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524-2019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纤维

JT/T 524-2019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纤维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T/T 524-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7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03243
下载资源

JT/T 524-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 524-2019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纤维

图2聚合物纤维标记表示方法

4.2.3耐碱玻璃纤维

耐碱玻璃纤维标记表示方式见图3

图3耐碱玻璃纤维标记表示方法

JTG/T 3610-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6.1.3耐碱玻璃纤维

在正常光照下目测检验。

6.2.1.1长度及偏差

按CECS13的规定进行。 6.2.1.2直径或当量直径及偏差 按CECS13的规定进行。

6.2.1.3长径比及偏差

式中:入长径比; L一一长度的实测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d一一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实测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6.2.1.3.2长径比偏差按式(2)计算:

式中:8 长径比偏差; 入 长径比; A 长径比的标准值。

6.2.2.1长度及偏差

长度按GB/T21120的规定进行.长度偏差按式(3)计算:

式中:8,长度偏差; L一—长度的实测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L长度的标准值.单位为毫米(mm)。

6.2.2.2直径或当量直径及偏差

a)聚丙烯纤维(粗)以及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单丝纤维按GB/T10685的规定进行; 截面形状是异形的纤维(含聚丙烯网状纤维)按GB/T14335规定方法测得线密度 按GB/T1033.1浸溃法测得密度后.按式(4)换算当量直径。

式中:8. 一直径或当量直径偏差:

一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实测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d一直径或当量直径的标准值,按合同规定确定,单位为毫米(mm)

6.2.2.3长径比及偏去

T,×10 X2 TP

接6.2.2.2.1和6.2.2.2.2测得纤维长度与直径或当量直径后,长径比及偏差分别接式(1)和 式(2)计算。

6.2.3耐碱玻璃纤维

6.2.3.1长度及偏差

6.3.1.1抗拉强质

按CECS13的规定进行。 6.3.1.2弯曲性能 按YB/T151的规定进行

6.3.2.1抗拉强度初始模量、断裂延伸率

聚内烯纤维(粗)按GB/T14337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他聚合物纤维按GB/T21120的规定进行。 6.3.2.2含水率 按GB/T6503的规定进行。 6.3.2.3密度 按GB/T1033.1浸渍法的规定进行。 6.3.2.4熔点 按GB/T28724的规定进行。 6.3.2.5耐碱性 按GCB/T21120的规定进行

6.3.3耐碱玻璃纤丝

6.3.3.1抗拉强度、初始模量

抗拉强度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初始模量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8

6.3.3.2含水率 按GB/T9914.1的规定进行。 6.3.3.3二氧化锆含量 按GB/T1549的规定进行。 6.3.3.4可燃物含量 按GB/T9914.2的规定进行。 6.3.3.5耐碱残留强度 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

6.4纤维掺入混凝土后的性能要求

按GB/T21120的规定进行。

7.1.1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检验; b)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6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检验1次; 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管理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2.1钢纤维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11。

7.2.1钢纤维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11

表11钢纤维的检验项目

7.2.2聚合物纤维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12。

表12聚合物纤维的检验项目

7.2.3耐碱玻璃纤维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13。

7.2.3耐碱玻璃纤维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13。

表13耐碱玻璃纤维的检验项目

1.1产品以批为单位进

7.3.1.2钢纤维应根据同一品种、强度等级、尺寸组批,每25t为一批,不足25t按一个批次计。 7.3.1.3聚合物纤维应根据同一原料、用途、尺寸组批,每15t为一批,不足15t按一个批次计。 7.3.1.4耐碱玻璃纤维应根据同一原料、用途、尺寸组批,每20t为一批,不足20t按一个批次计

存6个月,以备复验。 .3.2.2钢纤维抽取30kg,聚合物纤维抽取10kg.耐碱玻璃纤维抽取20kg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所有包装上均应在显著位置注明以下内容:产品名称、标记、净质量、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执 行标准等。

B.2.1每批次产品应随货提供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8.2.2包装应为同一品种的纤维,并应采取密封防潮措施。聚合物纤维还应采取避光措施。 8.2.3聚合物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可按单位混凝土体积用量进行小袋包装,若干个小袋组合成一个 大件包装。聚丙烯纤维(粗)的大件包装内应分产品批号提供未经短切的同批长纤维样品。

8.3.1纤维的运输应采取防潮、防日晒雨淋、防污染及避免包装破坏的措施。 8.3.2钢纤维适合一般装卸方式,聚合物纤维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耐碱玻璃纤维应避免翻 损伤。

纤维应在清洁、通风、于燥的库房内储存,避免与其他易腐蚀化学产品混放

A.1.1拉伸试验机:量程大于被测纤维断裂荷载的80%,且不小于被测纤维断裂荷载的20%;测量误 差不超过1%,分辨率200N;具有荷载和位移速率调节和控制功能;能够自动采集数据,采样误差不超 过1%,采样频率不低于1.0kHz A.1.2夹具:应保证试件的轴线与拉力机的作用力同轴,接触试件的夹具表面必须使试件能够夹持牢 固、不滑动,并避免试件出现划痕及其他损伤。 A.1.3模具:刚性材质,形状结构见图A.1。 A.1.4游标卡尺:量程500mm,分度值0.02mm。 A.1.5天平:分度值0.01g

A.2.1环氧树脂:可适当添加增稠剂及色料。

图A.1制作试样的模具示意图

或玻璃纤维同批次长丝(长度300mm±5mm)22束

A.4.1在底座上涂覆润滑油,将框架和底横梁固定在底座上,并在框架四周粘上双面胶带。 A.4.2将耐碱玻璃纤维束摆放在底横梁的凹槽内并将纤维束端部粘在框架的双面胶带上。用2根纱 线沿横梁内侧、垂直于耐碱玻璃纤维束的方向粘在框架的双面胶带上。在框架上再粘上一层单面胶带。 A.4.3取出框架,将环氧树脂均匀涂覆于2根纱线和框架内侧之间的耐碱玻璃纤维束上。 A.4.4移除2根纱线,将带有耐碱玻璃纤维束的框架置于常温下至少12h,待环氧树脂干燥硬化后,分 别取下耐碱玻璃纤维束。 A.4.5每次抗拉强度试验制作12个耐碱玻璃纤维束试样。

A.5.1取其余10束未涂覆环氧树脂的耐碱玻璃纤维,用游标卡尺测定每一束纤维的长度并求和,记 为L,,用天平称量10束纤维的总质量,记为m, A.5.2将试样的环氧树脂涂覆端夹持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启动拉伸试验机,以5mm/min的速率 加载,直至试样断裂。 A.5.3记录每个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记为F。

A.6.1耐碱玻璃纤维的线密度按式(A.1)计算:

A.6.1耐碱玻璃纤维的线密度按式(A.1)计算:

式中: 第i束纤维的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第i束纤维断裂时的最大载荷,单位为牛顿(N); p——纤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T,一—纤维(束)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A.6.3耐碱玻璃纤维的平均抗拉强度、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分别按式(A.3)、式(A.4)和式(A.5) 计算:

第i束纤维的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S一标准差,无量纲; C、变异系数; "一有效试样个数。

.,1试验的有效试样不少于0个,结果保留1位小数 注:有效试样是指在试验过程中,耐碱玻璃纤维束在待测纤维部分发生断裂;无效试样是指在试验过程中,耐碱玻璃 纤维束在非待测纤维部分发生断裂(如在夹具内断裂),以及在断裂前夹具中的耐碱玻璃纤维束在夹具内打滑或与环氧 树脂分离。 A.7.2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应不超过15%。若变异系数超过15%,本次试验无效,应重做试验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耐碱玻璃纤维初始模量试验方法

B.1.1拉伸试验机和夹具的技术指标满足附录A要求。 B.1.2引伸计:有效长度50mm,误差不超过0.05mm,分辨率1%;带有可连续记录伸长量的装置;足 够轻,在试件上产生的附加应力可忽略不计;移动部件的惯性应足够低,不会对“荷载一伸长曲线”产生 影响。 B.1.3游标卡尺:量程500mm,分度值0.02mm。 B.1.4天平:分度值0.01g。

B.1.1拉伸试验机和夹具的技术指标满足附录A要求。 B.1.2引伸计:有效长度50mm,误差不超过0.05mm,分辨率1%;带有可连续记录伸长量的装置;足 够轻,在试件上产生的附加应力可忽略不计;移动部件的惯性应足够低,不会对“荷载一伸长曲线”产生 影响。 B.1.3游标卡尺:量程500mm,分度值0.02mm。 B.1.4天平:分度值0.01g。

环氧树脂:可适当添加增稠剂及色料

随机抽取耐碱玻璃纤维同批次长丝(长度300mm±5mm)20束。

B.4.1取10束耐碱玻璃纤维,放置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10%的标准环 少16h。 B.4.2将环氧树脂均勾涂覆在纤维束上.在常温下放置至少12h.待环氧树脂于燥硬化

3.4.1取10束耐碱玻璃纤维,放置在温度为23 ±2℃、相对湿度为50%±10%的标准环境中至 少16h。 B.4.2将环氧树脂均勾涂覆在纤维束上.在常温下放置至少12h.待环氧树脂于燥硬化

B.5.1将涂覆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束夹持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启动拉伸试验机,施加低于预计速 裂荷载10%的预张力,以保证校正拉直纤维束。 B.5.2安放引伸计,保证引伸计在试样上不产生滑动,且不损伤试样。 B.5.3以5mm/min的速率加载,至拉伸荷载达到预计断裂荷载2/3时移开引伸计,继续加载至试样 新裂。 B.5.4取其余10束未涂覆环氧树脂的耐碱玻璃纤维,用游标卡尺测定每一束纤维的长度并求和,用 天平称量10束纤维的总重量,按式(A.1)计算线密度。

B.6.1单束耐碱玻璃纤维的初始模量按式(B.1)计算: F,xpLo

AL,一一力F,下引伸计的伸长量,单位为毫米(mm) B.6.2耐碱玻璃纤维的平均初始模量按式(B.2)计算: 式中:E一纤维的平均初始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E,—第i束纤维的初始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试验的有效试样不少于5个,初始模量试验结果精确到0.1×10MPa。 注:有效试样是指试验时,试样中间所有耐碱玻璃纤维同时断裂或破裂(最终断裂前部分纤维已经断裂);无效试样 是指试验时,试样中间以外部分发生断裂,或断裂前夹具中的耐碱玻璃纤维束与环氧树脂分裂,导致“荷载一伸长曲线” 不连续。

C.1.1拉伸试验机、夹具及记录仪器的技术指标满足附录A要求。 C.1.2高低温恒温水浴:温控范围5℃~100℃,恒温精度±0.1℃。 C.1.3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C.1.4振动台:振幅0.5mm±0.05mm,频率50Hz±3Hz。 C.1.5模具:刚性材质.形状结构见图C.1

C.1.1拉伸试验机、夹具及记录仪器的技术指标满足附录A要求。

C.1.1拉伸试验机、夹具及记录仪器的技术指标满足附录A要求。 C.1.2高低温恒温水浴:温控范围5℃~100℃,恒温精度±0.1℃。 C.1.3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C.1.4振动台:振幅0.5mm±0.05mm,频率50Hz±3Hz。 C.1.5模具:刚性材质,形状结构见图C.1。

C.1.6游标卡尺:量程500mm,分度值0.02mm。 C.1.7天平:分度值0.1g与0.01g各一台。 C.1.8其他:抹刀等。

c.1.6游标卡尺:量程500mm.分度值0.02mm C.1.7天平:分度值0.1g与0.01g各一台。 C.1.8其他:抹刀等

C.2.1环氧树脂:可适当添加增稠剂及色料。

C.2.1环氧树脂:可适当添加增稠剂及色料。 C.2.2水泥:符合GB175规定的P·042.5或P·042.5R水泥 C.2.3砂:符合GB/T14684规定、粒径小于1mm的河砂

图C.1制作耐碱残留强度试样的模具示意图

DBJ/T 13-301-2018 旋挖成孔灌注桩技术规程C.2.4水:符合JGJ63的要求。

C.2.4水:符合JGJ63的要求。 C.2.5其他:润滑油、纱线、双面胶带、单面胶带、硅酮密封胶等

水:符合JCJ63的要

随机抽取耐碱玻璃纤维同批次长丝(长度300mm±5mm)22束

C.4.1在底座上涂覆润滑油,将框架和底横梁固定在底座上,并在框架四周粘上双面胶带。 C.4.2将耐碱玻璃纤维束摆放在底横梁的凹槽内并将纤维束端部粘在框架的双面胶带上。用2 根纱线沿横梁内侧、垂直于耐碱玻璃纤维束的方向粘在框架的双面胶带上。在框架上再粘上一层单面 胶带。 C.4.4移除2根纱线,将带有耐碱玻璃纤维束的框架置于常温下至少12h,待环氧树脂干燥硬化。 C.4.5将模具块、横梁、底座均匀涂覆润滑油。 C.4.6将底横梁、框架依次安装到底座上,确保耐碱玻璃纤维束放置在底横梁的沟槽内,然后安装并 扣紧顶横梁,同时放置好模具块,并在试块槽内裸露的耐碱玻璃纤维束两端涂上硅酮密封胶,待硅酮密 封胶干燥硬化。 C.4.7用水泥胶砂搅拌机拌和砂浆2L~3L,水泥胶砂中水泥、砂和水按质量计的比例为75:25:32。 注:可根据实际配合情况适当调整比例,调整范围控制在±10%。 C.4.8向试块槽内均匀填注水泥砂浆,将模具放置于振实台上振动至少20s,消除可能出现的气泡,并 用抹刀去除多余砂浆。 C.4.9将整个模具放置在室温下1h,然后置于20℃的高低温恒温水浴中23h。 C.4.10取出模具,拆除框架、横梁及模具块,取下试样。成型后的耐碱玻璃纤维束试样见图C.2

图C.2耐碱残留强度试样示意图

C.5.1将试样放入80℃的高低温恒温水浴中浸泡96h±1h,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 C.5.2按附录A进行抗拉强度测试。试样从高低温恒温水浴中取出到完成抗拉强度测试应不超 过4h。 C.5.3取其余10束未涂覆环氧树脂的耐碱玻璃纤维,用游标卡尺测定每一束纤维的长度并求和,用 天平称量10束纤维的总质量,按式(A.1)计算线密度。

GB/T 12085.1-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1部分:术语、试验范围.pdfC.6 结果计算与处理

结果计算与处理应按A.6和A.7进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