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建筑与小区雨水综合利用工程设计指南.pdf

昆明市建筑与小区雨水综合利用工程设计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5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3876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昆明市建筑与小区雨水综合利用工程设计指南.pdf

4.3雨水径流水质及污染控制

4.3.1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源

4.3.2雨水径流水质

广东省园林绿化工程综合定额(2018) 明地区地表雨水径流水质指标参考

4.3.3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1)雨水综合利用工程须对不透水硬化面产生的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和 处理。 2)雨水径流污染宜源头控制,根据平面布局分区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因地制宜,就地就近综合利用。 3)初期雨水宣采用初期雨水弃流、下沉式绿地、植被浅沟、生物滞 留设施、洼地、湿地或湿塘等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进行处理。 4)若采用集中式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各汇水点的雨水汇水时间宜接 近,雨水径流汇水时间不宜超过10min。 5)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应进行环境效益分析,估算径流污染削减量

4.3.4雨水径流污染削减量估算

1)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径流污染控制指标共4个,分别为化学需氧量 (CODc)、悬浮固体(SS)、总氮(TN)、总磷(TP)。 2)初期径流污染计算水量应按设计初期雨水控制厚度、有效降雨频 次和初期雨水处理设施有效服务面积计算。 3)初期径流污染参考水质

3)初期径流污染参考水质

表雨水径流污染水质指标参考值

5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设置总体规定

5.1建筑与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设施设计标准应与市政规划相协调, 并不应低于规划标准。总用地面积大于10hm应先编制雨水综合利用规划 再进行工程设计。 5.2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在设计方法选用时,如有条件宜采用连续模 拟的方法结合设计降雨对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污染 物消减量以及蓄滞和削峰效果进行确认。 5.3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应充分结合项目总体布局、建筑密度、绿地 率、景观格局、地形、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设计,按因地制宜原则和经济 高效原则选择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及其组合。应优先利用低洼地形,采用 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就地入渗设施。 5.4新建项目的景观设计应与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设计相结合。适宜 的景观水体、草坪绿地和低洼地应具有雨水储存或调节功能;人工湖景 观区域可建成集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水 体。 5.5建筑屋面应采用对雨水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材料,不得采用沥 青或沥青油毡。有条件时宜采用绿色屋顶。 5.6建筑屋面雨水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其引入 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雨水利用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 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入渗设施。具有大型屋面的建筑在不具备再 生水回用系统时,宜设收集回用系统,收集屋面雨水,回用于绿地浇灌、 场地清洗等。 5.7地面停车位、人行道、步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休闲广场、 室外庭院等应采用透水铺装地面,透水铺装率不小于70%。 5.8绿地位于小区道路、广场及建筑物周边时应根据匹配性原则采

用下沉式设计。如需引入客地雨水则需设置相应措施,不透水硬化地面 雨水径流引入下沉式绿地时,可利用植物浅沟、沉淀池等对进入绿地内 的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防止径流雨水对绿地环境造成影响。当下沉式 绿地面积不能满足控制雨水量的要求时,宜设置埋地渗透池、入渗井、 渗透管(沟)等设施增加雨水入渗。 5.9下沉式绿地内的植物宜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本 土植物。 5.10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景观水体补水宜优先采用屋面 雨水。雨水进入景观水体前宜设置植物浅沟、前置塘、植被缓冲带等预 处理设施,降低径流污染。 5.11无稳定再生水源供给的建设项目宜采用雨水直接利用,优先集 蓄回用屋面雨水;有稳定再生水水源供给的建设项目,不宜收集雨水直 接回用。

6.1雨水管管径应依据雨水设计流量进行水力计算,仅有雨水利用 功能的管渠按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设计流量,渗排一体化管和具有雨水排 放功能的管渠按流量径流系数计算设计流量。重现期、构造要求、检查 并的设置等按现行规范进行设计。 6.2雨水口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雨水口和雨水连接管流量应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计算流量的 1.5~3倍; 2)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 雨水口负担的汇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 过25m; 3)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雨水口的算面标高应低于地面标 高10~20mm。下沉式绿地内的雨水口宜高于绿地50~150mm,低于路面 30~50mm; 4)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 5)雨水口宜采用定型产品,宜设截污筐; 6)绿地内的雨水口宜采用渗透式雨水口,应设截污筐; 7)与入渗系统相关联的雨水口必须设置截污筐,宜设为渗透式。

6.4屋面雨水收集 1)屋面雨水系统中设有弃流设施时,弃流设施服务的各雨水斗至该 装置的管道长度宜相近:

3)屋面排水的汇水面积应按汇水面投影面积计算,并满足下列要求: ①高出汇水面积有侧墙时,应附加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方法应满 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相关规定; ②球形、抛物线形或斜坡较大的汇水面,其汇水面积应附加汇水面 竖向投影面积的50%; 4)收集回用或入渗的屋面雨水,不宜混入路面雨水。 6.5人行道、人行广场、草地等荷载较小的场所宜采用渗透排水沟 收集雨水。

6.6硬化路面雨水的转输宜采用植被浅沟,植被浅沟应满足以下要 求: 1)宜设置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城市道路等不透水 面周边的绿地内; 2②)可作为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预处理设施:

3)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 4)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3,纵坡不应大于 4%。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5)植草沟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曼宁系数宜为0.2~0.3; 6)转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控制在100~200mm。

6)弃流的初期雨水可排入下沉式绿地等生物滞留设施进行净化处理 或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当弃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时必须确保污水不侄 灌; 7)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的弃流能力应按设计弃流雨水量或设计弃流水 质确定,并能明确分隔开初期雨水; 8)弃流装置及其设置应便于清洗和运行管理: 9)初期径流弃流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截流的初期径流雨水宜通过自流排除; ②应具有不小于0.10的底坡; ③雨水进水口应设置格栅,格栅的设置应便于清理并不得影响雨水 进水口的通水能力; ④当弃流雨水采用水泵排水时,池内应设置将弃流雨水与后期雨水 隔离开的分隔装置; 5采用水泵排水的弃流池内,应设置反冲洗系统: ③排除初期径流水泵的阀门应设置在弃流池外: 宜在入口处设置可调节监测连续两场降雨间隔的时间雨停监测装 置,并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动; 8应设有水位监测的措施。 10)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电动阀、计量装置宜设置在室外,控制箱宜集中设置,并宜设在 室内; ②应具有自动切换雨水弃流管道和收集管道的功能,并具有控制和 调节弃流间隔时间的功能: ③流量控制式雨水弃流装置的流量计宜设在管径最小的管道上; ④雨量控制式雨水弃流装置的雨量计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7.1.1雨水入渗设施宜根据汇水面积、地形、土壤地质条件、景观 等因素选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渗透浅沟、洼地、渗渠、渗透管、 渗透沟、入渗井、地下建筑顶板蓄水层、旱溪、渗排一体化设施等形式 或其组合。绿地内表层土壤入渗能力不足时,可增设人工渗透设施。 7.1.2雨水入渗场所应不引起地质灾害及损害建筑物,下列场所不 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 1)可造成陡坡塌、滑坡灾害的场所; 2)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等特殊土壤地质场所。 7.1.3雨水渗透设施应保证其周围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 用。一般情况下,除地面入渗外,雨水入渗设施距建筑物基础不宜小于 3m。 7.1.4采用土壤入渗时,土壤渗透系数宜大于1×10m/s,且地下水 位距渗透面高差大于1.0m。土壤渗透系数小于1×10m/s时,复核渗透 设施的渗透时间。 7.1.5当雨水入渗设施埋地设置时,所有与土壤接触的渗透面均应 包覆透水土工布,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宜为200~300g/m²,其透水性能 应大于所包覆渗透设施的最大渗水要求,并应满足保土性、透水性和防 堵性的要求。 7.1.6一般情况下,屋面雨水经弃流后即可进入渗透设施。路面雨 水径流应经除渣、沉砂等必要的预处理后,方可接入渗透设施。 7.1.7入渗系统应设有储存容积,其有效容积宜能调蓄系统产流历 时内的设计控制雨水量。

7.1.8入渗系统滞蓄的雨水入渗时间一般不得大于24h。集中设置的 入渗系统入渗时间不得大于72h。 7.1.9雨水入渗系统应按其接纳地表径流的汇水面积和相关规定的 设计重现期设置溢流设施。 7.1.10入渗系统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不应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 便,不应对区域卫生环境和建筑物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地面入渗场地上 的植物配置应与入渗系统相协调。 7.1.11生物滞留系统宜在地势较低的区域设置,宜作为地表径流污 染负荷较高区域入渗系统的预处理设施,通过植物截流和土壤过滤滞留 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处理后雨水可进行入渗或综合利用,

排水板; 8)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

1一透水沥青面层;2一透水基层;3一透水垫层;4一反滤隔离层 5一土路基

1一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2一基层;3一王路基

7.2.3渗透浅沟与洼地入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面绿地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宜设置渗透浅沟或渗透洼地: 2)积水深度不宜超过300mm; 3)积水区的进水宜沿沟长多点分散布置,宜采用明沟布水;进水口 设防冲刷措施; 4)渗透浅沟宜采用平沟; 5植物应选用耐淹的品种

7.2.4浅沟渗渠组合渗透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层浅沟的设置按7.2.3规定,下层渗渠用透水土工布包覆; 2)沟底表面的土壤厚度不应小于100mm,渗透系数不应小于 X10m/s; 3)渗渠中的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渗透系数不应小于 X10"m/s; 4)渗渠中的砾石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7.2.5渗透管、渗透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雨水进入渗透设施前应设置预处理设施,防止渗透设施堵塞和污 染地下水; 2)渗透管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渗排管、无砂混凝土管等材料制成, 塑料管开孔率应控制在1~3%之间,无砂混凝土的孔隙率应大于20%,渗 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150mm; 3)渗透管、渗透沟周边填充砾石或其它多孔材料作为渗透层,砾石 层外包透水土工布,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4)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敷设坡度宜采用0.010.02;

7.2.4浅沟渗渠组合渗透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层浅沟的设置按7.2.3规定,下层渗渠用透水土工布包覆; 2)沟底表面的土壤厚度不应小于100mm,渗透系数不应小于 1X10m/s; 3)渗渠中的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渗透系数不应小于 1X10m/s; 4)渗渠中的砾石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7.2.5渗透管、渗透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雨水进入渗透设施前应设置预处理设施,防止渗透设施堵塞和污 染地下水; 2)渗透管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渗排管、无砂混凝土管等材料制成, 塑料管开孔率应控制在1~3%之间,无砂混凝土的孔隙率应大于20%,渗 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150mm; 3)渗透管、渗透沟周边填充砾石或其它多孔材料作为渗透层,砾石 层外包透水土工布,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4)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敷设坡度宜采用0.010.02;

5)检查井宜采用渗透检查井,检查并出水管的管内底高程应高于进 水管管顶,但不应高于上游相邻井的出水管管底。渗透检查井应设高0.3m 的沉砂室; 6)直接接入的地面雨水集水宜采用渗透雨水口,且应设沉泥槽和截 亏筐; 7)渗透管、沟不应设在行车路面下。因地形限制确需穿车行道时, 覆土厚度不小于700mm,穿路管、沟应满足相应的抗压强度和对路基的 安全要求。 7.2.6渗透池(塘)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用于汇水面积大于1hm²,且具有空间条件的场地; 2)应对场地建设条件及汇水区内地表径流水质进行必要的调查,充 分论证设置的可行性,确保不对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产生不良影响,不 得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3)雨水径流宜采用植草沟转输,渗透塘进水口应防冲刷,宜设置沉 砂池、前置塘、植被缓冲带等前处理设施,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并减缓流 速; 4)边坡坡度不大于1:3,宽深比不小于6:1,塘底至溢流水位一般不 小于0.6m; 5)渗透池(塘)底部构造一般为200~300mm的种植土、透水土工布 及300~500mm的过滤介质层; 6)渗透池(塘)排空时间不应大于24h; 7)渗透池(塘)均应设溢流设施,并与超量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和市 政雨水管系统衔接; 8)渗透池(塘)设施外围应设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牌

7.2.7渗排一体化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渗排一体化系统及外排雨水管或溢流雨水管的过流能力应不小于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相关规定计算的设计暴雨流量; 2)除满足入渗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排水流量,水力坡降及下游管道 西程的要求; 3)设施末端必须设置检查井和排水管,排水管连接到雨水排水管网, 验查井出水管管底标高应能确保上游管、沟的有效储水要求; 4)渗排一体化系统检查井和雨水口宜设置为渗透式。

7.2.8埋地渗透池应符合下列要

7.2.8埋地渗透池应符合下列要求:

理地渗透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部及周边土壤渗透系数应大于1×10*m/s:

1)底部及周边土壤渗透系数应大于1×10m/s:

渗排一体化系统构造示意图

2)结构设计和强度应满足相应的地面承载力、埋设深度和抗浮的要 求; 3)外层应采用透水土工布或性能相同的材料包覆; 4)应设置检查井和排污设施,检查井盖应采用双层井盖; 5)渗透池底入渗面距地下水最高水位应不小于1.0m; 6)进入埋地渗透池前应设预处理设施和超量雨水溢流外排管。 7.2.9地下建筑顶板蓄水层蓄渗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确保由于雨水蓄集而增加的荷载不影响建筑的安全及使用,蓄 水层的设置不得影响地下建筑防水: 2)地下建筑顶面覆土厚度不宜小于800mm;宜优先采用屋面雨水接 入蓄水层; 3)径流雨水应经严格的预处理后方可接入地下建筑蓄水层导流井, 导流井竖向必须接到蓄水层内,井内应装填防冲刷填料; 4)蓄水层材料渗透系数应大于1×10m/s,孔隙率宜大于15%,横向 扩散性能良好,抗压强度应能满足相应的覆土厚度要求;蓄水层与建筑 防水层之间应设保护层:

地下建筑顶板蓄水层结构示意

1一植被层;2一覆土层;3一透水土工布;4一蓄水层; 5一保护层:6一建筑防水层:7一地下建筑顶板

5)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蓄水层与地下建筑范围外土壤相接,蓄水层 上部及侧面与土壤接触部位应用透水土工布分隔;建筑施工时设有止水 惟幕的,应破坏止水惟幕,将雨水渗透区域和周边土壤层联通;土壤入 渗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设置有组织排水系统排放或利用,防止出现积水; 6)导流井井径不应小于600mm,进水管管顶标高应低于出水管管底 标高。 7)导流井服务半径应根据所选蓄水层材料的扩散系数和计算设计降 雨历时内雨水的扩散半径来确定,无资料时可采用6~10m,导流井的平 面布置应尽量均匀分布: 8)地下建筑顶板蓄水层的雨水利用规模,仅计算设置了导流井有效 服务范围内的部分,相邻导流井服务范围重叠部分应扣除;

9)最高地下水水位低于地下建筑顶板不得少于500mm。 7.2.10生物滞留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于污染较重的汇水区可采用植被浅沟、沉淀池等对雨水径流进 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物并减缓流速: 2)屋面径流雨水宜用管道接入滞留设施,场地及人行道径流可通过 路牙豁口分散流入; 3)生物滞留设施应设溢流装置,可采用溢流管、排水算子等装置, 溢流口应高于设计水位100mm; 4)设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 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 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5)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入侵;若下 渗会对周围建(构)筑物造成塌陷风险,或将底部出水进行集蓄回用时, 可在底部和周边设置防渗层; 6)生物滞留设施自上而下设置蓄水层、植被及种植土层、砂层、砾 石排水层及调蓄层等,各层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蓄水层深度根据径 流控制目标确定,一般为200300mm,最高不超过400mm,并应设100mm 的超高;b)种植土层厚度视植物类型确定,当种植草本植物时一般为 250mm,种植木本植物厚度一般为1000mm;c)砂层一般由100mm的细沙 和粗砂组成,也可用透水土工布替代;d)砾石排水层一般为250~300mm, 可根据具体要求适当加深,并可在其底部埋置直径为100~150mm的PVC 穿孔管;e)在穿孔管底部可设置不小于300mm的砾石调蓄层

7.2.11渗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硬化地面雨水通过渗井下渗前应通过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等设施 对雨水进行预处理; 2)渗井的出水管的内底高程应高于进水管管内顶高程,但不应高于 上游相邻井的出水管管内底高程:

1)雨水湿地宜设置于地下水位较高,难以实施王壤入渗的地区; 2)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 冲刷和侵蚀; 3)雨水湿地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 4)沼泽区包括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是雨水湿地主要的净化区,其 中浅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0.3m,深沼泽区水深范围为一般为0.3~ 0.5m,根据水深不同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 5)雨水湿地的调节容积应在24h内排空; 6)出水池主要起防止沉淀物的再悬浮和降低温度的作用,水深一般

7.2.13旱溪设置的一般要求: 1)旱溪应充分结合项目用地布局和景观格局,因地制宜灵活设置, 不拘泥于形式; 2)利用多种类型植物、卵石和其它生态造景方法形成旱溪景观,旱 季为景,雨季为溪。主要功能是滞蓄地表径流; 3)底部渗透层渗透系数应不小于1×10m/s; 4)地表雨水收集、预处理、溢流设施等其它要求参照渗透池、渗透 沟等入渗设施的规定。

道防水设防,上道应为耐根穿刺防水材料,两道防水层应相邻铺设且防 水层的材料应相容; 7)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 8)屋面种植宜选用乡土植物,不宜选用速生树种; 9)应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 材料; 10)屋顶绿化收集规模计算时仅计算径流削减,不计算蓄水容积

1一植被层;2一轻质合成土;3一过滤纤维布;4一排水层; 5一保护层;6一耐根穿刺防水层及普通防水层;7一房屋顶板 7.2.15埋地渗透池设计入渗量为渗透池有效容积与外包渗透层有 效储水容积之和。 7.2.16有效渗透面积按下列要求确定: 1)水平渗透面按投影面积计算; 2竖直渗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计算; 3)斜渗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所对应的斜面实际面积计算; 4)地下渗透设施的顶面积不计。

1一植被层;2一轻质合成土;3一过滤纤维布;4一排水层; 5一保护层;6一耐根穿刺防水层及普通防水层:7一房屋顶板

8.1雨水蓄集回用应根据径流可收集量、回用需求量、用水时段及 水质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8.2雨水处理回用宜采用物理、化学等便于适应季节间断运行的技 术。处理工艺力求简单,采用过滤、沉淀、消毒相应组合。用户对水质 有较高要求时,应增加相应的深度处理措施, 8.3前处理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雨水储存设施进水口前应设置拦污格栅设施; 2)利用绿地、屋面、广场等汇流面收集雨水时,应在集蓄池进水口前 设置沉泥井。 8.4雨水蓄水池、蓄水罐宜设置在室外地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连培训学院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因条件限制必须设在 室内时,应设溢流或旁通管并排至室外安全处,其检查口等开口部位应 防正回灌。 8.5雨水蓄水池可采用室外埋地式塑料模块蓄水池,硅砂砌块水池 混凝土水池等。做法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检测口或检查井,检查口下方的池底设集泥坑,深度不小于 300mm,平面最小尺寸应不小于300mm×300mm;当有分格时,每格都应 设检查口和集泥坑,池底设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集泥坑,检查口附近宜 设给水栓; 2)当不具备设置排泥设施或排泥确有困难时,应设搅拌冲洗管道 搅拌冲洗水源应采用储存的雨水; 3)应设溢流管和通气管并有防虫措施; 4)溢流排水措施宜采用重力溢流: 5)兼做沉淀池时,进水和吸水避免扰动池底沉积物; 6)为防止雨水利用工程管线、蓄水池及回灌井等在特大暴雨时发生

到灌甚至洪灾,在雨水汇集的尾端,即蓄水池或回灌井等设置警戒水位, 警戒水位不高于雨水收集管底部,在警戒水位下设置排洪管与市政管线 接通; 7)雨水集蓄池雨水存储时间不宜超过7天。 8.6塑料模块组合水池作为雨水储存设施时,应考虑周边荷载的影 响,其竖向承载能力及侧向承载能力应大于上层铺装和道路荷载及施工 要求,考虑模块使用期限的安全系数应大于2.0。 8.7塑料模块储水池内应具有良好的水流流动性,水池内的流通直 径应不小于50mm,塑料模块外围包有土工膜层。 8.8雨水供水管道应与生活饮用水管道分开设置,严禁与自来水、 地下水供水管道直接连接,且应采取防止回流污染措施,水质标准低的 水不得进入水质标准高的水系统。雨水回用管道应有防止误接、误用、 误饮措施,出水口必须标有“非饮用水”字样或其它明显标志。 8.9雨水回用系统管材应采用钢塑复合管、PE管或其它内壁防腐性 能好的给水管材,管材及接口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8.10雨水回用可使用再生水的回用系统,但再生水不得回流进入雨 水存储系统。当采用再生水清水池接纳处理后的雨水时,中水清水池应 有容纳雨水的容积。 8.11雨水沉淀污泥多为无机物,宜采用简单处置方式,不再单独设 置处理构筑物

9.1当扣除初期径流弃流量、下沉式绿地及其他入渗设施存储及渗 秀量后不能满足规定的降雨量控制,且控制区域雨水需用量远远小于雨 水收集量,宜设置雨水调蓄池,调节雨水,削减洪峰。 9.2雨水管渠沿线附近的天然洼地、池塘、景观水体可作为雨水径 流高峰流量调蓄设施,当天然条件不满足,可建造室外调蓄池。 9.3调蓄设施宜布置在汇水面下游,当调蓄池与和蓄水池合用时, 应分别设置回用容积和调蓄容积,且池体构造应同时满足回用池和调蓄 也的要求。 9.4雨水调蓄池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调蓄池应设置排空设施,排空时间为6~12h。使用水泵强排时应 采用水位自动控制: 2)调蓄池采用重力排水的,出水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且不超过 市政管道排水能力; 3)调蓄池应设外排雨水溢流口,溢流雨水应采用重力流排出; 4)设置检测口或人孔,并便于沉积物的清除。 9.5景观水体可作为雨水调蓄池,一池两用,节约投资。当景观水 体用作雨水调蓄池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引入景观水体的径流雨水应满足景观用水水质,宜采用屋面雨水 作为调蓄水源; 2)景观水体调蓄空间为溢流水位与常态水位的差值;应有必要的配 套设施实现调蓄雨水的引入和排除: 3)满足9.4的规定。 9.6大型景观水体宜设置为湿塘,作为雨水存储调蓄设施。当采用 湿塘作为调蓄排放设施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雨水综合利用工程设计方

1)项目区域位置、建设内容和功能、建设进度计划等 2)项目用地经济技术指标; 3)项目周边市政雨、污管网建设情况; 4)项目环评批复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去向; 5)项目使用分散式或集中式再生水的情况; 6)项目区内雨水排放去向的说明。 1.2项目自然条件 1)气候、气象 2)地形、地貌 3)河流、水系 4)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 2.设计范围、依据及原则 2.1设计范围 2.1设计依据 1)政策性文件 2)相关部门批文 3)标准、规范、指南 3)项目相关设计资料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1雨水综合利用规模 以项目最终确定的经济技术指标为准DB61/T 1220-2018 小径薄壁无缝管材超声波水浸检测方法,确定雨水综合利用规模 3.2初期径流控制量 4、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设计 4.1总体设计思路 分析与雨水综合利用相关的项目背景和自然条件,确定雨水综合 利用的总体思路。 4.2雨水综合利用技术选择 根据总体设计思路确定适合本项目的雨水综合利用措施的类型, 并描述其功能。 4.3初期径流污染控制方式

4.4工艺流程及说明 5、雨水综合利用措施设计 5.1径流分区的划分 应根据项目地形、汇水面分布及排水口等因素进行雨水 5.2各分区的经济技术指标及雨水综合利用规模 5.3各分区的雨水综合利用措施类型、尺寸及复核计算 5.4各分区雨水综合利用水量平衡 根据各分区雨水综合利用规模及措施类型、尺寸进行水 算,以验证措施的合理性及匹配性。分区水量无法平衡时, 的匹配性措施的位置和尺寸。 5.5项目总体雨水综合利用水量平衡 6、初期径流控制 6.1初期径流分区控制方式与控制量 6.2项目总体初期径流控制水量平衡 6.3初期径流参考水质 6.4不同措施对初期径流污染物的估算去除率 6.5初期径流污染年平均削减量估算 7、雨水综合利用工程投资 7.1分项工程内容 7.2分项工程投资及总投资 工程投资按投资估算形式简化。 8、工程建设进度计划 9、运行管理维护措施 10、效益分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