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7.3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墙柱、梁板钢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固定好垫块和撑铁,以防止出现露筋现象,同时要控制内外排钢筋之间的间距,防止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人看护钢筋,以确保钢筋绑扎质量。

3.8钢筋成品及半成品的管理

1、半成品的加工按现场的施工流向和进度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按绑扎顺序挂牌堆放,并实行发料、领料登记制度DB50/T 1093-2021标准下载,以便查询及追溯。

2、钢筋成品亦要加强管理,墙柱钢筋严禁攀爬、蹬踩,板筋(尤其是直径较小的负筋)要加以保护,保证钢筋几何形状,不得使其变形,影响工程质量。

3、浇筑混凝土时,在板上铺设人行通道,混凝土输送管要用马凳架空,防止将板上层钢筋压下。

本工程中较多使用Ⅲ级钢筋,根据Ⅲ级钢筋的材料性能,在施工中必须掌握以下施工要点:

1、Ⅲ级钢筋必须采用大型钢厂的产品,同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

2、Ⅲ级钢筋进场后,必须先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准进行配料使用。

3、Ⅲ级钢筋抗拉强度高,但延伸性较小,在进行配料弯钩时,要按规范要求采用较大的弯曲半径。

4、所有钢筋配料单必须经项目主任工程师审核,确保钢筋一次下料准确。

5、Ⅲ级钢筋严禁将已成型的钢筋回直后重新配料。

6、在按照要求的弯曲半径进行钢筋成型时,如发现钢筋出现裂缝或脆断,应将同批号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在分析结果明确以前,该批钢筋暂行封存,不得使用。

1、基础底板侧模和基础梁侧模采用240mm厚的砖砌侧模,垫层宽度每边增加砖侧模厚度。

垫层弹线→胎模砌筑→内面粉刷→复核→清理

(1)垫层弹线要予留内面粉刷层和防水层厚度(地梁或承台宽度+20mm),粉刷层最低不得小于15mm,从而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设计尺寸。

(2)砖胎模厚120mm,用MU7.5机砖,M5水泥砂浆砌筑,砌筑方法和质量按普通墙体要求。

(3)砖胎模内粉采用1:2.5水泥砂浆。面层要求平整、收光,阴阳角要求顺直,不得有空鼓,并应加强养护,保证粉刷层强度。

(4)绑扎钢筋前,对砖胎模内的落地灰、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4.2地下室墙体模板施工

1、地下室外墙模板拟采用木胶合板施工,模板采用无翘曲、无变形、刚度大的模板。±0.000m以上墙板采用竹胶合板。

2、采用钢丝拉杆连接和固定模板,外墙拉片采用防水拉杆,内墙拉片采用普通拉片,间距300×600mm。

3、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水性脱模剂,接缝处采用附加海绵条方法减少模板拼缝,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4.3柱子及混凝土墙体模板施工

本工程柱子采用木胶合板做模板,木模板厚度为18mm,采用双面覆膜对表面进行硬化和防水处理。用对拉螺栓进行截面尺寸控制。

当柱子钢筋绑扎完毕且隐蔽验收通过后,便可以进行竖向模板施工。首先在柱子底部进行标高测量和找平,然后进行模板定位卡和保护层垫块的设置,经检查后支设柱子模板。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排列尺寸、穿墙螺栓的位置、模板的组装形式、连接点大样,并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结合流水段进行综合研究。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每条轴线。

2、模板放线时,应清理好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由专职放线人员弹出模板内外边线(即混凝土面)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模板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在无法直接引测到的地方,必须间接地过渡引测点,作为上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核其标高位置。

4、根据所弹墨线,先立柱子相临两面的模板,穿入镀锌套管,然后立另两面模板,再穿入镀锌套管,镀锌套管应穿出模板外,模板上钻孔应与镀锌套管紧密适应,防止浇筑时漏浆。

5、将模板合在一起,在接缝处用钉子钉牢固定,然后在模板外竖向布置50×100mm木枋,间距200mm,用钢管互相连接做柱箍,将竖向木枋固定,并将柱箍与整体结构架相连。

6、在镀锌套管内穿入φ12对拉螺栓,将蝶型扣件套入对拉螺栓中,在螺栓两侧放置两根竖向钢管,用螺帽将扣件压紧在竖向钢管上,通过对拉螺栓的力量保证柱子截面准确。

7、将模板下部缝隙处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或白灰膏密封,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漏浆形成柱子烂根。

8、模板支好后,检查模板截面尺寸,并在相临两个面矫正垂直度。

9、模板拆除,对竖向结构,当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不缺棱掉角时即可拆模,模板拆除后即进行修整和清理,然后集中堆放,以便周转使用。

4.4梁、顶板模板施工

本工程现浇楼板采用大块竹(木)胶板作面板,配以50mm×100mm方木作次龙骨,Φ48×3.5mm钢管作主龙骨,按结构平面图的需要进行裁割、组合、镶边,以作到拼装工作量少、施工方便、快捷,使楼板混凝土底面达到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梁采用50mm木板作底模,用木胶合板作侧模,侧模背面加50×100mm木坊作背楞。

梁、顶板模板施工时先测定标高,铺设梁底模,梁底模按规范要求起拱。根据楼层上弹出的梁边线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固定,较浅的梁(h<450mm)支好侧模,再绑扎钢筋,而较深的梁先绑扎梁钢筋,再支设侧模,然后支平台模板和柱、梁、板交接点处模板。

本工程平台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式脚手架结合快拆支撑体系,架子搭设非常方便。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3~5天左右),即可以拆除梁侧模及横支撑,立柱只拆除一部分,剩余立杆继续支撑梁和楼板混凝土,使结构处于短跨受力状态(小于2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要求时,再拆除竖向支撑及保留的模板。这种支撑体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楼梯底板采用木胶合板,踏步侧板及挡板采用50厚木板,混凝土浇筑后保证踏步尺寸正确、棱角分明。

对竖向结构,当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不缺棱掉角时即可拆模,梁板等水平结构模板部位的拆模时间,应通过同一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实验结果结合规范要求来确定。

模板拆除后即进行修整和清理,然后集中堆放,以便周转使用。

5.1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施工中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在施工中项目部应对混凝土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和总体质量。

1、混凝土必须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

施工现场搅拌站为全自动的上料和搅拌设备,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指定的材料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均应按重量计,在自动配料控制器上设定各材料的每盘重量,水按重量折算成自动水泵的上水时间进行计量。外加剂、掺和料事先称量装小袋,由二名固定人员进行添加投放。各组成材料的计量偏差,不得超过如下规定值:

水泥、掺合料、外加剂±2%;粗、细骨料±3%。

对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计量偏差,不得超过如下规定值:

水泥、掺合料±1%;粗、细骨料±2%。

每次拌制混凝土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搅拌所用砂、石和水的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

2、自动上料控制系统必须计量准确

自动上料系统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保持灵敏、可靠的良好工作状态,并应有定期的校核检修制度。

使用的料斗应注意保持清洁,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工作班前,在搅拌机控制台旁以文字形式标明所搅拌的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3、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在搅拌机每次开拌之始,应注意监视与检测开拌初始的前二、三罐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坍落度稳定控制在±30mm后,每一工作班要复核两次。如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分析情况并处理后方可持续生产。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确定:

(1)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严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一般为12~18cm,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

(2)掺有外加剂或掺合料时,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

(3)冬期的搅拌时间应比规定的时间延长50秒。

本工程梁、板、墙混凝土浇筑均采用泵送工艺,施工现场布置2台HBT60混凝土输送泵,其中一台备用。

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墙柱→梁板。

本工程有部分结构层墙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为了控制低等级混凝土不进入高等级混凝土的部分区域,在浇筑竖向混凝土时应让高等级混凝土满出并占取低等级混凝土的部分区域,即在浇筑柱、墙混凝土时,让混凝土在梁板位置向外多浇出一定范围,并保证梁、板混凝土与之形成自然收合,且不留施工缝。为防止混凝土流淌过远,在梁板端设置钢丝网对混凝土进行控制,钢丝网连同梁钢筋同时绑扎。

本过程主体施工中,将墙体、柱、梁、板同时浇筑混凝土,除竖向结构在每层间留水平施工缝外,其它位置尽量不留施工缝。但考虑到浇筑混凝土时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特殊情况下施工缝的留置应提前予以考虑。

(1)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2)墙体水平施工缝宜留置在梁板的下部或梁板的上平面。地下室外墙板施工缝留在筏板以上300mm处。

(3)单向板留设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达到1.2N/mm2以上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施工缝进行如下处理:

(1)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将表面凿毛,冲洗干净后,刷一遍素水泥浆。

(2)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30~50mm厚1:1水泥砂浆,方可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应清除。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施工缝接缝处应加强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12小时后即进行浇水养护,对竖向结构混凝土,拆模后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进行外包并浇水养护,对梁板等水平结构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

5.5框架梁、板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

本工程框架梁、板拟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除混凝土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外,更重要的是高标准控制模板质量。

1、模板必须拼缝严密,确保接缝处不漏浆。由清水混凝土要求的模板边必须弹线修刨平直,拼缝宽度不大于0.5mm,所有拼缝用胶带粘贴,除胶带外,不得用其它材料做盖缝处理。在梁板、梁柱、板柱的模板拼接处,应仔细计算模板尺寸,认真进行模板切割,水平模板应压在竖向模板上,该部位模板接缝要用双面胶带密封。

2、模板拼接处,要严格保证混凝土接触面的平整度,相临两板高低差不大于1.0mm。

3、模板背楞应采用规格一致、平直无翘曲的木坊,保证与模板接触严密,防止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形成模板局部变形。

4、模板支撑和加固系统必须稳定可靠,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架体变形,造成结构下沉或移位变形。

工程的钢筋、模板和混凝土等施工的质量控制均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标准进行,从原材料进场开始层层把关,各工序之间实行三检制度,按照过程精品的要求严格控制,使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内容,不予验收。隐蔽工程未经业主、监理有关人员认可,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资料必须及时的进行整理,实事求是的反应施工的实际质量情况。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钢筋的下料、制作,安装要严格按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2)钢筋的就位和穿插,应合理安排,有序进行。

(3)钢筋进行焊接前,应先做试件,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和使用。

(4)浇筑混凝土时,梁筋的位置一定要放正,防止钢筋位移。

(1)在本工程中2019甬DX-04 宁波市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产品建筑工程应用技术标准,楼板、梁模板主要采用竹面大模板体系,将大大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施工质量。

(2)模板及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平台模板采用钢管脚手架结合快拆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模板在安装过程中,要随时复查其垂直度、中心线标高、几何尺寸等是否正确,便其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4)为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应有防漏浆措施,接缝要严密。

(1)在防水混凝土结构中,应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严禁出现蜂窝、空洞等缺陷。

(2)督促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操作、维护人员要经常检查搅拌设备和计量器具,若有异常及时修理。

(3)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混凝土现场取样制度,制作符合现场实际使用的混凝土的标准养护试块和现场养护试块。

DBJ 43∕001-2017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商丘天明第一城39#、36#楼工程项目部

2007年12月25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