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H大名城基础底板施工方案(22P).doc4.2 垫层混凝土浇筑
4.2.1 基槽经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垫层。浇筑前先在地基上砸入50~60cm短钢筋,外露30cm,在钢筋上抄测垫层顶面20cm标高控制点,短钢筋按纵横5m间距设置。
4.2.2为防止基土吸水而降低垫层混凝土强度,浇筑垫层前必须先在基土上洒水GB/T 38279-2019标准下载,使基土潮湿即可,洒水不能过多。
4.2.3混凝土垫层为C15混凝土,厚度100mm,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浇筑至指定位置,随浇随抹平;为防止垫层上抹砂浆造成防水基层空鼓等缺陷,垫层混凝土直接浇筑至防水层底部标高,混凝土表面直接压光,以利于防水层的施工。
4.2.4集水坑角度小于45°且高度小于1.3m的集水坑侧壁垫层用坍落度小于140mm的砼拍实压光,厚度50mm,其余的集水坑用200厚实心砖胎模砌筑,然后抹20厚1:3水泥砂浆面层。
4.3.1基础底板侧面防水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砌筑比基础底顶标高高5cm、当砖胎模为直墙时,砌筑高度<700mm时,采用120厚页岩实心砖墙砌筑;当高度>700mm时,采用200厚页岩实心砖墙砌筑,且沿直墙每4m设置一个300×300的砖柱,砖柱与直墙砖胎模同时砌筑。砖墙内皮距底板外皮要留出抹灰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的厚度。
4.3.2直墙砖胎模内侧及顶面抹15mm厚1:3水泥砂浆,表面压光;斜面砖胎模表面抹20mm厚1:3水泥砂浆,表面压光,。阴阳角部位均抹成小圆弧,半径为50mm。
4.4 防水层的施工
详见编制的《防水施工方案》
4.5 防水保护层施工
4.5.1底板防水保护层为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立面保护使用20厚1:3水泥砂浆,表面拉毛。
4.5.2防水层施工完成并经隐蔽验收合格后,先用C20细石混凝土在防水层上做灰饼,灰饼厚度50mm,并用水准仪抄测灰饼顶面标高。浇筑防水保护层时由一端开始渐退浇筑,并根据灰饼顶面将混凝土铺平找平,用木板拍实,严禁用平板震动器振实,防止混凝土中的石子扎伤防水层。
4.5.3立面防水表面抹灰前,先用素水泥浆(内掺界面剂)甩毛,待干燥后抹20厚1:2水泥砂浆,表面拉毛。防水层施工完成后,砖胎模上口用一皮砖将甩出的防水卷材压住,砖上表面抹砂浆固定。
4.5.4.1防水保护层表面平整,密实,无空鼓、开裂;
4.5.4.2混凝土表面平整度≤8mm。
4.6.1 钢筋绑扎的施工准备
4.6.1.1技术准备
(1)配筋人员应充分领会设计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底板钢筋的放样配筋。在钢筋绑扎之前,技术人员、配筋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规范交底和关键部位交底。
(2)测量放线人员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墙、柱、电梯井及水箱位置,用红油漆做明显标志,并报项目经理部进行检查复验。
(3)钢筋进场同时提交钢筋材质证明,并严格按规范和规定标准及时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做好钢筋接头连接和试验工作。
4.6.1.2 材料准备
本工程钢筋全部在现场进行加工,工地配专职材料员到现场负责清料,按部位按种类捆扎。
为减少接头数量和使接头位置具有规律性,钢筋用L=9m长定尺钢筋。
4.6.2 底板钢筋的连接方法
(1)底板钢筋对接主要采用对焊焊接、直螺纹连接和搭接连接方式,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5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4小于25的采用对焊连接,其余采用搭接连接。
(2)整个底板共用钢筋量约为3000t,主筋为C12~25。在整个底板钢筋施工中,要注意钢筋的接头位置、下料长度等问题。由于本工程底板钢筋直径大部分是20和22的,采用对焊连接的施工方法,故必须配备足够的对焊设备。
4.6.3. 钢筋绑扎程序
测量定位放线(标明上层柱、墙和不同断面位置)→摆放垫块→铺电梯井、集水井坑短向钢筋(及南北向钢筋)→铺电梯井、集水井坑长向钢筋→铺电梯井、集水井坑构造钢筋→铺底板底层一层横向筋→铺底板底层一层纵向筋→铺底板底层二层横向筋→铺底板底层二层纵向筋→搭设钢管架子及上铁支撑→铺底板上层一层横向筋→铺底板上层一层纵向筋→铺底板上层二层横向筋→铺底板上层二层纵向筋→拆除架子、调整钢筋位置→绑扎拉结筋、加强筋、墙体插筋、柱子插筋→清理→自检→验收。
4.6.4 钢筋保护层施工方法
基础底板钢筋底保护层为40mm,基础底板钢筋上保护层为25mm,基础外侧钢筋保护层为40mm,剪力墙和反梁两侧保护层为25mm,钢筋保护层垫块全部采用强度为M10水泥砂浆制作,全部在室内制作,确保垫块的强度。钢筋马凳采用C22制作,按纵横向间距1.5m成排布置,横向引筋通长布置,不得用受力主筋代替。 斜撑系统布置在筏板基础周围一圈及电梯井处,其余部分不加斜撑。抗水板内钢筋马镫现场制作,并按照间距1.5m并梅花形布置,如下图。
4.6.5.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钢筋原材经现场取样复试合格。
4.6.5.2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mm
4.6.6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1)若发现钢筋锈蚀和沾有油污现象,必须清理干净。
(2)底板钢筋中的避雷网焊接要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隐蔽验收。
(3)钢筋绑扎和连接头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并做好隐蔽验收。
(4)钢筋在运输和存储时,不得有损害,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每捆重量不得大于现场塔吊的最大幅度起重量。
(5)混凝土垫块要保证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按1m 左右的梅花状间距均匀布置。
(6)混凝土浇筑时搭设泵管架子要独立搭设,避免与底板钢筋进行硬连接。
(7)上层柱插筋要插入底板按照图纸要求插入基础底板,并用箍筋把柱子主筋固定,并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发生位置偏差。
(8)基础底板柱承台部位在绑扎50%时需对钢筋顶标高进行自检,保证钢筋标高及上部、下部钢筋保护层厚度。
4.7.1 导墙模板安装及支撑
基础底板四周砖胎模高度同基础底板高度一样高,导墙采用双面吊模。
4.7.2 基础底板外侧模板采用砌筑200mm厚砖墙,每隔4m砌筑300×300mm砖垛,底板小于600不设砖垛。
4.7.3 基础底板内集水坑模板支设
4.7.3.1首先绑扎固定限位卡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选用不小于12的钢筋,支于防水保护层上或绑扎于集水坑侧壁的钢筋上;
4.7.3.2钢筋上焊接吊模定位卡,然后先拼装好集水坑、电梯井四面各壁的模板,再用阴角模板连接。支撑模板的主次龙骨均用两根Ф48钢管,主龙骨(竖向)间距为600 mm,次龙骨(水平向)间距为450 mm;
4.7.3.3调好支撑龙骨,并根据地面上的边线进行调整位置、垂直等。坑壁下部与模板固定卡接触的模板侧边,同样刷脱模剂,以防坑壁最下一块模板与砼粘结,拆模时损坏模板。
4.7.3.4集水坑、电梯坑模板支设好后,需在模板上压足够负重,以避免浇筑砼时跑模。
4.7.3.5基础底板后浇带模板
4.7.3.6通风竖井、扩散室、电梯基坑及外墙500mm高导墙等部位采用复合模板。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置在距底板向上500mm处。施工缝和后浇带位置均采用300×3mm厚止水钢板。止水钢板采用搭接焊方式进行连接,搭接长度为20mm,要求双面焊接,焊缝均匀、饱满。止水钢板转弯处采取“丁”字型搭接,长边超出焊缝口>100mm。
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图
4.7.4 模板进场后,表面刷脱模剂,加强对模板的保护,提高周转次数。表面刷脱模剂涂刷应均匀,以防止脱模时混凝土粘结模板。
4.7.5 在混凝土施工前在模板上弹线或在上皮钢筋焊有标志杆以保证混凝土的高度,在拆模后派专人清理模板,并对模板进行修复。清理修复后的模板要保证堆放平整,避免整体变形。
4.8 底板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质量是结构内在质量中最关键的工程,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防开裂是重中之重。所以,从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道道工序应予严格控制。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总量约为20000m3,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点是混凝土振捣密实,分层搭接及时,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有效控制内外温差≤25℃,入模温度不大于25℃;加强保温覆盖养护工作。
4.8.1.1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1)混凝土供应必须连续,提前选择好最近的运输路线,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两车之间间歇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为避免出现施工冷缝,要求混凝土的缓凝时间达到8小时。
(2)混凝土到场时,必须随车带到混凝土运输单、开盘鉴定、配比通知单,并经主管工长验收合格后方可卸料;同时,预拌混凝土厂家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后32天内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3)为保证混凝土顺利浇筑,混凝土罐车司机必须服从现场调度人员的调度。
(4)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要求执行成都市《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规定(施行)》的规定,施工前就此与预拌混凝土厂家进行明确,同时混凝土要选用低碱水泥(含碱当量0.6%以下)、低碱或无碱外加剂,预拌混凝土厂家必须提供相应的混凝土碱含量、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5)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要由专人负责,抽查次数不少于总车数的30%,并做好记录。
4.8.1.2在混凝土浇筑现场,认真检查每车混凝土的供应单,并检查混凝土的出机及到场时间,到场时间与出机时间的时间差不得超过2小时,并随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及浇筑温度,以控制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
4.8.1.3平均泵送量及运输车辆的计算
(1)平均泵送量的计算:
根据有关经验公式,混凝土输送泵的平均输送量的Q1的计算如下: Q1=Qmax×α×e
Q1—— 混凝土的平均输送量(m3/h);
α —— 配管系数,0.8~0.9;
e —— 作业效率,0.5~0.7。
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为80m3/h,,e取0.6。
∴ Q1=80×0.85×0.6≈40.8 m3/h
现场设置2台输送泵,车库最大施工段混凝土方量约为1200 m3,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大约需要15小时。
(2)采用预拌混凝土时所需运输车辆的计算:
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N=Q1×(60L/S+T1)/60V
式中N:混凝土罐车数(台);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S :混凝土搅拌车平均行驶速度(km/h);
L :混凝土搅拌车往返距离(km);
T1:每台混凝土搅拌车总计停歇时间(min)。
所以 N=40.8×(60×20×2/50+30)/(60×9)≈6(辆)
因而,浇筑需安排12辆罐车进行输送。
4.8.1.4劳动力组织
施工人员分两班作业,每班人员安排见下表:
4.8.1.5 混凝土输送方式:
混凝土输送管管径与粗集料粒径的关系
所以泵管选用直径125mm。
(1)泵管的布置
1)泵管的布置原则:宜直,转弯缓,管线短,接头严和管架牢固。水平配管接头处设马凳,转弯处必须设井字形支架。
2)垂直配管可用钢管搭设泵管井字支架。为了避免泵管的振动影响底板钢筋的位置,泵管需架设在支架上,不得直接放置在钢筋骨架上,架设泵管的脚手架钢管要在混凝土初凝前拔除,坚决杜绝底板混凝土出现洞眼。
(2)混凝土的泵送
对混凝土泵送岗位的要求
1)泵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2)水、电供应到位。
3)规定联络统一信号或配备通讯设备。
4)泵机先行启动运转,检查正常后报告生产负责人。
(3)混凝土的泵送程序
混凝土在泵送以前,应先泵水,然后泵送同配比减石子水泥砂浆,使管壁处于充分滑润状态;润管用水泥砂浆不得集中。
混凝土泵送按初始泵送、正常泵送、短时间停泵、长时间停泵的操作规程作业。
4.8.2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4.8.2.1浇筑方法:
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浇筑坡度为1:5~6,浇筑分层厚度为0.3~0.4m,浇筑混凝土前预制一长木杆,在木杆上每0.4m用油漆画一横杠,混凝土下料时将木杆插入混凝土内,以此来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得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宜在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为止。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其发生移位,出现跑模、墙柱插筋移位现象。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0mm,以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浇筑搭接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
4.8.2.2浇筑流向
浇筑流向:根据泵的放置位置,由一端渐退浇筑。
4.8.3混凝土试块留置
(1)混凝土试块留置:
1)抗渗混凝土每500m3留置抗渗试块一组,试块尺寸185(175)×150mm,一组6块。当一次连续浇筑混凝土不超过1000m³时,混凝土标养抗压试块每100m3留置一组;当一次连续浇筑混凝土超过1000m³时,混凝土标养抗压试块每200m3留置一组;养护条件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龄期不少于28天。。
2)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留置2组。详见《试验方案》
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分析,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温度指标在允许范围内,才不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1) 测温安排
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1次/2h
混凝土温度下降阶段:1次/4h
待混凝土内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降至25℃以下时,停止测温。
测温人员每次测完后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并及时将数据报至技术管理部门及监理,以便对砼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2) 指标控制
A、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B、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温度不大于25℃
(3)测温孔布置
测温孔应布置在温度变化大,易散热的位置(测温孔平面布置及编号见附图),测温时要测定每一点的上、中、下三处的混凝土温度。
(4)混凝土测温
测温时,应将温度计与外界气温相隔离,用保温材料将测温管上口塞住。测温计停留在测温孔内要达3~5min,方可读数。读数时必须及时准确,测温计与视线相平;同时认真做好养护测温记录。
4.9 后浇带及施工缝部位处理
后浇带部位基础底板防水要做一层附加层,基础垫层混凝土及防水层要伸过后浇带不少于50cm;钢筋按设计要求处理。
5.1各级技术、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及验收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期间,管理人员轮流值班,控制好进场混凝土质量及搭接时间。
5.2 技术交底关:认真做好底板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除书面交底外,混凝土浇筑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均现场交底到位,混凝土浇筑要实行挂牌负责制。
5.3 严格执行“三检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班组必须组织自检,并组织班组间进行互检以及与下道工序的交接检,自检合格后报质量员、监理进行验收。
5.4 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工种之间要互相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工、木工必须派人看筋、看模,对钢筋移位、模板松动等问题必须马上处理。
5.5 资料关:对各种物资、试验及工程报验资料,必须及时收集、填写并报送监理;资料必须保证及时、准确、齐全。
5.6 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天浇筑底板混凝土。
6.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6.1.1 技术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6.1.2 做好特殊工种的培训工作,坚持持证上岗,未持证人员坚决不能上岗工作。
6.1.3 坚持周一的安全例会制度,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活动制度并做记录。
6.1.4 在安排施工任务时,必须进行专项有针对性的全面安全交底,履行签字。
6.1.5 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6.1.6 项目经理部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和各项政策、法令。
6.2 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6.2.1 施工现场入口处及现场所有危险作业区域要挂安全生产宣传画、标语、安全危险标牌,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6.2.2 在基础底板施工前需进行各工种的安全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不可泛泛而谈,针对重点问题提出重点可靠的防护措施。并明确责任人是谁。
6.2.3 任何人进入现场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从事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
6.2.4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正式特殊工种代替特殊工种作
业,电气焊操作前必须办理当天的用火证并配有看火人员。
6.2.5 加强现场临电管理,经常检查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如有损坏,及时更换,除电工之外的任何工种不准私自接改电线,需用时应申请电工完成接线工作。
6.2.6 现场围护栏杆,要严密稳固,电缆线不允许直接敷设在栏杆上。夜间施工时基坑边缘要有明显的标志和有足够的照明。
6.2.7 混凝土操作人员处于湿作业环境中,振捣操作时要戴好绝缘手套,穿好胶鞋。
6.2.8 各种小型电动工具,必须由专人进行操作使用保管。
6.2.9 现场照明灯具的架设高度要符合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不低于2.5m,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6.2.10 现场各种易燃材料要分区专库存放,现场各种消防器材齐备,性能良好。
6.2.11 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严格实行安全奖罚制度。
6.2.12 溜槽操作平台要有安全措施,搭设完毕后,要经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1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牌。标牌要标明工程项目名称JT/T 391-2019标准下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经理和开竣工日期。
7.2 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堆放各类材料,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实行计划进料,随用随到。
7.3 施工现场厕所、施工道路要有专人负责清扫。
7.4 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成立义务消防队,组织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和消防演习,现场要配备足够的各种消防器材。
7.5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夜间振捣混凝土时,尽可能避免发生扰民情况出现。
7.6 现场管理人员要佩戴统一的出入证(身份卡)。
7.7 各项施工任务GB/T 36561-2018 清洁节能热处理装备技术要求及评价体系,做到工完场清。
7.8 运输散装材料,车厢要封闭,避免洒落;混凝土罐车撤离现场前,派人用水将下料斗及车身冲洗干净。
7.9 夜间灯光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