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天津]中心岛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附图丰富)_secret.doc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GB/T 35693-2017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
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①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②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水位监测宜采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或量绳、水位计等方法进行测量。
地下水位监测精度不宜低于100mm。
检验降水效果的水位观测井宜布置在降水区内,采用轻型井点管降水时可布置在总管的两侧,采用深井降水时应布置在两孔深井之间,水位孔深度宜在最低设计水位下2~3m。
潜水水位管应在基坑施工前埋设,滤管长度应满足测量要求;承压水位监测时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
水位管埋设后,应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
6.8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现场测试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记录的数据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
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
现场的监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
②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③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
④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
进行监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
①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②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③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
监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均经过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站进行年检标定,具有合格的鉴定证书。定期对测量基准点或控制点进行复测,以确保其稳定性;
监测点周围不得堆积大体积或过重材料,以防止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
地面上的测点顶部用油漆做上明显标记,提示施工人员不得破环。如果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经常进行技术培训,严把质量关,设置专职质量监督员专门负责质量工作。
工作期间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良好、健康、安全的环境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的施工管理方针。
必要时在工程监测现场工作时应设置醒目标志,避免非监测人员进入工作现场;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严禁酒后操作机械或仪器,严禁机械与仪器设备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基坑监测作业工程往往与基坑开挖等现场施工环节同步进行,可能会有交叉作业现象。因此,应该在监测方案实施前制定合理的工序安排,并于土方、基坑施工单位等协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和穿着反光警示背心;
7.1应急预案的原则与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根据本工程基坑施工特点及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因素是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基坑坑底隆起、基坑浸泡、支护结构漏水等。
7.2.1 应急资源分析
1、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项目部所有成员。
2、应急设备、物资准备:挖掘机、沙袋、工字钢、水泵、铁锹、翻斗车、圆木等,临时急救药品齐全,各应急小分队配有对讲机。
7.2.3 法律法规要求
《xx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建质安总(2012)11号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会给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本工程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1、土方开挖过程的预防控制措施
1)深基坑开挖前先采取管井降水,将水位降至开挖深度以下1m,防止开挖时出现塌方。
2)材料准备: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工字钢和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为防止基础出水,准备4台水泵,随时应急。
3)编制基坑施工方案并进行论证,报监理审批。
4)深基坑开挖时现场设专人负责按比例分台阶开挖;
5)基坑5米以内严禁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停放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基坑附近严禁超载堆土、堆材料。
6)施工前做好场地排水规划,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浸入施工现场。
7)基坑开挖后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盲沟和集水井,防止坑底积水。开挖至标高后立即进行基底检查,及时进行封底垫层施工。
8)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各类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与完好,杜绝各类违章作业现象。
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
1)基坑的周边设置400*400的排水明沟,作为通常情况下的挡水设施;配备足够数量的草包,紧急时对基坑周围施做围堰,防止地表水大量流入坑内。
2)配备5台水泵(其中一台备用),用于抽排基坑底部积水。
3)施工现场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泥浆泵、雨衣、胶鞋、铁锹。
4)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5)在进行现场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
6)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及监控要求:
①监测前编制系统的监测方案并报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监测。
②监测基准点设置必须可靠、稳定和牢固。
③要求监测仪器精度符合基坑监测要求。
④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基坑开挖过程及基坑使用初期,每天监测2次,位移及变形稳定后按要求监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结束。特殊情况下加密监测。
7)基坑周围采用搅拌桩形成止水帷幕挡水,坑内采用集水井降水的方法处理地下水。
发生坍塌事故后的指挥控制措施
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物资的损失。紧急救援关键是速度,因为大多数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时间就是生命。此外要培养施工人员正确的处险意识,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成员的指挥。
鉴于深基坑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机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颅脑损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因此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首先应采取坡顶卸载的办法,转运坍塌面附近的施工材料,进行未滑坡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的继续扩大;其次在坍塌处坡脚插入槽钢,逐层沿坡面堆筑砂石袋,在塔吊附近的坡底部位施打钢板桩,逐层沿坡面堆筑砂石袋等保证边坡稳定。用反铲配合。
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的指挥控制措施
当发现附近建筑物倾斜达到警戒值1%时或沉降速度达到0.1mm/d时,采取的措施为:
A、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加强基坑支护。
B、停止降水作业,然后在围护结构外围的适当位置实施压力注浆进行有效隔水。
C、加强措施为在基坑周边5.0m范围内采用注浆进行加固土体,地面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0.5~1.0MPa,土体加固深度为8.0m。
D、邀请有关专家共同制订建筑物的纠偏方案并组织实施。
2、突降大雨或暴雨时的指挥控制
立即起动备用水泵抽水,并安排专人不间断观察基坑的稳定情况。
3、基坑坑底隆起指挥控制
当发现由于基坑土回弹变形过大,将危及围护结构安全时,一方面应立即停止基坑内土方开挖,同时在坑底加压重材料(如堆砂袋),再在坑内加强深井降水减压,使土体失水固结。
4、基坑浸泡的控制措施
1)、若坑底局部地段出现冒水、涌砂现象,首先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及业主,分析原因,同时采取抢救措施。
2)、若在开挖过程中井管被破坏,导致该井点失效,应及时通知监理、业主,为确保疏干降水的连续性,应立刻(1天内)组织钻机进场,尽快在原井点附近重新施工相同规格的井点,并保证其有效地投入降水工作。
3)、进场施工前调查场地内勘察孔的位置,并需检查勘察孔是否已封孔。对未封闭的勘探孔需进行补充封孔,以免在基坑开挖时造成突涌。
4)、若基坑局部水位无法降至预计深度,首先检查井点是否存在损坏或淤积现象,已完成洗井的降水井在降水运行期间若发生淤井,需再次进行洗井。若再次洗井仍不行,则此井放弃使用,在该井周围再重新打设该降水井。若井点质量完好,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可采用静力触探原位测试,对该处地层进行勘探,根据地层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抽水量,或增加疏干井点。若该现象出现在基坑边缘,应考虑是否为帷幕渗漏所致,并加以封堵补救。
1)、施工前期详细了解工程的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并密切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地下水出水的迹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加强对基坑外侧观察井的观测,一旦发生水位观测孔中的水位、水量变化异常、局部区域出现超降现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发生渗漏,立即停止挖土及回填反压,绝对禁止冒险开挖。根据程度不同分别采用“坑内堵”和“坑外堵”两种方法处理。
4)、坑内堵:发现支护结构漏水且水量较大时,尽快确定漏水范围,插入导管引流,沙袋封堵并用“水不漏”封闭渗漏道路达到堵漏目的,待上强度后封堵引流管。
5)、坑外堵:如漏水位置距地表近,从地上水泥、砂、石干拌料填实,或加入“水不漏”封堵实。
6)、如基坑外侧因漏水出现沉降过大情况,采取注浆或坑外回灌。
突降大雨或暴雨;基坑隆起;基坑坡顶或边坡开裂;基坑坍塌等危险事故时应立即起动应急预案。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可由项目部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项目部处理不了则由项目部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由临近地铁项目给予支援。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部或建设事业总部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给予应急支援。
(1)实行昼夜值班制。
图2 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流程图
(4)遇到紧急情况,项目部全体成员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5)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6)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
(7)对基坑坡顶,坡面位移和坡底隆起加强日常监测。
组 长: 副组长:
通讯联络组:
基坑巡视组:
抢险抢修组:
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组长:
7.6.1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④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⑤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①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②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③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①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④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① 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8.2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疲劳作业,严禁机械带故障作业,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机械有关保养规定。机械连续作业时,应建立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机械进入现场前,必须查明行使路线上空有无障碍及其高度。
作业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交底检查施工现场。不宜在距现场电力、通讯电缆、煤气管道等周围2米以内进行机械作业。必须作业时,应探明其准确位置并采取措施保证其安全。
机械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配合机械作业人员,必须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作业。如必须在回转半径内作业时,机上和机下人员应随时取得有效联系。
作业遇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
①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坍塌可能
②发生暴雨、雷电、水位暴涨及山洪暴发等情况时
③施工标记及防护设施被损坏
④地面涌水冒泥,出现陷车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时
⑤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时
⑦出现其它不能保证作业和运行安全的情况
机械运行时,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在修理装置时,应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应在悬空部位进行安全支撑。
机械发动前应对各部位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方可启动。工作结束后,应将机械停到安全地带。
夜间工作时,现场必须有足够照明,机械照明装置应齐全完好。
① 在反铲作业时,挖掘机履带到工作面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5米。
②挖土前应破碎障碍物。装车作业时,应待运输车停稳后进行,铲斗应尽量放低,不得撞击汽车任何部位;回转时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顶上越过。
③挖掘前,驾驶员应发出信号,使其他工作人员离开,并在确定后方可施工。
④在行驶或作业中,挖掘机除驾驶室外任何地方均严禁乘座或站人。不得用铲斗吊运物料。
①严格遵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当地公安交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禁止违章驾驶,不得超载。
②配合挖装机械装料时,自卸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刹制动器,在铲斗需越过驾驶室时,驾驶室内严禁有人。
③向坑洼区域卸料时,应和边坡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塌方翻车。严禁在斜坡侧向倾卸。
④卸料后,应使车厢落下复位后方可起步,不得在未落车厢的情况下行驶。严禁在车厢内载人。
①基坑工程应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并留有书面记录。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
②土方开挖前,应查清周边环境,如建筑物、市政管线、道路、地下水等情况;应将开挖范围内的各种管线迁移、拆除,或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③基坑土方开挖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并贯彻先锚固(支撑)后开挖、边开挖边监测、边开挖边防护的原则。严禁超深挖土。
④基坑土方开挖按要求设置变形观测点,并按规定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做到信息化施工。
①深度超过1.5米的基坑周边须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以下规定:
ⅰ防护栏杆高度应为1.2米~1.5米;
ⅱ防护栏杆由横杆及立柱组成。横杆2~3道,下杆离地高度0.3~0.6米,上杆离地高度1.2米;立柱间距不大于2米,立柱离坡边距离应大于0.5米。防护栏杆外放置有砂、石、土、砖、砌块等材料时尚应设置扫地杆。ⅲ防护栏杆上应加挂密目安全网或挡脚板。安全网自上而下封闭设置,网眼不大于25毫米;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毫米,挡脚板下沿离地高度不大于10毫米。
ⅳ防护栏杆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须安装牢固,上杆应能承受任何方向大于1kN的外力。
ⅴ基坑内有梯道下槽,马道设4个每面设一个,两侧扶手踏步为双钢管用扣件锁牢。供施工人员上下。梯道的宽度不小于1米。梯道的搭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
ⅵ基坑支护结构物上及边坡顶面等处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废料等,应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防止坠落伤人。
ⅶ基坑支护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上下层同时作业。如果必须同时作业,须在上下层之间需设置隔离防护措施。施工作业所需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作业时,架下不得有人作业、停留及通行。
①在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燃气管线2米范围内及上下水管线1米范围内挖土时,宜在安全人员监护下开挖。
②基坑开挖的坡度和深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未作规定时,对人工开挖的狭窄基槽或坑井,应按其塌方不会导致人身安全隐患的条件对挖土深度和宽度进行限制。人工开挖基坑的深度较大并存在边坡塌方危险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③开挖的基坑深度低于邻近建筑物基础时,开挖的边坡应距邻近建筑物基础保持一定距离。当高差不大时,根据土层的性质、邻近建筑物的荷载和重要性等情况,其放坡坡度的高宽比应小于1:0.5;当高差较大或邻近建筑物结构刚度较弱时,应对开挖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当基坑开挖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时,应对基坑边坡采取加固或支护等措施。
④场地内有桩的空孔时,土方开前应先将其填实。挖孔桩的护壁、旧基础、桩头等结构物不应使用挖掘机强行拆除,应采用人工或其它专用机械拆除。
⑤陡边坡处作业时,坡上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弃土下方以及滚石危及的范围内应设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禁止作业及通行。
⑥除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允许外,基坑边2米范围内不得堆土、堆料、放置机具。
⑦采用井点降水时,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警示标志应明显。停止降水后,应及时将井填实。
⑧夜间施工的作业面以及进出道路应有足够的照明措施和安全警示标志。
⑨遇到六级及以上的强风、台风、大雨、雷电、冰雹、浓雾、暴风雪、沙尘暴、高温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高处作业。恶劣天气过后,应对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修复。
本工程开工前必须和交通、市容等有关部门办理好所有手续,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进场后分别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沿基坑边设置安全护栏,采用钢管护栏,帽梁每隔3米地埋直径25钢筋作为固定点,护栏高1.2米三道水平杆,密目网封严。
为确保道路不污染,满载车辆出场前,看清后挡板及侧板余土、轮胎积土是否清扫干净,做好以上工作,方可出场。
做好道路保洁工作,做到施工现场天天清,对附近车辆进出道路每班结束进行察看,如有问题及时清扫干净。每天收工后,派专人沿途检查、清扫,以确保不污染道路。
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线,水泵必须用专人守护和管理,在没有切断电源前不得在坑内移动。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夜间施工,确保足够的照明。为减少噪音,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必须禁止鸣喇叭,听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
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保持与分包及有关方面的联系,督促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处理好现场发生的有关事项,确保挖土工期顺利进行。
8.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现场出入口派专人指挥车辆进出,确保安全。
土方车辆按顺序依次装土,出场前由人工清扫后挡板、两侧挡板沿口余土,清扫和清洗轮胎后方可出场。
现场上施工车辆应按规定路线进出,各行其道确保工程顺利施工至结束。
DL∕T 1913-2018 DL∕T标准下载8.4.2道路防遗洒措施
①挖掘机装车不得过满(运输车上土方堆放最高点不得高于槽帮500mm,边缘低于槽帮100mm);
②各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辆。
③现场门口设置醒目的提示牌,以提示司机及有关人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注意防止遗洒。
④车辆行进途中拐弯要慢行,防止甩土。车辆出场前由专人检查上盖,上盖关闭不严的车辆严禁出场。
⑤设置冲车泵、洗车池,清洗车轮,现场及周边道路覆盖密目网,安排专人及时清扫
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施工场区经常洒水GB/T 39467-2020标准下载,对施工道路、场地采用适当
硬化或覆盖草袋等措施,消除扬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