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CR 9570-2020 铁路机制砂场建设技术规程.pdfQ/CR9570—2020
铁路机制砂场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 ManufacturedSandYardofRailway
GB/T 26218.4-2019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 第4部分:直流系统用绝缘子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2.0.1机制砂manufactured sand
以合格的母若为原科,经陈士处
3.1.1机制砂场建设应综合考虑铁路工程建设需求、母岩情况、 市场供给等因素,合理确定机制砂场选址及建设规模,建立健全质 量管控体系。 3.1.2机制砂场建设规模划分标准见表3.1.2,建设规模应满足 铁路工程建设需求,提高集中度,以中型及以上规模的机制砂场 为主
表3.1.2 机制砂场建设规模划分标准
边坡宜采用预裂或光面爆破。 3.1.6爆破时应控制爆破块体尺寸,并应控制飞石、振动、粉尘、 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1.7机制砂场施工图设计应符合铁路大临设施等相关标准的 规定,设计标准可参考《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规范》 Q/CR9149 3.1.8机制砂场应重视职业健康和劳动卫生保护,减少粉尘、噪 声等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场区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环保 设施应与机制砂场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3.1.9铁路工程建设采用外购机制砂时,建设单位应组织对其母 岩质量、生产质量状况及质量保证体系等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方 可使用
3.2建场条件与质量控制
3.2.1机制砂建场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距离铁路建设工程合理运距内,机制砂场位置调定环 水保、林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水资源保护等要求。 2取石山体应具备开采条件,取石山体储量和合格母岩的岩 石分布应满足生产需求。 3机制砂场所处位置的水、电、网络、运输等外部条件应满足 机制砂的生产和运输需要。 3.2.2机制砂场规划阶段应开展骨料需求调研,形成机制砂场建 设可行性报告,明确母岩的来源、建场位置、数量与生产规模等机 制砂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3.2.3机制砂场建设阶段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1机制砂场选址期间,对建场条件 安全评估、环境评估等各项工作。 2编制机制砂场建设实施方案
3对取石区的母岩性能进行检测 4 开展机制砂场建场实施、生产组织等各项工作。 5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机制砂生产进行全过程控制。 6 机制砂场使用后的生态恢复和土地交付工作。 3.2.4机制砂场应根据其生产规模配置各岗位人员,明确各岗位 职责要求,人员可接表3.2.4的规定合理配置,
表3.2.4机制砂场各岗位人员配置
3.2.5机制砂场母岩应保证来源和质量稳定,母岩应接相关规定 进行检测和验收 3.2.6机制砂场生产工序中应设置母岩分栋和冲洗工序。配置 的生产设备应性能稳定、功能满足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3.2.7机制砂成品质量及检测、验收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铁路混凝土》TB/T3275等相关标准 的规定。
3.2.5机制砂场母岩应保证来源和质量稳定,母岩应接相关规定 进行检测和验收 3.2.6机制砂场生产工序中应设置母岩分栋和冲洗工序。配置 的生产设备应性能稳定、功能满足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3.2.7机制砂成品质量及检测、验收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铁路混凝土》TB/T3275等相关标准 的规定。 rLt
3.2.8机制砂成品应分仓存放,存放仓应为封闭料仓
3.3.1铁路工程结构用机制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 规定。 3.3.2机制砂混凝土的设计应考惠其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作用等 级、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要求,规模使用前应验证不同岩性机制砂
3.3.1铁路工程结构用机制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 规定。 3.3.2机制砂混凝土的设计应考惠其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作用等 级、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要求,规模使用前应验证不同容性机制砂
4.1.1机制砂场选址应综合考虑生产、运输、安全、环水保、成本 等条件,合理确定场区的规划及位置。 4.1.2机制砂场区应地基稳固、场地平整、排水系统良好,临近山 坡且有可能被山洪侵袭时应设置防洪堤或防洪截水沟等设施。 4.1.3山区铁路和高原铁路沿线机制砂场选址时,应充分考虑滑 坡、期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影响轻微时应采取必要的防 护措施。 4.1.4机制砂场应布置在取石区爆破安全距离之外,并应符合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相关规定。 4.1.5机制砂场喂料区、加工区、试验检测区、计量区等生产区域 及设备关键部位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4.1.6场内主干道路应将取石区、加工区、成晶存放区等功能区 贯通,其布设宽度、曲线半径应满足成品运输、生产设备运输和维 护机械的通行需求
4.2.1机制砂场平面规划应在充分调套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地 形地貌、地质状况、既有道路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机制砂产量、 生产线数量、生产设备特点等制定,并满足工厂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要求。 4.2.2机制砂场平面规划主要包括建场规模、平面布置、用地规 划、生产设备布置、功能区划分、道路规划、地面硬化区域规划、用
4.2.1机制砂场平面规划应在充分调套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地 形地貌、地质状况、既有道路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机制砂产量、 生产线数量、生产设备特点等制定,并满足工厂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要求。 4.2.2机制砂场平面规划主要包括建场规模、平面布置、用地规 划、生产设备布置、功能区划分、道路规划、地面硬化区域规划、用 7
检修起吊要求。3机制砂加工生产线的连接、加工区内总体布置及生产设备配置应遵循安全、简捷、顺畅的设计原则,生产线的布置应合理利用地形布置,简化物料运输环节,避免物料上行输送。4加工区占地面积及布置应根据生产设备外形参数确定,应充分考虑设备更换、生产扩能改造的需要;生产设备基础的设置及相应的预埋件应在施工前由设备厂家进行现场确定;为减少各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相互振动干扰,各生产设备的基础宜单独设置。5根据生产需要,可设置机制砂半成品区,其容积宜按高峰时段3d~5d的用砂需求量确定图4.2.4—3机制砂场生产布置实例图6场地布置应考虑降尘用水及机制砂生产用水的供水管网布置。4.3.2选料区应符合下列规定:4.3.4中控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选料区应设置分抹区、冲洗区和合格母岩存放区1中控室应接入关键生产区的视频监控,并具备警示报警、2选料区有效面积不宜小于1个批次母岩验收存放所需一键终止的功能。中控室宜综合考患控制室安装机柜和操作台的面积。空间、系统工作环境、防静电、系统接地、避雷等方面的功能3选料区内场地应平整,并进行必要硬化:选料区及母岩冲2中控室设计应保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效果,保证系统工作洗区四周应设有排水设施,并汇人沉淀池,工作区域内不得积水。环境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4多雨地区宜搭设防雨晾干大棚3中控室应符合《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4.3.3加工区应符合下列规定:等相关标准规定:高低压室应分开,大型及以上规模机制砂场,中1加工区场地布置应符合机制砂场平面规划的总体布置、生控室和电力柜应分开:高压控制应符合《3~110kV高压配电装置产设备布置及标准化作业规定,对加工区场区应进行地面硬化,地设计规范》GB50060等相关标准规定。面硬化时应设置坡度,并与机制砂场排水系统相连。4中控室及其电缆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2加工区生产车间应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封闭生产GB50217等相关标准规定:高低压线缆分开放置,控制线缆和电车间,车间设计应考您当地极端天气情况,对加工设备、输送带应力输送线缆应分开放置进行封闭,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应配置收尘系统,做到清5中控室控制区域应放置明显标识。洁生产、文明作业和工厂化作业;加工区车间内应满足车间内设备4.3.5成品存放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成品存放区应进行封闭,料仓净空高度不应低于7.5m。· 10 ·. 11 ·
棚架结构应进行专项设计,满足极端用、风、雪等相关承载力和防 倾覆要求。 2成品存放区应设置待检仓和合格仓。料仓间应修筑墙体 隔开,地面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宜小于25cm。料仓上下部应各留出 10cm标高线,骨料璀码、装应控制在标高线内。 3成品存放区容积应按高峰时段3d~7d的用砂需求量确 定,机制砂待检料仓容量应满足每班次(8h)连续生产的需要 4成品存放区料仓内不应积水,存放区地面应设置不小于 2%的排水坡,并设置相应的排水沟汇人排水系统 5湿法制砂时,成品砂应分仓堆存,单个料场容积满足自然 脱水时间要求,高塞地区堆场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机制砂冻结。 4.3.6机制砂试验检测区应单独设立,检测区面积不应小于 20m,并应配置必要的检测设备 4.3.7计量区宜设置在宽散稳固的区域内,不与生产相互干扰。 计量区内应设置地磅和计量室,地磅宜与地面齐平。 4.3.8废弃物处置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废弃物处置区的选址应按铁路弃土(渣)场的原则进行选 取,并应少占压土地,少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 2废弃物处置区应综合考虑容量、占地类型与面积、废弃物 运距与道路建设、废弃物组成及排放方式、防护整治工程量及废弃 物处置区后期利用等情况选定。 3废弃物处置区不应影工矿企业、居民区、交通干线或其 他重要设施的安全
4.4水、电系统布置
4.4.1给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制砂场供水量应满足场内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其他用 水量的总和,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水源地和输水管线应
纳入机制砂场给水系统范围 2当选用地表水为机制砂场给水水源时,其枯水流量保证率 应满足机制砂场生产需求;当采用地下水为给水水源时,应取得合 法的取水手续,并采用调蓄措施进行水量储备,其蓄水量不应低于 机制砂场的最高日用水量。 3未经处理的工业用水、污水、海水和盐湖水不得作为机制 砂生产用水,机制砂生产用水性能应满足表4.4.1的要求。
表4.4.1机制砂生产用水性能要求
4机制砂场用水应采用管道输送,宜沿道路和通道基础 铺设。 5给水管路应定期检查,确保畅通,并应实时掌握给水量。 4.4.2排水排污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制砂场排水系统应与总体规划一致,应考虑排水范围 排水量、排水体系布局、排污地点和污水处理措施、排水系统的建 设规模和用地等;机制砂场排水系统应与给水系统、道路交通以及 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2当机制砂场污水处理设施或污水排出口设在机制砂场规 划范围以外时,应将污水处理设施或污水排出口及其连接的排水 管渠纳人机制砂场排水系统规划范围 3雨水系统宜充分利用机制砂场周边的洼地和池塘调节雨 水径流,必要时可建人工调节池。排水管集应以重力自流为主,宜 ?13.
顺坡敷设,机制砂场汇水自流排放困难的地区,可采用雨水泵站的 方式排放雨水。 4污水排放应满足环保要求,分级沉淀后再排放;雨水排放 时,应设有缓存区域,防止对下游用户产生不良影响。 5对排水渠和排水管路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弯道、汇水位置, 确保其畅通。 4.4.3电力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制砂场区内生产用电力系统应进行专项设计。 2机制砂场区内生产用电力供电应按三级负荷考虑,对于其 中一些特别重要的负荷,应专门设置备用电源。 3机制砂场电力供应宜以地方电力为主,自配发电机为辅。 4机制砂场变压器及发电机功率应根据工艺的需求计算后 配置,应大于所有设备功率总和,并考虑适量的富余系数。 5机制砂场区应设置满足生产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电气安 全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5.1.1机制砂生产工艺设计应满足成品砂生产能力和品质要求, 并应考虑工艺的先进性、经济性和成熟性。 5.1.2机制砂生产宜采用砂石联产工艺。当母岩特性或混凝土 对砂、石的要求变化时,砂石联产工艺应能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5.1.3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宜采用干法制砂工艺。在多雨地区或 水源较为充足地区,机制砂生产根据母岩特性可采用湿法制砂 工艺。 5.1.4机制砂生产过程应采用生产质量监测信息化系统对机制 砂品质和关键主机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具备通过网络系统进 行数据远程传输的功能 5.1.5机制砂生产工艺及设备的选型应根据母岩性能、工程用砂 级配及石粉含量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5.1.6机制砂场建设完成后,应进行生产性试验,确定生产工艺 参数、产能和产品质量。 5.1.7机制砂生产工艺布置应根据机制砂场位置和制砂工艺特 点,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布置生产车间及生产设施,简化物料 运输环节。 5.1.8机制砂生产工艺设计应符合《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 范》DZ/T0316和《砂石骨料绿色生产与运输评价标准》T/CBMF39 的规定
5.2.1机制砂生产车间及设施布置应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提前形 成生产能力,满足施工前用砂需要,并能及时调整生产方式,适应 原料性能变化和机制砂不同级配要求。 5.2.2机制砂加工系统应包括除土系统、给料系统、破碎系统、筛 分系统、整形制砂系统、输送系统、生产质量监测信息化系统、电控 系统、除尘系统或水处理系统等。 5.2.3机制砂加工系统宜采用模块化设计,选择可编程控制 (PLC)或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生产线的集中闭环控制,智能 化生产,具有一键式启动和一键式停止功能 5.2.4破碎系统宜采用三段破碎(粗碎、中碎、细碎闭路)加整形 制砂工艺:产量小于200h的生产系统,也可采用两段破碎(粗 碎、中碎闭路)加整形制砂工艺 5.2.5粗碎车间宜靠近选料区布置。中细碎车间应设置原料调 节料仓,其活容积不应小于破碎机的0.5h处理量。 5.2.6原料进第一段破碎机前应进行除土处理,棒条喂料机下方 落料应再次使用除土筛将渣土筛除。 5.2.7筛分车间布置应综合规划与半成晶堆场、成品堆场、洗石 车间、中细碎车间、细碎车间及制砂车间之间的平面和立面的联 系,减少料转运环节和高差。 5.2.8当采用砂石联制系统时,应采用部分筛分效率进行工艺流 程计算,总筛分效率不宜低于90%。 5.2.9制砂车间应设置原料调节仓其活容积不宜小于制砂机的 2h处理量。 5.2.10干法制砂主机宜采用具有石打石功能的立轴冲击式破碎 机。制砂设备和工艺应具有级配、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调整功能 以及防止粉尘污染功能。
节,当选用风选脱粉机时应在原料仓及机制砂生产线潜线设置防 雨设施,制砂原料含水率应小于2%。 5.2.12湿法制砂宜通过洗砂机、细砂回收装置等单独或配合使 用调节机制砂的级配、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湿法制砂应控制石 粉含量与含水率,采取循环措施回收利用石粉和废水。 5.2.13干法制砂时应设置除尘系统,湿法制砂时应设置污水处 理系统。 5.2.14带式输送机的运输线路布置应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转运 距离,避免带式输送机立面交义。带式输送机栈桥应采用封闭式 结构,且应满足防雨要求。带式输送机栈桥和廊道应设安全出口, 并设置警示标志。
5.2.15机制砂加工系统中旋转轴、联轴节、齿轮、皮带轮和其他
6.1.1机制砂生产设备选型与配置应充分考虑母岩的加工特性、 机制砂加工质量要求、设计生产量、机制砂场所在地环境等因素, 设备规格型号及数量应满足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要求。同一作业设 备的类型和规格宜统一。 6.1.2机制砂生产上、下道工序所选用的设备负荷应均衡,设备 工作时间有效负简率宜为75%~90%。 6.1.3机制砂生产设备和工艺应对母岩性能波动及机制砂级配 要求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保证机制砂质量稳定。 6.1.4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维护,及时更换易磨损 部件。 6.1.5机制砂生产设备应具备安装生产质量监测信息化系统的 条件SH/T 3193-2017 石油化工湿硫化氢环境设备设计导则,并预留机制砂在线取样接口
6.2.1给料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料设备宜采用具 给料机。 2棒条喂料机的进料粒径不应大于1500mm,振动给料机的 最大给料粒径不应大于400mm。 3半成品和成品堆场下部,宜采用振动给料机给带式输送机 给料。 4给料设备前段应设置毛石清洗系统
DB11/T 641-2018标准下载6.2.2破碎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破碎设备类型和数量应根据母岩特性、所需处理能力、被 破碎物料的最大粒径、砂的级配要求等确定。 2粗碎设备可选择题式破碎机或旋回破碎机,颚式破碎机的 进料粒径不应大于1000mm,旋回破碎机的进料粒径不应大于 1200mm,出料粒径不应大于300mm。 3中碎和细碎设备可选择圆锥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中 碎时最大出料粒径不应大于100mm,细碎时最大出料粒径不应大 于40 mm.。 4当采用石灰岩、白云岩等莫氏硬度不大于5级的软岩制砂 时,破碎设备宜选择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与制砂机相组合的 配置方式;当采用花岗岩、玄武岩等莫氏硬度大于5级以上的硬岩 制砂时,破碎设备宜选择额式破碎机(或旋回破碎机)、圆锥破碎 机与制砂机相组合的配置方式。 5给料量、给料粒度应保持连续和稳定,并根据工艺性生产 试验或室内试验结果确定,且最大入料粒度不应大于设备入料口 尺寸的0.85倍。 6破碎设备前的进料带式输送机上应设置金属分离装置。 6.2.3 筛分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筛分设备的类型应与筛分骨料所需处理能力、筛分效率 使用工况及设备的配置要求相适应。 2筛分设备的处理能力计算应考虑给料量的波动,多层筛的 处理能力应接控制筛层计算,并校核筛分设备出料端的料层厚度。 3筛分设备宜采用圆振动筛或直线振动筛。 4筛孔尺寸应满足产品粒级的要求,筛分设备应满足生产能 力的要求。 6.2.4制砂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砂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制砂母岩特性、所需处理能
2受场地或母岩储量所限,采用移动式制砂设备时,设备参 数应符合要求,成品质量应通过工艺性试验验证。 3制砂设备宜选用具有石打石功能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 4制砂设备应采用连续给料方式,并应具备整形功能。 6.2.5输送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应满足机制砂加工系统不同运行 工况的需要,并考虑物料流量的波动。 2带式输送机输送砂石料时,其向上倾角不宜超过16°,向下 倾角不宜超过12°。当布置区域地形条件有限,所需向上倾角大于 16°时,可选用大倾角挡边带式输送机 3带式输送机输送经水洗设备脱水后的成品机制砂时,选 用输送带宽度应比计算值提高一级,且输送带宽度不宜小于 650mm,向上倾角宜小于12°。 4斗式提升机输送物料最大粒度不宜大于31.5mm,输送物 料含水率应小于2%;提升机90°垂直输送,输送高度不宜高于 35 m。 5成品机制砂输送机末端应设置防离析管、加湿机等防离析 装置。 6.2.6除尘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制砂生产过程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B16297等环保要求,最高粉尘排放量不应高于20mg/m。 2机制砂生产宜进行多点分布式收尘和抑尘,宜采用布袋式 除尘器、雾化喷淋等设备进行除尘和抑尘。 6.2.7水洗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石清洗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应根据机制砂原料的含泥量、 可洗性、所需处理能力及被清洗砂石的最大粒径确定。 2采用湿法生产时,水洗系统应包含水洗设备、细砂回收装 置及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