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吊车梁排架厂房

牛腿吊车梁排架厂房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17.49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445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牛腿吊车梁排架厂房

牛腿吊车梁排架厂房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建筑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车间和仓库。其主要特点是以钢筋混凝土柱作为支撑体系,柱上设置牛腿(突出的支撑点),用于承载吊车梁及吊车运行时产生的荷载。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有效满足工业厂房对大跨度、大空间的需求。

在该结构中,排架是核心受力体系,由柱子、屋架和基础组成。牛腿部分通常位于柱子中部或上部,用来支撑吊车梁,同时将吊车运行时产生的竖向力、水平力传递至柱子和基础。吊车梁则直接承受吊车轮压,并将荷载传递给牛腿。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吊车荷载、地震作用、风荷载等多方面的因素。

牛腿吊车梁排架厂房具有施工方便、造价较低、适用性强的优点。它适用于中小型工业厂房,尤其适合那些需要频繁使用桥式吊车进行物料搬运的场所。然而,随着跨度增大,柱网间距变宽,传统排架结构可能面临刚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现代大型厂房中,可能会结合钢结构或其他新型材料以优化性能。总体而言,这种结构形式在我国工业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b、所有工程资料均须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以及企业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归档。

鲁甸太阳湖管线暗敷设工程技术交底记录c、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必须与施工进度同步。所有资料、文件都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作。

d、资料员要虚心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指导、监督、对不合格工遗漏的资料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和补充。

5.6.9项目专职计量员及试验员的质量职责

a、负责工程所需原材料,试件(块)的取样送检。并要求及时随机真实,使之具有代表性。

b、原材料、试件的取样送检,须按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我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c、各种材料的检验报告,施工配合比应及时提供给有关施工技术人员。

d、对砼、砂浆搅拌后台的计量进行检查、监督。

e、检查、督促有关人员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和对计量器具进行妥善保管,负责计量器具的送检和对比,确保计量器具处于受控状态。

5.7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5.7.1项目部将运用下列计划进行本工程的质量策划、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做到计划先行:

总进度计划、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计量、检测器具配备计划、劳动力需用计划、项目质量目标分解控制计划、项目文件编制计划、技术交底及实施计划、技术复核计划、主要原材料试验取样计划、砂浆、砼试块制作计划、项目质量记录清单(工程技术资料部分)、隐蔽工程验收计划、钢筋连接取样计划、成品保护计划、季节性施工措施、项目质量记录清单(体系运行部分)、质量控制点设置计划、质量体系要素分配计划等。

5.7.2把好质量管理的“四道关”

5.7.2.1“人员关”:首先,参加该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由项目经理对其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能者上,劣者汰;其次,把好操作工人的素质关,特别是使用社会劳动力和选择专业分包单位,必须严格把关。

5.7.2.2“材料关”: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和半成品,其质量、品种、规格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要求取样检验的材料,必须先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验收,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采购材料应选择质量可靠的厂家。

5.7.2.3“工艺关”: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建立工序控制工作标准和技术复查制度,严肃施工工艺纪律,实行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化、程序化。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5.7.2.4“检验关”: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向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质量认证,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班组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工作程序,做到自己的产品心中有数。要把自检、互检与专职检结合起来,实行层层把关。

5.7.3采取三全("全员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与一多样("多方法的质量管理")的管理办法,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职工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分析人(人员)、机(设备)、料(材料)、法(工艺)、环(环境)几大因素,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通过PDCA循环,达到预防质量事故,解决质量通病,提高施工工艺水平的目的。

5.7.4质量薄弱环节的预防措施

5.7.4.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技术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5.7.4.2、针对砼浇筑的实际情况,采取控制砼原材料质量、优化砼施工配合比、保证砼浇注强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其结构的密实度,避免砼施工冷缝,减少砼收缩量,提高砼的抗裂能力,有效防止裂缝的出现。

5.7.4.3、针对砌块与砼交接部位易出现裂纹的情况,采取在交接部位增设钢筋网片等技术措施。

5.7.4.4防水工程是建筑业开展质量通病专项治理的重点分部工程,施工中采取: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选择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加强雨水口、排气管、天沟、出屋面、楼梯间墙体、施工缝、变形缝、预埋管等节点部位的处理等措施。

5.7.4.5装饰施工中采取: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选择专业装饰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控制装饰材料的质量;加强阴阳角、门窗套、拼接缝等细部的处理等措施,以保证其质量。

5.7.4.6针对走模、胀模和梁柱接头不正、不直等质量通病,施工时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确保模板的制作质量,柱模板确保多次组合不掉棱、不漏浆,梁柱模板组装先定控制线,控制线用仪器测设,再按控制线装模,组装完后校正。模板支撑经过计算,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不发生走模、胀模、下沉等现象。拆模后模板清理干净涂上脱模剂后堆码整齐。

5.7.4.7楼地面工程:主体工程施工中现浇楼地面砼必须用水准仪跟班抄平,控制好整度,选用楼地面装修材料、材质、品种、强度及颜色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裂缝等缺陷。

5.7.4.8油漆工程:油漆颜色应由建设单位看样选定,油漆涂刷之前应清扫剔除基层表面的浮渣、毛刺、油污、焊渣、铁锈。基层干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涂刷,涂刷时应注意做到不流不坠、光亮均匀、色泽一致。并按规定刮腻子、打磨砂子。刷完后要求立即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有毛病及时修整。

5.7.4.9建筑物安装工程:图纸会审时,重点审查安装工程各专业的施工图与土建施工图之间以及安装工程各专业的施工图之间是否有矛盾或差错;审查安装工程设备或管线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是否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美观效果。土建施工时,安装工程各专业的预留预埋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合理交叉,既要满足土建施工的进度质量要求,又要保证预留预埋的数量和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安装施工前,要充分考虑电气线路、给排水管道的关系,避免管线之间发生位置冲突。管道安装时,要做到立管垂直、横管水平、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各类阀门和管道接口严密、不堵不漏,水压试验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安装时,各类柜、箱、屏须进行检验,电缆和导线敷设合理,灯具开关安装准确,接地绝缘试验合格。

5.7.4.10预应力工程:预应力孔道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螺旋管束形重点控制最低点、最高点、反变弯点,竖向平滑,水平向顺直;

预应力曲线筋末端的切线应与承压板相垂直,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

灌浆孔、排气孔、泌水孔制作:灌浆孔间距不宜大于30m,不应大于45m。真空灌浆不受此限制。排气兼泌水孔应设置在波峰部位。对于梁面变角张拉曲线束,宜在最低点设排水孔。灌浆孔及泌水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

预应力筋下料用砂轮锯切割,不得用电弧切割;挤压锚制作时压力表油压应符合操作说明书的规定,挤压后预应力筋外端露出挤压套筒1~5mm。镦头尺寸符合要求,纵向无贯通裂缝,头型圆整不歪斜,镦头强度≥98%母材时为合格;

预应力筋应理顺,捆扎成束,不得紊乱;

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距不应小于1.5倍孔道外径;从孔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

钢丝、钢绞线在储存、运输、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锈蚀及损坏的措施;

张拉前,检查构件及张拉端锚垫后混凝土质量,有空洞时,应补灌混凝土或环氧砂浆;

张拉时,张拉力的作用线应与孔道末端中心点的切线重合;

预应力筋张拉完后应尽早进行灌浆,以减少预应力损失及锈蚀。

1、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1.1项目设质安部,专职安全员独立行使安全监督权,并接受企业质安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2、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

4)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7)粉尘、噪音防止制度

8)特殊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0)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1)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等专项技术方案

12)现场管网保护措施

13)安全事故处理措施

3、加强安全教育主要工程材料进场试验项目与取样规定,强化安全意识

3.1运用安全标志(牌),板报、标语,安全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3.2加强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

3.3督促劳务管理人员对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现场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现场安全防护标识标志、安全用电、防火防毒、噪音和粉尘污染防治、外架安全防护、基坑边坡支护、“五口、四临边”防护、劳动用品配备和使用、施工机具安装操作等内容。

4.2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临时用电安全防护: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成都某大厦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机一闸一漏电”等安全措施。

4.3 规范“三宝、四口和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和安全带,在楼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搭设防护栏杆,禁止向下抛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外脚手架满挂安全网,进行全封闭施工,保证不留隐患;进料平台布置在远离人员、车辆密集处,平台临空的三方须设拦杆和安全网封闭,平台支撑须稳固可靠。在有通道和临建的部位 搭设双层防护网,两层网之间相隔一米,挑出建筑物不少于4米,临街面挑出人行道不小于4m,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