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怒江花园投资开发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

昌都市怒江花园投资开发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3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昌都市怒江花园投资开发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

支撑体系搭设在回填土上,支撑体系搭设前应将整平、夯实,立杆底部铺设木垫板,并做好排水措施。

(2)支撑体系搭设方法

按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弹测立杆位置纵横坐标方格网,在坐标交汇处中心搭设立杆。先搭设外围四周立杆、扫地杆和临时固定水平杆,然后拉线设置其他立杆。立杆全高垂直度按≤50mm控制。

立杆验收合格后,在立杆上按设计步距弹出水平杆竖向间距位置线,满设双向水平杆。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分别对称设于立杆同侧,以便斜杆、剪刀撑的搭设。在己浇框架柱部位,将水平杆与之做可靠连接,以提高支架体系抗侧移能力和整体刚度。

必须按支撑体系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在支撑系统外围四周、每个框架柱之间纵横中部搭设竖向连续剪刀撑DB37T 4556-2022 普通国省道公路工程技术规范.pdf,与地面的夹角和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按支撑体系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在支撑系统底步、顶步和中间水平杆位置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在最顶一个步距水平杆件的竖向中部增设一道纵横水平杆件,以防止顶步立杆发生失稳变形而导致的体系破坏。

将可调支托垂直放置于立杆顶部,并按照支撑体系主楞下平标高调整丝杠至合适标高。

投测梁板底部中心线,并按梁跨度1.5/1000起拱,拉线安装梁底部小横杆,按设计间距铺设梁底部方木次楞和面板。

方木次楞搭接位置必须设置在梁底和梁侧模板主楞处,方木伸过主楞的长度必须≥100mm。

用于支撑体系杆件连接的扣件螺栓均采用专用长臂扳手分两次拧紧,使其扭力矩控制在40~65N.m区间(现场检测时,扭矩达到40N.m即为合格,不得再加扭矩以防螺栓被破坏),并采用扭力矩电子测试仪监测。经拧紧后有劈裂的扣件必须及时更换,并作废品标示处理。

10)梁侧斜向支撑加固

支模架体中间设置不少于两道水平防护网,第一道设置在第一步水平杆处,第二道设置在第三步水平杆处。水平防护网的设置,减少支模时材料掉落影响人员安全。

(1)混凝土施工时,在水平方向合理划分浇筑幅宽,自中部向两侧对称浇筑混凝土,竖向应先浇筑梁混凝土,并按照400mm左右为一振捣层,采取“分层浇筑,薄层覆盖,循序推进”的浇筑工艺,待一个幅宽范围内的梁均浇筑至板底平后,再浇筑现浇板混凝土,并确保不产生施工冷缝。

(2)梁板支撑立杆顶部必须设置螺杆外径大于36mm的加劲式支托,形成立杆轴向传力。

(3)支撑体系与柱的连接。

在梁模板支撑体系水平杆件与已浇筑框架柱相交部位,竖向每个步距均设置一组拉结点。(如下图所示)

支撑体系水平杆件与框架柱连接示意图

(4)各扣件螺栓均采用500mm长臂板手拧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区间。

(5)在支撑体系扫地杆处、中间及顶部水平杆处均设置水平剪刀撑。

(6)梁模板支撑体系外围立杆纵横向搭设竖向连续剪刀撑,剪刀撑的各根斜杆必须在立杆两侧分别设置,以防因剪刀撑节点重叠导致的与立杆或水平杆无法连接现象。剪刀撑钢管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1m,且每侧至少采用2个旋转扣件做可靠连接(如下图所示),与立杆或水平杆相交处采用旋转扣件扣接牢固,构成“半刚性杆系结构”支架体系。

(7)后浇带所在跨度内搭设独立的支撑体系,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与其他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混凝土构件达到拆模强度条件后,保留后浇带架体范围内的模板及架体构件,其它构件架体模板可以拆除。

(8)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

1)以不会因拆除模板导致混凝土产生缺棱掉角为准。底模拆除时,可按以下混凝土强度拆除底模:超限的梁混凝土应达到100%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

2)底模拆除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为依据,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与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

3)结构底模拆除后,其上部严格控制堆放料具荷载。必要时应经过核算或加临时支撑。悬挑结构均应加临时支撑。

4)拆模应遵从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拆除支模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由上而下时应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5)拆除模板时,其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先拆除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对于一面墙体拆模,先拆角模两侧的大模板再拆角模。具体拆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砼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不得在墙上口撬动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砼墙体,尤其拆门窗洞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6)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3cm,使模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枋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楼层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而后拆除与楼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对于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拆除时,应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7)拆除大跨度梁底支模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进行。拆除底模支柱,亦从跨中作业。

8)起吊模板前,必须认真检查穿墙杆是否全部拆完,有钩、挂、兜、拌的地方及时清理,并清除模板及平台上的杂物,起吊时吊环应落在模板重心部位,并应垂直慢速确认无障碍后,方可提升走,注意不得碰撞墙体。

9)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固定连接点的模板支架,固定连接点应随支架逐层拆除,拆除杆件严禁抛掷。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域,确保安全。

模板分项工程经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检查员自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好“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查结论栏内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署“合格”并签字后交监理和建设单位验收。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支撑体系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由专业班组施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本工程地基均为回填土,回填土地基上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回填土地基进行检测,当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支撑体系搭设。

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与相关资料。

1)项目部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板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5)支撑体系检查验收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1)支撑体系所使用的钢管、方木、立杆支托、扣件和面板等的品种、规格、型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技术参数等要求。

检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和小钢尺测量和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各种材料分别全部数量的30%,但分别不少于10件。

2)立杆、水平杆件和主次楞间距应小于或等于设计技术参数。

检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小钢尺测量外围尺寸,然后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全部数量的50%,但分别不少于20处。

3)剪刀撑的布设位置、与地面的夹角和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角度尺和小钢尺测量和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全部数量的60%,但不少于10处。

4)梁底横担扣件拧紧力矩40N.m~65 N.m。

检查方法:使用扭力矩测试仪检测;

抽查数量:全部数量检测。

1)水平杆件步距应按设计技术参数尺寸搭设。

检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小钢尺测量外围水平杆件步距,然后拉线观察;

抽查数量:全部数量的60%,但不少于10处。

2)扫地杆和立杆支托下水平杆件分别距地面和梁底部主楞的距离应按≤200mm设置。

检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小钢尺测量外围距离,然后拉线观察;

抽查数量:全部数量的60%,但不少于10处。

3)用于承重构造杆件的扣件连接扭力矩应为40~65N.m。

检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电子扭力矩测试仪检测;

抽查数量:按全部数量的50%抽检,但不少于100个,且应全部合格。

注:图中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剪刀撑;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不合格的应重新拧紧至合格。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模板安装应符合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相关规定。

在梁底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5/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板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在竖向构件的钢筋上测量抄出+50mm控制线,根据板厚在现浇板钢筋上焊接短钢筋作为板上平标高控制桩。

7)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2、支撑体系搭设施工技术措施

<1>支撑体系搭设施工技术措施

1)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如下图所示)。

2)立杆与水平钢管主楞采用扣件连接,梁底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梁板底部立杆应设置厚50mm×宽300mm木垫板。

5)立杆应保证其垂直,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拉结成整体。

1)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顶部水平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00mm。

3)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4)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不能与另一方向的水平杆扣接。

1)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2)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脚手架等相连接。

<2>模板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

(2)模板支撑体系搭拆时,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要定期检查,不合格者弃用。

(3)模板体系构配件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检验报告,安装前对所用部件进行全面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应用在工程中。

(4)模板拆除应符合现行规范相关规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并以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试验强度为依据。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6)模板的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

(7)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9)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9)拆摸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10)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11)高处拆除摸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12)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13)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14)已拆除了模板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15)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

(16)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17)当拆除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18)对于多层楼板模板的立柱,当上层及上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立柱的拆除,应根据下层楼板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实际情况,经过计算确定。

(19)拆除楼板下的立柱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20)梁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21)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

(22)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摸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3、模板支撑体系监测监控

1、立杆弹性挠度监测监控

(1)观测点设置在跨中1/3区域的立杆上,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经纬仪扫描弹测垂直线。

(2)混凝土浇筑过程,将经纬仪设置于浇筑区域以外的安全地带,每15min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3)取最大水平杆步距1500mm为立杆计算跨度,设定立杆允许弹性挠度值L/1000=1.5mm为报警值。

2、主楞与次楞变形值监测监控

(1)观测点设在梁板跨中1/3区域的立杆上,在混凝土浇筑前设置。

(2)在梁板主楞与次楞跨中附近的立杆上焊接直角形角钢,并调整垂直,上平高出板面100mm,水平段延伸至主次楞跨中观测点钢筋处。

(3)观测点采用Φ12钢筋垂直焊接于主次楞跨中的梁板钢筋上,作为应变传导器,并做1mm计刻度。

(4)设定主次楞挠变值L/400为报警值。

(1)施工活荷载的监测监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施工活荷载的监控,两个混凝土浇筑班组不得集中在1㎡范围内进行振捣,防止因施工活荷载超限值形成模板支撑体系应力集中现象而倒塌,施工活荷载必须严格按照≤4KN/m2的支撑体系结构设计荷载布置,即混凝土施工时,按每班组不超过4人(按平均75Kg/人测算)和每班组配置一台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混凝土浇筑。

(2)施工恒荷载的监测监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框架梁及现浇板上平以上的混凝土卸料堆积高度不得大于100mm进行严格监控。

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置和分工

1、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分工

2、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安排

为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落实,模板区域施工主要的劳动力需求计划:

(1)模板支架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施工准备阶段,对进场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

2)在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搭设前;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

3)每搭设完两步后;在搭设完成后,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验收。

4)在模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

(2)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根据编制依据相关文件规范、标准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

3)安全技术交底文件;

4)模板支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

5)模板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6)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7)模板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验收标准详见第四章第5节内容。

(1)模板及支撑架子搭设和组装完毕,使用前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架子班长等人员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报监理单位验收。

(2)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验收;

(3)架体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的架子不得使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原则,为给员工在施工场区创造更好的安全施工环境。应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救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2)项目应急小组成员及通信联络

(3)项目应急小组成员职责一览表

2、危险源的识别与措施

(1)支模坍塌事故处置措施

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同时保证出入口畅通。

3)应急小组负责人接到通知后马上作出反应,立即赶赴现场。

4)应急小组负责人达到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视坍塌的方向及受影响位置,安排现场施工员指挥楼面上所有作业员工有序撤离现场,并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5)安排另一现场施工员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等待汽车接送去医院。

6)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7)在倒塌、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处置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6)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7)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8)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放松0.5~1分钟。

9)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的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物体打击事故处置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各个施工阶段均将使用大量机电设备,在工程电气施工中都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急抢救小组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按规定程序做好上报有关方面。

1)事故发生后的上报程序,职工或操作人员→工地负责人→项目经理部→监理及业主。

2)抢救伤员时不能直接去扶触电者,应马上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物挑起电线,然后才能抢救受伤者,同时打120报急救中心救援。

3)如受害者只有手脚等部位炙伤,立即由应急小组人员陪同前往就近医院救治。

4)在救护人员未到达之前,先对病人进行诊断,查看,如发现有心跳无呼吸,应先清除口腔内异物后,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如有呼吸无心跳,就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6)如无呼吸、无心跳,就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直至120救护人员到达时交由专业人员抢救。

7)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5)火灾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

①在施工现场和主要作业场所或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场所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消防栓、沙箱、灭火铲等;

②在施工现场配备消防存水池和专门的消防水管,其供水量能满足消防的要求,施工过程中保持供水正常;

③责令施工总包单位成立义务消防队;

④要求施工单位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学会“两会”,即施工人员会扑灭初期火灾,会逃生;

⑤施工楼层设立专门的消防通道,施工过程中随时有人监督检查,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施工楼层显要位置设立导向牌和消防栓;

⑥熟悉现场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的布置,学会使用各种消防设施;

⑦施工楼层所有的内楼梯及临边、洞口进行相应的防护GB/T 4754-2017标准下载,确保安全可靠。  

②紧急号召:项目施工现场安装紧急火灾警铃,发生火灾时鸣铃示警,义务消防队听到警铃后在第一时间内集合,托人扑救。

③紧急增援:如果现场火势较大,应急小组立即拨打119向当地消防大队请求增援。 

④紧急疏散:当施工现场火情较为严重,应急小组及时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撤离施工现场无关人员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做到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⑤紧急救护:义务消防队员全力以赴在火灾点寻找救护伤亡人员,及时救离火场就近送医院救治,或致电120急救中心到现场协助救护和送医院治疗。

1)物资部要制定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预案,保证项目部在各种事故应急抢救抢险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通讯装备、运输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及各种专用设备等)。

DB3302/T 1001-2017 城市容貌标准九、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