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氢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

新氢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456.1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氢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混凝土垫层→钢筋预制→底板钢筋绑扎及柱插筋安装→模板支设→底板混凝土浇筑→柱筋绑扎→柱模板安装→预埋螺栓套管→柱浇注→混凝土养护

4.1 混凝土材料准备

本工程C10混凝土基础垫层和C30基础底板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在订购商品混凝土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同考查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认真考查了其设备生产能力、配套设备运输和泵送能力、内部管理、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及调度控制、生产供应成本等各方面,选择了两家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作为本工程的商混凝土供应单位,落实了商品混凝土的供需计划。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针对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现场施工做到“三按”施工NB/T 10327-2019 低压有源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即:按图纸施工,按规范规程施工,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施工。

4.3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用水、临时用电已接通,准备好足够的混凝土施工人员、机具和充足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材料(毛毡、水管)及测温工具,安排好混凝土输送车、泵车的进出有两条以上路线,以保证混凝土顺利输送至现场。

4.4 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人员

项目部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详见图1),针对此项工程施工合理配置管理人员,保证施工人员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本基础工程施工。

为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一般采用机械化开挖方式,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掏取运走。

挖掘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的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待开挖的部位,使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或利用提前挖除土方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开挖出的土方如须在边坡上堆放,必须在边坡以外堆放,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以免造成边坡坍塌。

机械开挖应由浅入深,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300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基坑支撑宜选用质地坚实、无枯节、透节、穿心裂折的松木或杉木,不宜使用杂木。

支撑应挖一层,支撑好一层,并严密顶紧,支撑牢固,严禁一次将土挖好后再支撑。

挡土板或板桩与坑壁间的填土要分层回填夯实、使之严密接触。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支撑和观测邻近建筑物的情况。如发现支撑有松动、变形、位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或更换。加固办法可打紧受力较小部分的木楔或增加立柱及横撑等。如换支撑时,应先加新撑后拆旧撑。如改支承在混凝土基础上,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主可将被替换的支撑拆除。如基坑附近建筑物有下沉、变形情况,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开挖较深的基坑,除观测邻近建筑物变形外,还应测试板桩和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达到设计值的90%时(或支护变形大于时),要采取防范措施。

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拆除一层,经回填夯实后,再拆上层。拆除支撑时,应注意防止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下沉和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不得含有杂物,粒径符合规范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须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人工打夯不大于。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密实度检测;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

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然后方可回填。

6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轴线测量:依据现场基准点坐标,使用全站仪、经纬仪和钢尺将基础轴线控制点用木桩放线定位,并在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所有基础的轴线均用经纬仪通过控制桩向下投点放线,经甲方及监理代表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水准测量:根据规划标定的水准点,使用水准仪,采用往返复测法,把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水准标高控制网,根据现场控制点标高用水准仪将基础周围绝对标高测出,依据施工图和现场±0.00相对标高,确定基础开挖深度与标高控制。

6.2.1基础钢筋工程

压缩机基础为T型基础,底板厚度2.5m。主要钢筋有Φ20,Φ14,全部采用绑扎搭接。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c、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d、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e、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表1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注:①当Ⅱ、Ⅲ级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采用:

②当螺纹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

③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④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⑤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按普通混凝土搭接长度增加5d,对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mm;

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Ⅰ、Ⅱ级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Ⅲ级钢筋不宜采用;

⑦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增加5d;

⑧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钢筋成型:所有钢筋成型均按图纸要求预先出具钢筋翻样加工单送有资质的专业加工厂预先加工成型送达现场,到现场的钢筋应有质保书和材质检验报告。

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严格按照验收制度进行,在每一阶段施工完毕之后,施工班组首先进行自检,再由施工员检查,之后由专职质量员、会同监理、进行验收把关,严格按照隐蔽工程验收要求进行,具备各项资料,确保下道工序能够顺利进行。

承台钢筋绑扎前,先将桩锚固钢筋板至设计所要求的角度,并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刷净。承台钢筋绑扎时,设专人核对钢筋的直径、形状、尺寸、数量等,绑扎过程中,先进行底皮钢筋的绑扎,所有钢筋的交叉点要每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扣或八字形,以免上下皮钢筋网歪斜变形。

6.2.2基础底板模板工程

本次基础模板采用木模拼装,围檩及模板支撑选用ф48钢管。模板拼装高度较承台面标高高出100㎜,砼浇捣前在木模内侧统一测平、弹出标高线,同时用铁钉嵌入模板中来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高度,基础底板要一次浇捣完成。

6.2.3 基础砼工程

6.2.3.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施工,需降低水化热,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

① 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规范的规定,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按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抽检,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②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优先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42.5,水泥用量控制在300kg/m3以内,水灰比小于0.5以降低水泥自身的发热量。

③ 粗骨料宜采用颗粒坚硬的碎石,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针、片石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2.5%,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

④ 现场施工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60±20 mm。

6.2.3.2、混凝土浇捣控制:

①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浇捣必须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组织,确保每段混凝土能一次性连续顺利浇捣完成,根据施工进度及混凝土供应能力计算,配备足够的泵车和搅拌运输车辆。

② 混凝土浇捣施工方法,混凝土浇捣采用按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约1:5左右〕采用一次到顶的方法,每点振捣时间30S左右。

③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的流淌摊铺面,气候环境以及收头养护的因素的考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大于6小时,同时明确混凝土斜面上下层覆盖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混凝土从搅拌站出站后4小时内必须下料入模。

④ 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按现场浇捣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由现场专职试块员抽样制作试块之外,另制定现场测定塌落度的制度,现场每小时测定坍落度指标一次,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及时与搅拌站联系,随时调整级配量。

混凝土的收面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用2M长刮尺刮平多余浮浆,用长滚桶滚压三遍后,再用木蟹打平,在混凝土表面初凝之前,应加强力量集中抹灰工再用木蟹打磨一遍,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收水开裂。

⑥ 底板初凝时,木蟹打磨完成后,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毛毡,并派专人进行蓄水养护,并及时做好测温工作,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使得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且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控制在25℃以内。

6.2.3.3、具体的测温措施是待混凝土初凝后2小时开始测第一次初始温度,以后最初四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第五天开始改为每4小时测温一次,第十至十四天改为12小时测温一次,底板测温工作应每天出一次温度计录汇总表。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当天气温温差在25℃以下时测温工作结束。

6.2.3.4、模板拆除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侧模拆除时间为砼浇捣完成后7天时间,以保证砼内温度不过早散失。

6.2.4 温度控制措施

6.2.4.1 水化热计算

式中 T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0.30;

Q——水泥28d水化热(kJ/kg);

混凝土7天及最大的水化热绝热温度为

Tmax=320×375/(0.97×2400)=69.3℃

则混凝土的的表面温度为:

h’=2/3×2.33/0.707=2.2℃. H=2.5+2×2.2=6.9m T1=5+62.8×0.62=43℃

故内部加降温循环水管。

为了降低水灰比,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减水剂(按实验报告量添加),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延长在1~2小时,将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同时加入抗裂膨胀剂以改善混凝土受热抗裂性能(按实验报告量添加)。

根据商品混凝土站提供减水剂的试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明,派专人在商品混凝土站监督添加减水剂的量,同时配合商品混凝土站技术人员随时检查、控制水灰比。

6.2.4.2 降温措施

在基础混凝土内部预埋Φ48焊接钢管作为冷却水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开始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温度。基础底板冷却水管分4层布置,水平间距为1000mm,垂直间距800mm。各进出水管安装DN25阀门,进水管处安装DN25流量计控制水的流量。在进出水管处安装测温计测量进出水温。冷却水管出水口引至施工现场蓄水池,以便于循环使用及混凝土养护使用,水量过大时将水引至场外排水区域。降温管布置见图2:

6.2.4.3 温度测量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一台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探头30个,每个测温点分上、中、下埋设,可测底板砼底部、中部、上部温度(按颜色区分),配备0~100℃的测温计测表面大气温度。测温计计划配备8支,经计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布置5个测温点,按半轴方向布设,距侧边50mm开始,其它等距布置,每半轴方向不少于5点测温点布置及安装如图3、图4所示,此种布孔法,其优点是能在砼的同一点位,全面反映上、中、下不同的温度,为砼的保温提供依据。

为了加强温度控制,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开始测温,每2小时测温一次,

温度与环境温度小于5。C时,可停止测温,温度记录表(表2)。温度变化曲线图以横坐

图3.测温点布置图 图4.测温点布置图

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温度,根据测温数据绘制。

测温人员:

6.2.4.4 测温管灌注

测温工作结束后,预埋降温管及埋入混凝土脚手管采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砂浆高压灌注,保证管内密实。

6.2.5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必须加强保温养护工作。混凝土进入初凝后采用双层黑色聚乙烯塑料薄膜,间隔一层毛毡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14个昼夜,养护期内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若测温记录显示内外温差过大或超过25℃时,采取加盖保温材料及起动冷却系统降低基础内部温度,使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保持在25℃内。

6.3.1 结构柱钢筋工程

6.3.1.1钢筋放样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将结构钢筋准确的预制出来,所有钢筋必须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各部位的位置正确。

6.3.1.2钢筋加工成型:所有钢筋成型均按图纸要求预先出具钢筋放样加工单送专业加工厂预先加工成型送达现场。

6.3.1.3钢筋施工必须按照设计、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6.3.1.4钢筋绑扎时将按图纸要求进行,所有规格、尺寸、数量、间距必须核对准确,绑扎用的铁丝应按钢筋直径分别配置。

6.3.1.5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度,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度。

6.3.1.6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6.3.1.7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严格按照验收制度进行,在每一阶段施工完毕之后,施工班组首先进行自检,再由施工员检查,之后由专职质量员、会同监理、进行验收把关,严格按照隐蔽工程验收要求进行,具备各项资料,确保下道工序能够顺利进行。

柱模板均采用木模板。配置的模板其尺寸、规格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放样,画出模板排例图,而后进行加工、制作编号,确认尺寸无误后,再施工。

所有模板支撑时将做到牢固稳定,横平竖直。上口标高将用水平仪复测准确。

6.3.3 柱混凝土施工

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速度,以减少模板的侧压力,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模板不至于爆裂。

柱施工时为防止螺栓底混凝土出现空洞,在浇注至螺栓底时,用振动棒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待密实后再继续浇注。配置φ70高频振动棒,随同混凝土浇捣振动,振动棒必须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得大于400mm。振动棒头必须探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

根据本工程特点,用φ48钢管搭设落地外脚手架,脚手架宽1m,立杆间距1.8m,步距1.8m,底排步距2m,离地20cm处设扫地杆。并通过φ48钢管与排架连接。

脚手架搭设顺序:基础平整→木料铺设→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搁栅→剪力撑→脚手笆→防护栏杆。

6.4.1首先脚手架步高为1.8m,立杆应间隔交叉不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受荷的薄弱截面错开。

6.4.2脚手架铺板采用5cm×20cm的木板。

6.4.3脚手架铺板必须稳妥安装,铺板端部应至少伸出支撑杆15cm,但不得超过30cm。每块铺板两头用两股16#铅丝与横杆绑扎。

6.4.4脚手架施工前,所有脚手架设计应通过审批,且向安全部门提交脚手架搭设申请单。

6.4.5操作层脚手架铺板之间及铺板与踢脚板之间不得存在缝隙,应紧贴。

6.4.6所有脚手架铺板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目测检查,不能使用的铺板应进行废弃处理并运出现场。

6.4.7脚手架经过验收并附上绿色标识牌后,除非获得脚手架检查人员的许可,否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对脚手架进行修改。

6.4.8一旦完成搭建且经验收认可后,所有脚手架使用者必须按安全规范进行使用。

6.4.10脚手架上不得堆放任何材料。

6.4.11在脚手架上施工时,不得将工具和材料从一个脚手架扔到另一个脚手架或从一个人手里仍向另一个人或从高处向地上扔。

6.4.12脚手架拆除时不能进行立体交叉施工。

6.4.13拆除工作设专人监督,不准盲目施工。

6.4.14脚手架拆除必须遵照搭设反顺序进行,先搭后拆,后搭先拆。

6.4.15拆除过程中,所有材料不准乱放,实现拆一部分清一部分。

现场施工各阶段必须加强人力、物力的组织,加强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以抓工作质量为核心,以“持续 、高速、优质、文明 ”为方针,将工程做好。

施工现场项目体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仔细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质量要求和施工措施,周密安排各工序段工作的交叉流水搭接施工,避免重复返工。每道工序施工前,有关人员必须针对工程部位具体情况向施工队或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交底工作。

施工现场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工序的中间验收和最后验收环节的要求,严格执行质量三级验收制度的要求,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中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7.1 现场计量器具管理措施

7.1.1由我公司专职计量员负责本工程施工所用计量器材的周期鉴定、抽检工作。

7.1.2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本工程由项目技术员及项目试块员共同保管)、专人使用,并建立使用台帐,他人不得随意动用。

7.1.3所有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垂直仪、钢卷尺、台秤、天平、温度计、稠度仪等)必须经过校对检验,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7.2 轴线定位控制措施

7.2.1 施工现场轴线定位、标高控制点必须严加保护,避免毁坏,在施工期间,按分部分项施工要求进行定期复核检查,确认施工轴线、标高这一基本要素的准确性。

7.2.2 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以及定位放线的测设必须经过监理和设计的书面认可。

7.2.3 基坑开挖后主动配合前期单位做好桩基的竣工验收工作,并做好截桩、锚桩工作。

7.3 回填土质量控制措施

回填土前,必须严格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以及基础工程的质量评定,回填土必须选用洁净的原状土,分层分皮夯实回填,并做好环刀试样记录,检测回填施工质量。

7.4 模板及支撑体系质量控制措施

模板体系制作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木工翻样图要求进行加工,必须加强验收环节,确保模板就位前的平整度和刚度。

7.5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7.5.1 结构主筋连接方法,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钢筋连接规范执行,由钢筋翻样向钢筋班组仔细全面交底,并且施工过程中加强复核、验收、验证工作。

7.5.2 本工程上所有钢筋现场加工成型,钢筋进场后应核对品种、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加工数量是否正确,并对钢筋作外观检查,尤其对钢筋的对焊接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半成品钢筋不准使用。检查验收后,所有钢筋应全部上架堆放,规范标识。

7.5.3 工程所用的钢筋,进场时必须具备厂方提供的原材料质保书及合格的复试报告资料,并同步收集归档。严格控制插筋位置,采用增加定位箍及限位筋电焊固定措施。浇捣砼时派专人负责查看插筋位置,发现有钢筋移位情况,及时纠偏固定。严格控制上下层钢筋的位置,采用设置撑脚方法控制,在砼浇捣时应穿挑或铺板增加操作面,避免砼浇捣时,作业人员踩踏负筋变形而影响施工质量。

7.5.4 工程上的钢筋不得随意代换,如根据实际情况,确实须调整时,须由技术部门征得设计及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

表3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一览表

7.6 砼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7.6.1 结构砼施工时,一方面加强对砼搅拌台的原材料质量监控、计量校验及试验级配方面的评审、管理,同时在砼浇捣过程加强砼质量的监控,严禁向砼内掺水,必须由搅拌台试验室严格按气候条件、原材料含水量情况合理正确调整级配,以最适宜的施工参数,满足施工现场需要。

7.6.2 加强对砼坍落度及试块抽检管理,做好试块的及时送检,确保砼资料反映准确、及时。

7.6.3 现场砼浇捣,必须严格监控砼振捣质量及砼的收头质量,确保砼结构的施工质量。

7.6.4 基础砼浇捣时,按气候条件及时做好恰当的养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施工现场必须加强材料和机具等方面的组成协调工作,确保砼正常连续供应。

7.6.5 每次基础承台、承台柱、基础梁封模隐蔽前必须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浮灰,并经质监人员和现场监理的认可;砼浇捣前,必须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排清积水。

7.6.6 柱砼浇捣时,必须正确掌握柱内砼的布料厚度,每层厚度不得超过500厚。

7.6.7 为保证结构砼的外观质量,对每次拆除后应及时清理。

7.6.8 混凝土质量验收

混凝土表面按标高用长靠尺和木抹抹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抹抹平压实,以闭合收缩裂缝。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要求。

表4 块体式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

7.7 混凝土应急措施

7.7.2 搅拌站备有柴油机发电组,保证意外停电也能正常生产。

7.7.3 从混凝土搅拌站到浇筑施工现场有三条路可到达,最长路程时间为40min。以保证道路受阻时混凝土及时到达浇筑现场。

7.7.4 现场配备一台发电机备用,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7.7.5 现场配备彩条布以备施工过程下雨及时进行覆盖。

7.7.6 现场备用两台清水泵,保证混凝土降温水压。

8.1 雨季施工时,现场排水系统应贯通,并派专人进行疏通,保证排水沟畅通,施工道路不积水,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

8.2 商品砼浇捣时,必须事先注意天气情况,尽量避开雨天,若不得已情况,必须做好防雨措施,预备好足够的彩条布,准备好塑料薄膜、毛毡等。

8.3 雨季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临时设施、机电设备、临时线路等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具体问题,应采取技术措施,及时整改。

8.4 空气湿度过高时,不宜施焊,否则要采取良好的去湿措施。

8.5 电焊机要接地良好,电焊把线绝缘良好。

8.6 雨期到来前要检查所有施工用电设备是否有良好的接地、接零保护以及是否安装有漏电保护器,确保防护措施落实、可靠,避免事故发生。

8.7现场临时用电、电缆宜架空敷设,禁止电缆在雨水中浸泡。

8.8 高处框架作业应注意雷电,施工区域内设避雷针,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8.9 临时用电线路应装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伤人。

8.10 电气开关箱应防雨防水。

9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在醒目部位张挂安全宣传告示牌。

9.2 安全总值班制度,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认真、全面地做好每班施工前的交底安全工作,并如实做好书面记录,整理归档。

9.3 施工机械必须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机械的操作、保养、检修,按规定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9.4 现场基坑施工时,基坑四周应搭设好安全围护栏杆,上道栏杆高1.2m,中间栏杆高0.6m,入坑扶梯用Φ48钢管打设,每步用木板铺设。

9.5 基坑施工时要保证排水沟流水通畅,派专人专项负责排水。

9.6 基坑护坡进行保护,损坏的地方及时修补。

9.7 用电技术措施和防火措施:

9.7.1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供电,二级保护,施工用电设施加强验收。

9.7.2 为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组织操作人员分成二班轮换,连续作业,每班安排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值班。根据基础混凝土的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同时为了保证昼夜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布置5台1000W的太阳灯,其中5角各布置1盏,其余1盏太阳灯采取流动式,紧跟混凝土浇筑部位,具体布置如图5所示。

9.7.3 施工现场各种用电器具及有关机械设备都必须按安全规程要求安设二级漏电装置,每次使用前,尤其是受潮淋雨后,都必须由电工检查,确认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9.7.4 施工现场必须定期对施工用电场所进行检查,不合格必须整改。

9.7.5 施工现场必须根据用电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9.7.6 电器设备和线路绝缘必须良好,并注意经常检查。

9.7.7 电器设备和电器装置的金属部分,必须采取保护接零措施,接保护零线,不准接入工作零线。

9.7.8 现场电箱必须完整,门、铰链无缺损,并经常保护整洁,铁箱外壳要接地,各电箱的熔丝有电工负责检查。

9.7.9 严格执行动力开关箱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不准乱放熔丝,强调熔断器熔体严禁用其他不合原规格的任何导体代替。

9.7.10 施工现场必须由持有上岗证的电工接拉电线及电器设备。

9.7.11 对固定电动机械一律需要随机电源开关控制,并设有接地保护,手持或移动电具在使用时一律进漏电保护装置。

9.7.12 电工有权拒绝违反电器安全规程的指令,有权制止违反用电安全的行为,发生电器工伤及电器火灾,电器设备事故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及改进。

9.7.13 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9.7.14 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应做绝缘包扎,保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严禁将电缆接头部位埋设于地。

9.7.15 现场电气设备处配有若干二氧化碳灭火机。

9.8 运输车辆倒车要有专人指挥。

9.9 挖机施工时,要有专人指挥,挖机操作半径范围内不许有人站立。

9.10 文明、环境管理制度

9.10.1 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小组,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按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对照执行。自觉接受市容、交通、卫生环卫部门的检查及督促,对提出问题及时整改。

9.10.2 对大批材料进出场时,要设专人负责监护。

9.10.3 施工场内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禁烟标志和责任包干图,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使职工能自觉遵守施工现场的卫生文明要求。

9.11 施工过程中,合理编制施工进度安排,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减少和避免噪声、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9.12 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机械,采用高压水龙头冲洗车轮,防止污染场外道路。

9.13 安排专职清洁工,建立“文明清洁岗”制度,保证施工区、办公区的清洁工作。

10.1 加强消防意识和消防指导,认真贯彻消防制度,经常开展消防活动,定期进行防火检查。

10.3 施工现场应严格按《施工现场防火规定》、《上海市消防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文件规定,定期检查灭火设备完好性能对易燃物品的堆放处应挂设防火标志,消除火警隐患,休息室,更衣室更要注意防火。

10.4 加强对电焊,气焊设备的整治,要注意防火防爆,现场动用明火前,必须按规定办妥动火证,做好二证一器一监护并加强防范工作,现场施工用碰焊机、切割机作好防火措施,并按规定搭设石棉瓦。切割机施工时必须办好动火证。

10.5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10.6 氧气、乙炔仓库按场布要求布置DB32/T 3315-2017标准下载,房顶设双层屋顶。

表6 施工手段用料计划

表7 主要机械及工具表

13 HSE因素调查评价

压缩机基础施工完成需要30天。

附表一 HSE因素(危险源)调查评价(风险评价)表(JHA)

DBJ61/T 136-2017标准下载单项工程名称:20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 单项工程(作业)名称:新氢压缩机基础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