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11. 1 主控项目
11.1.1接地端子进场前应进行验收,其型号、规格、技术要求应 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要求、订货合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和订货合同,检查实物和质量证明 文件。 11.1.2接地钢筋的位置、间距、截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及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观察、测量检查。 11.1.3混凝土结构物内接地装置在浇注前后应进行电气完整性 测量,直流电阻测量值不大于50mQ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测量检查。测量方法应符合《铁路综合接 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的有关规定。 11.1.4接地钢筋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 2焊接处应完整,无毛刺,焊缝厚度不应小于4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观察、测量检查。 11.1.5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GB/T 40338-2021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铝合金剥落腐蚀试验.pdf11.1.2接地钢筋的位置、间距、截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11.1.3混凝土结构物内接地装置在浇注前后应进行电气完整性
测量,直流电阻测量值不大于50m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测量检查。测量方法应符合《铁路综合接 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的有关规定
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 2焊接处应完整,无毛刺,焊缝厚度不应小于4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观察、测量检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测量检查,
11.1.6桥墩接地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基础桥墩应选用每根桩中外层的通长结构钢筋作为接 地体。 2明挖扩大基础桥墩应选用从基础底面到墩帽处的整根钢 筋,且无接续点,接地钢筋外露长度应符合焊接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测量检查。
地体。 2明挖扩大基础桥墩应选用从基础底面到墩帽处的整根钢 筋,且无接续点,接地钢筋外露长度应符合焊接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测量检查。 11.1.7隧道接地体单元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接地体单元按每1个台车位设置1处。 2底板接地体单元按间隔1个台车位设置1处。 3仰拱接地体单元按间隔1个台车位设置1处。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观察检查。 11.1.8无诈轨道接地装置中的接地钢筋不应形成闭合电气回 路,并与其他结构钢筋绝缘。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测量检查。 11.1.9站台墙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面上层接地钢筋选取为靠线路侧0.6m范围内的纵向 结构钢筋。 2站台墙接地装置间隔约100m与贯通地线连接1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1 锚杆接地体单元按每1个台车位设置1处。 2底板接地体单元按间隔1个台车位设置1处。 3仰拱接地体单元按间隔1个台车位设置1处。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观察检查。
11.1.8无诈轨道接地装置中的接地钢筋不应形成闭合电气回
11.1.9站台墙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面上层接地钢筋选取为靠线路侧0.6m范围内的纵向 结构钢筋。 2站台墙接地装置间隔约100m与贯通地线连接1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测量检查。 11.1.10接地端子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端子的位置应做标识。 2拆模后的接地端子顶面应与混凝土面平齐或高出不大于 5mm
接地端子的位置应做标识。 2拆模后的接地端子顶面应与混凝土面平齐或高出不大于 5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11.2.1接地端子金属面无杂质,孔内螺纹不得有损伤,孔塞 完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1.2.2接地用钢筋应做接地标识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2.1.1不锈钢连接线、热镀锌扁钢进场前应进行验收,其型号、 规格、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要求、订货 合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和订货合同,检查实物和质量证明 文件。
12.1.2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铁路,距贯通地线20m范围
12.1.2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铁路,距贯通地线20m范围内建
12.1.3接触网支柱、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 构和电气设备必须通过接地端子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贯通地线等电 位连接。
12.1.3接触网支柱、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12.1.4站台区域线路间设置有接触网支柱时,应敷设热镀锌扁
钢,并通过分支引接线与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检验方法:隐蔽前,观察、测量检查
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12.2.1不锈钢连接线、热镀锌扁钢应安装平顺完整牢固
捞钢性按 顺元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2.2.2不锈钢连接线不得有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附录 A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A.0.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表A.0.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主体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标准的规定验收记录2主3控4项6自81般2项3目4施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登记专职质量检查员年年年月月月日日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分项工程负责人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41:
A.0.2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表A.0.2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主体工程名称检验批数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序号检验批部位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监理单位验收结论124678910说明:(有关质量控制资料,如材料进场报验单、隐蔽检查记录、检测试验报告等及文件编号)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42:
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检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进场检验记录表
A.0.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单盘贯通地线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检 测记录表
表A.0.4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单盘贯通地线机械特性 和电气特性检测记录表
注:贯通地线如经曝晒后测量所得数据,不得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
A.0.5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工程检查记录表表A.0.5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工程检查记录表铁路线别: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程地点:检查日期:年月日电缆用途:自至共长m检测结果埋设深度土质情况有无浸蚀性防护方法穿过轨道下防护方法接头处理方法始端余留量终端余留量根据以上检查认为:主管工程师:施工负责人: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45
1.《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GB/T19663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3.《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 范》GB/T50064 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 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 6.《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9.《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 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 11.《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第1部分:电气安全和接地相关的 安全性措施》GB/T28026.1 12.《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 1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 1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 1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 1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 17.《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 18.《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 技术规程》TB10306
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 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 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不具备与标准 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 规定的参考。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 条文
2.0.8引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3.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第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5d及以下的地区; 2 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40d的地区; 3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90d的地区; 4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d的地区
2)本项规定参考了原铁道部发布的《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 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06】26号)和 《铁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 【2011]144号,以及原铁道部运输局发布的《铁路车辆 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探测站综合防雷方案》(运装管 验【2007]633号)等的规定,并结合铁路工程建设实际和 经验,将安装铁路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车辆安全防 范预警等电子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本项规定参考了原铁道部发布的《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 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06]26号)和 《铁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 【2011]144号),以及原铁道部运输局发布的《铁路车辆 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探测站综合防雷方案》(运装管 验【2007]633号)等的规定,并结合铁路工程建设实际和 经验,将安装铁路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车辆安全防 范预警等电子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3.1.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一2012第
3.2.2条,对雷电防护区划分规定如下: 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LPZOA区: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 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2LPZOB区: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 电电磁场。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3LPZ1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 流受到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减雷电电磁场; 4LPZ2~n后续防雷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 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进一步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 进一步衰减雷电电磁场。 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划分示意图如说明图3.1.5所示
3.2.2条,对雷电防护区划分规定如下:
—其屏蔽作用的建筑物外墙 虚线一按滚球法计算的接闪器保护范围界面
说明图3.1.5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划分示意图(摘自《建筑物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一2012条文说明图2)
3.1.7本条参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5.3.3条及原铁道部发布的《铁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 意见》(铁运【2011]144号)第2.3条和《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 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06]26号)第3.2.2条的规定
3.4.3本条参考了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原铁
3.4.4本条参考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
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进行补充规定的通知》(运基信号 【2008】362号)的有关规定。 3.4.6本条参考了原铁道部发布的《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 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06]26号)第3.1.4条,以及 原铁道部运输局发布的《关于对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 合防护进行补充规定的通知》(运基信号【2008】362号)的有关 规定。
生:SPD分级根据保护距离、SPD连接导线长度、被保护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 U.等因素确定
3.4.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一2012第
5.3.4条对室内线缆敷设规定如下:
5.3.4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子信息系统线缆宜敷设在金属线槽或金属管道内。电 子信息系统线路宜靠近等电位连接网络的金属部件敷设,不宜贴 近雷电防护区的屏蔽层。 2布置电子信息系统线缆路径走向时,应尽量减小由线缆自 身形成的电磁感应环路面积(图5.3.4)
【a】不合理布线系统
图5.3.4合理布线减少感应环路面积
4一1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
注:当线缆敷设高度超过600mm时,与防雷引下线的交叉净距应大于或等于 0.05H(H为交叉处防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
4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 5. 3. 4一2 的规定。
注:1.当380V电力电缆的容量小于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且平行长 度小于或等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2.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系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 隔开。
3.5.1本条参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一2012第5.2.6条规定。
3.5.1本条参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一2012第5.2.6条规定。
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06】26号)第3.5.10条及《铁 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11]144号)第 3.3.10条的有关规定,避雷带的引下线在环形接地装置上的连接 点,与接地汇集线在环形接地装置上的连接点间距应大于5m。 为避免强、弱电接地在同一点入地可能会造成大电流反击而作此 规定
3.5.7本条参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3.5.9本条参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4.1.1综合接地系统是以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作为共用地 ·56·
接,可避免不同接地装置之间的地电位反击造成的危害。
4.1.5在铁路架空接触网区和受电弓区,人可能触及的导
表2瞬时制的不同时限对应的交流牵引系统最大允许接触电
的不同时限对应的交流牵引系统最大允
触电压长期持续值不应高于60V,瞬时(0.1s)值不应高于 785V。 4.1.6根据本规范第3.1.7条的规定,铁路各专业设备对接地电 阻的要求有12、42、10等,因此确定综合接地系统接入处的接
4.1.6根据本规范第3.1.7条的规定,铁路各专业设备对
阻的要求有12、42、102等,因此确定综合接地系统接入处的接
4.1.7本条要求独立接地装置在符合自身接地电阻要求后再与 综合接地系统连接的作用,一是消除两接地装置间的电位差,二是 在等电位连接不可靠时独立接地装置能够符合所防护的人员安全 和设备安全要求。沿线设置的独立接地装置主要是指沿线20m 范围内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站房、信号楼、区间设备房屋 等建筑物,以及铁塔等构筑物的接地装置。
4.2.2贯通地线在作为综合接地系统接地干线的同时,和钢轨、
保护线或回流线以及大地共同组成了牵引回流系统。牵引回流系 统和接触网、正馈线形成了多重强电磁耦合平行支路和吸上线、自 耦变压器等多重垂直支路共同组成的复杂电气网络。各类导体的 阻抗及耦合关系决定了导体的电流分配关系,从而决定了各类导 本的截面。对单一导体流过的电流值而言,一种为正常工作负荷 电流,另一种为短路故障电流。导体的截面选择应同时符合正常 牵引负荷的长期载流和瞬间短路情况下的动热稳定要求
4.2.4贯通地线在路基地段直埋于电缆槽下方,可以起
地体的作用。本条针对不同路基段落的技术方案和施工给出了不 同的埋设规定。
4.2.6桥梁地段贯通地线敷设及隔离防护措施参考了中铁二院
考虑到接触网支柱处可能存在雷电或接触网大电流引下
的情况,因泄流不畅造成对弱电等其他设施的电位反击,因此用于 轨旁设备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的应拉开一定距离。路基地段接 地端子一般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或电力电缆槽内
1规定了桩基础桥墩接地体的作法,桩基础内的通长钢筋和 承台中的横向钢筋共同构成了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2规定了明挖扩大基础桥墩的接地体作法,基底水平接 地网包裹在混凝土内,对接地体钢筋起到一定的防腐保护 作用。 3要求在桥墩内的竖向接地钢筋按2根穴余设置,主要是提 高可靠性。
1为了避免破坏防水层,本款规定抗水压衬砌及全封闭衬砌 瓦斯隧道选用仰拱填充层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
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主要有两类接地用结构钢筋,一类 是接触网闪络保护用的接地钢筋,如桥梁体上表层接地钢筋、隧道 二次衬砌接地钢筋、无诈轨道板接地钢筋等;另一类是作为自然接
地体的接地钢筋。综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中的接触网闪络保护用 接地钢筋截面需根据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选择。为便于工程 实施DB11/T 1268-2015 文化场馆能源消耗限额.pdf,此处将作为自然接地体的接地钢筋截面也统一按照接触网 最大短路电流值确定。 3规定钢筋并接使用是为了在不改变结构钢筋布置的情况 下,符合接地钢筋的截面积要求
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06】26号)第4.1节及《铁路 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11]144号)第5.1 节中有关防雷工程中接地线施工规定
泄流径路不通而失去接地作用或失去防护作用,
3凯文接线法,也即V形接线法。在防雷上是SPD的接线 形式,凯文接线的优点是消灭接线电缆上因雷电流通过时自身的 寄生电阻电感产生的电压降在附加给被保护负载的一种方式
GB/T 26332.7-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7部分:中性分束膜基本要求.pdf8.1.2本条参考了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12.1.3本条参见本规范工程设计部分的第4.1.3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