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交底(全)4.4.1预制横承力索和固定绳
通过固定物或临时地锚来展放绞线,展放前先做好一端回头。
用4.0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然后展放绞线.
另一端用楔形紧线器和手板葫芦与另一端相连后紧线CECS 02-2020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使绞线绷紧.
两人拉钢卷尺,一人按预制图中各分段尺寸读数,一人用红漆做标记。
在一道红漆标记处安装双横承力索夹或定位环线夹。在三道红漆标记处断线并做回头。
将固定绳的两相邻双耳楔形线夹用细铁丝相连。
在横承力索(或固定绳)两端的双耳楔形线夹上分别写明支柱号,然后盘成圈。
4.4.2预制上部吊线
预制没有载流环(线)一端的吊线。用手动压接钳在压接管上从里向外依次压接2次。
据预制图截取25mm2青铜绞线。
用同样方法预制吊线的另一端。
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和绝缘子等材料运往现场。
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展开,根据预制图,把上部吊线和绝缘子与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相连。
据预制图,测量上部固定绳固定角钢的安装高度后,安装固定角钢。
两人上杆顶并扎好安全带,安装横承力索固定角钢后,用小绳将钢丝套和大滑轮吊上杆顶,作好安装准备工作。
先起吊并安装软横跨的一端。在安装横承力索的同时,2人在上部固定绳固定角钢处扎好安全带、抓住并安装上部固定绳。
与本站值班员联系,利用行车间隙,将软横跨运过各股道。同时在对应支柱完成“3”、“4”项工作。
用大绳将横向承力索的绝缘子串扎牢、吊起并安装软横跨。
软横跨固定底座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定,施工偏差为±10mm;
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绳最短吊弦处距离,为400~600mm;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的电分段绝缘子在同一垂直面内,位于站台沿上方的绝缘子带电裙边应与站台沿相齐,施工偏差为100mm;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位于股道中间;
上、下部定位绳承载后允许有轻微的负弛度;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安装施工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处外露20~80mm;
预应力混凝土软横跨支柱,花篮螺丝必须露扣,且螺杆间有可调空隙;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均不得有接头;
楔形线夹中回头长度为300~500mm,回头与本线用Φ1.6~2.0mm镀锌铁线绑扎100mm,施工偏差为±10mm,绑扎密实整齐;
软横跨各吊线用两股Φ4.0mm镀锌铁线拧制,上端做永久性固定,下端做成可调性固定,回头长度为200~300mm,调整完毕后用钢线卡子卡死;
软横跨的直吊弦在直线区段应在线路中心正上方,曲线区段与接触线拉出值在同一平面内。
因为硬横梁图纸尚未到位,在此暂不作为叙述,待图纸到位后再作补充。
M12M18M19M27M30
5.4.1安装腕臂底座
两人带好安全带,一条小绳,分别从支柱两边攀上支柱,扎好安全带。
放下小绳,支柱下的人将上底座扎牢。
支柱上的一人拉绳,把上底座提上来。
两人配合,把上底座的螺栓由线路侧穿向田野侧。一人把上底座板正,用力矩扳手18固定螺栓。一人把垫片、螺母装上螺栓,用M18力矩扳手紧固。
上底座安装完毕,两人解开安全带,攀至下底座位置1m以下,扎好安全带。
按上述要求,安装下底座。
5.4.2工地腕臂组装
按安装计划,将腕臂棒式绝缘子由工地料库领出,放在一块平整的场地。
按设计要求,装配平、斜腕臂棒式绝缘子。
先用塑料布将棒式绝缘子包好,用Φ2.0铁线扎3道,再用草袋包裹,用Φ2.0铁线扎3道。包扎时两头各1道,中间1道。
5.4.3安装腕臂(机械)
将预配好的腕臂,根据安装计划装上作业车。
在封闭点内作业车运行至安装地点,作业负责人确定腕臂编号与安装地点相符。
作业车停到支柱附近,使作业平台转动后能尽量靠近支柱。作业平台升至腕臂下底座0.5m的地方,转动平台靠近支柱。
两人抬起斜腕臂,将斜腕臂棒式绝缘子的连接板插入腕臂下底座。一人扶住下底座配合,斜腕臂棒式绝缘子连接板的孔与下底座连接板孔对齐,立即把螺栓销穿向来车方向,然后安装螺母和开口销。
作业平台稍微转动后,缓缓升高平台至上底座下1m处。升作业平台时,两人把住腕臂,不使平台刮碰。解开绑扎平、斜腕臂的铁线。
一人扶住斜腕臂,两人抬起平腕臂,把棒式绝缘子的连接板对准上底座的连接板。当两个连接板的孔对齐时,立即将螺栓销穿向来车方向,然后安装螺母和开口销。
底座、角钢安装时根据支柱轨面参考点用钢尺量出其具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金具安装时,螺栓均从主角钢往副角钢穿。对于其他方向不太明确的,竖直穿向的销钉或螺栓,均从上往下穿,螺母或开口销在下方;顺线路水平穿向的销钉或螺栓,其开口销或螺栓均顺着上行方向安装;垂直线路穿向的销钉或螺栓,从线路侧往田野侧穿;
支柱装配后,应对上、下底座及下底座至轨面的间距进行复测,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
平腕臂尽量保持水平,不允许下俯,为防止其受力后下俯,预配时应比水平高100mm;为防止螺栓锈蚀,棒瓶安装时应保证排水孔方向朝下,套管绞环距离承力索底座的距离为300mm,平腕臂在承力索底座外露300mm,并带好管帽;
定位环的缺口须朝向受力反向安装,即正定位朝下,反定位朝上;
腕臂棒瓶销孔扁平面应与套管绞环或套管双耳在同一平面内;其各部尺寸严格按计算值进行装配;
所有连接件应紧固牢靠、螺母、垫片齐全,紧固力矩符合规定要求;
所有开口销均掰开60°,开口处不得有裂纹或折断现象;
铁帽压板两U型螺栓应平行安装;
所有腕臂均按图装配,保证转换柱工作支和非工作支间的空气绝缘距离;
腕臂安装后,其各部件转动灵活,且在同一平面内,腕臂受力后不应弯曲,顶端管帽封好。
腕臂安装后,应保证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设计高度,施工偏差±20mm。
腕臂安装后不能及时放线,应用铁丝把腕臂和支柱固定好,以防风吹时,腕臂晃动,打坏棒式绝缘子。
6.拉线及补偿装置安装
拉线安装时检查承锚角钢安装完毕、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拧紧,检查楔型线夹和线材的质量,安装完毕应符合下列规定:
紧线时不应过紧,但要保证支柱受力后不能反倾;接触网锚柱两根拉线应松紧一致;
拉线不得有断股、松股、接头和锈蚀,UT线夹螺帽外露螺纹长度不小于20mm,但不得大于螺纹全长的1/2;
拉线回头露出线夹长度为500mm,回头绑扎100mm,距头50mm,绑扎应密贴、整齐;
拉线线夹凸肚应朝向田野侧,销钉应从上往下穿,开口销掰开60°。
补偿装置预配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配前应检查滑轮状态,转动应灵活,并完整无损,滑轮油槽内应灌注黄油;
坠砣完整,表面光洁、平整;坠砣串排列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并保持不被支柱或其它物件卡滞;
预配及安装时应使杵环杆、双环杆焊接口朝下,油盖统一朝线路侧;
补偿绳应无接头、松股、断股现象;
开口销应自上往下或自线路侧朝田野侧穿,且应掰开不小于60°,且不得折断或有裂纹;
上限界架顶面统一安装于地面以上5.9米处,下限界架顶面统一安装于地面以上0.9米处;(为了便于放线坠陀限制架一般在放线后再安装);
安装后,应将坠砣杆临时系绑在支柱上防止侵入限界。
架线前按设计锚段长度核对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应对号架设,应编制架线技术组织措施及放线顺序,正线及重要的接触线位于侧线及次要接触线的下方;承力索交叉位置应与接触线相同。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线,其承力索控制在2~3KN;接触线控制在3~4KN放线过程如下。
检查(支柱腕臂是否安装完毕,调整好);
吊装线盘,根据恒张力防线车的结构,在放线架上穿好线,并按要求做好终端头;
根据张力要求,摆放好坠砣;
根据b值得安装曲线,分别把坠砣用手扳葫芦提至相应的高度;
把起锚处的坠砣上下绑死,使其在受力下即不能上,也不能下;落锚的坠砣保证其不能下即可;
选择放线滑轮,注意不要使用不能转动的防线滑轮,以免伤线;
制作S钩,为了保证放线时方便,制作钩时,尽量保证S钩长度相同;
检查落锚的工具状态是否完好;
检查通讯工具状态是否良好。
将恒张力作业车运行到起锚支柱的前方1米左右,作业平台车上的作业人员在起锚人员的配合下,把接触线和补偿对接,完成后,检查补偿绳是否出槽,调整好支线架的高度、和斜度位置,把张力给在0.5KN上,一切完毕后,指挥恒张力车开始放线;
恒张力车运行至下锚处第一根转换柱停下,在转换柱的承力索上挂上一个S钩滑轮,滑轮选用封口型的,以防紧线时,线飞出滑轮,并用铁丝加固,完毕后,指挥恒张力车向前运行;
恒张力车运行至距转换柱1/3跨距处,给接触线挂上一个S钩滑轮,完毕后朝前运行10米左右,把恒张力车的张力设定在接触线设计的额定张力上,通知起锚人员检查拉线、支柱、坠砣的状态,控制恒张力车的车速,车速为5km/h,指挥恒张力车朝前运行,在支柱定位处和1/3跨距处挂一个S钩滑轮;
当复线段,曲内是运营线,在支柱的定位处,选用封口的S钩滑轮,必要时,还得用铁丝加固;
线路检查人员在放线的过程中,注意巡视线路,看是否有S钩滑轮脱落现象,并告知作业平台车上的指挥人员;巡视时不要走线路中心,以防S钩滑轮脱落伤人;
放线架上的人员注意观察线盘的状态,如发现绞线马上告知作业指挥人员,停车处理。如果接触线采用了包装,协调除去包装;
恒张力车运行到落锚支柱前方的第一根转换柱,挂好S钩滑轮,并加固;
调节放线柱的斜度,慢慢朝落锚支柱运行;
距落锚支柱1米处停下;
调节好作业平台,使其有利于紧线;
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在落锚人员配合下用手扳葫芦做好紧线的准备工作。注意检查补偿是否出槽;
通知起锚人员开始紧线;
紧线时注意观察,发现落锚处掉坠砣的铁丝不受力,停止紧线,通知起锚人员撤去起锚支柱坠砣下的固定铁丝,看掉坠砣的铁丝是否受力,假如受力,告知落锚人员继续紧线;不受力,落锚人员可以做终端头;
终端做完后,整理工具;
利用恒张力车,从落锚开始向起锚处检查,看是否有碍行车的地方;
起锚、落锚人员在没有安装好坠砣限制架的情况下,用铁丝固定好坠砣,使其不左右晃动,影响行车;
掉坠砣的铁丝在没有安装中心锚节时最好不要撤掉,以防线索窜动。
接触悬挂的接触线经过超拉,新线延伸达到设计要求后,安装中心锚结。
全补偿链型悬挂承力索的中心锚结辅助绳下锚高度(距轨面)为8.4米,应在悬挂点处与承力索座固定,并在悬挂点两侧250mm各用个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固定,弛度不能低于承力索的最小弛度。
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安装时,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导线的高度应比相邻吊弦点高出20~60mm,辅助绳长度为结构高度的5倍;辅助绳与承力索端用3个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正反固定,线夹间距80mm,辅助绳头在线夹外露50mm(注意线夹要与线材匹配),辅助绳与接触线用3个钢线卡子连接,卡子间距80mm,辅助绳头在线夹外露50mm。
接触悬挂调整应从中心锚结开始向补偿侧进行,依次调整接触线工作面,安装调整吊弦,调整接触线高度和弛度,安装定位器,调整拉出值,调整坠砣对地面高度。定位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定位安装前,承力索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触线坠砣应加至规定数量,正线接触线、承力索各20块坠砣。
全补偿链型悬挂腕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腕臂顺线路的偏移量应与承力索、接触线在该点的随温度变化的伸缩量相一致。
定位器安装时应保证接触线拉出值及工作面的正确性,并且随温度变化接触线能自由伸缩。
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当温度变化时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一致,其偏角最大不超过18°。
定位管安装时宜呈水平状态(一般情况下定位管应保持水平,正定位允许抬头,反定位允许低头,但是坡度不得大于150mm/m;),斜拉线保持顺直,反定位:定位管卡子距离定位支座的距离为100mm,正定位:距定位支座700mm;
定位管在定位支座外露长度正定位:200mm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pdf,反定位300mm;
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自由转动,不得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50mm。
拉出值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施工偏差为±30mm;在任何情况下导线的偏移值不应大于400mm;
转换柱处拉出值先调工作支,再调非工作支;当两线水平间距不符合要求时,可调非工作支使之满足要求。
吊弦间距为8~12m(根据跨距的不同而定,见下表),定位点旁第一根吊弦距定位点4米,跨距内各吊弦间距均平均分配,并用尺子在钢轨上作出标记,吊弦位置允许偏差±100mm;
站场内各股道同类悬挂的吊弦应布置在同一断面内;
安装时应正确选择整体吊弦,以保证接触悬挂结构高度和接触线高度,为减少调整工作量可以进行安装前的计算和预配,预配好的吊弦和相应的跨距对应并编号;
在平均温度时,吊弦顺线路应垂直安装,温度变化时应根据相关参数计算吊弦偏斜值安装,当接触线与承力索采用同一材质时,在任何温度下吊弦应垂直安装。
DB11/ 685-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安装吊弦后应保证整体吊弦成自由状态,不扭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