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交底工技术

桩基施交底工技术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4.59M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桩基施交底工技术

目录桩基施工简介桩基施工管理流程桩基施工工艺交底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桩基施工简介本工程桩基共分为站房、雨棚、刚架桥三部分。站房部分:共计952根桩,桩径主要以900mm为主,个别为1000mm。持力层设计为进行中风化1d,但高于试桩结果未出来,工程桩暂按进入微风化1d。

刚架桥部分:共计268根,设计为1250mm、1500mm冲孔桩,持力层为r弱风化,要求进入弱风化2000mm以上。雨棚部分:共计224根,设计为桩径700mm冲(钻)孔桩海湾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由于静载试验与设计存在偏差,拟改为预应力管桩,目前正进行管桩试桩施工。

桩基施工管理流程测量放线埋设钢护筒钻机就位开孔验收项目、监理钻进冲孔记录入岩判定设计、地勘、监理钻进终孔、清孔终孔验收项目、监理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二次清孔验收项目、监理灌注混凝土凿桩头桩检测桩基验收验收钢筋笼制作水密性验收

施工前准备工作:每根桩施工前必须从技术人员处取得此根桩的技术交底,包括此根桩的地质柱状图、地面标高、桩长、桩顶标高等信息。开钻前,必须做到每台钻机一个资料夹,内含:技术交底、柱状图、钻孔记录、相关人员操作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开挖前各种防护必须做到位,包括桩机编号标识、桩机信息牌、接地、泥浆池及其防护等。冲孔桩施工工艺

冲孔桩施工工艺施工前准备工作:泥浆池必须在项目管理人员的统一安排下开挖,不得自行随意开挖,如现场具备条件,一桩必须挖两池:一循环池一沉淀池。

冲孔桩施工工艺埋设钢护筒:冲孔前采用工人挖引孔至2m左右,然后就位钢护筒,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小于5cm。钢护筒必须高出地面200mm以上。房建桩基技术规范:钢护筒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mm。铁路规范,冲击钻的护筒内径比钻头直径大约40cm。护筒埋设深度在粘土层不少于1000m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00mm,铁路规范:砂土中埋深要不小于2.0米。若遇比较松散的回填土,则护筒必须埋设到原状土。桩中心定位采用在护筒外侧四个方向设四个点,采用拉线方式定位,以便随时校核。

冲孔桩施工工艺泥浆的制备和处理:除能自形造浆的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本工程在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时采用制备泥浆。在进入块状强风化及其以下岩层施工时,泥浆比重可进行适当调整,加大泥浆比重。

冲孔桩施工工艺项次房建规范的桩基的泥浆指标:

冲孔桩施工工艺铁路规范的桩基的泥浆指标:项次

冲孔桩冲孔施工工艺本工程宜采用卷扬机悬吊冲击钻头式冲击钻机。由于本工程为嵌岩桩,故宜采用十字钻头。桩径900mm宜采用1.5t钻头。泥浆循环采用正循环施工工艺。钻进过程中,殘积土部分采用自成泥浆护壁,进入强风化及岩石层后采用制备泥浆护壁,制备泥浆采用含砂率较小的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

冲孔桩冲孔施工工艺在护筒及护筒脚以下2m泥浆比重控制在1.2~1.5,冲程控制在1m左右,土层不好时宜提高泥浆比重,必要时加入小片石或粘土块。粘土层要泵入清水或稀泥浆,经常清楚钻头土块,冲程控制在1~2m;砂土层泥浆比重控制在1.2~1.5,冲程控制在2~3m;风化层泥浆比重控制在1.2~1.4,冲程控制在1米左右;塌孔回填重新成孔泥浆控制在1.3~1.5,冲程控制在1m左右。

冲孔桩冲孔施工工艺由于强风化层含砂率较高,故在泥浆循环时采取滤砂措施:一方面在具备条件时采用两个泥浆池,一方面采用滤砂措施如在排浆沟上设过滤网或采用滤砂筒。冲孔时应随时做好冲孔记录,正常情况下每4小时做一次施工记录,包括进尺情况、泥浆3项指标(刚架桥5项)。施工记录必须完整、工班长及工程师签字齐全。在进入岩面后每进尺100mm~500m应清孔取样一次。

冲孔桩冲孔施工工艺冲孔过程中每1~2m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情况,如发现偏斜,应及时采取纠编。在遇到探头石、孤石或倾斜石面时要特别注意。如发现偏孔,可采取抛片石的办法进行纠偏。在冲孔过程中,不得随意停钻及停泥浆循环。如特殊情况必须停转或停泥浆循环,必须保证孔内水面高出护筒500mm以上。

岩面判定本工程桩为端承摩擦桩,要求入微风化1d,在进行微风化时,应及时清孔取碴样。并报项目技术人员确定,技术人员确认后报监理确认(每一个承台的第一根桩或实际桩长与设计偏差较大还需报设计及地勘)。

终孔岩面确定后,根据设计要求钻到孔底标高。钻到孔底标高后对孔底岩样、孔径、孔深进行自查并整理相关施工记录表。

第一次清孔终孔自查合格后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办法仍采用正循环,第一次清孔时就应注意控制泥浆的各项指标。一次清孔完成后应报项目质检员验收,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如验收不合格或未验收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

下钢筋笼终孔验收合格后下钢筋笼及导管。站房部分钢筋笼连接采用搭接,刚架桥部分采用直螺纹连接。下钢筋笼时注意检查保护层垫块及声测管。钢筋笼保护层站房部分为50mm,钢架桥部分为80mm。保护层垫块采用50mm厚预制圆盘同标号混凝土垫块。站房部分要求每个承台下必须有一根桩埋设声测管,刚架桥要求每根桩均埋设声测管。下笼时注意检查声测管绑扎是否牢固。

下导管导管直径与桩径匹配但不得小于250mm,导管每节2~3m,配1~2节1~1.5m短管。导管必须先进行气(水)密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下管。气密性必须验监理验收并留下验收记录。导管底距孔底距离300~500mm。

二次清孔及验收下完钢筋笼及导管后进行第二次清孔,二次清孔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二次清孔沉碴厚度不能超过50mm,测定采用尖锤及平锤测量,尖锤平锤采用同一根吊绳。二次清孔时必须测量泥浆的5项指标,并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相关施工记录。

浇筑混凝土站房部分桩的混凝土标号为C40水下混凝土。二次清孔至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得超过30min,否则必须重新清孔。施工时严格控制首灌混凝土,首灌混凝土料斗方量不得少于2方,保证初灌量导管埋深在0.8m以上。导管内放置配套球体,上口采用拔塞方法下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深控制在2~6m(刚架桥控制在1~3m),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水下混凝土灌注面高出桩顶设计高程0.8~1m。灌注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应控制在1.15左右。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并分析原因。

常见问题分析1塌孔原因分析:在回填土上成孔。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面,或是泥浆比重不够。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长时间停钻停泥浆循环。

常见问题分析塌孔处理办法:回填成孔施工时加长钢护筒长度,穿过回填部分;对于太深部分做到低锤慢冲,同时加片石,挤实孔侧土。严禁无故停锤,如特殊原因停锤但不得停泥浆循环。注意控制泥浆比重,在容易塌孔的回填土层、砂层加大泥浆比重。泥浆面必须高出护筒底面。

常见问题分析2 卡钻原因分析:钻孔不圆,钻头被孔的狭窄部位卡住;遇探头石聚苯颗粒施工方案,石块落在钻头与孔壁间。未及时补焊钻头,钻头孔径变小,钻头入孔冲击被卡。

常见问题分析卡钻处理办法:首先采用物理办法如:上下提动钻头,改变钻头方向;采用汽车吊或千斤顶等。未入岩时利用泥浆泵把导管插到卡钻部位,加大循环力度。入岩时,可采用爆破方法松动钻头。

常见问题分析3 孔径缩径或泥皮过厚原因分析:成孔后由于其它工序或验收等原因造成孔壁缩径。由于塌孔或其它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混凝土面泥浆过后,造成上部缩径,或泥皮过厚。泥浆比重过大,成孔时间过长。

常见问题分析缩径或泥皮过厚处理办法:施工准备条件不成熟时不得开孔,各道工序(包括验收准备)必须严密安排。杜绝长时间成孔或成孔后长时间等待。严格控制控制比重DB4407/T 93-2021标准下载,泥浆不得太稠。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防止孔内混凝土面泥浆沉淀过厚。

需特别注意的几点问题1 与检测相关事项声测管的埋设及处理:上浮、堵管等。静载试验降沉过大:雨棚部分泥皮问题、持力层问题;站房沉碴问题。桩头部分质量问题,II、III类桩问题2 遇孤石处理3 验收问题(岩面鉴定、强行施工、监理配合)

需特别注意的几点问题4 随意停钻及停止泥浆循环问题。5 施工记录问题(水密性记录、钻孔记录、混凝土浇筑记录、终孔验收记录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