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2063-2019 美丽乡村 巷道建设规范ICS93.080.10 p 6b
DB 45/T 20632019
广西壮族直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巷道建设规划GB/T 51167-2016 海底光缆工程验收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巷道路线. 巷道等级 巷道硬化. 桥涵 10巷道沿线设施 11 绿化.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卓。 本标准由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政府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丰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防城港市防城区住建局、防城港市防城区乡村办、 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镇政府、防城港市防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起草人:何钦源、黄海山、庞国霞、廖东甲、许其和、莫远禄、黄汉儒、朱毅、谢毅、张国 益、黎永丽,
1村庄巷道建设应坚持“安全、经济、适用、环保、耐久”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 约土地、保护环境、注重安全”的原则。以恢复或改善巷道的交通功能为目标,利用现有条件和 学合理规划巷道布局。 2巷道改造应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给排水、照明及安全设施,增强通行能力。 3巷道的建设与改造应着眼于体现乡村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4.1村庄巷道建设应坚持“安全、经济、适用、环保、耐久”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注重安全”的原则。以恢复或改善巷道的交通功能为目标,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 科学合理规划巷道布局。 4.2巷道改造应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给排水、照明及安全设施,增强通行能力。 4.3巷道的建设与改造应着眼于体现乡村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DB45/T 20632019
DB45/T 20632019
SY/T 6853-201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 矿山法隧道设计规范DB45/T 20632019
5.1应按照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形、地质条件,充分论证,科学编制规划。 5.2应在相关规划的基础上,以村庄内的道路规划为主,结合县域及乡镇道路交通规划的统一部署进 行规划,处理好村际之间和村镇之间的交通与村庄内交通的衔接。 5.3应根据村庄用地功能、交通的流量和流向,结合村庄的自然条件和现状特点,并应考虑村庄的发 展建设、管线敷设、消防通道等要求,确定村庄的巷道系统。 5.4巷道建设规划包括巷道、巷道交通设施、交通安全规划及巷道附属设施,应明确村庄巷道等级。 5.5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巷道路线设计、改造应注重保留、恢复传统巷道风貌特色。 5.6两条相交的道,在各自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不得有影响通视的物体。条件受限不能保 证时,应在视野受阻处合理设置凸面镜
对于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巷道,应本着“保护、修复、适度利用”的原则,尊重当地自然、 件,针对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保护、修复措施,具备开发条件的宜适度利用。
对于老旧巷道,在专业评估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合法的改造规划,并严格按照规戈 巷道进行改建、修整。
6.3.1路网应布局合理,与通村公路协调,主次分明。巷道形态、结构、宽度等自然合理并充分考虑 消防、救护等特种车辆进出要求。 6.3.2路线型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原则,尽可能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管线,应与沿线地 杉、环境和景观协调,不得破环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 6.3.3路线应结合村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等要素,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灵活合理运用技术指标,保持相邻曲线线型连续、均衡、协调,满足人、车安全要求。 6.3.4路线设计应尽可能利用原有路基、桥梁和隧道构造物,避免陡坡、急弯、高填深挖,防止诱发 地质灾害。 不 6.3.5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处置超高、加宽等。 6.3.6横坡宜采用双面坡形式,宽度小于3m的窄路面宜采用单面坡。坡度宜控制在1%3%之间, 纵坡度大时取低值,纵坡度小时取高值;干旱地区村庄取低值,多雨地区村庄取高值。 6.3.7纵坡坡度宜控制在0.3%~9.0%,山区特殊路段纵坡度大于3.5%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 6.3.8路堤边坡坡面应采取适当形式进行防护。宜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植草砖护坡及 植草护坡等多种形式。
根据乡村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居民的服务功能,新建巷道分为主要巷道、次要 巷道。
DB45/T 20632019
9.7应考虑桥梁两端与道路衔接线形顺畅、交通组织合理;行人密集区的桥梁宜设人行道,宽度不宜 小于0.75m
10.1.1在高路堤、陡坡、急弯、邻水沿江、盘山险路、悬崖临空等危险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陡坡、急 弯、限速、限载、限高等警示、警告标志和路护栏等安全设施;在漫水桥、过水路面等路段设置警示标 志和标杆。 10.1.2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T/CBDA 3-201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BIM实施标准,根据需要设置线性诱导、警告、限速、凸面镜等标志及设施。 10.1.3连续长下坡路段,应设置减速带和警示标志。 10.1.4在主要交叉口、学校等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人行横道线,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必要的指示标 志、减速带和限速标志。 10.1.5交通标志、标线的形状、规格、图案及颜色应符合GB5768.1、GB5768.2和GB5768.3的规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