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的专项施工方案.

钻孔灌注桩的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88.2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钻孔灌注桩的专项施工方案.

3.5钻孔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坍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气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1)泥浆比重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2)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装置安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3)在松软砂层中钻进GBT 3876-2017标准下载,进尺太快;

4)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形成反穿空;

5)清孔后泥浆比重、粘度等指标降低;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长或清孔后停顿过久;

6)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a.2 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1)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泥浆;

2)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3)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粘土到坍孔处以上1~,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4)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保证钻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孔中,可免冲刷孔壁。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孔中水柱压力;

5)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

1)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2)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1)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3)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对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1)卡钻时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超负荷断裂;

2)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

3)电动机接线错误,钻机反向旋转,钻杆松脱;

4)转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断开;

5)操作不慎,掉入扳手、撬棍等物。

1)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

2)经常检查钻具、钻杆和联接装置;

3)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锥。打捞工具有以下几种:打捞叉、打捞钩、打捞活套、偏钩或钻锥平钩、打捞钳等。

在软塑粘土层钻进时,因进尺快、钻渣量大、出浆口堵塞而造成糊钻。预防处理可选用刮板小、出浆口大的钻锥。若已严重糊钻,应将钻锥提出钻孔口,清除钻锥残渣,降低泥浆稠度。

扩孔是孔壁坍塌而造成的结果,若仅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砼数量增加而已。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补焊不及时,严重磨损的钻锥往往钻出比设计桩径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后膨胀使孔径缩小。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以扩大孔径。

一旦发生折杆,钻机的负荷立即减轻,驱动机械的运转噪声减小,钻进速度接近于零,即使提钻后再钻进仍无效,则证明确系发生了折杆故障。

1)用水文地质或地质钻探小孔径钻孔的钻杆来作桥梁大孔径钻孔桩用,其强度、刚度太小,容易折断;

2)进中选用的转速不当,使钻杆所受的扭转或弯曲等应力增大因而折断;

3)钻杆使用过久,连接处有损伤或接头磨损过甚;

4)地质坚硬,进尺太快,使钻杆超负荷工作;

5)孔中出现异物,突然增加阻力而没有及时停钻。

2)不使用弯曲严重的钻杆,要求各节钻杆的连接和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丝扣完好,以螺套连接的钻杆接头要防止反转松脱的固锁设施;

3)钻进过程中应控制进尺速度。遇到坚硬、复杂的地质,应认真仔细操作;

4)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具各部分的磨损情况和接头强度是否足够,不合要求者,及时更换;

5)在钻进中若遇异物,须经处理后再钻进;

6)如已发生钻杆折断事故,应将掉落钻杆打捞上来,并检查原因,换用新或大钻杆继续钻进。

a.本工程可采用抽浆法清孔和换浆法清孔。灌注砼前,孔底沉淀土厚度不得大于。

b.清孔的目的是抽、换孔内泥浆,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过厚沉淀土而降低桩的承载力;其次,清孔还为灌注水下砼创造良好条件,使测深正确,灌注顺利。

c.终孔检查后,应迅速清孔,不得停歇过久,使泥浆、钻渣沉淀增多,造成清孔工作的困难甚至坍孔。清孔后应在最短时间内灌注砼。

d. 清孔排渣时,应保持孔内水头,使孔内水位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以上至,以防止坍孔。

e.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应控制在如下范围:相对密度1.05~1.08;粘度 17~20s;含砂率<4。

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应下检孔器对孔位、孔径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

检孔器可用外径D等于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但不得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不小于4D~6D的钢筋笼替代。

3.7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a.钢筋原材料检测合格,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钢筋间距、焊接焊缝、搭接长度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b.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钢筋笼分两节制作安装。

钢筋制作成型后,钢筋笼应保证平整,不坍腰,焊点牢固,钢筋笼长度为18,根据桩长不少于18,按照钢筋定型尺寸,合理分节,直径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钢筋笼成型可采用如下方法:在每段钢筋笼两端及一个中部箍筋或加强筋内圈将主筋位置作上记号,依次将主筋与它们焊接,然后再焊接其它箍筋。

焊接时,主筋内缘应光滑,钢筋接头不得侵入主筋内净空。钢筋笼下端应整齐。

c.钢筋笼采用吊车安装,起吊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双点吊或单点吊,但吊点位置应恰当,一般设在加强箍筋处,不致使钢筋笼变形。

用探孔器检查孔深、孔径和垂直度,再核测桩位中心,以便在下钢筋笼时适当调整,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在以内,待符合要求后,即可吊放钢筋笼。

d.钢筋笼采用吊装入孔(按设计要求预埋声测管),下放到设计标高后,用四根大于Φ12的钢筋将骨架焊(绑)牢在钻架底盘或孔口的井字架上,以防止浮笼。

为了吊装时有足够的刚度,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钢筋笼采取分段入孔,分段处采用焊接,接头错开,同一断面的焊接头焊接长度、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钢筋笼垂直缓慢放入孔中,防止硬撞孔壁,并随时校正,保证吊放位置准确无误。

采用拌合站集中供应砼,并保持设备状态良好,运力充足,道路畅通,以确保灌注时的均衡连续性。原材料经试验合格后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拌制,并在工地测定其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

a.砼灌注时测深和导管埋深的控制

a.1测深:灌注水下砼时,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砼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导管埋深和桩顶高度。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沉淀过厚、埋管过深拔不出、导管提漏或短桩事故。因此测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采用较为准确的方法和探测工具。

测深锤法:目前多采用绳系重锤吊入孔内,使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上(或表面下10~),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的灌注深度。探测时须仔细,并以灌注的砼数量校对,防止错误。

钢管取样盒:钢管最下端设一铁盒,上有活盖,用细绳系盖随钢管向上引出,当浇注将近结束时,仅靠测绳不易测准确,可用上述钢管取样盒插入混合物内,牵引细绳将活盖张开,混合物进入盒内,然后提出钢管,鉴别盒内混合物是砼还是泥渣。

灌注砼时,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范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或大于。少于时易发生拔导管时拔漏(拔出砼外)事故,大于以上时,易发生埋管拔不出来的事故。拔管前须仔细测探砼面深度。用测深锤测探时,须由2人用2个测锤测深,防止误测。

b.1灌注水下砼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灌注工作。

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喷射水法向孔底喷射3~5分钟,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

b.2剪球、拔栓或开阀,将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测探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按后述事故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地、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砼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而使测深不准确。

灌注过程中,必须经常测量砼面的深度,以保证导管在砼面的合理埋入深度,一般控制在2,严禁凭经验灌注而将导管提离砼面等。

b.3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稍作旋动,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到钻孔中心。

保证导管埋入砼内有适当的深度,一般为3,防止导管提升过猛而使管底提离砼面或埋入过浅而使导管内断桩夹泥,也要防止埋入过深,而导致管内砼压不出或导管被砼埋住不能提升,导致中止浇灌而断桩。要经常检查砼的坍落度,并按规范制作砼试块,进行养护)试验、检验砼的强度。

拆除导管要及时,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并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冲洗干净,堆放整齐。

当孔内砼面进入钢筋骨架4~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不得小于),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底口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砼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以防骨架被顶脱上升。

b.4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超灌一定高度。超灌量,一般以0.5控制。当拔除最后一节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而形成泥心。

b.5水下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在灌注砼时,每根桩应制作两组砼试块,进行标准养护28d后测其强度。

b.6有关砼灌注情况,灌注时间,砼面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填写好灌注记录,并绘制灌注曲线,指导导管的提升和拆卸。

b.7灌注桩顶要留足与墩台和柱的连接和锚固钢筋,并将此高度作为破桩头的范围。

浆液由水、水泥、膨润土、缓凝剂等组成,其级配C:W: 膨:缓=1:0.6:0.017:0.01,水泥掺料应进行多次过滤。

浆液制备后应放置5分钟后才能使用,以消除浆液中的空气。

浆液应按每个循环使用量配置备用,使用前浆液应经过过滤,防止杂物堵塞压浆孔。

注浆管道与超声波管道结合,采用50mm无缝钢管。施工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加工,特别是桩端管道应作加强。桩端注浆管道上留出注浆小孔,并用橡胶皮包裹、铁丝扎紧,防止杂质堵塞注浆孔。

在正式压浆前保持注浆管内水注满。

当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期龄达到14天,可以对桩基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完毕并合格后可开始对每根管道进行注浆,共循环两次。

当邻近桩位正在钻孔时,不得进行桩端注浆,以防浆液穿孔。

按每次的注浆量通过注浆管一次循环压注。进浆口压入混合水泥浆时,完成一次压浆后,应均匀减压,防止压力浆倒流堵塞注浆孔。

每一循环注浆时间的间隙不得超过4小时;同一根桩的不同压浆导管的压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3.10灌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灌注水下砼是成桩的关键性工序,灌注过程中应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做到快速、连续施工,灌注成高质量的水下砼,防止发生质量事故。如出现事故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补救。

1)首批砼储量不足,或砼储量足够,但在提升导管准备开启栓阀时,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砼下落后,不能埋设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

2)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

3)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错误,导管底口超出原砼面,底口涌入泥水。

a.2 预防和处理方法:

查明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并可采取如下处理方法:

1)若是上述第一种原因引起,应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砼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清出,然后重新下管并准备足够储量的首批砼,重新灌注。

2)若是第二、三种原因引起的,应视具体情况,拔换原管重新下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最后用潜水泵将管内的水抽干,继续灌注。

3)若砼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且尚未初凝时,可于导管底部设置防水塞,将导重新插入砼内,导管上面再加重量,以克服水的浮力,导管内装满砼后,稍提导管,利用砼自重将底塞压出,然后继续灌注。

在灌注过程中发现井孔护筒内水(泥浆)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应怀疑是坍孔现象,可用测深锤探测。如测深锤原系停挂在砼表面上未取出的,现被埋不能上提,或测深锤探测砼面时,达不到原来深度,相差很多,均可证实确为坍孔。

坍孔原因可能是护筒底脚周围漏水,孔内水位降低,不能保持原有静水压力,以及由于护筒周围堆放重物或机械振动等均可引起已。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持或加大水头,移开重物,排除振动等,防止继续坍孔。然后用吸泥机吸出坍入孔内的泥土,如不继续坍孔,可恢复正常灌注。

如坍孔仍不停止,坍塌部位较深,宜将导管拔出,保存孔位,以粘土回填,待坍塌稳定后,掏出或吸出回填土,重新下管灌注。但这种桩应按断桩采取补强。

产生原因:灌注将近结束时,浆渣过稠,用测深锤探测难于判断浆渣或砼面,或由于测深锤太轻,沉不到砼表面,发生误测,拔除导管,中止灌注而造成浇短桩头事故。

预防办法:1、测深锤加重;2、灌注将近结束时加注清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称为卡管。

1.)混凝土拌合不均匀,运输途中产生离析,或雨天运送混凝土未加遮盖,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

2.)机械发生故障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或灌注的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

1.)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

2.)灌注前应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并准备备用机械。

其原因是: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导管内外混凝土已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间的摩阻力过大,或因提管过猛将导管拉断。

预防办法: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m;待灌期间,经常抖动导管;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快灌注速度;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

3.11成孔允许偏差及检测方法

注:1、D――桩的设计直径。

2、桩径允许偏差,正值指平均断面,负值指个别断面。

项目部每周会上传达质安管理通报,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做到人人讲质量,质量就是生命。

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每项工程每道工艺在施工前均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人和接受人必须签字认可,使工程质量的第一个关口具备可追述性,使每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现场监理要求施工。

3、落实“五个三条”,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五个三条”:a、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个人、班组、工地三级质量检查记录制度;二是坚持工种之间的工序交接卡制度;三是坚持施工前做好样板,按样板进行操作和检查制度。b、三个把关:一是把住材料质量关;二是把住工艺关;三是把住验评标准关。c、三个强调:一是强调各种尺寸线要准确无误;二是强调配合比一定要搞重量化;三是强调成品的保护。d、三个底数清:一是现场工程质量底数清;二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底数清;三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质量检测工具准确性底数清。e、三个控制:一是控制操作者不明白施工标准不允许施工;二是控制不合格产品一定推倒重来不过夜;三是控制质量没有质检员的签证不准通过。

“五不施工”:a、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b、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c、测量桩号和资料不经复核不施工。d、材料等无合格证和未通过检验不施工。e、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a、无自检记录不交接。b、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c、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4.1所用水泥、外加剂需有出厂合格证,砂、石等材料使用前按规定抽样试验。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砼应严格按配比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4.2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砼的和易性和坍落度,现场试块设专人取样,每根桩试块不少于两组,并按规定制作、养护及试验。

4.3钢筋笼运输和吊装时采取可靠的临时加固措施。吊装时采取多点直吊,对中下放。就位后调平找正,固定牢靠。

4.4砼浇筑尽量安排在温度较高的白天进行,冬季施工气温较低时用热水拌制或加入防冻剂,以保证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确保砼施工质量。

5、质量生产保证体系详见《质量生产保证体系图》(附后)。

1.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条例,狠抓安全教育,做到思想、组织、措施三落实,使每个施工人员懂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制定强制性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各负其责,负责到底。

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每道工序在施工前除有质量保证措施交底外还必须有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并有交底人和接受人的签字认可,安全员的见证,使安全施工管理的第一关具有可追塑性。

1.2充分发挥施工安全检查组的作用,做到工前讲安全,工间查安全,工后评安全,使安全工作善始善终地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

1.3安全用电措施:现场电工人员不准离开岗位,并经常检查用电设施是否安全,做到专人专管,无证人员不准操作,保证施工用电安全。

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临时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电焊机露天放置应有防雨设施,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开关箱,使用断路器控制,且应装设漏电保护器,焊机外壳应与PE线相连接。交流电焊机安装使用工作电压30V左右,空载电压70V以上,为确保人身安全,必须安装二次空载降压器后使用。

1.4机械安全管理措施:设备管理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同时要经常检查各种施工机械的状态,保证施工机械不带病作业,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

1.5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一律配戴安全帽,特殊工种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1.6主要仓库、工棚、生活区都要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并经常检查,以防火灾.

1.7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1.8施工安全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深入跟班作业及监督检查,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1.9实行定期定时的安全生产检查,各施工队每旬至少一次,经理部每月至少一次,班组每天上岗检查。对检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应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力者要挂黄牌警告。

a.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设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b.标志牌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

c.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本工程施工期间,按当地消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设专人负责对工地人员进行防火知识教育。

a.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

b.易燃易爆品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工地的小型临时油库远离生活区50m以外,并外设围栏。

1.13施工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做必要的检验,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1.14钻机塔架设避雷装置。

1.15桩施工区域用彩钢板进行围蔽,进入施工现场须戴好安全帽。

1.16每次作业之前,作业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对各种机具进行安全检查,使施工机具始终保持正常完好状态。

1.17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做到可靠有效,起重机械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所有吊具确保6倍以上安全系数,捆绑钢丝绳确保满足10倍以上安全系数。禁止在6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大雾劣天气下从事吊装作业。

1.18现场施工中所有用电一律由配电箱接出,杜绝随意乱接现象,所有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要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

1.19电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电焊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焊丝与焊条必须具备质保单,焊接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证。

1.20钻机安拆时,做到统一指挥,操作人员上高空必须拴安全带。

1.21钻机就位时,地面要平整坚实,以防倒塌。

1.22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程,现场配备专职电工,并持证上岗,严禁操作人员无证上岗。不准私接电线,做到一机一闸。

1.23所有在场工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处理故障。当必须下入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在检查孔内备齐防溺、防坍埋等安全设施后再行动。

1.24各项作业中严格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发现事故苗头及时纠正。

1.25现场井孔作好相应围护标志,并在醒目处挂牌作业。

1.26场地进一步平整及碾压,购买足够枕木铺设轨道底部、吊车支承底部及砼运输车过道,避免意外影响耽误连续施工。

1.28在井孔做好铁篦子铺放,在泥浆池周围挂上安全绳,树立安全标志牌。

1.29配备充足雨衣,雨鞋,做好防滑、防雨,防寒、防冻、防火、防盗等一系列工作。

1.30钻孔结束后,提前探孔、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提前扩孔或加重探孔,不影响连续施工。

2、安全保证体系(附后)

九、工程检测、验收与资料

1、成桩过程中应随时作好施工和质量验收记录及隐蔽工程记录,当开挖后的地质情况与勘探报告不符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

2、成孔钢筋笼制作,钢筋焊接、砼浇筑等工序应有完整的自检记录,还应有监理工程师复核。

3、桩基竣工后应及时提供桩基竣工验收资料

3.1桩位测量轴线平面图。

3.2原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3砼测试试验报告。

3.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3.8设计变更通知书、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3.9桩位竣工平面图。

4、质量控制指标、检查方法和频率

4.1制取试件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龄期抗压极限强度。每根钻孔桩抽取2组砼试块;职换工作台班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冬季施工时需制取标准养护试件外,并应制取受冻前同条件养护试件和受冻后同条件养护试件,以检查各阶段强度。

4.2灌注桩成桩后,用声测管法或大应变、小应变等无破损检测法对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应符合质量评定要求,其它方面参照下表:

4.3按桩总数的1%或设计明确数量(频率)做静载试验,并不得少于2根。

4.4声测管试验按设计要求进行,测试数量占测试范围总数的30%外墙聚苯板施工工艺及流程介绍.doc,且每一墩台不少于1根;大应变抽检桩总根数5%,且不少于5根,其余全部做小应变试验(除去布置声测管和做大应变的桩数)。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地下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303-1996).doc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