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自来水公司调度大楼.doc施工作业劳动力的投入计划
1、本工程劳动力配备计划是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设计图纸、有关的预算定额、劳动定额和总进度计划编制的,主要反映工程所需各种技工、普工人数,它是项目部控制劳动力平衡、调配的主要依据。
2、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达到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劳动力投入的需要,劳动力的投入按阶段配备,重点控制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的劳动力配备。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着重安排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和砌筑工的劳动力,高峰时考虑二班制;装饰工程首先要调配粉刷工,突出安装工和其它专业班组的组织。
3、安装工程在主体施工和粉刷施工时必须服从土建工程的工期安排Q/CRRCJ 44-2019 轨道交通水性涂料技术条件,随着土建的速度和工作量的增减及时调动配备施工人员,做到决不影响土建工期。
4、为了确保主体工期,本工程必须能在主体工程施工中满足墙体、框架柱、梁板和楼层现浇板等工序同时施工的人员分配,劳动力的投入高峰时达到300人左右,平均180人。
施工作业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施工作业劳动力动态分布图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针对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施工特点,我公司将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从进场到竣工的整个施工工程中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运行,认真执行国家建筑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以及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承诺的施工质量目标是:确保“衢江杯”,争创“钱江杯”优质工程。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质量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的质量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包括全场性施工准备、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准备,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项目开工后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准备。
所有的施工准备工作均由专人负责,项目管理人员集体参加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每一计划均落实专人负责,明确最迟应完成的时间。
每一施工准备计划的编制均包括以下内容:
1、技术准备工作。(包括设计图纸的落实、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等)
2、物质准备工作: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施工机具准备、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
3、组织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各阶段参加的施工人员进行包括各项内容在内的入场教育。
4、施工现场准备工作:针对各阶段施工情况的变化,对现场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制定相应的现场管理措施。
本工程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对各施工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均由专职质量员参加监督。使各专业队伍之间的交接检养成一种习惯。
对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重点工作: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砖工程等均编制质量预控对策,做到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见质量控制程序表)。
重点施工项目、均在施工组织设计内单独编制方案及单独的质量保证措施。
任何单项工程施工前或施工当中均由技术员负责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及现场的实物交底。
所有材料的配合比均由质监站指定的试验室配制。
隐蔽工程的验收,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提前通知监理方及建设方,做到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计量、测量器具等定期送检测站检测,每次使用前均由测量员仔细复核,做好复核记录。
任何质量问题的处理均要由责任人填写质量问题处理单,并由专人进行复查,填写复查结果,处理方案经过业主和监理的认可。
各成品的保护均制定专项的方案,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成品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由监理、建设方及专职质量员进行质量控制一票否决权,任何人不得干预(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只要其中一项未按要求做到,就可以对质量予以否决,由项目经理签署返工令,进行返工。
各种质量文件(包括: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水电安装调试,试压运行记录,竣工图等)均编目建档,由资料员专门负责统一保管。工程竣工验收后,按合同要求进行移交归档。
每一分部分项完成后,先组织自检、用目测法(看、摸、敲、照),实测法(靠、吊、量、套)进行检查。自检之后再由监理、建设方进行检查,分部工程由质监站进行质量检查与核评等级。执行竣工备案制时,则改由业主核定等级。
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修整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产品检验与试验过程控制
这里的产品指原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半成品(包括分项、分部工程)和成品,并包括了一般的工序检验和试验以及最终的检验和试验。
施工设备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流程
按照施工全过程中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进行控制、校准和维护的要求和方法,以保证测量能力满足要求,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尽量获得质量好、价格合理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加强材料限额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材料质量的控制、重点要加强材料的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a)对用于本工程的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影响时,应补做检验。
(b)本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备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由于运输、安装等原因出现的构件质量问题,应分析研究,经处理鉴定后方能使用。
(c)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质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均派专人负责进行抽检。
(d)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e)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E、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a)对主要装饰材料及建筑配件,在定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看样定货前需征得业主的同意,主要设备定货时,要审核设备清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对材料性能、质量标准、使用范围和对施工的要求必须充分了解,以便慎重选择和使用材料。
(c)凡是用于重要结构,部位的材料,使用时由专人仔细地核对、认证、其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有无错误,是否适合工程特点和满足设计要求等。
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的目的,是让施工人员熟悉和审查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是帮助施工过程中减少差错的重要手段,是在学习和审查图纸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和规划生产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通过查图纸提出修改和洽商意见,避免产生技术事故或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经济问题。常规的作法通常是由各专业、各工种自行审查图纸,然后由公司分支机构技术负责人组织一次内部的图纸质疑分析会议,逐条书写成文,然后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由各专业指定专人发言,提出疑难问题的处理意见及差错的修改方法。会审过程中对会审决定的问题,指定技术人员一一做好记录,并填报好图纸会审记录。汇总后,由各参加单位盖章后生效。图纸会审记录一式四份,分别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存档。
2.施工组织设计制度。由项目技术负责入主持制定施工项目的实施细则,着重于编写与实施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分项的施工方案。根据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范围,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一经签字,可认为施工组织设计不再修改,并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实施大纲。
3.技术交底制度。是保证技术责任制的落实,技术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制度。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之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责任明确、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分为二个部分DB45/T 2475-2022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pdf,一部分为设计交底,即在图纸会审时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底,包括设计意图、依据、方案及应注意的事项;另一部分为技术交底,即施工单位(项目部)各级层层交底。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纸、现行规范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各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各专业协调配合、主要施工工艺、施工措施、质量标准、施工安全和技术原始资料收集、整理等,参加会议人员应包括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班组长,会议应明确将各项技术工作分工到人。施工图技术交底会议视工程重要程度(公司、分公司重点工程、一般工程)分别由不同层次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主持,会后应形成技术会议纪要。
4.施工技术文件签发制度。签发视责任大小用审批、审查、拟稿(编制、校对)由最高签审者负总的责任。
(1)公司总工程师对施工技术文件负责审批、审查责任;
(2)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对施工技术文件负有审查责任;分公司有审批权限的施工技术文件,主任工程师负有审批、审查责任;
(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工文件负有编制、校核的责任;
(4)项目部技术文件视重要性大小由公司主任工程师决定是否需报审查;需报审批的,经主任工程师审查后报送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5)对经审定有效的技术文件管理,严格按公司颁发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程度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T/SZSA 015-2017 COB LED光源封装产品技术规范.pdf5.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必须贯彻国家和地区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定及公司的有关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6.其他技术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还必须根据需要制定其它技术管理制度,保证有关技术工作正常运行。如计量管理办法、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及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