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820-2021 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规程.pdf

DL/T 5820-2021 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820-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52740
下载资源

DL/T 5820-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820-2021 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规程.pdf

DL/T58202021

件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田

DL/T 58202021

本规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 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0)320号)的要 求制定。 本规程在制定过程中某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调研了锚索质量无损检测的现状,开 展了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的试验研究,总结了我国水电水利工 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的实践经验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 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编写而成。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基本规定、检测设备技术要求、检 测、评定、检测报告。 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规程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29) 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本规程参编单位: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新疆阜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肖国强周黎明 王法刚吴新霞 丁向东周华敏 张*伟付代光 王景彤 *玉婕张杨 陈*学 张敏周春华 崔博涛胡悦 王柏林 罗荣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和孙文 杨成文 宗敦峰梅锦煜 许松林 席浩 后汪毅楚跃先 吴新琪 邓银启 郭光文余英 朱明星 陆采荣 钱文勋孙来成 张利荣 张建华林鹏**刚 ⅢI

DL/T58202021

罗维成王鹏禹 *克信吴高见 叶明向建于永军王军 陈茂杨和明沈仲涛杨涛 何小雄吴秀荣 肖恩尚*虎章 徐 军 张学礼 程*华 孙明伦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 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DL/T58202021

DL/T5820202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DL/T58202021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及质量评价, 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 1.0.3经实践检验或论证的新技术、新设备,可用于锚索施工质 量检测。 1.0.4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及质量评价, 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 1.0.3经实践检验或论证的新技术、新设备,可用于锚索施工质 量检测。 1.0.4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L/T 58202021

由多根高强度钢丝捻制并经消除应力处理后,具有强度高和 松弛性能好的绞合钢缆。

受拉杆件由数股钢绞线按照一定规律编排成束组成的预应力 构件。

对预应力锚索施加张拉力,提高岩土体或支挡结构物的稳定 性,改善内部应力状况的技术措施,

对锚索实现张拉和锁定的支撑装置。

预应力锚索依靠自身弹性变形,张拉后可自由伸长,锁定后 形成对被锚固体施加预应力的部分。

预应力锚索的内部持力端,用胶结材料使锚索内端与被锚固 体黏结为整体的区段。

2.0.7 注浆体 injecting cement paste

锚索锚固后,钢绞线、砂浆和钻孔周围岩体组成的复合体, 由张拉段和内锚固段组成。

2.0.8有黏结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钢绞线与浆液直接接触,锚索经张拉锁定、灌浆后 张拉段与被锚固介质无相对滑动的预应力锚索。

DL/T58202021

2.0.9无黏结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钢绞线经专用防腐脂油敷涂和外包层处理后编制成的 锚索,经张拉锁定后,张拉段在被锚固体内可相对滑动的预应力 锚索。

锚索长度lengthoftheanchor

波以注浆体波速从激振点沿注浆体传播到注浆体底端,经注 浆体底端反射再沿注浆体传播到接收传感器所经历的时间。

3.0.1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实施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编制检测 方案,现场检测后应及时反馈检测结果,项目完成后应提交预应 力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报告。 3.0.2锚索施工质量检测宜采用声波反射法,应对锚索长度和注 浆体完整性进行检测与评价。 3.0.3锚索施工质量检测前应采用工程类比或模拟试验方式,确 定注浆体波速值和特征波形。 3.0.4检测结果应根据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施工工 艺、使用要求、施工过程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 3.0.5检测设备应进行率定。

DL/T 58202021

5.1.1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包括锚索长度和注浆体的完整性, 应对所有钢绞线进行检测, 5.1.2注浆体的完整性宜根据检测波形的时频特征、缺陷位置和 大小及施工记录等资料综合判定。 5.1.3检测前,仪器设备应完好。 5.1.4多方检测时锚索编号应统一;检测仪器记录标识、现场标 识和图纸标识的锚索编号等应一致。 5.1.5现场检测宜在锚索张拉前进行,特殊情况下可在锚索张拉 后封锚前进行检测。

5.2.1接收传感器宜安装在钢绞线端部,且接收面应与钢绞线 线垂直。

5.2.2激振器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综合考虑锚索长度、锚索类型和注浆体质量等因素,通 过现场试验确定激振器类型。 2激振点应与接收传感器位于同一根钢绞线的同一横断 面上,且位于钢绞线的中心位置,激振时,应避免触击接收 传感器。 3激振方向应与钢绞线轴线方向平行。 4稳态激振应在每个设定频率下获得稳定的响应信号,应 根据锚索长度和现场检测波形调整激振力。

DL/T58202021

5.3.1同一工程相同规格的锚索,检测时宜保持相同的技术参数。 5.3.2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长度应在双程旅行时间后延续不少于 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小于8000Hz。 5.3.3钅 锚索长度应设定为设计长度。 5.3.4注浆体波速宜设定为本工程锚索模拟试验或工程类比确定 的波速值,

5.3.5激振器激振信号脉宽参数宜设置为0.5ms~1ms。

3.6时间采样间隔宜根据锚索长度、注浆体波速和频域分辨率 理选择,不大于10μs。

5.3.6时间采样间隔宜根据锚索长度、注浆体波速和频域分

5.4.1单根钢绞线检测原始记录表参见附录A。 5.4.2 检测波形信号不应失真,不产生零点漂移。 5.4.3 检测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不应削峰。 5.4.4单根钢绞线检测的有效波形记录不应少于3条,且波形基 本一致。 5.4.5被测外锚头长度应测量和记录,并应描述孔口段注浆

5.4.1单根钢绞线检测原始记录表参见附录A。

5.4.5被测外锚头长度应测量和记录,并应描述孔口段

5.4.5被测外锚头长度应测量和记录,并应描述孔口段注浆 情况。

DL/T 58202021

表5.5.2波形特征评判标准

注:Af为相邻频差;T为双程旅行时间。波形规则、无底部反射波的情况是由于注 浆体波阻抗与错固岩体波阻抗相近而导致检测信号无底部反射波。

bm =2L,/At

式中: Cbm 同类钢绞线的波速平均值(m/s); n 参加波速平均值统计的钢绞线数量(n≥3) Chi 第i根试验钢绞线的波速实测值(m/s),且|Cbi一Cbm|/

L,接收传感器至钢绞线底部距离(m); △t。一—钢绞线底部反射波旅行时间(s); △f一一相邻谐振峰之间的频差(Hz)。 2有黏结预应力锚索注浆体波速宜取不少于3根同材质、 同规格、同类型、检测波形为A类的钢绞线所测定的波速平均

tm 1 =2L./△t

Ct=2L/△t C, =2LAf

式中:Cm 司类型、检测波形为A类的钢绞线波速平均值(m/s) Ci 第i根钢绞线的波速实测值(m/s),且C一Cml

L,=0.5CmAt

L,=0.5Cm/Af ........

式中:Cm一同类注浆体的波速平均值(m/s)。 4拉力型和压力型预应力锚索长度应取钢绞线长度的平 均值,拉力和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长度应取钢绞线长度的 最大值

5.5.5缺陷判断及缺陷位置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DL/T58202021

DL/T58202021

式中: x 接收传感器至缺陷界面的距离(m); △t——缺陷反射波旅行时间(s); Af缺陷相邻谐振峰之间的频差(Hz)。

x=0.5△t c=0.5C. 1A

式中:Lx 第i段缺陷长度(m); 接收传感器至第i段缺陷起点界面的距离(m); 接收传感器至第i段缺陷终点界面的距离(m); L 缺陷段累计长度(m)。

DL/T 58202021

6.0.1完整性评判标准应根据锚索检测的钢绞线波形类别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A类检测波形不少于80%,注浆体完整性为1类。 2B类及以上检测波形不少于80%,注浆体完整性为I类。 3C类检测波形大于20%,注浆体完整性为II类,不合格 6.0.2子 预应力镭固效果无损检测分级标准如下: 1I级预应力锚索: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体完整性 I类。 2 Ⅱ级预应力锚索: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体完整性 II类。 6.0.3单束锚索达到下列级别时,可判断为合格: 1 关键部位预应力锚索:I级。 常规部位预应力锚索:IⅡI级及以上。

6.0.1完整性评判标准应根据锚索检测的钢绞线波形类别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A类检测波形不少于80%,注浆体完整性为I类, 2B类及以上检测波形不少于80%,注浆体完整性为IⅡI类。 3C类检测波形大于20%,注浆体完整性为II类,不合格。 6.0.2 预应力镭固效果无损检测分级标准如下: I级预应力锚索: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体完整性为 I类。 2 Ⅱ级预应力锚索: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体完整性为 I类。 6.0.3单束锚索达到下列级别时,可判断为合格: 1 关键部位预应力锚索:I级。 2 常规部位预应力锚索:ⅡI级及以上。

DL/T58202021

7.0.1 检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项目概况。 2 检测依据。 3 检测仪器设备及方法。 4 检测资料分析。 检测成果综述。 6 检测结果评价。 7 附图和附表。 7.0.2 检测记录应包括锚索布置图、位置及编号、成果表、统计 分析结果、波形曲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索布置图中的被检测锚索和未检测锚索应分别标识。 2检测锚索成果表参见附录A。 3检测统计表具体内容及要求参见附录B

DL/T 58202021

附录B单元工程预应力锚索无损检测报告表

DL/T58202021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微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DL/T58202021

总则……. 基本规定 ·20 ..22 检测设备技术要求· .25 检测… 5.1一般规定· .25 5.2现场安装和操作 ..26 5.3检测参数设定· ...27 5.4检测记录 ·27 5.5检测数据分析 ....31 评定 ..32 检测报告

DL/T58202021

1.0.1在边坡和地下工程中,大量采用预应力锚索对围岩进行加 固处理,锚索作为永久性支护工程,维系着围岩的安全稳定性。 锚索体系的施工质量、预应力锚固效果、运行状况和安全性检测 与评价是工程岩体的重点问题。为保障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 量,统一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 靠依据,使锚索施工质量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 据准确和正确评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1.0.3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过程中,采用新方 法、新设备的目的是保证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技术水准,提高检 测精度、加快检测进度和体现科学技术的进步。 1.0.4为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并与同级有关标准协调、不致重复 或相互矛盾,以保证本规程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故对本规程未涉 及的内容,要求执行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DL/T 58202021

3.0.1应收集与设计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

3.0.1应收集与设计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 (1)项目规模、结构,项目锚索的设计类别及功能、设计数 量、设计长度范围。 (2)锚索设计布置图、施工工艺、施工记录、监理记录。 (3)与锚索工程有关的地形、地质资料。 检测方案宜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检测方法、检测内 容、工艺流程、现场检测关键过程控制、质量判断标准、检测数 量、检测成果形式及提交和存档、检测质量保障措施、不合格锚 索的处置、检测机构职责和功能设置等。

(1)项目规模、结构,项目锚索的设计类别及功能、设计数 量、设计长度范围。 (2)锚索设计布置图、施工工艺、施工记录、监理记录。 (3)与锚索工程有关的地形、地质资料。 检测方案宜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检测方法、检测内 容、工艺流程、现场检测关键过程控制、质量判断标准、检测数 量、检测成果形式及提交和存档、检测质量保障措施、不合格锚 索的处置、检测机构职责和功能设置等。 3.0.2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是对锚索实施无损害或不改变其性 能的检测,锚索长度和注浆体完整性与声学特性有关,灌浆不密 实和材料的变化都会导致锚固系统波阻抗的变化,产生波阻抗界 面,声波遇到波阻抗界面会发生反射。因此,目前普遍采用且成 熟的方法为声波反射法,该方法具有无损、便捷、准确等特点, 已在锚索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规程所指的检测 方法为声波反射法。 3.0.3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的波速值对检 测结果影响较大,一般应开展锚索模拟试验,通过模拟试验获得 不同类型锚索的无损检测图谱,同时还应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 和检测仪器的精度进行考核。 3.0.4锚索施工质量与设计方案和施工因素等直接相关,从目前 的客观实际来看,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 评判的可靠性。因此,应根据检测的目的、方法、技术的适用范 生到证确评价的的

3.0.2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是对锚索实施无损害或不改变

能的检测,锚索长度和注浆体完整性与声学特性有关,灌浆不密 实和材料的变化都会导致锚固系统波阻抗的变化,产生波阻抗界 面,声波遇到波阻抗界面会发生反射。因此,目前普遍采用且成 熟的方法为声波反射法,该方法具有无损、便捷、准确等特点, 已在锚索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规程所指的检测 方法为声波反射法。

3.0.3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的波速值×

3.0.3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的波

测结果影响较大,一般应开展锚索模拟试验,通过模拟试验获得 不同类型锚索的无损检测图谱,同时还应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 和检测仪器的精度进行考核。

的客观实际来看,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 评判的可靠性。因此,应根据检测的目的、方法、技术的适用范 围和特点,考虑上述因素进行合理检测,以达到正确评价的目的。

DL/T58202021

3.0.5本规程规定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仪应是国家质量技术监 督部门批准生产并经检定合格的专门锚索无损检测仪。按照实验 室电子仪器检验周期的规定,检测设备应经省级及以上计量部门 定期检定或校准。

DL/T58202021

4.0.3激振器的选择注意事项如下

1瞬态激振器类型较多,如尼龙锤、橡胶锤和铁锤等,不 同类型的激振器其激振频率不同,即激振脉冲宽度不同,为获得 理想检测波形,激振频率应与被检测锚索的优势频率相当,而锚 索的优势频率与锚索长度、注浆体的完整性和锚索结构形式有 关。另外,钢绞线截面面积较小,为了获得稳定单一的信号,要 求分体式激振器不与接收换能器接触。使用接收与激振一体化的 换能器,接收换能器的底面面积可大于钢绞线直径,但该类换能 器会产生一定长度的余振。 2激振器发射的激振信号频率在锚索的优势频率范围时, 锚索对激振信号响应较好,大量的检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锚索 的优势频率大多为1000Hz~6000Hz,激振器的激振频率带限宜 为100Hz~50000Hz。 注核注产市预加下

4.0.4接收传感器的选择注意事项如下:

DL/T58202021

DL/T58202021

3传感器的响应频率范围是指其线性响应范围,该范围应 大于被测锚索的优势频率范围。激振器激振信号频带远大于锚索 优势频率范围,激振信号在锚索杆系中传播,反射信号的响应频 率范围一般与锚索的优势频率范围相近,因此,要求接收传感器 的响应频率范围大于被测锚索的优势频率范围,但可窄于激振频 率范围。 4锚索长度长,深部反射信号微弱,因此,对传感器的灵 敏度要求高,要求深部微弱信号能被传感器所感应和接收,且采 集到的波形能有效辩识。

40.5信号采集与分析仪的选择注意事项如下:

1锚索无损检测是现场检测,该条规定是为保证现场检测 人员能及时识别、判断信号的有效性,保证检测数据的质量;同 时,也保证资料分析评判人员能完整地使用现场检测数据,从而 呆保证“现场检测一数据检查一一成果分析”的连续性。 2信号采集仪器设备需具有输入、显示、存储检测参数和 实测波形功能,分析软件需具有将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导入 Excel、Word等普通办公软件功能,输出的数据文件格式采用通 用格式。 5本规程充分考虑了锚索不同于桩基的特殊性,低频可以 使信号传得更远,高频可分辨较小的注浆体缺陷,记录设备的采 样频率应为接收信号最高频率的10倍~12倍,规定采集的采样 间隔、A/D转换精度等参数。 6经长距离传播后有效信号变得很微弱,加之现场测试随 机干扰信号存在导致有效信号难以识别。目前记录仪器均为浮点 放大仪器,采用多次采集的相似波形的相加,可在同一位置重复 激发、重复接收,叠加振动记录以增强有效波能量,使强信号不 放大,随机干扰信号被压制,弱信号有效增强,但垂直叠加次数 不宜过多,宜为3次~6次。

5.1.1预应力锚索主要作用是把不稳定岩体和稳定岩体联系在一 起,当锚索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起不到连接作用。注浆体完 整性差,不能提供足够的锚固力,起不到预应力锚固作用。因此 锚索施工质量检测主要包括锚索长度和注浆体完整性的检测。试 验研究结果表明,按本规程规定的接收传感器和激振器的布置方 式,检测结果为安装接收传感器的钢绞线长度,锚索结构类型较 多,如拉力分散型锚索、压力分散型锚索,其不同单元的钢绞线 长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检测时应对锚索所有钢绞线进行检测。 5.1.2注浆体完整性采用波形特征进行综合评价。施工质量检测 评价除应根据检测波形时域和幅频特性以外,还应结合现场施工 情况、围岩地质条件,锚索结构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价。 5.1.3仪器设备虽然经检定合格并处在有效期内,但由于运输和 搬运可能会导致仪器不正常,因此在检测前,需要检查仪器设备 是否完好。 5.1.4多方检测时,应统一预应力锚索编号,便于比较各方检测 成果,核实检测单位是否具备预应力锚索质量检测能力。 5.1.5张拉后由于锚索钢绞线受力,声波衰减较快,可能影响检 测长度,在锚索长度相对较短(长度在20m以下)的情况,可推 荐在张拉后封错前进行检测

5.1.4多方检测时,应统一预应力锚索编号,便于比较各方检测 成果,核实检测单位是否具备预应力锚索质量检测能力。 5.1.5张拉后由于锚索钢绞线受力,声波衰减较快,可能影响检 测长度,在锚索长度相对较短(长度在20m以下)的情况,可推 荐在张拉后封锚前进行检测

DL/T 58202021

5.2.2激振器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1不同频率信号适用的注浆体检测长度范围不一样,宜用 宽脉冲获取注浆体深部缺陷反射信号,用窄脉冲获取注浆体浅部 缺陷反射信号。 2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激振点应与接收传感器 在同一根钢绞线上的相同部位,激振点不宜安装在托板上,有利 于信号接收,可避免产生干扰。 3激振时,激振器不应触碰接收传感器,否则,会产生附 加干扰信号,影响检测结果。

5.3.6时间采样间隔与长度误差有关,时间采样间隔

当时间采样间隔较小时,为确保能接收到底部反射波信号,则采 样点数较多,导致占用较多存储空间,因此,应根据锚索长度合 理选择时间采样间隔。

5.4.1检测记录为检测过程的重要依据,检测的主要活动均能从 检测记录中体现。检测时应在检测记录中填写检测人员的岗位和 姓名,由软件生成的检测记录涉及人员岗位的,应一律使用签 名,网上办公的可使用电子签名。 5.4.2~5.4.3失真、零点漂移、削峰的波形为不合格波形。 5.4.4重复性检验是科学试验最重要的手段,至少应有3次重复 的结果基本一致,波形相关性系数应为95%以上,如3次重复检 测结果不一致,则该根锚索的检测记录为不合格记录。 5.4.5外锚头长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记录外锚头长度后 可根据检测波形扣除外露段的影响,获得准确的锚索检测长度

5.5.1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检测信号分析方

5.5.1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检测信号分析方 法,一般可满足检测要求,特殊复杂情况,可采用其他信号分析

法,一般可满足检测要求,特殊复杂情况,可采用其他信

5.5.4锚索类型可参考《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规

综合分析锚索内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反射波的能量关系、反 射波与直达波初始相位间的关系和透射波的能量分配关系等,得 出由缺陷反射波和注浆体底部反射波基本变化规律,将直达波、 缺陷反射波、底部反射波三者的相位、振幅、频率判据进行综合 分析判断不同类型的反射波。另外,还应收集锚索成孔工艺、锚

(a)A类波形 (b)B类

DL/T 58202021

索安装机具及工艺与施工记录、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 利用这些辅助资料分析可能出现哪些缺陷,缺陷可能出现的部 位,用注浆体波速和频谱分析进行辅助判断。波速越低,完整性 越高;基频越高,锚固质量越好,完整性越高。 5.5.5缺陷判断、计算缺陷位置是锚索无损检测的核心内容,本 条提到的缺陷是指锚索孔中锚索体与砂浆凝结而成的锚索体系中 的体积缺陷,如空腔、不密实段等。 若缺陷界面的波阻抗差值为正,则缺陷反射波信号的相位与 注浆体外锚头端部入射波信号反相,两次反射信号的相位与入射 波信号同相,依次交替出现;若缺陷界面的波阻抗差值为负,则 各次缺陷反射波信号均与注浆体外锚头端部入射波同相。 通过施工记录区分无黏结钢绞线和有黏结钢绞线等分界处的

连江通港大道改扩建工程一期桥涵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L/T58202021

反射信号、锚索缺陷反射信号与底部反射信号。锚索不问结构部 位由于锚索截面尺寸的变化将产生反射信号,其反射波相位与缺 陷反射波相位相反。 通过地质资料区分围岩软硬岩层界面的反射信号、注浆体缺 陷反射信号与底部反射信号。一般锚索孔穿过断层时才可能接收 到软硬岩层界面的反射信号,可通过钻孔记录来确定软硬岩层交 界位置。 缺陷反射波信号与外锚头端部入射首波信号的时间差即为缺 陷反射波旅行时间,若同一缺陷有多次反射信号,则取各次缺陷 反射波旅行时间的平均值。

DL/T58202021

6.0.1注浆体的完整性应依据该束锚索中所有钢绞线的波形特征 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判定,不能采用单一的1根钢绞线的波形进 行判别。 6.0.2依据注浆体完整性和锚索长度进行单束锚索分级。缺陷是 指在设计要求的注浆段钢绞线、砂浆和围岩胶结较差。 6.0.3依据重要性不同,不同部位锚索的合格标准也不同。只要 出现IⅡI级锚索,则可判断单元工程锚索质量不合格。 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关键部位是指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工程安 全和使用功能的部位,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进 行项目确定,主要包括工程重要结构部位(如岩锚梁)、工程相关 责任方对施工质量怀有疑虑的部位、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部位及有 软弱地层分布的部位、其他类似项且检测结果存疑的工程部位

6.0.1注浆体的完整性应依据该束锚索中所有钢绞线的波形特征 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判定,不能采用单一的1根钢绞线的波形进 行判别。

DL/T 58202021

7.0.1检测报告系统、全面、严谨,可以为施工验收、质量系统 检查提供依据。工程概况包括项目简介、建设和施工单位、设计 要求、施工工艺、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施工和检测 日期、锚索布置图。检测报告各单位的格式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锚杆桩施工方案,但 主要内容应涵盖本条规定,加盖的检测机构图章应经检测机构上 级主管授权、报建设或监理单位同意,资质印章应与内容相符。 7.0.2检测记录非常重要,是复核和缺陷处理的依据。原始记录 应与检测报告一起进行存档,原始记录应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 文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