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5-威宁隧道进口Ⅳa围岩仰拱开挖施工作业技术交底.docx所有施工人员撤离至距离爆破作业面不小于
由爆破人员对作业面检查合格后,方可实施出碴作业。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出碴时专人指挥车辆,车辆在隧道内控制行驶速度
已衬砌地段不大于20km/h古建单层木结构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未衬砌地段不大于15km/h,有人员作业地段不大于5km/h
,弃碴弃于指定弃碴场。
作业人员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作业面需配备的人员如表1。
数量根据工程任务情况适当调整。
注:机械数量及型号可根据工程任务及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放样开挖轮廓及方向点。
第一个钻孔必须参照隧道中线沿隧道轴线钻孔,完成后插入炮棍,作为其他孔的参照。
掏槽眼眼口间距和深度误差为5cm
底板间距控制在75~80cm之间,孔距误差为5cm。
严禁在残眼处再次钻眼。
隧道开挖后测量周边轮廓线,确认超前挖情况
隧道断面允许超挖值,如表4。
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个断面
激光断面仪、全站仪测量周边轮廓线,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最大超挖值:指最大超挖处至设计开挖轮廓切线距离;
超挖部分严禁采用片石或其他杂物进行回填。
装药前,必须由钢筋弯制的炮勾和小圆炮眼直径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石屑刮出和吹净。
装药需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要“对号入座”。所有炮眼均以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十、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
(2)施工期间,现场管理人员对支护的工作状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由专人每班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撤出危险区
采取相应的应急反馈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修整加固。
)钻孔、装药应由上至下,分层钻孔、装药,严禁上下层同时钻孔、装药作业。
严禁酒后进入施工场地,不得带病作业。
洞内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穿工作服;电工和电钻工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隧道施工时,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
(1)隧道内必须连续通风,有粉尘或不良气体时加强通风。
(2)施工现场要时常洒水湿润,粉尘浓度较大时采取降尘措施。
当隧道掌子面涌水量突然增大、局部渗水量增加、涌水水质变化带泥带压时,现场带班人员应立即发出险情讯号,并按逃生路线有序撤离,遇险人员应利用预设的爬梯、台架、逃生绳等脱险。如果涌水量较大,人员可利用救生圈、救生衣等进行逃生,逐步转移到安全地点。
十一、惯性事故及刚性要求
:2014年6月10日22时,由XXX单位承建施工的乌东德水电站会河公路二标下腰岩隧道,在K35+370下台阶掌子面进行钻眼施工过程中,拱顶右侧突然发生大面积塌方(长度约70米,坍塌量约1300立方),造成3人死亡。
直接原因:隧道拱顶上方围岩裂隙较发育,为分层节理发育,岩性差异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pdf,顶板岩层为砂岩和页岩交界面。下台阶开挖爆破作业对岩体产生扰动,受当地连续降雨影响,造成岩层交界面处的白色粉状夹层和夹泥岩层受水浸泡,失去粘接力,承载力急剧下降,造成岩体失稳,发生大面积塌方,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一是项目部现场管控不到位,对隧道作业队在进行隧道支护施工过程中,局部锚喷网支护间距、长度、灌浆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督促整改不力。二是项目部对隧道地质认识不清,对围岩节理变化及风险认识不足,预判能力差。三是该隧道所处位置为大滑坡地区,连续降雨后,出现隧道拱顶多处潮湿.局部有少量渗水的情况下,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未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对可能的坍塌危险防控不力。
(1)项目部对现场管控要到位,严格控制施工安全步距和开挖进尺,现场安全员正确履职做好巡查。
(2)做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对围岩风险做好研判认,围岩破碎时做好超前支护,严格执行隧道施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3)现场按规定设置有效的逃生管道,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及食品。
公园华府二标段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时应严格按规范和技术交底中明确的隧道不同围岩的开挖步距、初支封闭成环、锁脚锚杆(管)、仰拱一次施作长度和质量等规定和卡控红线施工。
对因持续降雨、渗水量、地质等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做出及时辨识和预判,及时加强围岩变形量测和监控,采取相应加固、撤离等措施,严禁冒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