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明河壹号工程F区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x建筑施工图中填充墙的位置要求予
与现浇过梁,圈梁连接处,在柱内应
3.1对插筋上的锈皮、水泥等污垢清理干净,并整理调直插筋,搭设绑扎架子。
柱筋接头设在楼面上两个搭接长度处,按50%位置错开设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案.doc,按先计算好的箍筋数量套在插筋上。
3.3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要绑扎,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3.4当柱子截面有变化时,下层柱筋露出部分要事先收缩准确。
3.5柱筋保护层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间距一般1000㎜,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框架梁钢筋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3.6矫正:柱预留搭接筋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应在绑扎前按校正位移:高=1:6的比例进行矫正。
3.7柱箍筋的布置:柱箍筋按设计要求布置,节点内的加密箍应事先按顺序布好。
根据弹好的墙、暗柱位置线,将墙、柱钢筋按比例调整到位,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保证墙体钢筋、暗柱钢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
绑扎过梁钢筋:过梁筋绑扎时,用水准尺进行调平,并考虑建筑地面作法,箍筋要求间距均匀,垂直于梁主筋,箍筋大小标准一致,弯钩角度135度,直线段长度为10d;起步筋第一道在柱内距外侧主筋50㎜,第二道在柱外,距主筋50㎜;封顶梁时,箍筋满绑。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范围为
以上为构造边缘构件。钢筋混凝土墙内竖向钢筋及水平钢筋的连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得超过其一侧竖向钢筋或水平钢筋的50%,顶层墙内竖向分布钢筋及暗柱纵向钢筋应锚入屋面板内。连梁纵向钢筋锚入墙内不小于LaE,顶层连梁在纵向钢筋锚固区内设箍筋,箍筋直径与连梁相同,间距为150.连梁部位的墙体钢筋仍然通过,钢筋混凝土墙内外双层钢筋网间用拉结筋连接,拉结筋呈梅花形布置,其构造形式详下图:
钢筋混凝土墙应与周围的柱同时浇筑,墙的水平施工缝留在
00mm处。钢筋混凝土墙上直径 <
200的预留洞或埋管不另加强配筋,墙内纵筋从洞边绕过,不得截断。直径
200~350的预留洞及套管按下图处理,大于350mm洞的详见具体设计说明。
剪力墙钢筋间距控制示意图
剪力墙钢筋间距控制示意图
7.7、梁、板钢筋绑扎
梁板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当连梁高度大于700mm时,梁高范围内的墙体水平分布筋不应小于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
钢筋的铺放层次:板、次梁、主梁中钢筋,从上向下依次为:板的上筋,次梁上筋,主梁上筋;主梁与次梁底面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悬挑梁纵筋不得有接头。
梁筋的搭接: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主次梁相交或多级次梁相交时,箍筋应贯通布置,凡次梁两侧的主梁上未注明箍筋者,均在次梁两侧各设3组箍筋,箍筋肢数、直径同主梁箍筋,间距50mm。次梁吊筋在梁配筋图中表示,吊筋的弯折角,当梁高≥800时为60度,否则为45度。
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以利浇筑混凝土。
当梁与柱边平齐时,梁的外侧钢筋之混凝土保护层增大以使其置于柱钢筋内侧,弯折角度≤1/6,梁 箍筋大小不变。在梁外侧靠箍筋内边缘设
10水平短筋,长度350mm,起点为梁与柱相交部位,沿高位置为上下角部及梁腹筋处且间距不大于200。
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好垫块,间距不宜大于1000mm;受力筋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的短钢筋(直径≥25mm并不小于主筋直径),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跨度≥4m的两端支承梁及跨度≥2m的悬臂梁,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
当次梁高度大于主梁高度时,需增加构造钢筋。
梁板钢筋绑扎时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双向板(或异形板)钢筋的放置:下部钢筋,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支座钢筋,上部受力钢筋在上,分布钢筋在下
,除图中标注外,板中分布钢筋用于室外时为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两层筋之间加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为保证钢筋在施工过程不会变形,要求楼板凳筋采用≥
板的钢筋网绑扎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
梁或墙内,下部钢筋锚固长度应
伸至梁中心线,上部钢筋锚入梁或墙内的长度不小于
主筋的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可在跨中间三分之一内,下部钢筋可在支座处。
板底与梁底相平时,板的下部钢筋深入梁内须弯折后置于梁的下部纵
(b).现浇板上留洞<300mm时,钢筋不截断绕过洞边配置见(图四)。施工时要密切配合水、电、通风。各设备安装需要予留孔洞不允许在安装设备时在板上随意打洞。板上留满300mm<(d)<1000时须另行出加固处理方案。
(d)、跨度大于4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L/400。
(e).异形板钢筋间距加密(原负筋间距为<100时,不密)大样见(图六),对主梁跨度大于等于6m时楼板与框柱交接角部的楼板负筋也须按(图六)加强。
f).悬挑板或挑檐板阴阳角构造加强钢筋大样见(图七),板筋在柱范围内钢筋长度大样见(图八)。
(g).对于配有双层钢筋的楼板,除注明要求外均应加型如的支撑钢筋,呈梅花型布置控制钢筋定位,人防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强带要求
(a).加强带位置见结构平面图。
(b).加强带内采用比同层梁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与楼板砼同时浇筑在加强带两侧设置一层孔径5mmx5mm的丝网,20m~300mm设一根竖向16mm钢筋予以加固,其上下均应留有保护层,钢丝与钢丝网、上下水平钢筋及竖向加固筋必须绑扎牢固,不得松动,以免浇筑混凝土时被冲开,引起两种混凝土混合,影响加强带的效果。
).要求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线膨胀率为2.0×10∧—4
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要求
b).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采用比同层梁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合缝。
).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梁,保证钢筋不被踏。
d).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泥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e).后浇带跨内的梁板的模板和支撑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100%以上,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对于外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挑檐板、女儿墙、挂板、栏板等构件当其水平直线段长度超过12m时,应按(图九)要求设置引发缝,引发缝间距<12m,缝宽20mm。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筑,宜少留施工缝。当外墙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防水构造按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第42页详图1,并应符合以下规定:按照前页图一、图二大样图施工。
.水平施工缝高出底板300~500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边缘应不小于300mm。
地下室顶板宜与外墙分开浇筑,墙体顶部水平施工缝宜设置在梁(暗梁)下250mm处。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在楼梯底板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依据设计图纸中楼梯梁筋、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绑扎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板筋要锚固到梁内,然后绑扎主筋再绑扎分布筋,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休息平台施工缝处必须加马凳,马凳脚部垫垫块;楼梯梁用顶梁撑顶住。
底板筋绑完,绑扎踏步钢筋,然后再支踏步模板。
1、机械设备的、小型电动工具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实行一级一闸一漏保,严禁使用拖把线、插排线、花线等不符合临时用电要求的线缆。
2、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吸烟,正确佩戴安全帽、穿戴反光背心;严禁赤膊。
3、每天做到工完场清,施工现场不得随地大小便。
、作业人员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场地划分环卫包干区,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及时清理场地。
、现场钢筋(包括原材、成品钢筋)按规格、类别摆放整齐并挂标识.
、随时收集加工后的钢筋头,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
、堆料场钢筋由分包单位按计划用塔吊将钢筋运至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
、随时收集加工后的钢筋头,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
1、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并设漏电保护开关。机械传动的外露部分必须设有安全防护罩,在停止工作时应断开电源。
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pdf2、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3、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4、夜间作业,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同时,灯光不得照向场外,影响马路交通。
5、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码放高度必须符合规定,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6、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区域内禁止行入,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并缓慢松卸,不得一次松开.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展开盘圆钢筋时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8、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再加工。切口端面宜与钢筋轴线垂直GB 50204-2015标准下载,端头弯曲、马蹄严重的应切去。
9、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试车正常后,方能开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