全分离后,将塔吊小车缓缓向远处移动,在卸料平台移动至距外脚手架约2米的水平位置后,将卸料平台移至上一层使用或吊下地面备用。在移上上一层安装使用时按上述6.2点中的施工方法进行安装。

卸料平台与楼层之间借用外脚手架作为安全通道,底部固定木脚手板,侧边采用密目网进行封闭,详见下图:

图中:1、锚环;2、支撑梁;3、横梁;4、花纹钢板;5、围栏;6、木板;7、钢管;8、密目网;9、平网;10、连接杆;11、平网外栏;12、撑杆

平网外栏与支撑梁、横梁之间设置撑杆。

第八章 进度管理计划

8.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

8.2 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第九章 质量管理计划

9.1 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9.2 悬挑卸料平台的质量保证措施

1.卸料平台的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2.斜拉钢丝绳,构造上必须两边各设置前后两道,并进行相应的受力计算;

3.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建筑物锐角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补软垫物,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4.卸料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

5.卸料平台吊装,需要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经过检验才能松卸起重吊钩;

7.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8.操作平台上应显著标明容许荷载(限载800kg),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配专人监督。

9.3 卸料平台的质量标准

1、必须由持有效上岗证的专业技术人员组装、吊装;

2、进行分段验收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迅速整改,并追究责任;

3、每提升一次均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验收合格后悬挂卸料平台验收牌及限载牌。

第十章 安全管理计划

1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分解目标

2、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10.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10.3 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

10.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登高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2、卸料平台在搭设(拆卸)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不得从卸料平台上掉落工具、物品;同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高空作业需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施工。

3、在卸料平台上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中应注意自身安全,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4、雨天及六级以上大风等天气严禁进行卸料平台搭设、拆除工作。

5、应设专人负责对卸料平台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A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卸料平台进行检查

a 在六级大风和大雨后

b 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

a 平台位置、钢丝绳、卡扣等构件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b 卸料平台卡扣是否松动、钢丝绳是否完好;

c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搭拆卸料平台期间,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7、搭设时用起重机械吊装到相应位置后,将平台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滑动,将钢丝绳与平台连接平稳后方可撤出其中机械。

8、平台每天使用前必须对平台的钢丝绳,吊环辅设的脚手板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9、平台上装料不得超过荷载并限载13KN,不得超长超过平台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过防护栏杆。

10、平台上的防护栏杆不得任意拆除。

11、起吊时必须设专人指挥,扶平稳不能碰撞平台,其他人员不得在平台上逗留。

12、放物料时必须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长短分开,不得混吊,并且不得在平台上组装和清理模板。

13、不得从上一层向下一层平台上乱抛物料。

14、夜间施工平台上必须保持足够的照明。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计划

11.1 环境管理目标

11.2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第十二章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12.1 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12.2 绿色施工实施措施

12.3 绿色施工评价

第十三章 成品保护管理计划

13.1成品保护管理组织和职责分工

13.2 成品保护措施

1、卸料平台上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重量)不得超过设计的规定值或施工设计值;材料堆放荷载(作业层上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标准值,每个卸料平台限重0.8吨(为增加安全系数,本工程按2kN/㎡进行验算);

2、卸料平台严禁故意进行破坏,定期对钢丝绳、工字钢等进行检查。

2、卸料平台上人操作时不得超过2人,施工活动荷载按1.5kN/㎡。

3、在卸料平台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

4、作业人员在卸料平台上的最大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卸料平台的防护栏高度。

第十四章 主要危险源及应急措施

14.1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4.2 预防与预警

2、现场人员据伤者受伤原因展开救援。

3、事故应急指挥部在事故发生半小时内到达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工作。

4、施工队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为抢救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具体人身伤害及预防措施

⑴、高空坠落:严禁盲目移动伤者,使伤者平躺拨打120等待救援,如有骨折应使用夹板固定,避免骨折部移位。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再固定。

⑵、物体打击:首先清除伤口上得打击物体,进行简易包扎,立即将伤者送至附近大医院救治。

⑶、机械伤害:立即关闭施工机械,如造成骨折,立即进行现场固定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范例,及时送至医院抢救。

14.3 信息报告程序

14.4.1 相应分级

第一级:坍塌事故,易造成设备、人员群体伤害;

第二级:物体打击伤害;

14.4.2 响应程序

2、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3、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JTT52 11-2023 贵州省交通行业可变情报板联网技术要求(试行).pdf,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14.4.3 应急组织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