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389-2008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报批稿,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SL 389-2008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报批稿,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389-200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199373
下载资源

SL 389-200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389-2008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报批稿,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10.1.1我国在保滩促淤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经验不多,本章有关条 目多系参考浙江、江苏、淮北等地保滩促淤工程的经验编写,只是反映了保滩促淤 工程的某些一般性规律。由于研究和实践的深度不足,对某些重要参数尚难作出准 确的定量规定。这一工作尚需今后继续深入。为使规范使用者对某些重要参数有 个大体量度上的把握,在本说明中对有关条款作了某些实例性的介绍。 总之,保滩促淤工程措施,能使工程区域内的水域达到阻水缓流、减少冲刷、 保持沙路畅通、加大落淤,能够达到保滩促淤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冲淤交替型而冲 淤幅度又较大的海滩,保滩促淤的效果更佳。 10.1.2潮流、波浪是侵蚀海岸的动力,也是供沙的动力;各种特征潮位则与工程 的布设有密切相关;岸滩的冲淤变化规律,应通过海岸变形计算和实测地形图对比 分析求得,它是判别滩地属于侵蚀型、堆积型还是冲淤交替型的主要手段。这些资 料都是能否采取工程措施,采用何种工程措施以及预计可能产生的保滩促淤效果的 重要依据。 10.1.3各种保滩促淤措施的应用应符合实际情况,如近岸波浪经变形后其方向常 垂直于岸线,故丁坝消浪的作用不大,减弱不了波浪的掀沙作用,但波浪的掀沙, 由于丁坝隔断沿岸流不致于被大量带走,故对保滩仍有一定作用。而顺坝因难以起 截断潮流的作用,所以以潮流为主要侵蚀动力时就不宜采用。由于海岸一般总有潮 流和波浪二种动力,因此理想的保滩促淤工程,应是丁、顺坝的组合运用。 形成二级滩地时的高滩可设护坎保护,工程量小,效果较好。但在强侵蚀性岸 段和强潮汐河口,因护坎本身不易保护,故不宜采用。 滩地上种植植物,有减小波高、降低波流动力、削弱波浪掀沙能力的效果,可 起到加糙缓流沉沙、促淤护滩的作用。根据广东、福建二省种植大米草、互花米草 近年来产生重大副作用的情况,在决定采用大来草、互花米草作为促淤措施时,建 议应慎重考虑其不利影响

10.2丁坝的布置和断面

10.2.1保滩丁项的主要作用在防止海堤堤脚处的冲刷,保护海堤基础WW/T 0041-2012 室外铁质文物封护工艺规范,防止影响 海堤的稳定。短丁坝的保护滩地宽度虽较窄,但已可以满足要求,根据多数工程实 践的推荐,保滩丁坝长度可定为100m左右。为了使较大范围内的滩地达到可开发利

用高程,须使用长丁坝。根据南科院和河海大学对浙东海堤的调查等报告所述,促 淤长丁项的长度宜在1.5km以上。为使丁项两侧淤积达到基本对称,丁坝方向宜与 强浪向平行。部分工程经验认为保滩短丁坝坝距可取坝长的三到四倍,促淤长丁项 的坝距宜取二到三倍,密一些效果更好。因水流的扩散作用,丁坝促淤所形成的岸 滩大多为弧线形,根据个别工程的资料,弧线凹进部分为坝距的1/5~1/10。如用勾 头丁坝则可引导水流流向,减轻弧形线的弯曲程度。如辅以顺坝,则可以将水流归 顺至丁坝坝头连线以外,使淤积线顺直。 10.2.2工程实践经验证明,丁坝坝顶较高促淤效果也较好,可施工的时间也较长, 据南科院和河海大学对浙东海塘的调查报告提供,坝顶高程达到平均高潮位的丁坝, 坝间淤积可望达到平均潮位与平均高潮位之间。但高于平均高潮位以上,淤积量增 加并不明显,故不宜再高,以免增加工程量。保滩丁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滩地不被 冲蚀,故高程可以较低。 10.2.3短坝纵向坡度一般取用1/100,长坝纵向坡度可与滩面坡度相同。因丁坝的 组水作用,坝身两侧常会产生沿坝方向的水流冲刷坝坡底脚,故需有一定的保护措 施,其保护宽度与地基土质有关。浙江慈溪海王山丁坝在修筑时坝身二侧边坡保护 宽度取2m,可供参考;坝头则因雍水绕流作用,流速明显增大,且有下降向螺旋流, 油凯加剧倪拍活围微学护卡

用高程,须使用长坝。根据南科院和河海大学对浙东海堤的调查等报告所述,促 淤长丁项的长度宜在1.5km以上。为使丁项两侧淤积达到基本对称,丁坝方向宜与 强浪向平行。部分工程经验认为保滩短丁坝坝距可取坝长的三到四倍,促淤长丁项 的坝距宜取二到三倍,密一些效果更好。因水流的扩散作用,丁坝促淤所形成的岸 滩大多为弧线形,根据个别工程的资料,弧线凹进部分为坝距的1/5~1/10。如用勾 头丁坝则可引导水流流向,减轻弧形线的弯曲程度。如辅以顺坝,则可以将水流归 顺至丁坝坝头连线以外,使淤积线顺直。

10.3顺坝的布置和断面

10.3.1作为消浪潜堤的顺坝,其合理的离岸距离与波要素、水深、顺坝坝顶高程 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某些试验成果,有些学者提出在1倍~3倍波长之间选用,但 因所提范围过大,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故仍宜通过模型试验确定。 顺坝二端宜封口,过长的顺坝中间还应设隔堤,否则淤积物将被沿岸流带走而 降低促淤效果。根据浙江瑞安丁山促淤工程经验,隔堤距离可取顺坝离岸距的2倍~ 4倍,用2倍时效果更好。 10.3.2消浪顺坝(潜堤)的顶高程越高消浪效果越好,但过高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量 山伟抗而地体不耳移宝 盛油壹时消泊新用

降低促淤效果。根据浙江瑞安丁山促淤工程经验,隔堤距离可取顺坝离岸距的2倍~ 4倍,用2倍时效果更好。 10.3.2消浪顺坝(潜堤)的顶高程越高消浪效果越好,但过高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量, 也使护面块体不易稳定。某些试验表明,当堤顶水深不大于半倍波高时,消浪效果 已较好。

10.3.2消浪顺坝(潜堤)的顶高程越高消浪效果越好,但过高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量, 也使护面块体不易稳定。某些试验表明,当堤顶水深不大于半倍波高时,消浪效果 已较好。

带出。因丁坝阻水作用,一般都会产生顺坝方向水流冲刷坝脚,所以对坡脚应适当 保护,这对于沙质地基更为重要。

10.4丁、顺坝坝体结构和材料

10.4丁、顺坝坝体结构和材料

10.5.1生物促淤措施费用较低,且植物生长成熟期与大风浪期一致,消浪、缓流、 促淤效果较好,但养护管理要求较高,否则易受人为等因素的破坏。 10.5.2选用保滩促淤植物种类,应因地制宜,优先选用本地物种

11.2.1建设单位在完成建设地点外部测量工作时应与国家或当地坐标系统建立关 系,对偏远或岛屿地区难以满足以上要求时,充许建立临时独立坐标体系。 11.2.2滩涂治理工程在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时,除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则量规范》(SL52)外,对离岸较远的工程宜在水上适当地点设立网点以利控制,附 近无潮位站时,施工单位应设立临时潮位站

11.3.2地方材料的供应不论是自采或是外购,施工单位都应对料场的情况和材料 性质、材料运输条件等作全面调查,保证工程用料的数量与质量。调查内容如下: 1料场的分布、开采和运输条件; 2料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覆盖层厚度,料层的变化、夹层分布情况以及材料性 能; 3料场开采范围、占地面积、弃料数量与弃料堆场位置、可开采料层厚度和有 效储量; 4建筑材料的开采、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5料场当地管理机构的政策与有关协议等。

11.4地基的处理与施工

11.4.2垫层水下作业适用于具备船舶作业条件的情况,对于淤泥之类软土地基, 不宜采用自卸船直接抛填砂石料垫层,宜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吊斗分层按顺序均匀抛 投并整平。露滩作业适用于潮间带工程,当高潮位采用船抛后,低潮露滩时可进行 整平。

11.4.3在土工合成材料垫层的施工要求中,应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土工合成材料系指有纺、无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格栅等由高分子材料 制成的建筑材料,用以起到隔离、应力扩散、排水、反滤和加筋等作用。滩涂治理 工程中常用的是有纺及无纺土工织物,皆应满足设计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包 括:强度、延伸率、开口孔径、渗透性、摩擦系数及耐久性等。 2土工织物的幅宽因生产厂家而不同,有纺土工织物幅宽一般为0.9m~4.2m, 无纺土工织物幅宽一般为2m~5.3m。通常将出厂的几块土工织物通过缝纫先拼成大

块,然后运往现场铺设,缝纫时要注意使接头牢固 3两大块土工织物在铺设时系用搭接法连结,根据滩涂治理工程实践经验,搭 接宽度不宜小于1.5m,以防因潮流及波浪作用时两大块土工织物搭接处分离,当铺 设处为不淹没的高滩,则搭接宽度可按不小于0.5m考虑。 11.4.4关于压载的施工要求是根据滩涂治理工程的特点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所决 定的。 1压载的施工应与堤身下部同时进行,当压载厚度大超过天然地基承载力,或 者压载断面原属多级时,应当分级施工,严禁先行抛填堤身在出现失稳征兆时再抛 填压载。 2压载的顶面高程一般均较低,开始时宜用船抛法施工,待抛到平均潮位附近 可利用低潮位时采用陆上机械抛填。对于地基条件较好的滩涂治理工程,也可以 开始就采用陆上机械进行端进法(立抛)施工。

1压载的施工应与堤身下部同时进行,当压载厚度大超过天然地基承载力,或 者压载断面原属多级时,应当分级施工,严禁先行抛填堤身在出现失稳征兆时再抛 填压载。 2压载的顶面高程一般均较低,开始时宜用船抛法施工,待抛到平均潮位附近, 可利用低潮位时采用陆上机械抛填。对于地基条件较好的滩涂治理工程,也可以 开始就采用陆上机械进行端进法(立抛)施工。

4塑料科排水带的描设应采用套管法而不宜用裸打法,后者因塑科带表面没有保 护措施,常易导致排水带滤膜失效。套管的截面有园形、矩形、棱形,其中以棱形 最接近塑料排水带断面,插设时阻力最小,对土壤的扰动也最小,应优先考虑,但 插设深度大于10m~15m时,套管刚度显得不足,应予加固或改用园形。下沉方法只 充许采用静压和振动的方式,不得采用打入或水冲方式以免地基和塑料排水带遭受 强烈扰动和破坏。荷兰在阿姆斯特丹西港进行了地基加固的大型现场试验,以验证 静压法与振动法对地基固结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振动法打设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比 静压法大4倍,但两者固结度随时间的变化差别逐渐减小,最终的固结度是相同的, 得出的结论是:静压法与振动法均可使用,但为避免失稳,除在边坡等涉及稳定问 题的情况下不宜使用振动法外,一般均可采用静压法或振动法。 5根据国内一些工程的实际经验及现场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在游泥或淤泥质粘 性土等软土地基中打设有竖向排水通道时,地基的沉降速率特别是堆载的初期较大, 达到25mm/d~30mm/d,沉降速率大的时候可达40mm/d~50mm/d。沉降速率在25mm/d~ 30mm/d时,一般对建筑物的稳定没有影响,在40mm/d~50mm/d时,建筑物可能会出 现一些异常反映。天津港务局及天津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根据在塘活新港的堆载试 验研究结果,建议堆载施工的控制指标:中心部分的地表竖向沉降不大于30mm/d, 堆载坡脚水平位移不大于10mm/d,考虑到实际工程施工时的不利条件,本规范对堆 载施工的控制指标定为:中心部分地表竖向沉降不大于25mm/d、100mm/周,堆载坡 脚水平位移不大于10mm/d。 对于无竖向排水通道的堆载施工地基控制指标按照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在浙江

温岭市东海塘海堤现场试验研究成果,垂直沉降小于10mm/d,地表水平位移小于 10mm/d是安全的;根据软基上的铁路工程实践,路堤地基变形控制在垂直沉降小于 10mm/d,地表水平位移小于10mm/d~15mm/d是安全的。为此本规范采用表11.4.5 的值作为控制指标。 7真空预压加固处理场地的分区,每区的面积一般取3000m~10000m。 8真空预压中,只有加固区周围的密封沟、密封薄膜及管路系统的密封性能得 到保证时,才能使薄膜下长期稳定在80kPa的高真空度水平上,因此当地基与加固 区外界之间有连通的砂透水层时,应采取阻断措施,如打设板桩或粘土搅拌桩等。 只有当射流泵空转时的真空压力达95kPa以上,才有可能使薄膜下的真空度长期维 持在高真空度水平上。抽真空设备的数量依加固区的面积而定,根据经验每台套抽 真空设备可承担1500m的抽真空工作,但要求每一加固区配备的设备不少于2台套, 且其管路相互贯通。抽真空时地基内产生负压,地基的变形方向系朝加固区内,不 会产生圆弧滑动,故采用真空预压时,可以一次加到设计预压荷载无须分级,地基 的变形亦不必受表11.4.5的限制。 9当真空预压所能产生的最大预压力(约80kPa)小于设计预压荷载时,可采用 真空与堆载联合预压方式。施工时先进行真空预压,待真空压力稳定后,再在真空 膜上施加堆载直至达到设计荷载。加堆载时应防止真空密封膜受到破坏。 10为取得大面积施工所需要的必要参数,对1、2级建筑物应先建立典型试验 区,3级以下的建筑物有条件时也应先建立典型试验区。典型试验区的施工应早于大 面积施工半年以上。 11.4.6爆炸置换法是国内滩涂治理工程软基加固近年来正在发展的一项施工技 术,有关要求仍主要以现场试验为依据。 1爆炸置换法往往与爆夯法连用,对于堤式建筑物先在堤端进行爆填处理,然 后在两侧进行爆填以拓宽堤身,同时采用爆夯处理使填石落底增加堤身稳定,爆填 的次数取决于断面设计的深度和宽度。 2在正式进行爆炸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典型试验,以取得必要的施工技术参 数:包括药包量、药包间距、药包埋设深度、爆炸适宜水深、线布药量、布药宽度 与石舌宽度。

11.5.2为适应地基承载力,保证施工中海堤的稳定,必须严格按设计荷载~时间 关系曲线分级加载,并通过地基和堤身的变形监测以控制对地基的加载速度,当发 生超过表11.4.5的有害变形时,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待变形小于控制值时才能

恢复正常加载。 为了适应地基承载力以及保持海堤整体的施工质量,通常沿海堤轴线分段施工, 但文要减少接头,根据国内海堤施工经验,对于土质海堤,最小施工分段长度为200m。 11.5.3海堤土方的填筑,据国内多年来的滩涂治理工程施工实践,有以下一些经 验: 1海涂泥大多含水量较高,难以进行夯实,因此须严格控制铺土厚度,堤身经 1年~2年自然沉实后,应通过取样检验其密实度。 2填土的分层铺设可以通过运输车辆的轮压完成土层的压实工作,据经验经辗 压6遍以上时,即可达到土质堤身要求的密实度。 3根据料场分布、潮汐风浪和机组配备情况,吹泥管排水管的布置,一般每段 分为2个~3个仓轮流作业。吹填筑堤无需压,充分固结后即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充分固结的时间取决于土料情况及排水条件,一般在60大~200天之间。 5为观测地基的变形以控制加荷速率,应在相应部位埋设监测仪器进行观测, 堤身土方含水量较高时也要控制堤身的变形。 6抛石堤的闭气土方施工应滞后于堤身抛石一段时间,应按设计的抛填次序及 分层进行,以保证地基和堤身的稳定。闭气土方施工前应对堤身抛石内坡进行整理 并铺设反滤层。 7闭气土方水下部分施工时应先抛填闭气土体的坡脚部位(海堤的内坡一侧), 形成小围堰,然后向抛石堤坡脚前进以控制闭气土方的断面并减少流失。水下闭气 土方的密实度系在水下逐步沉实,无须其他措施。 8陆上部分的闭气土方系通过车辆运输,即从堤身向内坡脚方向推进,当运来 的土方可控制其含水量时,应按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分层铺土并压实。 9闭气土体断面的形成过程中,内外水位差也自然形成,特别是潮差较大的海 域,要防止因内外水位差产生的渗流,破环施工中的闭气土体,形成内外贯通的水 道。

11.5.4关于充泥管袋筑堤施工的某些细节要求:

1管袋一般用工业缝纫机缝制,缝合的方法、缝线强度及道数应作出规定,并 通过拉力试验确认。 11.5.5关于海堤石方填筑的施工分平抛和立抛两种方法。平抛多用船舶进行,施 工中有较大的作业面,可以较均匀地大面积抛石,避免荷载过于集中;陆上立抛的 方法也称端进法,自堤段的一端逐步推进,其优点是可不受潮水的影响,有利于机 械运输,效率较高,但多用于地基强度较好的情况

11.7施工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

11.7.1因《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未对工程的水下部分、 者口、闭气等的施工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方法作出规定,故需由建设单位与设计、 监理部门共同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拟出可行的标准和办法,作为实施依据。

12.1.1根据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应对工程的经营管理负责,本章作出此条 规定,以明确责任。 12.1.2滩涂治理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管理设计应与主体工 程设计同步进行,管理设施的基本建设费用亦应纳入工程总概算中。

12.1.1根据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应对工程的经营管理负责,本章作出此条 规定,以明确责任。

12.1.2滩涂治理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管理设计应与主体工 程设计同步进行,管理设施的基本建设费用亦应纳入工程总概算中。

12.2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和管理工作内容

12.2.2护堤地的宽度应从工程建筑物轮廊线起算向外延伸。关于护堤地尺度,由 于各地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情况不同,难以统一规定,故本条仅规定范围,各地在 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12.2.3保护范围是为防止在海堤附近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危及海堤安全而划定 的安全保护区域。保护范围从护堤地边界线起算。在保护范围内,不改变土地和其 他资源的原产权性质,仍允许进行不危及海堤安全的生产建设活动。

12.3.1经常性检查指日常检查,可由群众护堤员进行。定期检查每半月一次,在 汛期前后应各检查一次,由专职人员进行。特殊检查指工程出现问题或遭受风暴潮 破坏后临时安排的检查。

坡现象;防护墙砌石体有无松动变形,块石有无被波浪卷吸冲走;护坡砌石有无翻 起、架空或塌;堤脚护面有无发生冲刷;堤身与水闻的结合部位是否完好,有无 绕渗;闸门及启闭机的结构有无变形、破损、锈蚀,螺栓有无松动、木质闸板有无 变霉,钢筋闻门有无碳化、露筋、裂缝,止水胶有无老化失效,闻后消能设施是 否被冲坏;以及其它威胁工程安全和影响正常运行的各种征兆。 工程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修补缺陷、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 运行,故必须针对所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修补措施并付之实施。

12.4交通和通信设施

12.4.1对外交通是指滩涂治理工程与外部区域性交通相连接的公路;对内交通指

各工程建筑物、附属设施、管理处所、生产生活区之间相互连接的交通

各工程建筑物、附属设施、管理处所、生产生活区之间相互连接的交通道路, 12.4.3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在险情发生前后能紧急使用和满足日常工作中的信 息管理需要,管理机构的通信设施应有多种通信方式及信息传输系统互为备用。

12.5生物工程和其它维护管理设施

12.5.1对海堤起防护作用的生物工程,主要有防浪林带、护堤林带、护坡草皮、 呆滩促淤草滩等,不仪对保护海提免受暴雨洪水、冰凌、潮汐、海浪等自然力的侵 蚀破坏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美化堤容堤貌,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管理单位的经 济收入等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滩涂治理工程管理设计中,生物工 程应和主体工程一样,一次设计到位,并积极创造条件,力求达到条文所要求的技 术经济及生态环境效果。 12.5.2海堤管理在重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其它管理设施如里程碑、 界碑、标志牌、护堤屋、护栏、拦车卡等的建设,对推进海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12.5.2海堤管理在重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其它管理设施如里程碑、

12.5.2海堤管理在重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其它管理设施如里程碑、 界碑、标志牌、护堤屋、护栏、拦车卡等的建设,对推进海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12.6管理单位生活设施和生产经营区建设

12.6.1、12.6.2从总体上规定了建设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 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适当规模的综合开发经营生产基地的要求。

12.7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12.7.1在滩涂治理工程管理设计中,要以总体经济评价为基础,将工程年运行管 理费单独提出,明确反映在设计文件中,供有关主管部门审定年费用标准,落实资 金渠道和分配比例,为制定财务补偿政策、考察工程财务偿付、保值能力等提供依 据。

12.7.2滩涂治理工程年运行管理费的计算、方法和要求,应按水利部颁发的《水

12.7.2滩涂治理工程年运行管理费的计算、方法和要求,应按水利部

13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

13.1.1、13.1.2坏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是在创建和谐社会背景下 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两项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建设项目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并且要具有 相应资质的单位单独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相应的主 管部门进行审批。做好这两项工作,除应按照本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有关环境影 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该建设项目的行业标准

13.2.1本条规定了滩涂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包括的两个阶段及应进行分 析的主要内容。 13.2.2施工期因开发建设活动和征地等而影响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在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和方式、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基础上, 提出消除或减小影响的对策措施。 13.2.3滩涂治理工程的兴建对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河口水位、水沙规 律、泄洪排涝能力等)将产生某种影响,应分析工程修建后(运行期)环境总体的变

13.2.1本条规定了滩涂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包括的两个阶段及应进行分 析的主要内容。

13.2.2施工期因开发建设活动和征地等而影响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在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和方式、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基础上 提出消除或减小影响的对策措施

13.2.3滩涂治理工程的兴建对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河口水位、水沙规 律、泄洪排涝能力等)将产生某种影响,应分析工程修建后(运行期)环境总体的变 化趋势,对不利的影响要提出相应消除影响的防护措施

13.3.3在确定滩涂治理工程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范围时,应具体划分和确定以下 两个区,

13.3.3在确定滩涂治理工程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范围时,应具体划分和确定以下 两个区: 1项目建设区:该区主要包括开发建设和生产占地、修路、采挖、排弃、附属 设施和工业场地等征用、租用的土地,这是直接造成损坏和扰动的区域,是治理的 重点地区,也是项目单位的管辖责任范围。为生产建设而修建的临时工程和其它场 地也应包括在内。 2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虽不属于征占地的土地范围,但由于建设 单位的生产建设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也是建设单位应该负责防治的区 域。

14.1.1本条阐述了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14.1.2滩涂治理基建和生产开发是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两个子项目,在经 济评价中可按建设资金来源、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情况的不同,对滩涂治理基建 和生产开发分别单独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也可以一起作出整体评价。 14.1.3本条对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期的年限作了规定。 14.1.4按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性质,本条具体规定了项目在经济评价 指标及利用外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方面,均应按国家现行《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 范》(SL72)规定执行。 14.1.5本章只对滩涂治理建设项目在经济评价中有特殊要求的地方作出规定,未 作具体规定之处可按国家现行《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及《建设项目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规定执行。

4.1.1本茶闸还 14.1.2滩涂治理基建和生产开发是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两个子项目,在经 济评价中可按建设资金来源、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情况的不同,对滩涂治理基建 和生产开发分别单独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也可以一起作出整体评价。 14.1.3本条对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期的年限作了规定

14.1.4按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性质,本条具体规定了项目在经济评价 指标及利用外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方面,均应按国家现行《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 范》(SL72)规定执行。

14.2.1滩涂治理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财务支出,必须与项目评价相适应,当滩涂 治理基建与生产开发分别单独评价时,滩涂治理基建子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包括 挡潮海堤、水闻等建筑物以及围成土地具有初步三通(水通、路通、电通)条件的 切财务支出。在生产开发建设中固定资产的全部投资如房地产开发中的地坪填高、 房屋建筑,水产养殖开发中的虾池建设等财务支出,属生产开发子项目范围内的固 定资产投资。如果滩涂治理基建与生产开发一起评价,其固定资产投资应为上述两 者固定资产投资总和。

14.2.1滩涂治理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财务支出,必须与项目评价相适应,当滩涂 治理基建与生产开发分别单独评价时,滩涂治理基建子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包括 挡潮海堤、水闻等建筑物以及围成土地具有初步三通(水通、路通、电通)条件的 切财务支出。在生产开发建设中固定资产的全部投资如房地产开发中的地坪填高、 房屋建筑,水产养殖开发中的虾池建设等财务支出,属生产开发子项目范围内的固 定资产投资。如果滩涂治理基建与生产开发一起评价,其固定资产投资应为上述两 者固定资产投资总和。 14.2.2滩涂治理基建和生产开发分别单独评价时,则出售土地收入或承包土地租 金收入,对滩涂治理基建业主来说是财务收益,对生产开发业主来说是一种财务支 出,销售开发目标产品或提供服务等收入,则是生产开发业主的财务收益。滩涂治 理基建和生产开发一起评价时,业主的财务收益应为出售开发目标产品和提供服务 等获得的收入。土地则成为生产资料(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一样)记入业主的固 定资产中。 14.2.3产品总成本费用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应包括工资及福利费、材料、燃料及

14.2.2滩涂治理基建和生产开发分别单独评价时,则出售土地收入或承包土地租

14.2.2滩涂治理基建和生产开发分别单独评价时,则出售土地收入或

金收入,对滩涂治理基建业主来说是财务收益,对生产开发业主来说是一种财务支 出,销售开发目标产品或提供服务等收入,则是生产开发业主的财务收益。滩涂治 理基建和生产开发一起评价时,业主的财务收益应为出售开发目标产品和提供服务 等获得的收入。土地则成为生产资料(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一样)记入业主的固 定资产中。

14.2.3产品总成本费用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应包括工资及福利费、材料、燃料及 动力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保险费、研究开发费 及税金等其他费用;按制造成本法计算,应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 财务费用。

如果产品总成本费用按其与产量关系划分,其中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指 产品数量在一定限度内,产品成本总额中不随产品数量和销售数量而变化的部分, 如厂房和固定资产折旧费,行政管理人员及部分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及工资附加费、 办公费、培训费、广告和科研费等;可变成本(文称变动费用),是指随着产品数量 而变动的成本总额,如材料、燃料、动力费,直接生产工人中临时工的工资及福利 费、工具损耗、加班费等。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参照类似建设项目两种成本占总成本费用比例的经验数 据或总成本费用的分解分析法计算确定

14.3.1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按影子价 落计算,也可以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进行调整时,应剔除财务支出中的转移 支付;对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无影响的财务支出,也可直接采用财务价格计算,即不 作价格调整。

14.3.2滩涂治理工程产出的土地,增加了国土资源,应按资源有价论计算其效益。 土地价值可按项目附近地区土地影子价格的一定百分数计,也可按土地销售价作适 当调整后定值。

14.3.3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中生产开发子项目的开发目标可分为:水产养殖、 房地产开发、旅游、盐业、滩涂水库供水、林业及农业等,其效益均以其产出物的 年产量乘以该产出物的影子价格计算。

14.3.4本条明确规定了在滩涂治理建设项目的两个子项目一起进行国民经济评化

14.3.4本条明确规定了在滩涂治理建设项目的两个子项目一起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时,土地作为国家的资源和财富而存在,在计算项目的总效益时,应把子项目的各 种效益均考虑在内。

14.3.5本条规定了国民经济评价中费用和效益的计算范围和计算原则。滩涂治

建设项目中的间接费用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且未计入直接费用中的部 分,如项目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损失等。其间接效益是指项目为国民经济作出 贡献,但未计入直接效益中的部分,如项目兴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 在计算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时,不能扩展过宽,只宜计算与项目一次相关且比 较明显的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

14.4.1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许多参数是通过预测或估算得到的,存 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了预测项目在经济上的可靠性及可能发生的风险,本

条规定滩涂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供决策参考。 14.4.2滩涂治理建设项目的盈号平衡分析仅指通过项目产量的盈亏平衡点, 分析预测产品产量对项目盈亏的影响,盈亏平衡点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也可以用盈 亏平衡图表示,它对预测项目在财务上的风险具有意义

A.1风浪计算的基本要素

A.1.2计算风浪采用的风速取值的标准高度为水面上10m,这与国内外通常在波浪 计算中采用的一致。 目前我国风速资料所依据的观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每天定时4次的2min平均 风速,另一种是自记风速仪记录的10min平均风速。本规范采用后者,对前一种风 速资料应根据当地4次定时2min与自记10min风速之间的关系适当修正采用。 A.1.3计算风浪的主风向应根据风玫瑰图结合计算点的地理位置分析选定。有时需 对若干方位的风速进行统计,计算若干方位的波浪,才能确定最危险波向。进行风 速统计时,在士22.5°范围内风向可认为是一致的,故应在该方位左右22.5°范围 内挑选风速值;但若每隔45。的方位角进行统计,则每一个风速值只能归并一次。 A.1.5当计算风向的两侧水域狭窄,水域周界复杂,如水域中有岛屿等情况,确定 风区长度时宜考虑水域周界的影响。目前考虑水域周界的影响有能量法、有效风区 等方法。能量法概念较清晰,计算较复杂,有效风区法计算简便,但近年来国外有 些资料验证表明在狭窄水域采用时可能导致偏小的风区估计。 A.1.6当风区较小时,风浪一般可达稳定状态,此时风浪要素受制于风区而与风时 无关,可不考虑风时影响。风区长度小于100km的规定,是参考国内外有关规范拟 定的。 7¥干

A.1.7关于按水深分段计算风浪的方法,可参考《海港水文规范》(JTJ213)。

A.2风浪要素计算公式

A.2.1风浪要素计算公式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该方法多年来已经在沿海地区海堤 实践中采用

A.2.2按莆田站方法求得的波高为*均波高H,工程计算中需换算为不同累积频率 的波高Hp,本规范换算表是根据格鲁霍夫斯基一维林斯基浅水波高分布得出的,该 分布在H/d很小时,趋向深水的瑞利分布。

A.3.2当水深小于L/2时,波浪开始产生折射变形,但对广阔的浅水域,由Lo/2 处开始作波浪折射图的工作量非常大。本条参照《海港水文规范》(JTJ213)对折射 图的起始水深作了一些简化规定。据分析简化规定引起波向角的偏差,对涌浪而言

A.4.1、A.4.2系参照《海港水文规范》(JTJ213)制订的。

B.0.1在已往的工程中,*惯用*均固结度来表示地基的固结程度,固结度的计算 比较简便清楚,但是对于仅有竖向固结的情况,其固结仅发生在地表浅层,而且随 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表层和底层的固结度相差很大,到5m以下时,其固结度就很小, 只有在软土层的厚度小于5m时*均固结度才有意义。对于有坚向排水通道的情况, 其排水通道的间距小于5m,以径向固结为主,竖向固结所占的比重很小,在这种条 件下,*均固结度就具有一定的实际意见,故在本规范的附录中同时提出计算*均 固结度和按计算点深度计算固结度两种方法。后者引用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林孔 锚根据太沙基排水固结基本方程式,在地基加固深度范围内,附加应力呈倒梯形分 布,竖向单面排水任一深度、任一时间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条件下,由电算制成的曲 线图。 当加固深度>15m时,不能忽略井阻、涂抹作用和施工扰动对固结度的影响,可 用Hansbo公式计算考虑上述影响地基深度Z处径向*均固结度Ur

由于u。的计算式中包括了施工扰动直径、涂抹区土的渗透系数等因数,而实际 上这些因数目前还无法准确确定,根据国内若干工程实际经验和研究,认为考虑上 述影响后的径向*均固结度比不考虑上述影响的径向*均固结度要小约60%~95%, 故本规范暂作出规定,取K=0.6~0.95,根据土质、井长、井距、排水材料的通水性 大小、固结时间的长短及施工影响选取。对井长大、排水材料通水性小、固结时间 短的取小值。 广

B.0.3按定义,固结度系用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来表示,实际工程中沉降量的资料比 较容易取得,计算也比较简单,因而常常采用通过沉降量计算固结度的方法。根据 工程实践经验,通过沉降量计算的固结度较通过固结水压力计算的固结度偏大许多, 这一点应予重视。

C.1塑料排水带换算直径

c.1.2国产宽度100mm、厚度4mm~4.5mm的塑料排水带,按C.1.1条公式计算,设 n=1,则最大换算砂并直径为6.6cm。根据我国多项工程实测结果表明,上述规格 国产塑料排水带的加固软基效果与7cm直径袋装砂井的加固效果相当。另一方面据 理论研究,直径大小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远小于间距大小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 响,为此对上述规格的塑料排水带可简化为7cm直径的砂井进行计算

C.3.2对于堆载预压,土体蠕变弓起抗剪强度的衰减,在计算的抗剪强度需要乘以 折减系数Ⅱ,n取0.7~0.9。对于真空预压,土体是向加固区内变形,不会引起剪 切强度的衰减,因而n取1.0。

D.1.1本条给出单一坡度情况下的波浪爬高计算方法

皮浪爬高、越浪量、波浪力和护坡计

1在m=1.5~5.0,采用了莆田试验站方法,该法系根据实测资料整理得出。 2当m<1.25时,R。值是参考前苏联规范CHИIIII57一75的爬高曲线图拟 定的。在该范围内波坦影响较小,故略去波坦影响,R。取爬高曲线上限值,一般是 略偏安全的。 3当1.25

1在m=1.5~5.0,采用了莆田试验站方法,该法系根据实测资料整理得出。 2当m<1.25时,R。值是参考前苏联规范CHИIIII57一75的爬高曲线图拟 定的。在该范围内波坦影响较小,故略去波坦影响,R。取爬高曲线上限值,一般是 略偏安全的。 3当1.25

D.1.2对带有*台复式堤的爬高计算,该法系根据室内规则波试验得

采用不规则波试验资料验证,符合程度还是较好的。此方法80年代即列入《浙江省 每塘工程技术规定》,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条文中规定的适用条件主要是根据室 内试验参数变化范围给出的

D.1.3有压载情况的爬高计算,采用引入修正系数的方法,该法来源于室内规则波 试验,在某些水深、波坦条件下,可能会由于能量集中使爬高增大,因而修正系数 可能大于1,并根据验算情况作了一些限制。 D.1.4斜向波作用下,一般爬高是减小的,故引入小于1的修正系数。该系数来自 前苏联一些水库的现场观测资料,*年来国外有些不规则波试验,当β=15。时,观 察到越浪量大于正向波情况,考虑这一结果,对β≤15°时取修正系数为1,即不再 进行斜向修正。 D.1.5离岸堤的堤后传递波高计算,该方法是根据室内规则波试验得出的,曾采用 苏北小工港离岸堤的现场观测资料验证,符合程度较好,冬文中规定的适用务件

D.1.3有压载情况的爬高计算,采用引入修正系数的方法,该法来源于

式验,在某些水深、波坦条件下,可能会由于能量集中使爬高增大,因而修正系数 可能大于1,并根据验算情况作了一些限制。

D.1.4斜向波作用下,一般爬高是减小的,故引入小于1的修正系数。该系类 前苏联一些水库的现场观测资料,*年来国外有些不规则波试验,当β=15°日 察到越浪量大于正向波情况,考虑这一结果,对β≤15。时取修正系数为1, 进行斜向修正。

苏北小丁港离岸堤的现场观测资料验证,符合程度较好。条文中规定的适用条件, 是室内试验参数变化范围

D.2.1~D.2.3关于海堤越浪量计算公式,只在《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浙江 省水利厅,1999)和《海港水文规范》(JTJ213)涉及,《海港水文规范》(JTJ213) 的越浪量计算公式采用的波高系列与本规范不同,《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浙 江省水利厅,1999)的越浪量计算公式是由浙江省河口海岸研究所在室内模型试验 基础上提出的,经应用情况较好,故本规范采用该公式

D.3.1本条给出作用在斜坡式建筑物整体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面板上的波温

D.3.1本条给出作用在斜坡式建筑物整体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面板上的波浪

D.3.3波浪回落时,作用于直立式防护墙的背侧波浪压力计算方法是根

D.4.1砌石护坡面层设计一般按砌石厚度控制,条文中计算公式为斐什金公式。国 内砌石护坡计算主要采用向金公式,斐什金公式和《海港水文规范》(JTJ213)三种 方法,以斐什金方法最为简便。斐什金公式原系数0.225是指铺砌方石而言,根据 向金资料,砌方石和砌块石系数相差18%,据此,将斐什金公式用于干砌块石时的系 数取为0.266。该式不适于陡墙或直墙海堤的防护墙砌石计算。 关于计算波高累积率选取,各规范不尽相同,根据*年来的不规则波试验结果, 在水深较大时宜取较小累积频率波高。因此本规范根据不同水深取H%或H13%。 D.4.2块石或人工块体护面稳定计算采用赫得逊公式,该公式为许多国家规范所采 用,稳定系数K值弓I自《海港水文规范》(JTJ213)。

,4.5在海堤护坡设计时,垫层设计以往常采用经验方法确定。本条提供的方法系 一般通用的反滤层设计方法

SJZ 21356-2018 SiP产品芯片倒装工艺设计指南一般通用的反滤层设计方法。

一般通用的反滤层设计方法。

附录E海堤圆弧滑动稳定计算

本附录中列入的有效固结应力法和Φ=0法在海堤软粘土地基中较为适用,已为 浙江、福建等省广为应用,已列入浙江、福建省的地方规范,公路、铁路部门也已 列入行业规范。其他常用的圆弧滑动计算方法如总应力法中的瑞典条分法(又称C、 Φ法)、有效应力法等可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E.0.1海堤多建在海涂软基上,施工历时较长,地基在受到填土压力后会产生一定 程度的固结,使软基强度有所提高,有效固结应力法考虑了地基土受到填土荷载后 产生的固结作用,较为符合实际。此法可用于分期间歇施工或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 基时海堤的稳定计算。 有效固结应力法是1962年由赵令炜、沈珠江提出的(当时称有效固结压力法), 现已在软土地基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本附录公式(E.0.1)分子中的第三项U,6 ziLitgΦ。为海堤堤身荷载引起地基土层部分固结而产生的强度增量△T。在以往有些 规范和手册中这一项采用wUcosαtgΦeu计算,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其中多乘了 个cosα。这是一种误解,这一点沈珠江院士已在岩土工程学报上撰文提出看法,认 为“应用此式不必再求滑动面上的法向应力,也即不应再乘以滑动面倾角cosα。”(详 见沈珠江: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100~111)。 U,6.iLitgΦcu即为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强度增量的表达式,计算实践表明该式 计算强度增长结果比较靠,例如渐浙江杜湖水库,实测值与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值 之比变化在0.93~1.06之间;又如浙江东海塘海堤,采用该式计算预压地基的强度 增长与实测的强度也很接*(参见林孔镭:预压地基的强度增长与稳定计算向题,岩 土工程学报,1998,20(1),93~96)。式中的Uz、6z可参照有关规范计算或从图 表中查出。由于堤身各部分荷载大小不同,加荷时间也可能不同,因而地基内各点 的附加应力和固结度也不同,强度增量△T随之不同,故计算时宜按堤身荷载大小 分区,△T分区计算取值。对1、2级海堤尚宜用实测值进行验证。对小型工程,若 作简化计算,可将U,6ziLitgΦcu简化为WtgΦcu。 软土地基上粘性土填筑的海堤,在滑裂面形成之前,堤身一般已产生一定深度 的裂缝;而以抗剪强度比较高的材料填筑时(如堆石截流堤),在其抗剪强度尚未全 部发挥作用之前,软土地基已先破坏。因此在计算堤身BC弧段抗滑力矩时,采用折 减系数k1。此外,由于海堤施工历时长,填土上部和下部的固结度有差别,采用固 结不排水剪强度指标,也需适当折减,因而采用堤身强度指标折减系数k2。k1、k 的取值在《地基处理手册》(曾国熙、卢肇钧等主编)等文献中有建议值(k,可用0.6~ 0.8;kz可用0.5),在《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中kl、kz均取1.0;本规范中未 作规定,意在各地可根据当地经验取值。

本附录中列入的有效固结应力法和Φ=0法在海堤软粘土地基中较为适用,已为 折江、福建等省广为应用,已列入浙江、福建省的地方规范,公路、铁路部门也已 列入行业规范。其他常用的圆弧滑动计算方法如总应力法中的瑞典条分法(又称C、 Φ法)、有效应力法等可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甚中 Ti、入i、αi、b;代表各分区的计算

附录G堵口的转化口门线

G.0.1转化口门线是一条控制线,任何堵口过程必须通过此线上的某一口门,称为 转化口门。在经过此口门以前,水力要素值一般逐渐增大,到达此口门尺寸时增到 最大;过此门口后,水力要素最大值不再增大或增加很小。可以认为转化口门线所 代表的口门尺寸是一个工程堵口过程中可能遇到最大水力要素值的口门尺寸。其相 应的水力要素值也就是堵口工程的该水力要素控制值。 G.0.2流速通常是堵口工程中需控制的最主要水力要素,故此法用流速最大值的转 化口门线为代表。

G.0.2流速通常是堵口工程中需控制的最主要水力要素GB/T 40276-2021 柔巾,故此法用流速最大值的转 化口门线为代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