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252-2016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pdf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可采用直接培养挂膜或接种培养挂膜的方式。 2运行参数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可按表4.4.2中的规定 确定。
表4.4.2硝化滤池运行参
3后动时,在连续曦气的情况下,进水量宜控制在设计水 量的1/4,逐步提高进水水量和处理负荷至满负荷。 4启动运行应定期观察生物膜中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直至滤池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5应根据运行中的具体情况调整硝化滤池供气量。 6应定期检测进出水浊度、氨氮等指标。 7应根据进水氨氮负荷、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调整进水、曝 气量、反冲洗周期等参数。 4.4.3反硝化滤池的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4.1条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可采用直接培养挂膜的方式,逐步提高进水水量和 处理负荷,直至系统正常运行。 2运行参数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可按表 4.4.3确定
HG/T 20720-2020标准下载表4.4.3反硝化滤池运行参数
3碳源投加应根据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实时控制,应 连续监测进水溶解氧浓度、进出水硝酸盐浓度作为调整碳源投加 量依据。 4可根据反硝化滤池水面气泡产生情况初步判断脱氮处理 效果。 5水温较低时,宜适当降低滤速,
4.5.1膜过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前预处理设备应正常运行,出水水质达到膜系统进 水要求。 2启动前膜组件、膜池及管道等应清洗干净。 3首次启动应将膜组件内保护液冲洗干净。 4启动时应按操作步骤缓慢增加流量达到设定值。 5自动运行膜系统的启动过程应符合各工艺设备、阀门等 的开启流程,并应监测膜池液位。 6应定时现场巡视,核查运行步序,记录运行参数,发现 报警和异常应及时处置。 7应根据进出水水质和水量情况设定膜系统运行参数。 8反冲洗及化学清洗前应确认系统符合清洗要求 9化学清洗前应分析工艺参数,根据分析结果和操作手册 选择清洗药剂和清洗方式。 10化学清洗的频次和强度可根据膜污染情况和供水负荷进 行调整。 11化学清洗时应详细记录参数,清洗完成后,应冲净系统 内剩余约液。 12化学清洗废液应中和后排放。 13化学清洗后跨膜压差无法恢复至设定值,应根据污染物 分析结果确定清洗药剂和清洗方式,再次进行清洗。 14应定期测试膜组件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或修补
15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膜架、膜壳、布气管道及出气孔。 16膜池内壁防腐应定期检香和维修,维修后应进行满水试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141的有关规定。 17每年宜对膜进行性能检测及评价。每年应定期进行膜丝 样检测,评价膜寿命,根据检测评价结果制定膜更换计划。 18停运期间,膜组件应湿态保存,并按运行手册要求进行 护性操作。 19库存膜元件应采用保护液密封保存,置于常温或低温 ,避免阳光直射,冬李应防冻。 5.2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5.1条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膜格栅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超细格栅等预处理设备应正常运行,及时清理栅渣: 格栅故障时,应及时调整进水量,不得溢流。 2)应每周检查格栅反冲洗喷头并清洗, 2膜池的运行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和控制进水中的强酸、强碱、氧化剂、动植物 油、矿物油等影响膜性能的物质。 2)不得使用硅油系列消泡剂。 3)应避免水力负荷冲击,可通过系统联动保持进水水量 稳定。 4)膜池正常运行宜采用间歇运行,运行(7~12)min,停 (30~60)S。 5)应根据跨膜压差增速控制污泥浓度、擦洗方式、反冲 洗频率、反冲洗强度,维持稳定的膜通量。 6)膜池运行宜采用恒通量运行,中空纤维膜通量宜为 (10~25)L/(m:h)。 7)采用中空纤维膜时,膜池污泥浓度可控制在(6000~ 12000)mg/L,不宜天于12000mg/L;采用板式膜时
15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膜架、膜壳、布气管道及出气孔。 16膜池内壁防腐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维修后应进行满水试 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 17每年宜对膜进行性能检测及评价。每年应定期进行膜丝 抽样检测,评价膜寿命,根据检测评价结果制定膜更换计划 18停运期间,膜组件应湿态保存,并按运行手册要求进行 保护性操作。 19库存膜元件应采用保护液密封保存,置于常温或低温 处,避免阳光直射,冬季应防冻
膜池污泥浓度不宜大于15000mg/L;污泥浓度超过上 述最大值后,应降低水量。 8)跨膜压差宜控制在30kPa以下。 9)膜擦洗可采用变气量等节能方式进行。 10)应每日测定跨膜压差、水量、污泥浓度、曝气量及回 流比等参数,并记录。 11)封闭式膜池应每周查看膜架、管道连接情况。 12)定期查看膜组器积泥、膜丝破损情况及曝气设施堵塞 情况。 13)定期清理膜组件缠绕物,对膜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14)膜池每3个月清空1次,泥沙不得淤积。 15)玻璃、金属等尖锐物品不得落人池中 16)应按设计压差采用时间队列定时反冲洗,控制反冲洗 频次和反冲洗压力,不得急速加压。 维护性清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维护性清洗周期不宜超过7d。 2)常用清洗药剂包括柠檬酸、次氯酸钠和碱液。 3)应每月检查加药口,药剂不得结晶堵塞 4)维护性清洗宜在线进行。 5)维护性清洗无法恢复设定的跨膜压差时,应进行恢复 性化学清洗。 恢复性清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恢复性清洗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 2)应根据膜污染情况选定药剂种类和浓度;可选用柠檬 酸等酸性药剂及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药剂。 3)湿法膜清洗不宜使用强碱性约剂。 4)清洗后的废液应中和与处理。 5)离线清洗应符合膜厂商要求,膜组件应采取防冻、防 风、防晒及保湿措施。 超(微)滤膜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膜池污泥浓度不宜大于15000mg/L;污泥浓度超过上 述最大值后,应降低水量。 8)跨膜压差宜控制在30kPa以下。 9)膜擦洗可采用变气量等节能方式进行。 10)应每日测定跨膜压差、水量、污泥浓度、曝气量及回 流比等参数,并记录。 11)封闭式膜池应每周查看膜架、管道连接情况。 12)定期查看膜组器积泥、膜丝破损情况及曝气设施堵塞 情况。 13)定期清理膜组件缠绕物,对膜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14)膜池每3个月清空1次,泥沙不得淤积。 15)玻璃、金属等尖锐物品不得落人池中。 16)应按设计压差采用时间队列定时反冲洗,控制反冲洗 频次和反冲洗压九,不得急速加压
.5.3超(微)滤膜系统
1应每日监测进水浊度和悬浮固体(SS),定期校正进水 在线浊度计。 2进水絮凝剂投加量宜控制在(1~3)mg/L(以A1计)。 3微絮凝工艺投药点应根据水力停留时间、膜孔径、膜形 式等实际情况确定。 4进水宜进行预加氯,有效氯宜为(2~4)mg/L。 5启动前应核查机械、电气、自控、仪表等设备状态,压 缩空气压力、反冲洗及化学清洗水池液位、进水水质等工艺参 数,确保符合后动要求。 6超(微)滤运行时的产水率不宜小于90%。 7应根据进水水质调整保安过滤器的清洗频次和清洗强度 8超(微)滤膜运行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按表4.5.3 确定:
表4.5.3超(微)滤膜运行参数
9超(微)滤膜的运行过程中应根据水温的变化,及时根 据跨膜压差调整膜通量的设定值 10 超滤系统反冲洗频次和强度可根据进水水质设定。 11 超(微)滤系统的反冲洗储水池应每日补氯消毒 12 可在反冲洗水中投加次氯酸钠增强反冲洗效果。 13 因故障报警停止运行时,应排除故障后,按工艺流程重 新启动。
14浸没式超(微)滤系统,当产水流量不稳定时,应排查 抽真空设备、阀门、产水管软连接等。 15超(微)滤产水浊度超标时,应检查浊度仪表、密封件 严密程度、膜丝断丝率等。 16正压超(微)滤系统,进出水压力异常时,应排查管 路、阀门、膜组件等,系统内应无憋压、泄压点。 17超(微)滤化学清洗应记录清洗前后跨膜压差、配药浓 度、药剂种类、清洗方式、清洗时间、液位变化等参数。
4.5.4反渗透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渗透通量变化超过设计值的10%15%并呈下降 趋势; 2)系统进水压力增加超过设计值的10%~15%; 3)压差增加超过设计值的10%~15%; 4)系统脱盐率下降1%~2%: 12化学清洗前后应记录滤液流量、进水流量、反渗透进水 玉力、各段浓水压力、进水电导率、滤液电导率等参数 13 应根据运行情况调整反渗透进水高压泵频率。 14 反渗透的冲洗水可根据工艺需要加酸或加碱 15反渗透膜组件应定期进行出水电导检查和膜组件抽样 检查。 16反渗透浓水应妥善处置。
4.6.1臭氧发生器及尾气破环设备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臭氧发生系统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操作手册要求 进行操作。 2臭氧发生器供气气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处理用臭 氧发生器》CJ/T322的有关规定。 3臭氧发生器启动前,与其配套的供气设备、冷却设备 尾气处理设备、自控设备及监控设备状态应完好正常,臭氧气体 输送管道及接触池内的布气系统应畅通 4臭氧发生器的开启应滞后于臭氧气源系统,进气流量 压力、温度、露点等符合发生器进气要求时,方可启动发生器放 电程序。 5关闭臭氧发生器后,应对气体流路继续吹扫,气体流路 应中无残留臭氧,臭氧气体不得泄露。 6应每日检查系统管路是否有泄露、损坏,以及各种阀门 和仪表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进行维护,定期进行 必要的清洁和保养工作
7应每日观察臭氧发生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功率 频率,产气浓度,流量、压力,臭氧供气压力、温度、露点、浓 度,冷却水压力、温度、流量,并做好记录。 8系统运行时,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坏设备间内通 风设备应处于工作状态,室内环境温度不应大于40℃C。 9应定期校准臭氧浓度探测报警装置。系统运行时,接 池尾气浓度不得高于0.1mg/L,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环 设备间臭氧浓度应低于0.16mg/m3。 10应根据臭氧发生装置的实际供气量适时调节尾气抽气风 机抽气量。 11臭氧发生设备、循环冷却装置及尾气破坏设备大修周 期、项目、内容及质量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维护手册上的规定 12冷却循环系统管路应畅通无泄漏, 13应定期检查臭氧发生器进气过滤器滤芯,污染严重时应 立即更换。
7应每日观察臭氧发生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功率、 频率,产气浓度,流量、压力,臭氧供气压力、温度、露点、浓 度,冷却水压力、温度、流量,并做好记录。 8系统运行时,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坏设备间内通 风设备应处于工作状态,室内环境温度不应大于40℃。 9应定期校准臭氧浓度探测报警装置。系统运行时,接触 池尾气浓度不得高于0.1mg/L,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环 设备间臭氧浓度应低于0.16mg/m3。 10应根据臭氧发生装置的实际供气量适时调节尾气抽气风 机抽气量。 11臭氧发生设备、循环冷却装置及尾气破坏设备大修周 期、项目、内容及质量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维护手册上的规定 12冷却循环系统管路应畅通无泄漏。 13应定期检查臭氧发生器进气过滤器滤芯,污染严重时应 立即更换。 14冬季或臭氧发生器长时间待机,应排净系统内的水。 4.6.2臭氧接触池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臭氧接触池上方呼吸阀应处于正常状态, 2接触池抽气风机应运转正常。 3每(1~3)年应放空清洗和检修臭氧接触池, 4臭氧接触池排空清洗或维修前,进气和尾气排放管路应 已切断。切断进气和尾气管路之前,应先用压缩空气将曝气系统 及池内剩余臭氧气体吹扫十净。 5检修臭氧接触池应包括内壁、池底、池顶、伸缩缝、压 力人孔,除臭氧发生系统外的布气盘、扩散管,重新油漆铁件。 应检查所有阀门是否正常,法兰密封圈是否破损或老化,以及池 内曝气管路是否移位或松动。 6臭氧接触池大修后,应进行满水试验,并对地上部分进 行外观检查,发生漏水、渗水,应立即修补。 4.6.3以脱色、除嗅为目的的臭氧氧化工艺的运行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臭氧氧化工艺出水色度不宜大于10度,出水嗅味应无不 快感。 2臭氧氧化工艺后设有生物处理环节时,出水余臭氧浓度 应控制在0.2mg/L以下。 3臭氧投量宜为(3~8)mg/L,接触时间宜为(5~10)min。 4.6.4 以消毒为目的的臭氧氧化工艺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臭氧消毒出水余臭氧宜控制在(0.1~~0.5)mg/L。 2 臭氧投量应根据用户要求、处理水量、水质等因素进行 调整。 3臭氧消毒接触时间宜为(10~20)min。 4臭氧消毒出水在管网输配时应投加次氯酸钠
4.7.1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消毒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毒工艺进水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消毒剂的投加量应根据进、出水水质及受纳水体环境或 用户要求等实际情况,通过消毒试验进行确定,并根据处理水 量、pH值、水温和接触时间等参数进行调整 3应设置消毒效果控制点,各控制点应每小时检测一次或 自动监测,消毒剂余量应达到控制点设定值。 4消毒剂加注管应保持必要的入水深度,消毒剂不得外溢 5应每月清洗转子流量计、水射器,检查维修过滤罐、控 制阀、压力表等。 6操作人员应戴防护手套和眼镜 7 消毒剂采用压力投加时,应定期清洗加约泵或计量泵。 8液氯、次氯酸钠、氯酸钠、盐酸等消毒药剂运输单位应 有危险品运输资质。 4.7.2液氯消毒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7.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液氯消毒游离氯与水体接触时间应大于30min。 2投加氯气所使用水射器的水压应天于0.3MPa。 3应每周检查一次报警器及漏氯吸收装置与漏氯检测仪表 的有效联动功能,并启动一次手动装置,检查其是否处于正常 状态。 4应每月检查并维护漏氯检测仪一次,每周对防护用具检 查一次。 5应制定液氯泄漏紧急处理预案 6重新启用加氯设施时,应按加氯间投产运行的检查和验 收方案进行。 7氯瓶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氯瓶的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的有关规定; 2)开、关氯瓶阀时,应使用专用扳手,用力均匀,不得 锤击,同时进行检漏; 3)加氯设施较长时间停置,应将氯瓶妥善处置。 8应每日检查加氯系统设备,发现泄漏或异常及时处理, 9输氯系统管道阀门,应每季度检修吹扫一次,每年检查 修理一次。 10加氯房、氯库的墙面,应3年清刷一次,门窗油漆 次,铁件应每年进行油漆防腐处理。 11泄氯吸收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中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保持在12%以上,且 溶液不应结晶结块; 2)用氯化亚铁进行还原的溶液中应有足够的铁件; 3)吸收系统采用探测、报警、吸收液泵、风机联动的装 置,应先启动吸收液泵再启动风机; 4)风机风量应满足气体循环次数(8~12)次/h; 5)泄氯报警仪设定值应为0.1ppm; 6)泄氯报警仪探头应整洁、灵敏
)泄氯吸收装置应每周联动一次。
4.7.3氯库的漏氯检测报警装置及防护用具必须完好有效。
4.7.4采用次氯酸钠消毒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7.1条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每日观察次氯酸钠储存设施中次氯酸钠液位,次氯酸 钠储存量宜为(5~7)d的用量。 2投加次氯酸钠的设备、管道更换或维修时应采用耐次氯 酸钠腐蚀的材料。 3应定期检定次氯酸钠加注时配置的计量器具,采用高位 罐加转子流量计时,应定期清洗转子流量计计量管。 4应每日测定次氯酸钠的含氯浓度。 5每季度应对次氯酸钠投加管路进行清洗。 4.7.5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7.1条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体氯酸钠应单独存放,且与设备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5m,库房应通风阴凉。 2开机前应检查防爆口,防爆口应畅通并处于开启状态。 3开机前应检查水浴补水阀是否开启、水浴箱中自来水是 否充足。 4应定期清洗二氧化氯原料罐口闸阀中的过滤网 5停机时加药泵停止工作后,设备应运行30min后,方可 关闭进水。 6停机时,应关闭加热器电源。 4.7.6在搬运和配制氯酸钠过程中,严禁用金属器件锤击或摔 击,严禁明火。 4.7.7采用臭氧消毒时应符合本规程第 4. 6 节的规定
4.7.7采用臭氧消毒时应符合本规程第4.6节的规定。
1紫外线消毒进水透射率应大于30%,悬浮固体(SS)浓 度不应大于10mg/L,浊度不应大于5NTU。进水水质不符合要
求时,宜优化或增设预处理工艺。 2不应使用铁盐作为混凝沉淀药剂。 3设备灯源模块和控制柜应可靠接地 4反应器内水位达不到设备运行水位时,不得开启设备。 5紫外线有效剂量验证测试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 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的有关规定执行。 6紫外灯在峰值流量和运行寿命终点时,紫外线有效剂量 不应低于80mJ/cm。 7除采用有效剂量验证法外,宜采用生物验证剂量的方法 对紫外线消毒剂量进行补充验证,验证微生物宜使用MS2 菌体。 8应满足溢流堰前的有效水位。 9应每日检查控制面板显示的系统组件状态和报警情况: 检查在线传感器,流量计、紫外传感器和数据记录装置。 10紫外线强度、UVT、灯管状态、流量宜每 4h 记录 一次。 11紫外灯模块宜设有自动清洗装置。无自动清洗装置时, 应进行人工清洗 12纯机械式自动清洗系统清洗频率应为(10~30)min/次: 应每(0.5~1)年更换清洗头。 13机械加化学式自动清洗系统清洗频率应每日1次,并应 每5年更换清洗头。 14紫外模块应具备备用电源或不间断电源。 15每月满足验证剂量所需的水质条件应大于95%。 16 在紫外灯模块维护操作前,灯管应冷却,设备应与水 分离。 17 反应器中紫外传感器应每月校准一次。 18 紫外灯管应根据厂商提供的灯管衰减性质,确定更换 频率。 19灯管更换后,损坏的灯管应送回制造厂商或汞金属回收
20应定期清除溢流堰前的渠内淤泥
4.8.1清水池液位宜采用在线液位计连续监测,不得 下限水位运行。
4.8.3应每年对清水池进行检查,观测和记录池底、池壁 物、附着物状况
4.8.4清水池应定期排空清洗,清洗完毕经消毒合格后方能
4.8.5清水池放空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8.6应定期对液位计、余氯计等仪表进行校验。 4.8.7池体及闸/阀、护栏、爬梯、仪表孔、照明、通气孔、人 孔、管道、支架和盖板等应定期检查、维修及防腐。 4.8.8清水池大修后,应进行满水试验,发生漏水、渗水及时 修补,地上部分应进行外观检查。 4.8.9清水池应采取防止雨水、污水倒流和渗透的措施,四周 应排水通畅
4.9.1泵站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并采取 相应措施。 4.9.2泵站应建立一套应急联络机制及应急预案 4.9.3泵站的运行应根据调度指令调整水泵台数或供水压力 水量、水压应满足用户要求。 4.9.4瞬间流量或压力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与调度人员联系 不得擅自进行开关泵、升降压等影响供水安全及稳定的操作。
4.9.5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运行人员应立即上
4.9.6应按相关规定定期对仪表进行维护和校验。 4.9.7运行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掌握再生水管网及附属设 施位置;明确管网及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要求及技术指标, 4.9.8主要十线、放水口及重要用户端设置的在线压力、流量
4.9.7运行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掌握再生水管网及附
5.1.3应根据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并
5.1.4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结构和性能,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进行作业。
5.1.5应定时对设备巡视检查,定期维护保养,按计划维修。 5.1.6 应建立合理的备品和备件库。 5.1.7 应做好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及维修记录并应及时存档
5.1.5应定时对设备巡视检查,定期维护保养,按计划维修。
5.2.1开机前集水并液位应高于最低保护液位。 5.2.2新装或大修后的泵首次启动前,应进行安装精度检查 盘车或点动。 5.2.3启动时水泵叶轮不得空转和倒转,应注意声音、振动情 况,并应观察电流变化。
.2.4运行时应定时巡视检查,记录电流、电压、流量、温度 等参数,观察振动、声音情况,发现参数变化应及时处理并 记录。
5.2.5运转中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环境 温度 35℃。
5.2.5运转中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
5.2.7应定期检测水泵振动情况,振动不应超过相关标准
5.2.7应定期检测水泵振动情况,振动不应超过相关标准
闭出水阀门,然后停泵。变频泵停泵时应先降频,达到设定频率 后缓慢关闭出水阀,然后停泵
5.2.19十式泵运转过程中,每次巡视应观察仪表读数、填
5.3.1 开机前应检查电源、空气管路、仪表等是否正常。 5.3.2 新装、长期停运及大修后的鼓风机启动前应盘车或点动 5.3.3 正常运行时,出口压力不应超过设计值, 5.3.4 应定时巡视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应记录电压、 电流、风压、流量、空气温度等参数。 5.3.5应定期检测鼓风机运行的噪声和振动,发现异常应立即 采取措施
5.3.6每年应定期检查附属保护装置、仪表、放空阀、止
5.3.7每月应定期检香油位,油位应介于最大和最小刻度
5.3.9应定期检查消声设施和设备,对不能满足消声要求 及时修理或更换
后应进行检测,并应根据油样的检测结果确定更换润滑油。 5.3.11风机发生强烈振动、异常噪声、轴承温升超过充许值等 情况应立即停车
.12鼓风机应按操作手册定期
5.3.13长期停用的鼓风机应定期盘车,并应更换原停止角
5.3.15 罗茨鼓风机关机时,应打开放空阀,关机后应关闭空气 出口阀。
5.3.16离心鼓风机开机前应确认风机导叶开启度。
5.3.167 离心鼓风机开机前应确认风机导叶开启度, 5.3.17 开启数台离心风机时,应先开一台,待空载运转正常后 再开另一台。 5.3.18 应定期检查通风廊道、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的滤料, 5310 长期倍用的水却盐风却声收和宏
5.3.18应定期检查通风廊道、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的
5.4.1空气压缩机吸入的空气应洁净 5.4.2启动前,出气管路应接口牢固,仪表和安全阀应工作 正常。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安全阀动作时,应分析超压原因 时排除故障。
5.4.4运行过程中,应每日定时排放储气罐凝结水。
5.4.5应每日检查空气滤清器、油过滤器、油位、油管等,发
5.4.5应每日检查空气滤清器、油过滤器、油位、油管等,发 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4.6应定期检查皮带松紧和磨损程度,并应及时更换 5.4.7应定期检测安全阀
5.4.6应定期检查皮带松紧和磨损程度,并应及时更换。
5.5混合、反应搅拌设备
5.5.1新装或者大修后重新投入运行的搅拌机,应先点动试运 转,叶轮运转方向应正确, 5.5.2运行中应定时巡检,观察油位、振动、声音和机架是否 变形。 5.5.3 应每年定期检查桨叶、紧固件、轴承、密封、电缆绝 缘等。 5.5.4搅拌设备出现异响或振动,应分析原因、判断异响声音
5.5.4搅拌设备出现异响或振动,应分析原因、判断异响声音 或振动位置,并应及时解决,
5.5.4搅拌设备出现异响或振动,应分析原因、判断异响声音
5.5.6潜水搅拌器运行中不得调整角度。
5. 6.1 启动前应检查储药池的药量、出口阀门、电源、气 源等。 5.6.2 巡视过程应注意泵体异常声响、管道连接处泄漏和流量 变化,并应根据流量变化调整背压阀。 5.6.3 停泵后应将出药口阀门关闭。 5.6.4 应每月检查药液过滤器污堵和化学药液渗漏情况。 5.6.5 设备检修时应佩带橡胶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5.6.6 气动隔膜泵运行时气源应洁净;停泵时应先关闭气源后 切断流体
5.7.1电机应在额定电压的士5%范围内运行。
5.7.1电机应在额定电压的士5%范围内运行。
5.7.2在不同温度下,电机运行电流应符合表5.7.2的规定
5.7.2在不同温度下,电机运行电流应符合表5.7.2的规定
表5.7.2电机运行电流
5.7.3运行中应每日定时检查电机轴承温度、声音及散热装置。 5.7.4 运行中有下列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 1 电机绕阻温度或轴承温度超过充许值。 2 电机及控制系统发生打火或冒烟。 3 电机剧烈振动或电机拖动的机械设备发生故障。 4 缺相运行。 5 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其他突发事故。 5.7.5 运行中发生跳闸时,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合闸
5.8.1电气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业安全工作 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的有关规定。 5.8.2应由持有高、低压等电气操作职业资格证的人员进行值 班、巡检及维修等工作。 5.8.3应每日定时对变配电设施、设备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巡视 检查并应做好记录。 5.8.4变配电设施内应有通风、降温、防潮、抗霉、防腐措施 5.8.5应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写和检查设施设备运行记录与交 接班记录。不得在倒闻操作过程或事故处理过程中交接班 5.8.6 变电室送、断电,应执行“倒闸操作票”制度。 5.8.7电气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穿戴防护服、绝缘鞋、绝缘手套 并携带规定的安全操作器具。 5.8.8线路或设备停电检修时,应设置警示牌并根据实际情况 产壮临
5.8.9应每年定期进行变配电系统清扫,并应定期检查接地装 置并摇测接地电阻。 5.8.10清扫工作应按计划进行,宜选择负荷低、影响小的 时段。 5.8.11应定期进行高压预防性试验和二次继电保护装置校验 并应保存校验报告。 5.8.12当供电电源、配电系统或重要变配电设备出现严重故障 时应启动应色预安
5.8.12当供电电源、配电系统或重要变配电设备出现严重故障 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5.8.14电气设计说明、产品资料、变更图纸、竣工验收等文件 应完整,并应妥善保存、规范使用
5.8.14电气设计说明、产品资料、变更图纸、竣工验收等文件
5.9.1自控系统应覆盖再生水生产全过程,并应设置
5.9.1自控系统应覆盖再生水生产全过程,并应设置不同权限 级别的用户名和口令,按不同的权限进行管理和操作。
1应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及时调整运行参数设定值: 2手动操作时,应符合系统设备的先后开停顺序要求: 3重要软件、数据等应定期存储备份。不得在上位机安装 无关软件,
5.9.3自控系统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定时检查自控系统设备工作状态、网络速度、运行参 数、各功能模块,并记录; 2应定期对执行器、驱动器的动作开关、执行机构进行检 查、调整与维护; 3应定期对控制柜进行清洁、除尘、十燥、紧固并及时更 换损耗性器件; 4视频监控系统应连续运行,定期检查、调整与维护保养; 5自控设计说明、工验收、变更图纸、产品资料等重要 文件应完整,并应要善保存、规范使用
5.10.1应制定包括仪表维护、检定、修理、记录和存档等内容
5.10.1应制定包括仪表维护、检定、修理、记录和存档等内容 的管理规定
应定期清洁传感器,并对零点和量程进行标定; 2 应保持各部件完整、清洁,铭牌、标记、铅封完好: 3 应由持有专业证件的人员进行检修; 4 应定期按检定规程、说明书进行检定或采用对比法进行 验证,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5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仪表,应按期送技术监督部门 检定。
6.1.1 应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6.1.2 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应急 预案。 6.1.3 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新职工上岗前应进行三级 安全教育
6.1.4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6.1.4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6.1.5应建立健全安全档案,落实安全档案管理
6.2.1电气、设备作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电气设备安 全技术规范》GB19517、《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409一2005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 安全技术规程》GB/T3787的有关规定。 6.2.2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50.1和《起 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6067.7的有关规定。 6.2.3应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更新。 6.2.4危险作业应执行操作票等安全管理制度。 6.2.5有限空间维修维护作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缺氧危险 作业安全规程》GB8958、《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6和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 范》GBZ/T205的有关规定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和《安全色》GB2893的有
关规定设置安全标志。
6.2.7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与用品应按相关安全规定专项管
6.2.10危险化学品罐区及加药间应配备防护器具湄潭景春施工组织设计,操作时应佩 戴防护器具。
6.2.11进入易燃易爆品区域前应释放身体静电,不得携带手 机、打火机、火柴等,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进行动火、动土等 作业。
6.3.1 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应按规定 备案。 6.3.2 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并评估演练效果。 6.3.3应根据机构变化和预案演练评估结果等情况修订预案 预案应每3年至少修订一次并记录归档。
6.3.1 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应按规定 备案。
6.3.4应按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台账 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GB 15208.4-2018标准下载,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2《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50.1 3《安全色》GB2893 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 程》GB/T3787 6《工业用液氯》GB5138 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6067.7 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 9《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 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11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GB15892 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1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18920 1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 1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19772 17 《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 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 19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GB/T20783 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 22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 23《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 2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
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2《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50.1 3《安全色》GB2893 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 GB/T 3787 6《工业用液氯》GB5138 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6067.7 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 9《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 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11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GB15892 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1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18920 1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 15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 1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19772 17《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 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 19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GB/T20783 20《城市污水冉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 22《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 23《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 2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