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某大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secret

中山某大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secret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77.6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山某大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secret

一、设计文件及地质资料

1、中山××××大楼基坑支护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及建筑设计图纸。

2、中山××××大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中建总公司项目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1(16P)国家、广东省、中山市现行的施工技术标准、规程及验收规范等。

中山××××大楼工程位于中山市中心区,贴邻××路,总建筑面积60726.5m²,地上部分设有主楼、调度中心、会议中心及员工餐厅等塔楼建筑,地下部分连通。主楼25层,会议中心3层,员工餐厅3层,调度中心3层。我司的承建范围是地下室部分及地上的主楼及调度中心,建筑面积54939m²。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场区第四系土层为人工填土层(Qml)、冲积层(Qal)、冲洪积层(Qal+pl)及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r53)花岗岩。现按土岩揭露先后次序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3、冲洪积层(Qal+pl)

4、冲洪积层(Qal+pl)

经钻探揭露,场区基岩为燕山期(r53)花岗岩,场区基岩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现按风化程度分述如下。

④全风化粗粒花岗岩:白灰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单矿物成分尚可辨认,岩石强烈风化,呈坚硬土状或半岩土状。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区,呈厚~巨厚层状。层厚2.40~11.10m,顶面埋深12.00~25.20m。

⑤强风化粗粒花岗岩:灰黄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黑云母,岩石风化强烈,岩芯破碎,呈半岩半土状及碎块状。由于受技术要求钻探深度的限制,在多层区域内的大部分鉴别孔未揭露该层。层厚0.45~11.80m,顶面埋深17.20~30.40m。

⑥中风化粗粒花岗岩:白灰黑~肉红色,裂隙发育,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短柱状,该层只在高层区域内的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0.60~1.20m,顶面埋深24.90~28.70m。

⑦微风化粗粒花岗岩:白灰黑~肉红色,岩芯完整,呈中~长柱状。该层在高层区域内的钻孔中全部有揭露。揭露层厚3.0~6.0m,顶面埋深24.10~28.90m。

外业钻探期间,场区处于枯水期末,据外业钻探结束后观测,场区地下水综合稳定水位埋深1.00~2.50m,含水量丰富。

2、建设单位已在东面铺设一临时道路通往现场中部,北面靠近博爱路。施工范围场外道路可通行各种运输材料车辆,供施工设备及材料进场。

3、建设单位在施工场地提供施工用水、用电接驳点,施工水表管径DN100,变压器容量500KVA,用电量可根据需要增容。

本工程的施工顺序:搅拌桩→喷锚支护→基坑土方。搅拌桩施工时,负一层基坑与负二层基坑的搅拌桩同步进行。负一层基坑周边土方结合锚杆支护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分四层开挖;基坑中央部位土方分两层进行开挖。土方开挖时,先进行基坑周边第一层土方的开挖,在该层土方完成进入喷锚支护时,将挖土机转入进行中央部位土方的开挖。当基坑周边第一层喷锚完成后,挖土机转入基坑周边第二层土方的开挖,如此循环。负二层基坑喷锚支护施工在负一层土方完成后进行。

1、施工前技术交底:施工开始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有关文件资料,明确各施工班组的任务及工序配合要求,教育全体施工人员“把好质量关,密切配合,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2、放线定位:按规划局及设计院、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准确测放出地下室外墙边线及基坑开挖线,并请有关单位校核后,作好固定标志,以便施工中随时控制。

3、作好“三通一平”工作,完善施工程序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安检及质检人员要作好开工前的各项检查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入场后即能正常开工。

4、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根据设计工程量及要求工期,计划配制2套喷砼设备,6套搅拌桩施工设备。工程钻机,锚杆钻机及配套设备要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空间随时调整。

5、施工现场四周各安设照明灯,以便于夜间作业。

第四节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放好搅拌桩的中心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钻桩。

2、负一层及负二层基坑的搅拌桩同步进行,负一层部位的桩应优先加快施工。桩机共安排6台,负一层基坑部位安排4台,负二层基坑部位安排2台。

3、负一层基坑部位安排两台桩机由西北角(即①χ轴)开始向两边钻桩;第三台由西南角(即χ轴)向东面钻桩;第四台由①χ轴向南面钻桩。负二层两台桩机由西北角(即③χ轴)开始向两边钻桩。

详见“搅拌桩机布置及路线走向图”。

4、负一层基坑的搅拌桩为单排,桩径550,间距300mm,桩长11m。

7、负二层基坑部位的搅拌桩若穿过砂层进入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深度小于0.5m,则在搅拌桩位置另增加施工Ф600直径单管旋喷桩一根。若满足条件,则不需增加。

8、 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

⑴、搅拌桩施工前,在基坑内侧挖一条沟槽,槽宽约1.5m,深约0.6m,用于排放施工中的返浆。

⑵、搅拌桩的水泥掺入比为12%,对应Ф550直径桩每延米桩身水泥掺入量约为50~55kg。浆液水灰比要求不超过0.55。

⑶、搅拌桩施工时要求桩身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

⑷、搅拌桩施工时应控制其起杆速度,一般要求不超过1米/2分钟,以确保泥浆液与土充分拌和。

⑸、本工程搅拌桩采用二搅二喷。

负一层搅拌桩数量约为2060根,桩长度为2060*11=22660米;负二层搅拌桩数量约1200根,桩长度为15*1200=18000米;桩的总长度为40660米。搅拌桩的施工工期考虑为25天,每台桩机每天(24小时)的工作量为300m,则搅拌桩机数量:n=40660/(25*300)=5.4台,我司投入6台。

1、负二层基坑内侧搅拌桩施工时,若穿过砂层进入不透水或弱透水层深度小于0.5m,则在此搅拌桩位另增加施工Ф600直径单管旋喷桩一根。

2、单管旋喷桩在原搅拌状中心位置扫孔,扫孔深度至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1.5m止。搅拌桩完成施工后3天可成孔。

3、单管旋喷桩注浆段为孔底至搅拌桩施工记录桩底以上1.0m。

4、单管旋喷桩注浆使用32.5R普通水泥配置的水泥净浆,浆液水灰比为0.8~1.0,浆液用量要求200~220kg/m。

1、按设计图纸要求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2、根据基坑支护的形式,负一层基坑土方开挖分三种情况进行:西边线、北边线基坑周边土方,东边线、南边线基坑周边土方及基坑中央部位土方。

3、基坑负一层土方开挖时,先进行基坑周边第一层土方的开挖,其开挖方向由西北角开始向两边进行,开挖时边坡预留20cm人工清理。基坑周边第一层土方完成后将挖土机转入进行中央部位土方的开挖,中央部位土方由基坑边10m范围外开始开挖(即靠近基坑周边土方),开挖方向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进行。第一层喷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喷射混凝土完成后48小时),挖土机回到基坑周边进行第二层土方的开挖。当基坑周边第二层土方完成后挖土机又回到中央部位第一层土方的开挖。如此循环。基坑周边土方开挖时,工人应跟随进行边坡清理及喷锚支护施工。

详见“土方开挖平面图”及“基坑土方开挖剖面图”。

4、在开挖至距离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cm水平线,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楔,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

5、机械挖至最后一步时(即预留30cm的土体),测量人员随即放出基底边坡线及用尺量好50cm标准尺杆,随时校核基底标高,挖土工在有工作面时根据放出的基底标高进行挖土。

6、负二层土方的开挖待负一层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负二层土方分四层开挖,局部地方较深,分五层进行。由于负二层底板的标高多样,施工时应控制好各处的挖土深度,避免超挖。负二层土方开挖前,先将露出土面的桩截割,然后进行土方开挖。详见 “基坑土方开挖剖面图”。

7、负一层基坑在东南角设一个1:2.5坡度车道,车道宽10m;负二层基坑在南面设置一个1:2.5坡度车道,车道宽4m;车坡道顶填碎石垫层。车道收口时采用挖土机倒出大部分车道土体,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理,利用塔吊吊出。

8、本工程出土量大,需要的运输车辆数量多,汽车在场内的行走呈循环路线:汽车由东面的临时道路进入,从北面的博爱路出。同时负一层斜坡道宽设为10m,避免会车的影响。

9、第一层土方开挖时,若发现场内的土质较软弱,汽车难以在场内上落运输土方。进行中央部位土方开挖时,在环绕基坑周边预留约10m宽的原土体作为开挖基坑周边土方时汽车的进出通道,尽量减少在场内铺设钢板及垫碎石基层,并加快施工进度。详见“场地汽车通道设置示意图”。

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及施工进度计划,选用PC200型履带挖掘机,需挖土机的数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土方量Q≈150,000m3(地下一层土方量);

P-挖土机生产率P = 500m3/台班;

T-工期(工作日)T = 35天;

C-每天工作班数C=3台班/天;

K-工作时间利用系数K=0.8。

N=150000/(500×35×3×0.8)=3.57≈4台

选用4台SY2000履带挖掘机,可满足施工要求。

由于运输车数量主要由车辆的型号以及土方运距决定。拟定土方运输采用15吨载重汽车,考虑到现场交通条件,估测车辆运输效率为80m3/台班,则运土车辆的数量为:

式中: d-预测日出土量d = 4300m3/日;

p-车辆运输效率p = 80m3/台班。

因此,共需配备18辆15吨载重汽车进行土方的运输。

1、基坑周边需进行土方回填,土方量约15,000m3。回填土可利用现场开挖的第一层土方。本工程周边均为预留发展用地,可借用部分场地进行回填土方的堆放。

2、承台部位土方的回填。当承台的砖模施工完毕后,进行土方回填。填土前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⑵、人工填土方法: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上而下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每层控制在30~50cm,采用蛙式打夯机夯打密实。

3、基坑周边土方的回填。当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即可进行土方的回填。放坡部位的土方回填采用压路机分层压实,其余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打密实。

喷锚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同步进行(即基坑周边土方开挖时即安排喷锚支护人员跟随施工),其施工时采取分段分层开挖,每段开挖工线长30米,工作平台宽10m,每层开挖深度与相应锚杆竖向间距相吻合,不得超挖。负二层喷锚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测好基坑周边工程桩的位置,并向钻桩人员交底,避免钻到工程桩。

⑵、粗钢筋锚杆杆体接长应使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12d。为确保杆体在孔内对中,应在锚杆杆体上每隔2.0m焊接一个对中支架。

⑶、注浆前,应先清除孔中的集水或松土。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布袋止浆塞,开始注浆时由孔口底注浆,等孔内浆液返浆完全成水泥浆液后再对布袋止浆塞注浆,将孔口堵死,然后进行压力注浆,锚杆压力注浆终灌压力为0.3~0.5Mpa。

⑷、水泥砂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

⑸、钻孔前应定出孔位并作出标记和编号,孔位的偏差不大于100mm;成孔的倾角误差不大于±3°;孔深误差不大于±500mm;孔径误差不大于±10mm。

3、喷锚网施工及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⑴、喷射细石砼面板厚度为100mm,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

⑵、面板网筋交叉点采用绑扎固定,加强钢筋交叉点采用点焊固定。网筋搭接采用绑扎,搭接长度45d,加强钢筋搭接采用单面焊接10d。

⑶、基坑土方开挖同喷锚施工密切配合,施工时应在平面上分段、竖向分层进行流水作业,每段开挖长度为30m,竖向分层深度为每层锚杆的竖向间距。

⑷、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两次喷射。其中,100mm厚首次喷射厚度40mm,末次60mm。

⑴、上层锚杆砂浆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锚杆施工。

⑵、基坑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每层锚杆为一个开挖层,每层开挖深度应在该层锚杆下0.3m范围内,严禁超挖及大锅底式开挖。

⑶、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时,边坡位置预留20cm厚土做边坡的保护层,然后用人工修整坡面。

本工程在地下室基坑边线布置23个监测点,二层地下室边线布置5个监测点,共28个监测点。所有监测点均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置的检测。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布点图”。

⑴、基坑开挖前埋好监测点,并做好测点原始数据的记录。

⑵、基坑开挖至深度2.0m开始进行第一次观测,基坑支护施工期间每2天观测1次;地下室底板完成施工后至地下室结构完工之前每7天观测1次;地下室结构完成施工回填土方后终止基坑监测。当遇到恶劣天气或变形异常时,加密观测周期。

⑶、监测员应将每次的监测数据记录在案,并分析监测数据。当发现情况有异常时,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

3、预警值。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预警值均为开挖深度的5‰。当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值超过预警值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

⑴、总指挥: ×××

⑶、成员:××× ××× ×××

××× ××× ×××

⑴、总指挥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并负责调集人力、物力投入应急救援工作,向公司或分公司报告工作。

⑵、副总指协助总指挥组织、指挥救援工作。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的职责。

⑶、成员负责现场事故第一时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和向有关部门求援,并在救援过程中负责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

⑷、发生事故时全面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全力投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监测员发现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值超过预警值时,立即将情况向项目经理汇报,同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项目部及时通报设计、监理、项目管理公司等有关部门。

2、公司、分公司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协助处理。

1、当支护结构地面出现裂缝时,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堵。

2、当支护结构出现渗漏水时,采取粘土、水泥土浆液等材料堵漏止水。

3、当基坑止水帷幕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及开挖使坑外地面或道路下沉、管道爆裂时,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和挖土,并立即用粘土、水泥土浆液等材料处理止水帷幕的渗漏,必要时重新补做止水帷幕。

4、基坑开挖引起流砂、涌土或坑底隆起失稳时,立即停止基坑内降水或挖土,进行堆料发压。

5、当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前兆时,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⑴、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有滑动趋势时,应立即采用砂包回填,反压坑脚,待基坑稳定后再作处理。

⑵、坡顶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加密加长锚杆。

6、基坑开挖回弹,工程桩上拔,地下室底板上浮甚至开裂,及时进行基坑内外降水,在基础底板下打抗浮锚杆。

7、土钉墙发生滑塌失稳时,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并在坑内堆砂包反压。

1、物资。①、基坑施工期间在现场靠近南面的空地上配置砂袋、钢管、木枋、水泥等材料。②、挖土机。③、承包基坑土方开挖的土石方公司负责反压土料的提供。

2、经费。工地项目部保证应急救援装备、材料所需经费的落实。

3、人员。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变动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基坑开挖时,在基坑顶设300×400mm的排水沟,每隔30m及转角处设置800×800×800mm的砖砌砂井,经沉淀后排放至市政沙井。基坑开挖至规定的标高后,在基坑底四周设置300宽的排水沟,每隔30m~40m及转角处设置Φ1000沉井圈降水井,井深1.5m,及时将坑底积水抽出,经沉淀过滤再排入市政管井。详见“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图”。

第五节 施工进度计划

基坑支护施工工期为85个日历天。其中搅拌桩工程为25天,喷锚及土方工程为60天,详见“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2、负二层搅拌桩施工时,应注意搅拌桩是否能穿过砂层进入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深度超过0.5m。若不能满足,应迅速安排投入旋喷桩机。

3、土方开挖过程中,分析工期安排与施工进展情况。当不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应找出原因并改正,同时采取措施补回拖慢的进度。

第六节 施工平面布置图

一、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情况

⑴、临时用水:按生活(办公)用水和施工用水进行分开控制。

⑵、排水系统:施工区的用水和雨水经过沉淀后排进博爱路城市排水系统,办公的生活废水排至城市排水系统。

⑶、临时用电:按照生活(办公)用电和施工用电进行分开控制。另配置1台发电机,以满足停电的施工需要。

2、生活、办公等临时设施的平面布置

生活及办公区设置在现场的南面,采用活动板房,两层建筑;厨房、厨厕为一层砖混结构。

3、加工场、堆放场等的平面布置

建筑材料的加工场及堆放场集中放置在现场南面。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七节 资源配置计划

第八节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会审及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交底,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作出明确的要求。

2、对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

3、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4、认真进行原材料检验,材料进场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市建筑材料认证资料;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检查验收,按规定抽检。

5、钢筋和水泥除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必须按批抽检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6、现场应严格执行配合比配料,按规定抽样制作试块,并按期送试验室试验。

7、安排专人放线,施工过程由主办施工员对主要轴线、位置、标高、尺寸等进行复核校对,经复核校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8、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记录和整理有关资料。

9、切实执行工人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施工员、质安员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做好记录。

10、搅拌桩工程施工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

11、土方开挖时,施工人员放出工程桩的位置,并做好对操作机工的交底,禁止挖土机碰撞工程桩。

12、钢筋应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抽料并经复核,严格按抽料单制作;要保证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接头位置及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根数符合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13、项目经理部每星期进行质量检查一次,并开例会总结施工质量情况。

14、分公司质安部门经常性进行质量检查,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15、公司质安部、生产经营部定期对工程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1、工地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责任小组和安全检查轮值小组,做好安全知识学习工作。

2、上岗前未经安全教育学习的工人,严禁上岗作业。

3、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跟鞋进入,严禁酒后作业。

4、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挂好安全网。

5、全部供电线路必须有系统地线架设,楼层内从配电箱接出的照明、电动小工具线路应采用电缆离地架设。

6、电器设备必须按规定接地接零。

7、要做到一机一闸制一防漏电开关,不能一制多机,每闸制旁应标注该闸制的地段或机械设备名称、使用功率。

8、均配铁制开关箱,并按“三相五线制”架设线路。

9、每日检查一次全部机械设备的接地电阻,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10、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准开机械。

11、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12、所有机具应有防雨措施,在潮湿环境下操作的手动工具,电源线必须采用电缆。

13、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坑槽位置及陡坡应有防护设施和设置警示灯。

14、下班时,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全部切断电源,电箱上锁,电箱内不准存放杂物。

15、在现场堆放的材料和设备要整齐有序,拆除的模板和废料要及时清理,保证通道畅通。

16、现场施工必须有立体交叉现象2010版强制性条文,应注意做好上下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17、土方开挖必须按规定放坡,并在坡顶设置1100mm高的护栏(详见“边坡护栏设置示意图”);坡顶1米范围内不能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喷锚支护上口5m范围内不许重车停留;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18、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班组要做到班前班后检查施工现场,项目部每七天要组织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19、严格执行“十项安全生产措施”。

第九节 项目组织架构

JB/T 13896-2020标准下载(中山××××大楼)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