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1-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21-2015 降水量观测规范5.1.1查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a)地名和交通、通信条件等。 b)附近雨量站分布情况。 c)自然地理特征和水体分布情况。 d)当地降水和气温等气候特征。 e)雷电情况。 f)场地周围障碍物情况。
a)地名和交通、通信条件等。 b)附近雨量站分布情况。 c)自然地理特征和水体分布情况 d)当地降水和气温等气候特征。 e)雷电情况。 f)场地周围障碍物情况
2.2除本站需备份观测外,观测场不宜设置3套及以上同类型的观测设备。 2.3地面观测场环境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观测场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的影响。 b)观测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雨量器(计)至障碍物边缘的距离应 大于障碍物顶部与承雨器口高差的2倍。 c)在山区,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峡谷内和风口处,应选择相对平坦的位置,使承雨器口至 山顶的仰角不大于30° d)场内仪器之间、仪器与栏栅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仅设一台雨量器(计)时为4m×4m,设 置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各一台时为4m×6m。场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e)场内地面应平整,保持均匀草层,草高不宜超过20cm。设置的小路和门应便于观测,路宽不 大于0.5m。 f)观测场四周应设置不高于1.2m的防护栏栅,栏栅条的疏密不应影响降水量观测精度,多雪 地区应考虑在近地面不致形成雪堆
西班牙筒瓦施工方案1地面观测场平面布置图
g)有积水的观测场,应在其周围开挖排水沟,防止场地内积水。 h)观测场应设立警示标志,划定保护范围。承雨器口至障碍物顶部高差的2倍距离为保护范围, 不应有建筑物,不应栽种树木和高秆作物。 i)水面蒸发站的降水量观测场地设置应符合SL630一2013的要求。 j)如试验和比测需要设置多台观测仪器时,观测场面积和仪器布置等应使观测仪器之间相互不 受影响,满足观测精度要求。 5.2.4杆式观测场环境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杆式雨量器(计)应设置在当地雨期常年盛行风向的障碍物的侧风区。 b)在多风的高山、出山口、近海岸地区的雨量站,不宜设置杆式雨量器(计)。 c)杆位至障碍物边缘的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1.5倍,并应避开电力线路。 5.2.5房顶观测场环境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观测场可设在与四周其他障碍物高度基本一致的平顶房项上。在空旷、平坦地区,独立房屋 的房顶上不宜设置雨量器(计)。 b)承雨器口应高于房顶上的障碍物,至其他障碍物的最大仰角不大于30°。 c)雨量器(计)至墙体和房顶上障碍物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 d)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5.2.6观测场如受各种环境条件影响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选择。
g)有积水的观测场,应在其周围开挖排水沟,防止场地内积水。 h)观测场应设立警示标志,划定保护范围。承雨器口至障碍物顶部高差的2倍距离为保护范围, 不应有建筑物,不应栽种树木和高秆作物。 i)水面蒸发站的降水量观测场地设置应符合SL630一2013的要求。 i)如试验和比测需要设置多台观测仪器时,观测场面积和仪器布置等应使观测仪器之间相互不 受影响,满足观测精度要求
5.2.4杆式观测场环境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要
c)杆位至障碍物边缘的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1.5倍,并应避开电力线路。 5.2.5房顶观测场环境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观测场可设在与四周其他障碍物高度基本一致的平顶房顶上。在空旷、平坦地区,独立房屋 的房顶上不宜设置雨量器(计)。 b)承雨器口应高于房顶上的障碍物,至其他障碍物的最大仰角不大于30°。 c)雨量器(计)至墙体和房顶上障碍物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m。 d)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6观测场如受各种环境条件影响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选择。
5.3.1查勘设站任务完成后应及时编制考证簿,建立技术档案。 5.3.2逢5年份应考证雨量站情况;逢0年份可重新考证。雨量站考证内容有变化时,应 或另行建立考证簿。
5.3.2逢5年份应考证雨量站情况;逢0年份可重新考证。雨量站考证内容有变化时,应随即补充 或另行建立考证簿。 5.3.3考证内容包括测站沿革、观测员情况、观测场地环境、仪器使用情况。 5.3.4考证簿应采用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种方式保存,编制方法和格式见附录B
5.3.3考证内容包括测站沿革、观测员情况、观测场地环境、仪器使用情况。 5.3.4考证簿应采用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种方式保存,编制方法和格式见附录B
6.1仪器分类及适用范围
.1.1降水量观测仅器分为* 器和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计有翻斗式、称重式、转 虹吸式等类型。降水量观测仪器见附录C
自记雨量计有翻斗式、称重式、轮盘斗 式等类型。降水量观测仪器见附录C。 2降水量观测仪器适用范围如下: )*工雨量器适用王驻测的雨量站观测液态和固态降水量
6.1.2降水量观测仪器适用范用如下
雨量器适用于驻测的雨量站观测液态和固态降
b)翻斗式、称重式和轮盘斗立 用 驻测和无*驻测的雨量站观测液态降水量 c)虹吸式雨量计适用于驻测的雨量站观测液态降水量,
6.2仪器基本技术要求
6.2.1雨量器(计)应具备野外工作条件,有防堵、防虫、防风等措施,能方使、可靠、牢固地进 行安装;各零部件所敷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光洁,并有较强的防锈、防蚀性能,各类标识应清晰、 牢固。 6.2.2承雨器口内径不同的雨量器(计),应备有专用量雨杯,专用量雨杯的最小刻度不应低于雨量 站的记录精度,最下起始刻划线应等于1/2记录精度。 6.2.3自记雨量计应计时准确,具有*工或自动校时功能,采用中心站随机指令进行数据传输的仪 器应具有授时功能。计时方式分为电子计时和机械计时两种。计时装置的允许误差见表1。
6.2.1雨量器(计)应具备野外工作条件,有防堵、防虫、防风等措施,能方便、可靠、牢固地进 行安装;各零部件所敷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光洁,并有较强的防锈、防蚀性能,各类标识应清晰、 牢固。
表1计时装置的允许误差
.2.5固态存储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存储容量不少于1年的数据量。 b)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少于25000h。 c)具有*工置数功能,可在现场设置参数、校准时间、读取日降水量和累计降水量。 .2.6可靠性、重复性等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21978的规定
6.3.1仪器安装前,应检查确认仪器各部分完整无损,暂时不用的仪器备件,应妥善保管
3.1仪器安装前,应检查确认仪器各部分完整无损,暂时不用的仪器备件,应妥善保管。 3.2仪器安装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面观测场的*工雨量器安装高度为0.7m,自记雨量计安装高度为0.7m或1.2m,地面雨 量器(计)安装高度为0.05m,杆式雨量器(计)安装高度为2.53.0m。 b)多年平均降雪量占年降水量达20%以上的地区,观测降雪量的雨量器(计)安装高度宜为 2.0m;积雪深的地区,可适当提高,但不应超过3.0m。 c)雨量器(计)安装后高度不应随意变动,以保持降水量观测资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3安装仪器的基座和杆式雨量器(计)的基础、立杆应稳固,保证仪器在暴风雨中不发生抖动 倾斜,基座顶部应平整。
6.3.4*工雨量器应安装在特制的圆形铁架上,以保证仪器位置不变。
a)仪器底座与基座连接应牢固。外壳有简门的仪器,其简门朝向应背对本地常见风向。部分仪 器可加装3根钢丝拉紧仪器,绳脚与仪器底座的距离宜为拉高的1/2。 b)各零部件应安装正确,有水准气泡的仪器应调节水准气泡居中。 c)记录存储传输装置应安装稳固,信号线和电源线应连接正确、牢固,有防水要求的插头和插 座应密封。用电缆传输信号时,电缆长度尽可能短,宜加套保护管后埋地敷设;若架空铺设, 应有防雷措施, d)仪器调试和注水试验结果应符合仪器性能要求
e)试验完毕,应清除仪器内部存留水量和试验数据。 6.3.6地面雨量器(计)安装应便于观测,暴雨时基坑内不应积水,雨水不应*入承雨器口,安装 方法见附录D。 6.3.7雨量器(计)防风圈安装应便于观测,并能减弱器口处气流对降水的影响,雨水不应**承 雨器口,安装方法见附录D。 6.3.8仪器安装完毕,应复核承雨器口是否水平,测定安装高度和观测场地面高程
7.1.1用*工雨量器观测降水量,可采用定时分段观测,段次划分及相应时刻见表2。
7.1.1用*工雨量器观测降水量,可采用定时分段观测,段次划分及相应时
表2降水量分段次观测时刻表
量计与*工雨量器进行校测可采用1段次或2段次:当自记雨量计发生故障时,不应少于2段次
7.1.2降水量观测段次,少雨季节宜采用1段次或2段次,遇暴雨时应随时增加观测段次;自记雨 量计与*工雨量器进行校测可采用1段次或2段次;当自记雨量计发生故障时,不应少于2段次。
7.2.1每日观测时,应检查*工雨量器有无变形,漏斗有无裂纹,储水筒有无漏水,器口是否水平。 7.2.2观测时如遇较大降水,应取出储水筒内的储水器,放*备用储水器,然后到室内用量雨杯测 记降水量。如降水很小或已停止,可携带量雨杯到现场测记降水量。 7.2.3使用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凹面最低处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 然后校对读数一次。降水量很大时,可分数次量取,分别记在备用纸上,然后累加得其总量,并记录 在降水量*工观测记载簿中。降水量*工观测记载薄见附录E。 7.2.4暴雨时,应及时更换储水器,防止降水溢出。如已溢流,应同时更换储水筒,并量测筒内降 水量。 7.2.5如遇特大暴雨,无法进行正常观测工作时,应及时进行暴雨调查,调查估算值应记入降水量 *工观测记载簿中,并加文字说明。 7.2.6为减少蒸发损失,应在降水停止后及时观测降水量。 7.2.7 观测后应清除储水器、储水筒和量雨杯内的积水。应定期清洗储水器、储水筒和量雨杯。
7.3.1在降雪或降苞时,应卸下承雨器的澜斗或将承雨器换成承雪器,取去储水器,用储水筒承接 雪或,在规定的观测时间用备用储水筒替换,并将换下来的储水筒加盖带回室内处置。 7.3.2固态降水量的量测应选择下列方法:
a)取回室内的储水筒内的雪或苞,经自然融化后(不得用火烤),用量雨杯量测。 b)取定量温水加*储水筒融化雪或,用量雨杯测出总量,减去加入的温水量,即得雪或 霍量。 c)配有感量不大于1g台秤的站,可用称重法。称重前应将附着在储水筒外的降水物和泥土等清 除干净T/CECS G:D66-01-2019 公路波纹钢涵洞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用台秤称出总质量,将储水筒内降水物清理干净后,再称出储水筒的质量,按公式 (1)换算成降水量。
式中: P 降水量,mm; GI 降水物和储水筒总质量,g; G2 储水筒质量,g; 元 圆周率,可取3.14; 降水物融化成水的密度,g/cm",可取1.0g/cm*; U *工雨量器承雨器口直径,mm。
7.4.1出现冰霍和霜冻应观测记载;在降雪量较大地区,应观测雪深,以作为测算降雪量参考资料。 7.4.2遇固态降水物或需要观测雾、露、霜时,应记录降水物符号,降水物符号见表3。降水物符 号应记于降水量数值的右侧,单纯降雨或无*驻测的雨量站不注记降水物符号。
7.4.3雪深与雪压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雪深记录以cm为单位,记至1cm。 b)当观测场四周视野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应测记雪深。 c)可在观测场安置面积为1m×1m的测雪板进行雪深测量,亦可在观测场附近选择一块平坦, 开阔地面,于入冬前平整好,并做上标志作为测记雪深的场地。 d)测记雪深应采用最小刻度为1cm的专用测雪杆。 e)每次测量雪深应分别测3点,求其平均值作为该次测量的值;在测雪板上观测,3点相距 0.5m;在附近场地上观测,3点相距5~10m,且每次测点位置不应重复。 f)雪深应折算成降水量。当雪深超过5cm时,可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量与雪深相应的雪压(记 至0.1g/cm"),同时观测降雪形态,作为建立雪深和雪压关系的参数;未测雪压者,可将雪 深与同期用*工雨量器观测的降雪量建立关系(亦应考虑降雪形态),必要时可乘以0.1系数 将雪深折算成降水量。 g)雪深、雪压或雪深折算系数应记在降水量*工观测记载薄相应的备注栏中,也可列表单独 记载。 h)雪深和雪压应只观测当日或连续数日降雪的新积雪。 i)一日或连续数日降雪停止后,应将测雪板上或测记雪深场地上的积雪清除;冬季降雪量较大 且不易消融的地区,可采用压实并平整场地上和雪的办法测量新积雪深
7.4.4冰雷直径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冰苞直径记录以mm为单位某工厂车间电气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水暖电)_secret,记至1mm b)遇降较大冰苞时,应选测几颗能代表为数最多的冰電粒径作为平均直径,并挑选测量最大冰 電直径。 c)被测冰的直径,为三个不同方向直径的平均值。 d)冰霉直径应记录在降水量*工观测记载簿相应的备注栏中
8.1.1驻测站每日8时应检查降水量记录,进行日常检查和操作,清除承雨器内杂物,保持仪器清 洁;暴雨时适当增加巡查次数;每月应进行1次全面检查维护。 8.1.2无*驻测站每年检查维护不应少于2次;特大暴雨过后,应对暴雨中心区域的雨量站检查维 护1次;多风沙地区应适当增加检查维护次数。 8.1.3降水量合理性检查应对照区域内的雨量站进行,重点检查异常值和暴雨特征值。若出现异常, 应分析查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