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CR 841-2021 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方法.pdfICS 03.220.302
O/CR841—2021
Evaluationmethodofcatenarydynamicinspectiondata
JGJ 476-2019标准下载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接触网动态检测要求 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方法· 接触网动态性能评价方法 附录A(资料性)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参考标准 附录B(资料性)评价函数图示 附录C(资料性)CDI统计结果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接触网动态检测要求 D 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方法· 6接触网动态性能评价方法 附录A(资料性)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参考标准 附录B(资料性)评价函数图示 附录C(资料性)CDI统计结果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 限公司工电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 同机车车辆研究所、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济南局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文轩、张润宝、杨志鹏、刘玉辉、张克永、乔凯庆、王婧、刘会平、刘金朝、汪海瑛 盛良、王斌、李艳龙、李向东、游诚曦、李家喜、孙刚、芦志广。 本文件版权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方法
本文件规定了与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动态检测要求、缺陷诊断和性能评价的 方法。 触网的动态检测评价
接触网动态性能与运行速度及受电弓状态密切相关。检测速度应与被评价线路的运营速度相同, 检测受电弓应满足TB/T3271的要求且状态良好。 所用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测数据按照等距离输出,其输出间隔应小于或等
D 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方法 通过平均接触力、接触力标准偏差、燃弧率、定位点抬升量验证接触网与受电弓的匹配关系,确认 弓网受流状态。弓网受流要求见表A.1。 通过动态拉出值、动态接触线高度、一跨内接触线高差、硬点、最大接触力、最小接触力、最大燃弧 时间、燃弧次数进行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作为接触网维修的依据。高速铁路见表A.2、普速铁路见表 A.3进行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
接触网动态缺陷诊断方法
以正线公里为单元,参照表A.2、表A.3对各项目进行评价并扣分,各单元总扣分1<10为优良, 10≤t<40为合格,t≥40为不合格。 区段优良率、合格率根据区段内各单元接触网评价结果确定,优良、合格、不合格公里数为相同质 量等级公里数之和。 优良率EXR、不合格率UOR、合格率OR分别按公式(1) 公式2 公式(3)计县
通过对动态拉出值、动态接触线高度、弓网接触力、燃弧率的测量值进行计算,综合评价接触网动 态性能。 接触网动态性能评价方法按照接触网的固有结构划分评价单元。基本评价单元为一个锚段、或一 个关节式电分相、或一个线岔等。各评价单元的接触网动态性能由CDI进行量化描述,取值范围为 0≤CDI≤10。 CDI各分量及其权重如下: a)动态拉出值分量(CDI),权重为0.18; b)动态接触线高度分量(CDI),权重为0.36; e)弓网接触力分量(CDI),权重为0.36; d)燃弧率分量(CDI),权重为0.10。 CDL及其各分量计算公式如公式(4)~公式(8)所元
s√√√A的函数曲线见附录B。 CDI管理值应根据线路类型、速度等级、管理需求T/CNFMA A003-2021 锯材四面刨光生产线技术要求.pdf,按照CDI统计结果确定。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 充计结果见附录C。 所评价区段的CDI管理评分MSD计算公式如公式(13)所示。
附录B (资料性) 评价函数图示
附录C (资料性) CDI统计结果
JB/T 9478.7-2013 光电池测量方法 第7部分:暗电流温度特性.pdf附录C (资料性) CDI统计结果
以部分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的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为依据计算获得的CDI不同百分位数 果见表C.1
表C.1CDI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