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高层办公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超级经典)专家评审优选方案地下室施工阶段的二级控制网布置
基坑外测量控制点做法大样
设于楼房顶测量控制点做法大样
总降降压站工程施工方案.doc3.2地下室施工阶段的二级控制网布置
首级控制网和二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经检测无误后,直接采用“外控法”控制基坑内各轴线位置,亦即全站仪坐标法放样。
主楼地下室核心筒外围管钢柱的施工安排为滞后吊装,外筒结构后施工,故主楼地下室外围管钢柱的吊装测量校正,是用±0.00m面上的控制点和标高来进行控制。
3.3主塔楼的二级控制网布置
在主楼核心筒内布置8个控制点,以控制核心筒楼板及内墙施工时的轴线控制;外围延
核心筒四角布置4个控制点,以控制核心筒及外围钢柱的轴线控制。
4.1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方法
4.1.1.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定位放线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进行细部放样。
4.1.2.当楼板施工至±0.000m时,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或首级控制加密点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点位布置详见:二级控制网布置示意图。由于±0.000m层人员走动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2F混凝土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矩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示意如下图:
±0.000m楼面激光控制点点位做法 激光点穿过楼层的预留洞做法
4.1.3.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x200的孔洞,浇筑楼板砼后,将点位通过空洞引测到各楼层上。预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上图:
4.1.4.在2层混凝土楼面架设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至上部楼层。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见下页:
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
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
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
旋转铅直仪,分别在00、90°、180°、270°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
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
测量钢平台上放置激光接收靶
提模平台上的激光点接收靶示意图
4.1.5.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矩形图形。在矩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多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
4.1.6.由于钢构柱施工在后,上部楼层的激光点位置未浇筑混凝土楼板,需在主楼核心墙侧面焊接测量控制点的悬挑钢平台,把激光控制点投测到钢平台上并作好标记。
在本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在主塔楼施工中,垂直度控制是关键,因此,对内部控制点的竖直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为主,10KG线堕作为校核手段为辅。具体的方法如下:
1)首先,在底层内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垂准仪,在上层安置激光接收板。
2)其次,打开激光器,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
3)调整光斑,使光斑最小,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
4)将激光垂准仪依次旋转90°、180°、270°,重复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上,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取4个标志中心作为上层内部控制点;
5)重复第1到第4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1.7.激光控制点二级测量控制网的分段投测
激光控制点二级测量控制网分三段循环垂直投测,并用GPS复测。每一段控制高度在100m
左右,以降低塔体晃动所造成的摆动影响。
5.主楼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高程基点与基坑外围二级平面控制网点合二为一,点位要求尽量布置在
基础沉降区及大型施工机械行走影响的区域之外。确保点位之间通视良好,便于联测。
5.1地下室基准标高点引测
选择3~4个标高点组成闭合回路,用水准仪、塔尺和钢卷尺配合,顺着基坑围护桩往下量
测至地下室基础。复测基坑内水准环路闭合差,当闭合差较大时重新引测标高基准点。
5.2首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
用水准仪引测首层+1.000m标高线至剪力墙外墙面,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标示。
5.3地上各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
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每次从首层楼面每50m引测一次,50米之间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主楼核芯筒外墙面往上量测。全站仪引测标高基准点的方法如下:
5.3.1.在±0.00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气压,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
5.3.2.全站仪后视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示意如下:
全站仪照准+1.00米标高线确定Z坐标值
5.3.3.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钢平台或土建提模架及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
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反射棱镜放置示意如下:
标高垂直向上传递全站仪测距示意图
5.3.4.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视测点标高,计算仪器高,将该处标高转移到核心筒墙面距离本楼层高度+1.000m处,并弹墨线标示。
5.4轴线控制点投递到上部楼层后,组成平面矩形,对矩形角度和边长图形条件进行闭合检测,通过自检对闭合误差进行调整,然后才作为上部楼层控制网的基准,以提高平面控制网经传递后的测量精度。
总包测量组抽查复测埋件定位、钢柱焊接前和焊接后偏差测量控制点的精度。
5.5监理抽查复测埋件定位、钢柱焊接前和焊接后偏差测量控制点的精度。
5.6GPS卫星定位仪分别架设在100.00米、200.00米、屋顶位置的各个控制点上进行复测,其操作另见方案。
在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引测的内部控制点,经复核满足要求后,可以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施工放线依据,放线方法一律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徕卡一级全站仪或拓普康一级全站仪
即可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精度,用经纬仪拨角法配合钢尺量距复核。
具体方法是在楼面上根据引测上来的轴线点放出一组主要控制轴线。同理,把经纬仪架设在轴线交叉点上复核,依据放出的各轴线,复核间距无误后,即可根据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尺寸进行建筑物各细部放样。
7.核心筒墙体的定位测量
核心筒提模施工测量主要控制墙体垂直度和轴线偏差,直接用激光点控制每层墙体轴线偏差,吊线垂检查每层墙体垂直度,示意图如下:
±0.000m~77层,核心筒外围已置4个激光点。激光点垂直穿越楼层的地方预留200x200mm的孔洞,直到提模平台顶面。
每浇筑完一层混凝土墙体则提升一次钢模板,待上一层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合模,用激光铅直仪投点检查模板上口的轴线偏差,吊垂线检查模板垂直度,对钢模板进行轴线偏差和垂直度校正。
每个主要轴线控制的墙体边线,每隔100mm就要计算好坐标数据备用,当所需要的点位被钢筋(柱)或模板阻挡时,只好在轴线方向上偏移100mm再放。即使这样,个别轴线控制点也无法放出。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只有在已经浇注好并且没有钢筋露出混凝土面的剪力墙部位临时设置一个坐标控制转点(设置方法按测量程序和规范要求进行),再将全站仪移至该转点上继续完成未放出的点位。所有放线工作,当由于现场环境限制,无法放置对中杆棱镜时,则采用徕卡全站仪专用反射片作为接收目标进行定位。
激光铅直仪投点检查钢模板
检查模板上口垂直度和轴线偏
吊线垂检查模板垂直度示意图
钢筋绑扎前,将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轴线和标高测设到下一楼层。
根据下一楼层上的埋件轴线和标高控制线,在土建核心墙水平钢筋绑扎前,把埋件初步就位,等土建钢筋基本绑扎完,利用土建钢管脚手架,对预埋件进行精确校正,如遇竖向或水平钢筋阻挡,应及时调整钢筋绑扎位置。
精确校正埋件标高,并排焊接两根φ12mm钢筋作为埋件托筋,埋件与核心墙钢筋之间焊接固定,如下图所示:
埋件就位安装剖面示意图埋件安装立面示意图
埋件安装就位固定后,由总包、监理测量复核,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
9.1细部测量放样流程测量放样总体流程:
钢柱测量校正采用全站仪直接观测柱顶轴线、标高偏差进行测量、校正或者采用经纬仪进行正。
9.3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校正
按如下两种工况计算三维坐标:
9.3.1.常温条件,不考虑荷载增加引起变形而影响每节柱顶中心点的三维坐标。
9.3.2.按施工顺序,考虑各种因素,主要是荷载增加引起每节柱顶中心点位移。
9.3.3.测量步骤:
1)计算上一节将要吊装的钢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
2)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投递到顶层并复测校核。
3)吊装前复核下节钢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偏差,为上节柱的垂直度、标高预调提供依据。
4)对于标高超差的钢柱,可切割上节柱的衬垫板(3mm内)或加高垫板(5mm内)进行处理,如需更大的偏差调整将由制作厂直接调整钢柱制作长度。
5)用全站仪对外围各个柱顶中心进行坐标测量,如下图所示:
a、架设全站仪在投递引测上来的测量控制点上,照准一个或几个后视点
b、输入后视点、测站点坐标值、仪高值、棱镜常数、棱镜高度值,建立本测站坐标系统
c、配合小棱镜或对中杆测量各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
6)结合下节柱顶焊后偏差和单节钢柱的垂直度偏差,矢量叠加出上一节钢柱校正后的三维坐标实际值
7)向监理报验钢柱顶的实际坐标,焊前验收通过后开始焊接
8)焊接完成后引测控制点,再次测量柱顶三维坐标,为上节钢柱安装提供测量校正的依据,如此循环。
内业计算柱顶中心坐标,并在柱顶作好点位标示。在下节柱顶用临时连接件连接架设全站仪,后方交会仪器站点坐标,测量上节柱顶中心轴线偏差,检查单节柱垂直度。每根柱测量两个点,检查钢柱扭曲。
9.4采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校正
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正时,应采用两台经纬仪同时对钢柱进行观测,指导校正,保证钢柱的轴线和垂直度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操作方法如下:
9.5钢柱标高测量校正
钢柱标高可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校正,为使施工简便快捷,钢柱标高一般都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校正,操作方法如下:
钢柱标高测量控制示意图
10.温度、湿度、风力、污水、空气质量监测
整个建筑施工跨度时间较长,冬夏季的温度变化较大,结构变形的主要影响是温度作用,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季节温差,二是日温度变化,三是日照温差。其中日照温差影响最大,但难于精确计算,因此,选择每日清晨的日出之前进行测试,避免日照温差影响。
温度、湿度、风力采用传感器测量,每天分别监测环境和构件表面温度等的变化。
钢结构杆件应力应变测试可采用钢筋应变片法、光纤传感器测应变法、振弦式钢筋应变计等方法进行。考虑到测试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及坚固程度,本工程选用振弦式钢筋应变计进行测试,振弦式钢筋应变仪的内部构造如下图:
振弦式应变仪与构件相焊连,与构件保持相同的应变值。应变计内钢弦的微小变化(伸长或缩短),均会引起钢弦振动频率产生变化,张力弦的理论公式为:
通过连出的导线测出应变仪中钢弦的频率变化,经公式换算(或根据标定记录直接插值)即可求得相应测点处的应变值。当采用混凝土应变计时,则可测出测点埋设部位的混凝土应变值。钢杆件测点布置位置示意图:
10.2首层组合楼板下梁的挠度监测
首层组合楼板下梁的挠度可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也可如下图所示进行测量:
10.3.1.安装完监测设备先初读数测试一遍。
10.3.2.测试时间宜选择在6:00开始,避免阳光照射,2小时内测试结束。长时间测试可选择阴天进行,且大型机械暂停运行。
10.3.3.监测楼层安装完测试设备应全部联测一遍。
Q/GDW 11810.2-2018标准下载10.3.4.每次测试记录下时间、温度、湿度、风力等资料数据。
10.3.5.编制测试数据处理程序,实测结果输入电脑,自动以图表形式直观输出。
10.3.6.测试数据整理分析后,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设计,迅速查明原因。
10.3.7.垂线坐标仪的铟钢丝必须外套钢管,直径必须足够大,钢管与建筑焊连,施工过程中避免碰撞铟钢丝,吊装、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应保护测试设备。
10.3.8.沉降观测点设置保护盖。
10.3.9.施工中根据设计位置及时安装监测点,绘制平面示意图。
10.3.10.不同途径获得同一测点的变形结果应相互校核一图一算之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有意识的选择部分楼层的关键测点进行校核,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可靠。
声频应变仪、液压水准系统、温度计、锚索计均可采用同一套自动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