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书城站(原粤海站)附属结构施工监测方案104页.doc

南山书城站(原粤海站)附属结构施工监测方案104页.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33.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9532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南山书城站(原粤海站)附属结构施工监测方案104页.doc

为钢筋计受力(kN) (计算结果精确至1 kN)

As为钢筋截面积(m2)

Ag为钢筋计截面积(m2)

Ac为支撑混凝土截面积(m2)

TBM与钻爆法隧洞开挖方式的选择_pdf.pdffi为钢筋计的本次频率(Hz)

f0为钢筋计的初始频率(Hz)

K为钢筋计的标定系数(kN/Hz2)

采用608A频率读数仪作为二次读数仪,将由公式⑵解得的F作为混凝土支撑轴力。

根据表5.2内容,明挖法周边环境安全巡视的方法如下。

1、建(构)筑物现场安全巡视

在施工前对所要巡视的建(构)筑做首次巡视。首次巡视的重点是调查建(构)筑物现状,巡视该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剥落状况,有地下室的建筑物须进入地下室察看有无渗水的情况。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地下室出现渗水的地方也做好标识,记录渗水的位置、渗水量大小。对在施工影响前已经出现的裂缝、地下室渗水等异常情况,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

巡视的内容包括:①建(构)筑物裂缝、剥落;② 地下室渗水等。对在首次巡视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其宽度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较。发现建(构)筑物墙体、柱或梁新增裂缝或或裂缝发展速率超过预警标准、地下室出现渗水、涌水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安全巡视表。

2、地下管线现场安全巡视

在施工前对所要巡视的地下管线做首次巡视。首次巡视的重点是调查地下管线现状,巡视该管线周围有无地面裂缝、渗水及塌陷情况、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以及井内有无积水或积水的深度等情况。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井内有积水的要记录积水的深度以及积水来源。对在施工影响前已经出现的地面裂缝、井内积水等异常情况,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

巡视的内容包括:①管线沿线地面开裂、渗水及塌陷情况;②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以及井内有无积水或积水的深度等情况等。对在首次巡视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其宽度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较。发现地下管线持续漏水、检查井内出现开裂或进水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安全巡视表。

本工程道路、地面现场安全巡视主要巡视基坑周边地表。在施工前对所要巡视的地面做首次巡视。首次巡视的重点是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情况。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并采用拍照的方式对既有裂缝、地面隆陷等情况进行影像资料存档。

安全巡视的内容包括:①地面裂缝;②地面沉陷、隆起等。对在首次巡视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其宽度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较,发现新增地面裂缝或裂缝发展速率超过预警标准、地面隆陷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安全巡视表。

按照规范要求,每天填写巡视报表,如下。

明挖法和盖挖法的基坑现场巡查报表

监测工程名称: 报表编号:

巡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天气:

现场巡查人: 监测项目负责人:

依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管理办法,本工程中各监测项目工作量统计表如下表5.3所示:

表5.3 监测工作量统计表

第七节 监测控制指标及频率

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本工程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等见表5.4。

表5.4 监控量测设计表

第一节 监控量测工作流程

图6.1 施工监测工作流程图

本项目监控量测资料均用计算机进行初步分析、处理,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绘制各种表格及曲线图,当曲线趋于平缓时回归出最终值,并提示结构物的安全性。

监测人员按时向施工单位、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提交监控量测周报和月报,同时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及时反馈指导信息,调整施工参数,保证安全施工。

第二节 资料整理及分析

监控量测资料均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与管理,当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能及时进行处理,绘制各种类型的表格及曲线图,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等综合判断结构自身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并编写日、周、月汇总报表,及时反馈指导施工,调整施工参数,达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之目的。

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需及时进行处理,排除仪器、读数等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剔除和识别各种粗大、偶然和系统误差,避免漏测和错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定性分析工作。数据处理方法为:

①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

②插值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

③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

根据深圳地铁集团(深地铁【2013】618号)下发的《深圳地铁三期工程施工安全预警响应管理办法》,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预警采用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进行管理和控制。监测预警等级见下表6.1。

表6.1 监测预警管理等级表

安全巡视预警的分级如下表6.2:

表6.2 巡视预警管理等级表

图6.2 监测资料反馈管理程序图

(1)由监理单位根据施工监测数据并与第三方监测数据相互核对,综合判定是否趋于稳定,向施工单位提出解除预警的通知,再由施工单位提出解除预警申请(监测单位提供相关监测数据资料),报监理确认。

(2)监理收到解除预警申请后按照预警发出的同等级别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解除预警判定,确定是否达到解除预警条件。

(3)黄色预警解除由监理、施工监测单位、土建施工单位研究决定是否解除预警。

(4)橙色及红色预警解除由监理组织监测单位、土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指挥部、业主进行专题会研究决定是否进行预警解除。

所有解除预警结果由监理签认后,施工单位报指挥部进行备案。

第七章 监测组织机构、人员及仪器配置

第一节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图7.1 施工监测组织结构图

2、项目管理职责与分工

施工监测项目部按照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完成对应的监测任务,并对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和反馈,为施工单位提供可靠信息;工前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建构筑物的调查,与监理保持沟通,将监测报告、方案及时报送监理审批;与第三方监测范围加强沟通、协调配合、相互复核;对监测项目的测点进行有效的保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连续性;建立完成的应急预案,发生各种预警状态下如何加强信息沟通和监测控制,以利于施工单位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做好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竣工文件相关要求做好装帧工作,移交土建施工单位。项目部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见表7.1。

表7.1 项目部施工管理分工与职能划分

第二节 投入本项目的人员情况

1、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见表7.2。

表7.2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表7.3 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表7.4 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第三节 投入本项目的仪器设备情况

根据工程量和监测经验,我单位计划在本工点投入如下表7.5,具体数量根据现场工程需要情况动态调整。

表7.5 监测仪器统计表

第四节 单位资质及同类工程业绩

深圳地区同类工程业绩见表7.6。

表7.6 深圳地区监测业绩

目前我院执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三体系)、CMA计量认证体系两套管理体系。

第一节 本项目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

(1)质量管理方针及目标。本工点监测服务工作以数据准确、方法科学、反馈及时、工作高效、服务优质为方针,在整个监测周期内做到仪器合格率100%、持证上岗率100%、数据准确率100%、反馈及时率100%、报告差错率为零、服务投诉为零。

(2)质量控制流程。严格按照我院计量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细则中基坑及隧道监测作业要求进行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某国际商贸物流园1-4#楼预制管桩工程施工方案,保证成果质量,质量保证体系控制要点框图如图8.1。

图8.1 质量保证体系控制要点框图

(3)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项目负责人对全部质量工作负责,技术负责人负责作业技术、方法的质量保证,工点质量负责人负责本工点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监测组长负责现场外业作业的质量保障,资料审核人负责数据处理及成果报告的质量,数据分析反馈人员负责数据处理及反馈信息的准确性。

(4)质量保证制度。①培训制度:本工点全体作业人员在作业前需进行质量培训教育考核,主要明确本工点工程特点、作业质量保证注意事项等。②例会制度:每周一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本工点全部作业人员召开质量分析会,内容包括本周质量管理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下周质量要求等。③交底制度:技术要求、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由质量、技术负责人在每项工作开展前进行交底,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监督。④日常检查制度:对具体实施时作业的人员资格、仪器设备、外业操作、内业资料等要素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⑤质量验收制度:审核人员对每次现场监测成果、质量负责人对中间报告及最终成果报告质量分级验收考核。⑥资料管理制度:工点资料由项目部资料管理员管理,建立专门的资料台帐,按资料验收制度及资料借阅制度严格控制。

第二节 各监测项目质量控制要点

(1)监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 基准点位于地铁基坑或隧道开挖边界60米之外200.粉喷桩处治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录自《山西建筑》05年6期第67-68页),其数量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便于施工、施测和保存。

2) 工作点的选取应视观测点与基准点的距离而定,初步确定为每个基准点联测三个工作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