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988-202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技术规范.pdf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查锤、卡尺、钢尺等工具检测的方法,扣件扭力矩使用扭力扳手或标准电动扳 手检测,按GB/T50621的相关要求进行抽检。
7. 4. 4. 2 评定标准
钢轨扣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扣件各部件应完整无缺失甘12G7:护坡.pdf,各部分组件应紧固: *)扣件防撞垫应完整无缺失,钢轨与扣件底板或道床不应直接接触; 扣件系统预埋铸铁零部件应完整无损坏; d 不应有连续两个以上扣件破损; 扣件扭力矩应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 f 弹条、扣板(弹片)不应有损坏或不能保持扣压力等伤损; g) 橡胶垫板不应压溃或变形丧失作用: 铁垫板不应有折断、变形、严重锈蚀或失去固定地脚螺栓功能等伤损
7.4.5接头联结零件检测
7. 4. 5. 1检测方法
7.4.5.2 评定标准
接头联结零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头夹板不应有折断及裂纹情况; * 接头螺栓应齐全,作用良好,不应出现螺栓折断、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3mm 不能保持规定的扭力矩等情况; c)垫圈不应有折断或失去弹性情况
7.5.1尖轨、可动心轨伤损或病害检测
7. 5. 1. 1检测方法
7.5. 1. 2 评定标准
尖轨、可动心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转撤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应密贴: *)尖轨头部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较基本轨不应低于2mm; c)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不应大于1mm; d)尖轨、可动心轨侧弯时轨距应符合要求,或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不应大于2mm; e)尖轨、可动心轨存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不应大于2mm; f)尖轨相对于基本轨、心轨相对于翼轨不应低于2mm,且对行车平稳性无影响; )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不应出现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无影响
尖轨、可动心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转辙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应密贴; *)尖轨头部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较基本轨不应低于2mm; c)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不应大于1mm; d)尖轨、可动心轨侧弯时轨距应符合要求,或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不应大于2mm e)尖轨、可动心轨存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不应大于2mm; f)尖轨相对于基本轨、心轨相对于翼轨不应低于2mm,且对行车平稳性无影响; g)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不应出现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无影响
DB11/T 19882022
h)尖轨无轧伤,或轮缘无爬上尖轨的危险; i)两尖轨无相互脱离; j)尖轨无损坏; k)无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的情况
7.5.2基本轨伤损或病害检测
7.5.2.1检测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查锤、钢尺、卡尺、塞尺等工具检测的方法。
7. 5. 2. 2 评定标准
7.5.3道岔各种零件伤损或病害检测
7.5.3.1检测方法
7.5.3.2评定标准
道岔各种零件伤损或病害检测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不应有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滑床板不应有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不应大于3mm; c)轨撑不应有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颊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不应大于2mm; d) 护轨垫片不应有折损; 弹片、销钉、挡板不应有损坏,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不应大于2mm; f)其他各种零件不应有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7.5.4辙叉伤损检测
7. 5. 4. 1检测方法
伤损检测采用人工检查辅助工具检测的方法。
7.5. 4. 2评定标准
辙叉伤损检测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辙叉轻伤标准: 1) 辙义心宽40mm断面处,辙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 正线上大于4mm,到发线上大于6mm,其他站线上大于8mm;60kg/m及以上钢轨,正线上 大于4mm,到发线上大于8mm,其他站线上大于10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 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大于4mm; 辙义页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 3) 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正线线路上长度大于15mm,深度大于1.5mm;在其他线 路上长度大于15mm,深度大于3mm; 4) 钢轨探伤人员确认有伤损的辙叉。 *) 辙叉重伤标准:
DB11/T19882022
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 正线上大于6mm,到发线上大于8mm,其他站线上大于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正 线上大于6mm,到发线上大于10mm,其他站线上大于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 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大于6mm; 2)垂直裂纹长度大于表10所列限值
③)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表11所列限值:
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额部位裂纹大于30mm; 5) 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大于120mm,或虽小于120mm,但裂 纹垂直高度大于40mm; 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 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颊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 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大于30mm,深度大于6mm; 9) 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缺陷。 c) 钢轨组合辙叉的垂直磨耗标准参照辙叉磨耗标准,其他伤损参照钢轨轻、重伤标准。
7.6钢轨伸缩调节器部件检测
7.6.1锚固螺栓扭力矩检测
7. 6. 1. 1检测方法
锚固螺栓扭力矩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检测
7. 6. 1. 2评定标准
错固螺栓的扭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7.6.2钢轨伸缩调节器伤损检测
7.6.2.1检测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查锤、磨耗检查尺、磨耗检查仪、钢尺、轨距尺等工具检测的方
7.6.2.2评定标准
钢轨伸缩调节器伤损报废评定标准应符合下列
DB11/T 19882022
a)基本轨垂直磨耗量大于6mm或在尖轨轨头顶宽50mm以上断面处,尖轨发生垂直磨耗,其轨顶 低于基本轨顶面2mm; *) 基本轨或尖轨轨头掉块长度大于30mm、深度大于8mm,影响行车平稳; c) 尖轨尖端轧伤长度大于200mm; d)轨头侧面磨耗影响调节器的轨距调整,轨距偏差大于允许限度
7.7轨道加强设备检测
7.7.1防脱护轨检测
7.7. 1. 1检测方法
对轮缘槽宽度、护轨工作边上缘与基本轨顶面高差、护轨接头轨缝、锈蚀情况、螺栓、扣板、弹 垫块及绝缘缓冲垫片有无缺损、失效等进行检测,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查锤、磨耗检查尺、磨耗 钢尺、轨距尺等工具检测的方法
7. 7. 1. 2 评定标准
防脱护轨检测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护轨轮缘宽度、高度和绝缘垫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部件齐全有效。防脱护轨的轮缘槽 宽度不应小于63mm,减磨护轨轮缘槽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护轨高于走行轨轨面不应大于15mm * 护轨始端和终端设置有喇叭形弯头护轨及缓冲段,轮缘槽宽度在弯头护轨段逐步递减,过渡 到平直段。开口及平直段的递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大于土5mm; C) 走行轨铺设有绝缘接头处,护轨与绝缘夹板之间距离不应大于2m; d) 护轨支架与扣板不应出现裂纹、断裂、塑性变形、螺母卡孔失效、支架底部与道床顶面接触 的伤损情况; e) 护轨安装或护轨道边施工安装需重新钻孔时,每根护轨上的报废孔不应超过3个; f) 护轨接头轨缝应为(8土3)mm,不应存在连续2个以上的瞎缝: g) 护轨接头轨端的横向错牙,顺行车方向不应大于2mm,逆行车方向不应大于1mm; h) 防脱护轨装置的全部紧固件均应涂油防锈,扣板螺栓拧矩不应小于15kg°m,护轨与支架联结 的紧固螺栓及护轨接头夹板的螺栓拧矩不应小于30kg°m; i)绝缘缓冲垫片、横向缓冲调距垫应安装到位,不应有破损或压溃严重的现象,
7. 7. 2. 1检测方法
7.7.2.2评定标准
防爬器检测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防爬设备的安装数量和方式应与线路锁定要求一致: *)轨撑不应有损坏或作用不良情况; c)防爬器不应有缺损、松动,离缝不应大于2mm
7.8.1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检测
7.8.1.1检测方法
DB11/T19882022
使用钢尺测量和水准仪测量或全站仪测定特征点坐标测量的方法,技术指标应满足GB/T50308的有 关规定。检测记录样表见附录G。
7.8.1.2评定标准
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检测结果应符合表12的要求
表12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
7.8.2道床顶面高度检测
7.8.2. 1检测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结合水准仪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技术指标应满足GB/T50308的有关要求。
7.8.2.2评定标准
道床顶面(以轨底处为准)高度应低于轨枕顶面20mm~30mm。整体道床和碎石道床交界处应设
7.8.3道床外观及排水检测
7. 8. 3. 1检测方法
道床外观及排水检测可采用人工检查或采用综合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应满足GB/T50308 的有关规定,
7.8.3.2评定标准
道床外观及排水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道诈应经常保持饱满、均匀、整齐和密实,不应出现轨枕空*; *)道床应保持弹性和排水良好,不应出现道床翻白及翻浆冒泥。
.8.4轨枕失效或伤损
7.8. 4.1检测方法
轨枕失效或伤损检测可采用人工检查或采用集成综合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
DB11/T 19882022
7. 8. 4. 2 评定标准
轨枕不应有下列失效或伤损情况: a) 混凝土轨枕失效标准: 1) 混凝土枕明显折断; 纵向通裂: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mm,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mm;横裂 (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大于0.5mm或长度大于2/3枕高; 3) 挡肩破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大于挡肩长度的1/2; 4) 严重掉块。 *) 木轨枕失效标准: 1) 木枕(含木岔枕)腐朽失去承压能力: 2) 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 3) 折断或拼接的结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 4) 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厚度小于100mm; 5) 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c) 混凝土轨枕严重伤损标准: 1) 横向裂缝长度达到枕高的1/2~2/3; 2) 两螺栓孔间出现纵裂;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 3) 挡肩破损长度达到挡肩长度的1/3~1/2; 4) 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 承轨槽压溃,深度大于2mm; 6) 钢筋外露长度大于100mm; 7) 斜向裂缝长度达到枕高的1/2~2/3。
7.9.1外观缺陷检查
7.9.1.1检测方法
整体道床外观缺陷检查可采用人工检查或集成综合检测设备检测分析的方法。检测记录样表见附录 a 检查混凝土整体道床、浮置板减振道床、下型轨枕等外观缺陷,包括道床裂缝、轨枕裂缝、 轨枕压渍,挡肩破损、轨枕腐蚀、底边掉块,裂缝处渗漏情况、扣件螺栓周边裂缝、下沉、 隆起或翻浆冒泥、支撑块松动、破损等: *) 应记录描述各处缺陷位置,破损情况,并附图像资料。缺陷照片应能反映缺陷整体情况、分 布位置、典型部位情况,并附刻度尺作为参照物
7. 9. 1. 2 评定标准
7.9.2道床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
7.9.2.1检测方法
7. 9. 2. 2 评定标准
7.9.3混凝士道床裂缝检测
7. 9. 3. 1 检测方法
7.9.3.2评定标准
7.9.4道床与结构剥离检测
7.9.4.1检测方法
司结构剥离可采用钻芯取样量取或使用地质雷达
7.9.4.2评定标准
构剥离检测结果评定应符合GB/T39559.4的有关
7.9.5整体道床内部缺陷检测
7.9.5.1检测方法
DB11/T19882022
使用地质雷达探测的方法检测,根据雷达探测图像确定道床内部缺陷的部位、大小、范围,检测技 术指标应符合GB/T50344的有关要求,
7.9. 5. 2 评定标准
整体道床内部缺陷检测结果评定应符合GB/T39559.4的有关要求。
7.9.6隔振器绝缘状态检测
7.9. 6. 1检测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和绝检测仪检测。
7. 9. 6. 2评定标准
7.9.7弹簧浮置板轨道(钢轨处)的动态变形
7. 9. 7.1检测方法
采用布置位移传感器测试的方法。
7. 9. 7.2 评定标准
动态横向变形不宜大于3mm,动态下沉量不宜大于3mm
DB11/T 19882022
8接触轨及感应板系统检测
接触轨系统检测内容包括静态几何尺寸、防护盖板完好性、绝缘性、固定情况、膨胀接头 板系统检测内容包括静态几何尺寸、板面高程、接头情况、锈蚀情况、紧固情况、变形、损伤, 损等。
8.2.1轨道静态几何尺寸检测
8. 2. 1. 1检测方法
使用接触轨检查尺检测或轨道检查仪检测。检测记录表样表见附录H
8. 2. 1. 2评定标准
接触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应符合表
表13接触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8.2.2接触轨膨胀接头及轨缝检测
8.2.2.1检测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查锤、钢尺、卡尺、塞尺等工具检测
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查锤、钢尺、卡尺、塞尺等工具检测
8. 2. 2. 2 评定标准
DB11/T19882022
表14接触轨膨胀接头预留轨缝值
8. 2. 3. 1检测方法
用人工检查辅助助检查锤、钢尺、卡尺、塞尺等
8. 2. 3. 2 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安装接触轨防爬器地段,托架边缘与绝缘子上座边缘的距离应大于120mm;无防爬器地段,托 架边缘与绝缘子上座边缘的距离应大于60mm; Q 玻璃钢防护板搭接在托架上,其最短长度不应小于50mm,孔眼不应打豁; c)伸出螺母部分的螺栓应无锈蚀情况: 1 接触轨膨胀接头及长度大于12m的接触轨轨条的端部弯头第二块防护板处应使用规定长度的 膨胀防护板,
8.3. 1感应板高程检测
8.3. 1.1检测方法
使用水准仪测量,水准测量应符合GB/T50308的有关技术要求。也可使用感应板高度传感器( 车辆)测定感应板高度。
8. 3. 1. 2 评定标准
感应板高程与轨面高程的关系应符合设计要求,感应板表面保持与钢轨两轨顶中心连线平面平齐, 感应板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一致。
8.3.2感应板静态几何尺寸检测
DB11/T 19882022
8. 3. 2. 1检测方法
板检查尺或轨道检查仪进行检测。检查记录表样
8. 3. 2. 2 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感应板标准值应符合表15的要求:
表16感应板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8.3.3感应板扣件(调整板)检测
8.3.3.1检测方法
人工检查辅助检验锤、扭力扳手、钢尺等工具检测。
8. 3. 3. 2 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感应板水平、方向及感应板(膨胀节)顶盖端缝隙应均匀; 6) 感应板锚固螺栓、夹固带螺栓、下六角螺母,上六角螺母、跨越膨胀节及顶盖两侧电缆螺栓 接地电缆螺栓应紧固,达到设计扭矩要求; c 安装在轨枕上的感应板高度:混凝土轨枕为227mm,木轨枕为186mm; d)接地电缆两端连接装置应紧固:
感应板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杂物及碎屑: f 感应板应无腐蚀情况; g)感应板断开距离最小不应小于5mm; h)感应板应无擦痕
3.3.4感应板伤损检测
8.3.4.1检测方法
DB11/T19882022
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验锤、 扭力拨: 具检测,或使用综合检测设备检查。
8. 3. 4. 2评定标准
感应板损伤需更换的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a)表面损坏深度大于3mm,宽度大于20mm,长度大于50mm; b) 感应板改进(切割)端,有毛刺和涂有90%(最小值)富锌漆的曝露的切割型钢: c)感应板顶盖严重刮擦,表面变形大于或等于2mm或者有深度大于4mm的擦痕
9道口、护栏及声屏障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道口通视条件、道口标志完好性、道口宽度和铺面板平整度、道口护轨及轮缘槽以及 护栏、声屏障的完好性及稳固性。
长用人工检查、仪器量测等方法。检测的频率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9.2.1道口通视条件检查
9.2.1.1检查方法
采用在距道口不小于7m范围内人工观察识别400m(双线500m)以外列车,在列车上距离道口800m 外观察道口通视情况的方法
9.2.1.2评定标准
距道口不小于7m范围内,应能看到两侧各400m(双线500m)以外的列车;列车在800m以外可以看见道
9.2.2道口标志完好性检查
9.2.2.1检查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仪器量测、影像采集分析等方法,统计记录各类标志的完好情况。
9.2.2.2评定标准
DB11/T 19882022
道口标志应保持完整、位置准确、标志鲜明
9.2.3道口铺面宽度和平整度检测
9.2.3.1检查方法
道口铺面宽度检测使用钢尺量取或全站仪坐标测量计算的方法,道口铺面板平整度检测可采用水准 测量、3m直尺检测、三维激光扫描检测的方法,检测技术指标应符合GB/T50308的要求。
9.2.3.2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道口铺面宽度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且不应小于2.5m; b)道口铺面板铺砌应平整,道口铺面应低于轨面5mm,轮缘槽内应无杂物
9.2.4道口护轨及轮缘槽检测
9.2. 4. 1检查方法
9.2.4.2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护轨两端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不应小于1 b)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应为70mm~100mm,曲线内股应为90mm~100mm; c)轮缘槽深度应为45mm~60mm
9.3护栏及声屏障检查
9.3.1.1检查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验锤、钢尺、水平仪等工具检测。
9.3.1.2评定标准
护栏网片应完好,无损伤、残缺:护栏基础、 立柱应无损坏、倾斜、松动、脱落等
9.3.2.1检查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辅助检验锤、钢尺、水平仪等工具检
9. 3. 2. 2评定标准
声屏障的隔音板、骨架应无变形、损坏、松动、脱落,基础稳定。
10轨道线路设备系统动态检测
DB11/T19882022
轨道线路设备系统动态检测包括轨道儿何状态动态检测和轨道结构动力学检测: a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项目包括轨距、水平、高低、轨向、三角坑、车体水平和垂直振动加 速度、接触轨轨距、接触轨水平等: b 轨道结构动力学检测项目包括钢轨横向位移、钢轨垂向位移、轨道板(轨枕)与基底(底座) 垂向相对位移、钢轨振动加速度及轨道板振动加速度等,
10. 1. 2检测原则
轨道线路设备系统动态检测原则如下: a)轨道动态几何状态主要使用轨道检查车检查,使用添乘仪进行补充检查;轨道结构动力学可 布置激光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组建自动化检测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检测: 检测频率应满足表2的要求,对运量大和状态较差的线路,应适当增加检测频次: C对于道岔、桥梁、隧道、曲线、缓冲区结合部的几何尺度应重点检测。
10.2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
10.2. 1检测方法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可使用轨道检查车、添乘仪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使用轨道检查车检测时: 1) 轨道检查车检测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GB/T25021的规定,检测系统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 标定,每次上线前,进行日常标定参数标定 2)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采宜等速检测,检测速度应根据运营条件确定,采用自动记录的 方式进行记录存储: 3)7 检测数据处理和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值计算方法应符合TB/T3355的相关规定。 b) 使用添乘仪检测时: 对车体水平和垂直振动加速度参数进行检测。车载添乘仪检测在列车运行期间不间断采 集方式进行检测,便携式添乘仪检测采用人员携带添乘安置固定的方式进行检测: 2) 使用的添乘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量程应不小于0.5g,频率响应范围0.3Hz~20Hz, 加速度采集频率大于100Hz,加速度检测精度不低于土0.01m/s; 3) 添乘仪应保持技术状态良好,在使用中应固定人员、固定车次、固定安放位置; 4)应记录线路编号、走行方向、里程、加速度、车速和计程误差信息
10. 2. 2 评定标准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评价应对局部峰值和区段均值进行评价,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局部峰值评价: 1 局部峰值评价区分线路以单线公里为评价单元,采用扣分法,扣分总数为各项轨道动态 几何尺寸超过容许偏差管理值的扣分之和; 2) 轨道动态几何尺寸容许管理值区分偏差等级分为四级,见表17。其中I级为保养标准 II级为计划维修标准,III级为临时补修标准,IV级为限速标准:
DB11/T 19882022
表17轨道动态几何状态容许偏差管理值
3)超过I级容许偏差管理值的,每处扣1分;超过II级偏差管理值的,每处扣5分;超过 III级偏差管理值的,每处扣100分;超过IV级偏差值的,每处扣301分; 扣分值为0分~50分为优良,51分~300分为合格,301分以上、轨道几何尺寸有一处 III级扣分或车体振动加速度有两处以上的III级扣分为失格。 b)区段均值评价: 1)区段均值评价以单线200m轨道为评价单元,以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为评价指标, 车体振动加速度为参考指标:TQI管理值见表18:
表18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管理值
2)TQI管理值未超过表18范围要求的为合格,超过表18范围要求的为失格。
10.3轨道结构动力学检测
10. 3. 1检测方法
轨道结构动力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正线每种轨道类型选取典型部位1处~2处进行检测,对于特殊结构或轨道动态几何状态和车 辆动力响应异常区段应根据需要增加测点; b 钢轨横向位移、钢轨垂向位移、轨道板(轨枕)与基底(底座)间垂向相对位移可布置激光 位移传感器进行测试。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采样频率不低于1.5kHz,采 集精度不低于0.1mm。激光传感器应根据检测需要垂直于钢轨侧面、底面方向安置,采用锚固 方式固定于道床上: c) 钢轨振动加速度和轨道板振动加速度可布置三关量振动传感器进行检测。振动传感器的主要 技术指标应满足:采样频率不低于10kHz,采集精度不低于0.01g。振动传感器三轴(x、y、 Z三向)安置方向应与线路轨道的纵向、法向、垂向一致,并应与被测对象粘接固定稳固; d)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应满足设备限界的要求; e) 测试传感器采用自动检测记录的方式,在列车运行时段连续采集不少于3小时的检测数据
DB11/T19882022
F)对记录的原始数据应进行检查,剔除因于扰引起的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结果。
10. 3. 2 评定标准
轨道结构动力学检测性能指标应符合DB11/T1714的有关要求。
对检测发现的缺陷、病害以及对应的处理结果,均应做好记录,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将线路安全检测的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数据存储、统计 、管理的方法。线路检测成果及结论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管理和养护维修的要求
检测成果整理和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a)资料应包括现场检测记录、计算分析资料、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且资料应完整、清晰、 签字齐全: b 取得现场检测数据时,应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校对,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分析 原因,必要时进行现场核对或复测: 应对检测数据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检测评定标准进行评价,当发现检测数据显示线路 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
检测报告内容应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概况,包括设施名称、结构形式、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 检测原因、检测目的,以往检测情况概述;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及依据的标准; 现场情况概述(方案的执行情况、变更情况,现场异常处理情况,典型工作照片,工作量等): 检测项目中的分类检测数据、图表和汇总结果: f)检测结论: g)建议; 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主要检测人、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线路设施检测管理宜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检测成果资料的全过程管理: 建立运营线路设施检测信息管理数据库; 定期进行各类检测数据的保存和备份; C 能够对有效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和分析图表等; d) 能够自动发送预警信息; e)可录入检测数据、检测报告、影像资料等; f)具备安全管理功能。
DB11/T 19882022
D.4复式交分道岔检测记录样表见表D.4
表D.4复式交分道岔检测记录样表
F.1钢轨磨耗检测记录样表见表F.1
F.1钢轨磨耗检测记录样表见表F.1
DB11/T19882022
附录F (资料性) 钢轨磨耗检测记录样表
表F.1钢轨磨耗检测记录样表
DB11/T 19882022
G.1整体道床检测记录样表见表G.
G.1整体道床检测记录样表见表G.1
表G.1整体道床检测记录样表
G.2碎石道床检测记录样表见表G.2
DB11/T19882022
碎石道床检测记录样表
DB11/T 19882022
G.3浮置板道床检测记录样表见表G.3。
表G.3浮置板道床检测记录样表
浮置板道床检测记录样
DB13(J)/T 242-2019标准下载H.1接触轨检测记录样表见表H.
H.1接触轨检测记录样表见表H.1。
DB11/T19882022
砖混结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1附录H (资料性) 接触轨和感应板检测记录样表
表H.1接触轨检测记录样表
DB11/T198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