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马钢连铸厂房吊装作业设计马钢连铸厂房吊装作业是现代冶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复杂的技术方案与精密的施工组织。该厂房作为马钢高效生产的关键设施,其吊装作业主要包括大型设备、钢结构构件及附属设施的安装。主要吊装对象包括连铸机本体、结晶器、拉矫机、切割装置以及厂房主体钢结构等。
为确保吊装安全与效率,项目采用先进的起重设备,如履带式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并结合BIM技术进行三维模拟,优化吊装路径与工序。同时,针对现场环境特点,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明确设备选型、荷载计算及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强化安全管理,设置专人指挥与监测,确保作业平稳有序。
此外,吊装作业充分考虑工期要求与资源配置,通过科学统筹安排,减少交叉干扰,提高施工效率。最终,高质量完成吊装任务,为马钢连铸厂房的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助力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目标。
石岭顶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全套 附图纸)1、《马钢股份公司“十一五”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300t转炉与钢水精炼设施及高效板坯连铸机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已到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所出马钢高效合金板坯连铸工程钢结构图纸
二、连铸主厂房柱和吊车梁系统概述
1、连铸主厂房有A~G共七列钢柱,其中G列柱为连铸和炼钢共用柱,钢柱下节柱为双肢格构式(单肢为实腹工字形),上柱实腹工字形,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总设计要求,上下柱在现场拼接,分段位置在牛腿而上0.8m处,安装前在柱对接接口位置翼缘上设置临时挡板。
2、钢柱安装的关键是控制定位中心线和吊车梁牛腿面的标高,上下柱的连接必须控制垂直度的技术要求,并保证焊缝的焊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二级质量标准。
3、吊车梁的就位在上下柱对接后,吊车梁的定位找正在屋面梁的安装后进行,梁柱连接上部采用板铰连接,中下部采用永久螺栓连接连接,梁与制动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轨道与吊车梁间无调整垫板,安装时必须保证吊车梁面的水平和吊车梁中心的直线度。吊车梁的高度为2m,在施工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高空坠落和向下掷物、掉物。
连铸厂房钢结构安装采取分区、分段施工,主要施工机具为200t履带吊一台,主要负责1~11线C~G列钢结构吊装;150t履带吊一台,主要负责11~20线C~G列钢结构吊装;50t履带吊一台,负责A~C列钢结构吊装。
柱基中间交接验收→柱基复测→钢柱验收与测量→垫板设置→下钢柱吊装→下钢柱校正→柱间支撑安装→接上钢柱→钢吊车梁验收与测量→钢吊车梁牛腿面标高复测→支座板安装→钢吊车梁吊装→钢梁临时固定→梁安装标高及中心复测→辅桁架吊装及临时固定→水平支撑安装→制动板吊装→制动板与梁临时固定→制动板与辅桁架临时固定→屋盖系统安装→吊装梁安装中心二次复测→吊车梁系统安装。
柱基中心线测量、放线,应在土建基础全部出地面的条件下进行;根据工地上测绘网,一次性测出钢柱基础轴线、行列中心,并标上油标,每根钢柱安装标高投放到地脚螺栓的顶面上,投放点与垫铁位置数量相同,并做标记;几支队伍同时施工时,测量由项目部工程部协调一致,以保证基础施工,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数据传递准确,相互误差得以改正。
以吊车梁牛腿面为基准,测出每根钢柱实际安装标高尺寸,根据测量实际尺寸,确定柱脚垫铁上表面标高,并在柱身的两个侧面标示+0.5m标高基准点,供钢柱安装时复核标高。钢柱验收标准见附表1。
在柱的轴线行列位置上标出中心线,每节柱上下端各设置一组,供安装时校验垂直度,并在吊车梁的牛腿面的立面,柱底脚板立面上标示出中心,并打上洋冲眼和划上红油标,确保吊装时准确就位;为减少吊装作业次数,可在地面将两块支座板点焊固定在牛腿面上,为方便登高作业,在下柱设立用L40×4和Ф16园钢做成的爬梯。在操作位置上焊接挂架鼻,安装三角挂架,绑好跳板。
钢柱柱脚垫铁设置示意图见下图,
下柱采用焊接4只吊装鼻吊装(吊鼻由制作单位焊好),吊装时必须加横梁和滑轮(现场制作加工)。钢柱吊装到位以后,必须使安装中心准确对中后,将垂直度控制在20㎜以内,紧固地脚螺栓后才能松钩。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见附表2。用2台经纬仪,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同时测量找正,再另架设一台经纬仪进行监控,以防止柱身扭转,还应考虑阳光单侧照射温差引起钢柱变形,测量时间应安排在早晨8:00以前或阴天无五级以上风时进行。找正可用Q=50t螺旋千斤顶和斜垫调整,以+0.5m基准标高检测钢柱实际安装标高。钢柱找正以后,拧紧地脚螺栓再复核第三面的垂直偏差,待二次灌浆后才能全部复拧。
为保证钢柱的稳定性,有柱间支撑的位置在钢柱校正以后,应立即安装柱间支撑。
上下柱接口,焊上临时定位夹具,在下节柱上口焊上临时定位挡板,见附图一。
在接口处用2㎜间隙板控制其接口间隙,接口用5t压机进行找正。钢柱上节吊装采用焊2个吊耳2点吊装。
吊车梁的就位应在柱子第一次校正和柱间支撑安装后进行。
就位前根据图纸几何尺寸检查制造误差,重点是吊车梁高度及吊车梁制造中心标记及各安装螺栓孔几何尺寸,应达到附表要求。
钢吊车梁牛腿面标高复测:将牛腿面上的钢垫板先安装在牛腿面上,标出吊车梁中心线,用测量仪器检测其标高和水平度,调整其厚度,保证吊车梁标高高低差。
吊车梁吊装采用两侧焊4个吊耳4点吊装,两端吊栓一根溜绳防止吊装时碰撞,就位时要缓慢落钩,吊装吊车梁时应将下弦水平支撑用临时螺栓带上。
安装就位时,吊车梁的中心线必须与牛腿上定位线对准,并将与柱子连接的螺栓和相邻的吊车梁连接螺栓上齐后,方可脱钩。吊车梁相邻端头板的连接螺栓应在自由状态下穿入。
吊车梁的最终校正工作在屋盖系统固定后(即结构形成刚性空间后)进行。吊车梁平面位置垂直度的校正应同时进行。
屋面梁及托架梁均为实腹板钢梁、屋面梁与柱牛腿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上、下翼缘采用加衬板焊接,焊缝等级为二级,吊装方法为两点法吊装(吊鼻为构件制作厂制作),对于屋面水平支撑檩条、隅撑等小构件,可用一钩多吊法或视情况地面拼装好整体吊装,屋面天窗架在地面拼装好后整体吊装。钢柱安装校正固定后,待吊车粱安装完后(吊车粱临时固定),再安装托架梁,托架梁采用二点捆绑吊装,吊装就位,及时进行找正,固定并一次完成,确保屋面梁的及时安装和安装质量。
屋盖系统安装必须在屋盖以下部分有关结构、大件设备全部安装完后,方可安装;屋盖系统采用逐间综合分件法安装,即两榀屋面梁之间的所有构件(檩条、支撑、天沟、天窗、通风井)全部安装完毕后,再吊装下一间。屋面系统吊装前应再次检查柱垂直度,及时纠正、消除累积误差。
屋面梁采用四点捆绑加扁担吊装,屋面梁校正采用缆风绳加倒链校正,测量配合。屋面梁与钢柱采用腹板高强螺栓、上下翼缘焊接连接,与托架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节点连接先普通螺栓紧固,再换高强螺栓施工,最后采取防风措施用手工电弧焊焊接。
屋面天沟、支撑、檩条采取一钩多吊法进行安装,安装就位、校正、固定必须一次形成。
天窗安装采用在地面扩大组合法吊装,根据主吊机的机械性能,应尽可能将天窗檩条与天窗架扩大组合后进行吊装,吊装采用多点加铁扁担安装,扩大组合拼装必须是空间稳定结构,并视天窗扩大组合拼装的刚度进行必要的加固。
屋架下悬挂的单轨吊和单轨吊检修平台,应随屋盖系统结构同时安装,特殊情况下,可在封完屋面构件后用人工加卷扬机单独安装。
墙皮系统结构安装,高层应随屋盖系统一起采用逐间综合分件法安装,即一个节间一个节间的进行,底层的采用50t履带吊和卷扬机进行安装(墙皮柱、抗风桁架采用50t履带吊)。
一般三级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检查焊缝外观质量,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实腹式H型钢翼缘板对接焊缝,焊前应设置引弧板、熄弧板。其材质、板厚、坡口形式同正式焊缝,手工电弧焊的引弧板长度不得小于60mm。
施焊现场环境温度低于0℃时,在施焊点附件100mm范围内采用火焰加热至30℃以上,方可施焊。
高强螺栓进场必须要有合格证、并做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结构加工厂应有摩擦面试验报告合格报告并提供摩擦系数试验板三套给安装试验用,并确定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作业。
在安装前对钢构件连接处的摩擦面进行检查,连接板必须平整无弯曲;高强螺栓的长度为:螺杆长度=母材厚度+连接板厚度+螺帽厚度+2~3扣。
安装前用钢丝刷除去高强螺栓连接处摩擦面上的浮锈,保证摩擦连接面贴紧,确保摩擦系数及扭距系数值,并做好隐蔽记录。
高强螺栓安装时,高强螺栓必须能自由穿入。错孔在2~5mm时可采用先用普通螺栓把紧连接板再用铰刃铣孔的方法处理,当螺孔超过规范要求的2mm时换用相应规格的高强螺栓,当孔大于5mm以上时,先电焊补孔,再重新钻孔。
钢结构校正完毕后,即可安装高强螺栓,先用1/3普通螺栓紧固连接板(不得少于2个),再穿高强螺栓,其穿入方向应以施工方便为准,并力求一致。高强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油漆封闭在24小时内完成。每个节点紧固高强螺栓终拧顺序应从中间向四周。值得注意的是高强螺栓垫片应将方向放正。
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必须严格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处理。
1、垫板所使用的钢材:
现代综合农业产业园排洪工程招标文件4、上操作平台的爬梯:
1 钢结构安装的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必须遵循与工程相关的技术文件和技术规范。
2 成立QC质量评定小组,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层层监控,确保每个工作环节的质量有可靠的保障,决不把某个环节的质量隐患带到下个工作环节中去。
3 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坚持“三级管理、五步到位”,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各分包商技术监理;总承包的质量监理;业主委托的社会监理。
在各项分部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到:操作要点交底到位;上下工序交接到位;上下班交接到位;关键部位的检查、验收到位;各种材料、设备和加工构件进场验收到位。
4 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查验产品合格证和设计文件;工厂预拼装过的构件在现场组装时,应根据预拼装记录进行。
5 钢构件进入现场后应进行质量检验,以确认在运输过程中有无变形、损坏和缺损,并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6 拼装前施工小组应检查构件几何尺寸、焊缝坡口、起拱度、油漆等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发现问题后应报请有关部门某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原则上必须在吊装前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