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端后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桩端后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61.48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435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桩端后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桩端后注浆技术是一种用于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建筑结构向高层化、大型化发展,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不断提高,桩端后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在桩施工完成后,利用预埋注浆管向桩端或桩侧注入水泥浆液,填充土体孔隙并形成加固区,从而增强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显著提升单桩承载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注浆机理、工艺优化及实际工程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桩端后注浆能够有效改善软弱土层中的桩基性能,尤其在砂土、粉土和部分黏性土中效果显著。此外,注浆参数(如注浆压力、浆液配比、注浆时间)对加固效果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热点。现代监测技术和数值模拟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揭示了注浆过程中土体应力场和变形场的变化规律。

未来,桩端后注浆技术的发展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开发环保型注浆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二是优化注浆工艺,实现智能化控制,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三是拓展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用范围,为深基础工程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桩端后注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非均质性及其复杂的边界条件,使得用传统方法来模 拟桩端压浆与实际工程有很大的差别失去了理论指 导意义故需寻求新的合理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桩端注 浆机理。 (4桩端后注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由于桩端压 力注浆的复杂性,使得桩端压力注浆桩承载力的计算 还不够成熟。目前的注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db37/t 5040-2015标准下载,只适用 于建筑部门中小直径短桩情况。研究出适用于桥桩的 后注浆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公 式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5桩端后注浆桩群桩效应问题的研究桩端后 注浆对群桩效应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群桩效 应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大幅度地 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量,且适用于各种土层技术工 艺简单施工方法灵活注浆设备简单,便于普及且具 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桩端注浆的复杂性,使其理 论还不成熟对桩端注浆工艺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深 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秀哲等桩端后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经过建设者三年半的连续奋战2004年4月17 日润扬大桥吊装最后一节钢箱梁(梁长32.2m,重 达492t)大桥顺利合拢。 润扬大桥是长江上唯一1座由斜拉桥和悬索桥 组合而成的特大型桥梁,其中南汉桥是中国第一、 世界第三"的悬索桥,跨径达1490m。大桥2000年 10月开工,相继完成了主塔、锚碗和主缆索施工。 其桥面钢箱梁采用的是扁平流线型断面全焊结构 分为47个梁段来吊装梁段总长1485.23m,高3m 宽38.7m总重量约23000t。从2004年1月20日南 汉桥吊装首节钢箱梁开始在86d内建设者克服了 桥梁跨度大、梁段重、施工水域航运繁忙等多种困 难从中部向南北两侧对称交替地吊装箱梁。 润扬大桥总投资达57.8亿元,将于2005年上 半年提前建成。其建设规模大、难度高、技术复杂 是我国桥梁建设者向世界桥梁最高水平的又一次攀 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