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T 2218-2021 机车车辆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计算与试验.pdf图20,与曲一直线切点T重合时机车车辆位置示意
4.1.3.2.2计算公式
4.1.3.2.2计算公式
GB/T 26168.2-2018标准下载4.1.3.3.1机车车辆的位置
相邻的两辆车分可i处在反向的圆曲线上。当0,通过M,M,时,见图3,达到最大值, M,M,时,见图4,达到最大值。
图3相邻的两辆车分别处在反向的圆曲线上0,通过M,M,时位置示意
两辆车分别处在反向的圆曲线上0,通过M,M,
4.1.3.3.2计算公式
式中: M,0,的长度,单位为米(m)。
4.1.3.4判定原则
按结构所限定的最大水平偏转角判定,即应满足%≤mm%≤2mm
4.1.4.1非刚性车钩
4.1.4.1.1机车车辆的位置
机车车辆的位置取短车在直线上,长车在曲线上。当机车车辆处于图5所示位置时,相 垂向错动量最大。
4. 1.4. 1.2 计算公式
4. 1.4. 1.3 判定原则
4.1.4.2刚性车钩
4.1.4.2.1机车车辆的位置
车体中心线与整旧线员 两连挂车钩中心线与竖曲线圆心与车钩转动中心连线的夹角,单位为度("); 车钩垂直偏转角,单位为度(°)。 图6短车在直线上,长车在曲线上0,与曲一直线切点T重合时机车车辆位置示意
4.1.4.2.2计算公式
车钩垂直偏转角按公式(8)计算。
4.1.4.2.3判定原则
按结构所限定的大垂直偏转角判定,应满足公式(9)的要求
Ymax 结构所限定的最大垂直偏转角凌,位为度(°); Ah允许的车钩座中心水平线初始高度差,单位为米(m)。
4.2驼峰线路隆起高度计算
d, +f α = arccos 2a" (p²+d, ×f β=arccos 2pa" a" = R +d, xf
≤max h,×180
y≤max Ah, 180 T
调车机车过驼峰时线路轨面相对前后车轮接触点连线的隆起高度计算要求如下: 将机车转向架简化为位于转向架中心的单轮,则两轮之间距离即为机车定距、连接段竖曲线长 公式(10)计算
S=R,Xarctan(k)
S一竖曲线长度,单位为米(m); R,一竖曲线半径,单位为米(m); k——加速坡的坡度,根据TB10062—2018的6.1,取55%。 不同情况计算要求如下: 当连接段竖曲线弦长大于机车两轮纵向间距,整个机车都在竖曲线上时,见图7。此时线路轨 面相对前后车轮接触点连线的隆起高度按公式(11)计算
b)当连接段竖曲线弦长小于机车两轮纵向间距,前后车轮会分别位于坡道和平道上,见图8。此 时线路轨面相对前后车轮接触点连线的隆起高度按公式(12)计算
H = L/2 × tan[arctan(k)/2] R.
判定原则为车体中部最低高度应大于驼峰轨面隆起高度
4.3车钩允许的最大偏转角计算
图8调车机车通过驼峰分析图 一机车前后车轮分别位于坡道和平道上
.1 试验线路应为平面曲线和驼峰,试验线路长度应能满足试验要求。 .2 平面曲线试验线路一般为下列三种类型: a) 圆曲线,曲线半径应为单车调行时所能通过最小曲线的半径; b) 圆曲线与直线相切无缓和曲线,曲线半径应为单车调行、连挂编组、单列或重联动车组所能通 过最小曲线的半径; ) 等半径反向曲线,其间插人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大于10m,曲线半径应为连挂时所能通过最小 曲线的半径。
.1 试验线路应为平面曲线和驼峰,试验线路长度应能满足试验要求。 .2 平面曲线试验线路一般为下列三种类型: a) 圆曲线,曲线半径应为单车调行时所能通过最小曲线的半径; b) 圆曲线与直线相切无缓和曲线,曲线半径应为单车调行、连挂编组、单列或重联动车组所能通 过最小曲线的半径; ) 等半径反向曲线,其间插人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大于10m,曲线半径应为连挂时所能通过最小 曲线的半径。
平面曲线示例见附录B。 5.1.3驼峰应满足TB10062一2018的要求。 5.1.4试验线路的曲线半径应符合GB/T3314、GB/T3317、GB/T5600、GB/T12817或相关技术文件 的规定。
5.2被试机车车辆要求
2.1被试机车车辆应经检验合格。 2.2被试客车、货车应为空车状态,被试机车、动车组应为整备状态。 2.3由于载重较大而造成车体下沉量变化大的车辆(邮政车、行李车、货车等),可为重车或模拟 状态。对装有空气弹簧的机车车辆.空气弹簧可为无气状态
2.2被试客车、货车应为空车状态,被试机车、动车组应为整备状态。 2.3由于载重较大而造成车体下沉量变化大的车辆(邮政车、行季车、货车等),可为重车或模拟重 状态。对装有空气弹簧的机车车辆,空气弹簧可为无气状态。 2.4 对于需要编组试验的客车及动车组,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被试客车及动车组试验时应按照CB/T12817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连挂编组,主要有: 1 被试车辆与调车机车或其他牵引车的连挂; 2 被试车辆与被试车辆的连挂; 3) 被试车辆与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其他型号车辆的连挂; 4)两列动车纽连挂 对于被试客车及动车组中妨碍观察的裙板、护板、风挡等部件,试验前应根据需要拆除。安装 上述部件重复曲线遇过试检查被拆除部件是否存在干涉
5.3.1客车车钩偏转状态检查
5.3.2机车车辆风挡错动检查
5.3.2机车车辆风挡错动检查
5.3.2.1有风挡连接时,目检相邻机车车辆连接处风挡错动有无别卡现象。 5.3.2.2对于折棚式风挡等相互连挂成一个整体的风挡,在试验中主要观察折棚等整体单性件的拉 申和压缩情况,确定折棚等整体弹性件长度是否满足最大拉伸要求,风挡整体结构在最大压缩情况下 不应因厚度设计不当发生挤压变形。观察风挡活动渡板、踏板的运动是否和风挡其他部位发生干涉。
5.3.3机车车辆车端和车下设备检查
5.3.3.1目检或通过视频监控装置观察相邻车辆车端其他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气连接线、制动 软管的长度有无裕量且长度合适;渡板有无别卡;端部突出物是否相碰;车钩旋转时是否与其他结构或 装置相撞等。 5.3.3.2目检近转向架处底架构件及垂下品与转向架的间隙、车体和转向架间的连接装置与其他装 置是否相碰,必要时采用视频监控装置
5.3.4动车组连挂及解编检查
若需两列动车组进行曲线连挂及解编试验,检查操纵台显示器是否正确显示两连挂动车组连挂及 解编信息,检查连挂的重联车钩缓冲装置、电气连接器、风管连接器的状态
5.3.5机车曲线摘挂检查
机车应在按照GB/T3314、GB/T3317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的小半径曲线线路上进行摘挂试
5.3.6调车机车驼峰线路通过检查
调车机车应按照GB/T3314的规定进行过驼峰试验。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通过在平直道上对 中部最低点尺寸测量,与4.2中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
5.4.1车钩偏转角测点布置
被试车测点应布置在一、二位端并呈对角分布。参考车可位于被试车的两端。车钩偏转 布置见图9
图9车钩偏转角测点布置示意
5.4.2.1客车及动车组连挂状态下通过最小半径点线和等半径反向曲线 5.4.2.1.1按5.2.4进行客车及动车组连挂编组。式验商.将车辆全部停放在平直线路上,分别安装 测量车钩旋转角用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见图10。 5.4.2.1.2正式试验前,应进行一次预试验,列车速度控制在约5m/h并适时进行停车检查,以确保 列车安全运行。试验时以约5km/h的速度通过试验曲线,试验包括牵引行和推进运行两种T.况,在 同一类型线路上牵引和推进试验至少各进行三次,必要时应将被试车辆拉或持到曲线上进行停放 检测。 试验中,通过数据采集等装置记录车钩在旋转平面内的横向移动量,同时观察车体与转向架是否 相碰.电缆及软管长度等是否满足要求,
图10测量车钩偏转角用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
量车钩偏转角用位移传感
5.4.2.2单车调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试验
被试车辆单车与机车或其 行速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观察车体 向架、车下各设备和管系等与转向架 是否相碰
5.4.2.3机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试验
被试机车以约5km/h速度驶入5.1.2a)、5.1.4规定的曲线,并在圆曲线上停车,检查转向架 本的接触情况,检查连接风管、电机连接线和回流连接线等各连接导线、软管等长度是否合适。检 引电机的通风折皱管等结构是否有损伤:轴端装置是否与其他部件发生抵触
5.4.2.4两列动车组在曲线上连挂及解编试验
一列动车组停在直线(圆曲线)上,处于待挂状态,另一列动车组以规定的连挂速度与之连挂,连挂 完毕后,检查两列动车组的操纵台显示器是否显示两列车已经连挂,检查连挂的重联车钩缓冲装置、电 气连接器、风管连接器的状态。 将两列动车组解编,检查两列动车组操纵台显示器是否显示两列车已经解编。 连挂及解编试验应进行三次。
5.4.2.5机车摘挂试验
机车牵引陪试车辆进入5.1.4规宜半径的圆曲线,并在圆曲线上停车,在无需借助任何T具的条 件下进行摘挂钩作业,检查摘挂钩过程是否工。
5.4.2.6调车机车通过驼峰试验
.4.2.6.1试验条件具备时,调车机车牵引陪试满载货车通过.13中规定的驼峰,检查车钩连接状 兄、被试机车底部最低点与轨面的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4.2.6.2试验条件不具备时,车钩连挂可参照公式(6)、公式(7)进行计算校核。被试机车底部最 低点与轨面的间距测试可参照公式(11)、公式(12),将被试调车机车静置于平直轨道上,测量被试机 车底部最低点与轨面的间距h后再进行计算校核。 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a 选取机车整车位于曲线半径最不利的竖曲线上的工况作为最不利机车过驼峰T.况,将该工况 下线路轨面相对前后转向架中间轴车轮轮轨接触点连线的隆起高度H作为线路最大隆起高 b 测量被试机车的实际轮径D并取平均值,计算出当车轮达到允许最小轮径状态Dim时的车 轮半径差(考虑最小轮径时车体的降低高度),将其合并算作线路隆起量。 由于调车机车通过调车场驼峰时运行速度较低,机车车体的动态沉浮和点头等垂向运动量很 小,可简化为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取安全裕量G=10mm。 ) 线路隆起量的考核限度值H通按公式(13)计算。
e)将被试调车机车静置于平直轨道上,测量机车中部最低点距离轨面的高度h。 f)以h值是否大于Hm值作为评价调车机车能否顺利通过驼峰的考核依据。
5.6试验结果的整理与评定
5.6.1车钩偏转试验结果的整理
分别从在不同线路上进行的牵引、推进试验工况所记录的数据中选取最大值作为所测车钩偏转的 横向移动量定值,每工况重复试验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根据在水平平面内测得的车钩横向移动量,根据图11.按公式计算出车钩偏转角
5.6.2试验结果的评定
5.6.2.1车钩偏转的评定
图11车钩偏转角求解示意
5.6.2.1.1车钩旋转时不应与其 可能偏转的最大角度,这个角度根据计算求得 5.6.2.1.2车钩连接应可靠
5.6.2.2风挡错动的评定
风挡错动时不应有别卡。对于折棚式风挡等相互连挂成一个整体的风挡,其结构应满足最大错动 要求。折棚等整体弹性件长度应满足最大拉伸要求,风挡整体结构在最大压缩情况下不应因厚度设计 不当发生挤压变形。风挡活动渡板、踏板的运动不应和风挡其他部位发生干涉
5.6.2.3车端和车下设备
5.6.2.3.1相邻机车车辆车端电缆和软管的长度应有裕量且长度合适,渡板应无别卡,端部突出物不 应相碰,车钩旋转时不应与其他结构或装置相撞。 5.6.2.3.2转向架处底架构件及垂下品与转向架应有间隙,车体和转向架间的连接装置与其他装置 不应相碰。
5.6.2.4连挂及解编检查
操纵台显示器应正确显示两连挂动车组连挂及解编信息,连挂的重联车钩缓冲装置、电气连接 管连接器的状态正常
5.6.2.5机车曲线摘挂检查
机车和机车或车辆应能正常摘挂。
5.6.2.6调车机车驼峰线路通过检香
5.7试验资料与试验结果
准信息服务平台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客: a) 试验概况; b) 被试机车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c) 试验线路状态;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说明; e) 试验用仪表型号; f) 试验结果的分析; g) 结论意见: h) 试验日期、试验人员和试验单位。
15号车钩最大允许偏转角计算示意见图A.1。
15号车钩最大允许偏转角计算示意见图A.1
15号车钩最大允许偏转角计算
图A.115号车钩最大允许偏转角计算示意
联立公式(A.3)、公式(A.4)可求得W2,代人公式(A.5)、公式(A.6)CJJ/T 276-2018标准下载,求得 B, =arcsin(W,/2N,O') +· · ·
公式(A.3)、公式(A.4)可求得W,.代人公式(A.5)、公式(A.6),求得6mx
按15号车钩结构尺寸:W,=0.176m;W,=0.13m;L,=0.13m;L,=0.2m;L,=0.463m;L,= 0.46m;取钩门宽度W。=0.35m。求得0,即车辆自由通过曲线时,钩门允许车钩偏转角为15°35
客车通过最小曲线试验线路示例如图B.1所示。
GB/T 41913-2022 陀螺电机通用技术规范.pdf附录B (资料性) 试验线路参考图
图B.1最小曲线试验线路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